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己烷-水-乙醇三元液系相图测定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葛华才 刘仕文 +1 位作者 蒋荣英 肖逸凡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35,43,共3页
开发了环己烷-水-乙醇三元液系相图测定实验,介绍了该实验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解决了目前普遍开设的以苯为主的三元液系存在毒性大和刺激性强等问题。
关键词 环己烷-水-乙醇系统 -液相图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计算乙醇-环己烷-水体系汽-液平衡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宁 崔志芹 +2 位作者 云志 钱仁渊 史美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91-93,共3页
基于带动量因子的 BP神经网络 ,以实验测定的乙醇 (1) -环己烷 (2 ) -水 (3)体系在 35℃、5 0℃、6 5℃的汽液平衡数据为训练和预测样本进行了计算 ,选择温度、X1 和 X2 3个参数作为输入 ,Y1 、Y2 和 Y3作为输出 ,隐层单元数为 9,学习... 基于带动量因子的 BP神经网络 ,以实验测定的乙醇 (1) -环己烷 (2 ) -水 (3)体系在 35℃、5 0℃、6 5℃的汽液平衡数据为训练和预测样本进行了计算 ,选择温度、X1 和 X2 3个参数作为输入 ,Y1 、Y2 和 Y3作为输出 ,隐层单元数为 9,学习速率为 0 .5 ,动量因子为 0 .12 8。对 Y1 ,Y2 ,Y3,神经网络计算的训练平均误差分别为 :0 .0 0 71,0 .0 101,0 .0 0 6 0 ,预测平均误差分别为 :0 .0 0 6 5 ,0 .0 12 4 ,0 .0 0 6 0 ,小于 NRTL 模型计算的相应误差。为相平衡计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乙醇-己烷-体系 -液平衡 神经网络 BP算法 动量因子 相平衡 化工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己烷-乙醇体系的液液平衡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居红芳 徐桦 +1 位作者 邵艳芳 殷文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3-647,共5页
用GC-14B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水-环己烷-乙醇体系在298.15K、308.15K、318.15K和328.15K的等温截面相图。所用方法是内标法,内标物为乙酸乙酯,溶剂正丁醇。实验测定了除水以外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的实验值与文献... 用GC-14B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水-环己烷-乙醇体系在298.15K、308.15K、318.15K和328.15K的等温截面相图。所用方法是内标法,内标物为乙酸乙酯,溶剂正丁醇。实验测定了除水以外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的实验值与文献值很接近。在单相区域,对实验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均方根实验误差1.51%。给出了四个等温截面的两相平衡实验数据和相应的示意图。其相图特征与水-正己烷-甲醇体系相仿;当醇浓度不大时,存在较大的水相、油相共存区域;醇浓度较大时为单相区域。但在水-环己烷-乙醇体系中,单相区域随温度增加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烷-乙醇 液液平衡 气相色谱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环己烷-水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志芹 钱仁渊 +1 位作者 云志 史美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87-90,共4页
用鼓泡平衡釜测定了乙醇 环己烷 水体系在 35℃ ,5 0℃ ,6 5℃的汽液平衡数据 ,用NRTL方程进行了关联 ,得到环己烷 水的模型参数 ,并预测了 2 丙醇 环己烷 水、四氢呋喃 环己烷 水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关联气相总平均偏差为 0 .0... 用鼓泡平衡釜测定了乙醇 环己烷 水体系在 35℃ ,5 0℃ ,6 5℃的汽液平衡数据 ,用NRTL方程进行了关联 ,得到环己烷 水的模型参数 ,并预测了 2 丙醇 环己烷 水、四氢呋喃 环己烷 水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关联气相总平均偏差为 0 .0 2 0 6 ,两个体系的平均预测偏差分别为 0 .0 15 3和 0 .0 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鼓泡平衡釜 乙醇-己烷-体系 数据测量 乙醇 共沸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乙醇-离子液体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及关联
5
作者 卢摇 杨帆 +5 位作者 陈洪亮 林童 张亲亲 辛华 张弢 张志刚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环己烷-乙醇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共沸体系,溶剂萃取是分离环己烷-乙醇的重要途径。在常压,303.15 K实验条件下,以[EMIM][OTF](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EMIM][SCN](1-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EMIM][DCA](1-乙基-3-甲基咪... 环己烷-乙醇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共沸体系,溶剂萃取是分离环己烷-乙醇的重要途径。在常压,303.15 K实验条件下,以[EMIM][OTF](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EMIM][SCN](1-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EMIM][DCA](1-乙基-3-甲基咪唑双氰胺盐)3种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测定环己烷-乙醇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利用分配系数和选择性评价不同离子液体的萃取性能。此外,根据Othmer-Tobias和Hand方程对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一致性和可靠性校验。最后,采用Aspen Plus软件选择NRTL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获得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并将其用于计算相应的相平衡组成。通过研究发现,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均方根偏差小于0.02,表明NRTL模型能够准确描述三元相平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烷-乙醇 离子液体 相平衡 溶剂萃取 分配系数 NRT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烷-乙醇-水双相溶剂浸出法提取欧李仁油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咏梅 陈玮 +3 位作者 王多荣 薛勇 汤丽娜 卢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利用己烷 -乙醇 -水构成的双相溶剂同时提取欧李仁中的油脂和苦杏仁甙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 :乙醇浓度 75 %、料醇比 1∶3、料烷比 1∶4、时间 4h、温度4 0℃、碱浓度 0 .15 % ,在此条件下 ,提油率为 4 6 .... 利用己烷 -乙醇 -水构成的双相溶剂同时提取欧李仁中的油脂和苦杏仁甙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 :乙醇浓度 75 %、料醇比 1∶3、料烷比 1∶4、时间 4h、温度4 0℃、碱浓度 0 .15 % ,在此条件下 ,提油率为 4 6 .6 % ,粕中苦杏仁甙残余量为 0 .4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烷-乙醇- 双相溶剂浸出法 欧李仁油 油脂 提取条件 苦杏仁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辅助挥发冷凝过程分离环己烷-乙醇 被引量:5
7
作者 穆钰君 黄崇顺 +1 位作者 宋爽 白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2-924,927,共4页
提出了空气辅助挥发冷凝过程分离共沸物的新方法,以共沸物环己烷-乙醇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新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原料组成下所得产品全部突破了共沸组成。与水萃取法相比,空气辅助挥发冷凝法分离环己烷-乙醇具... 提出了空气辅助挥发冷凝过程分离共沸物的新方法,以共沸物环己烷-乙醇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新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原料组成下所得产品全部突破了共沸组成。与水萃取法相比,空气辅助挥发冷凝法分离环己烷-乙醇具有不形成新的共沸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辅助 挥发冷凝过程 共沸物分离 己烷-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正戊醇-环己烷-水拟三元体系相图及温度对相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艳 姚卫琴 +2 位作者 陈少杰 田龙昭 原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4-1257,共4页
绘制了35,45,55,6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分析了温度对相图和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大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温度对水包油(O/W)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大,且随温... 绘制了35,45,55,6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分析了温度对相图和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大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温度对水包油(O/W)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增加,区域增大.电导率曲线与相图吻合很好,并用电解质溶液理论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 正戊醇-己烷-拟三元相图 微乳液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低碳醇与环己烷间的液-液平衡的测定与推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史美仁 单正君 +2 位作者 李志宝 张菊珍 秦金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用浊点法与折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水-异丁醇-环己烷三元系(体系Ⅰ)30℃下的液-液平衡相图。用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水-若干低碳醇(体系Ⅱ)及水-低碳醇-环己烷(体系Ⅲ)的液-液平衡关系。用UNIQUAC模型预测,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偏差对... 用浊点法与折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水-异丁醇-环己烷三元系(体系Ⅰ)30℃下的液-液平衡相图。用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水-若干低碳醇(体系Ⅱ)及水-低碳醇-环己烷(体系Ⅲ)的液-液平衡关系。用UNIQUAC模型预测,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偏差对体系Ⅰ为0.49%(mol,下同),对体系Ⅱ为O.71%。体系Ⅲ为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醇 己烷 -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己烷-二乙二醇丁醚三元体系的三液相相平衡
10
作者 侯海云 刘松涛 耿信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49-2253,共5页
用改进的相体积法测定了水-环己烷-二乙二醇丁醚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给出了不同温度下平衡共存三液相的体积分数及平衡共存三液相的相密度的共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衡共存三液相中,水、环己烷和二乙二醇丁醚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改变的变... 用改进的相体积法测定了水-环己烷-二乙二醇丁醚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给出了不同温度下平衡共存三液相的体积分数及平衡共存三液相的相密度的共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衡共存三液相中,水、环己烷和二乙二醇丁醚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分别是倒'S'型,正'S'型,'结'型;将共存三液相的体积分数转化为对应的相密度后,相密度随温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也是规整的倒'S'型;而且,3条'S'曲线形状均表现出不对称的特性.因此,密度也可以用作描述体系的相平衡,而且在描述体系临界标度率时,密度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序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曲线 密度 序参量 -己烷-二乙二醇丁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乙醇-异丁醇三元系汽液平衡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健红 钱仁渊 +1 位作者 崔志芹 史美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76-79,共4页
用鼓泡平衡釜测定了环己烷 乙醇 异丁醇体系在35℃、45℃、60℃、75℃时的等温汽液平衡,用NRTL方程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值与测定值符合较好,气相组成平均偏差为0 0069(摩尔分数)。此外,还考察了环己烷浓度对乙醇和异丁醇间相对挥发度的影响。
关键词 己烷-乙醇-异丁醇 汽液平衡 鼓泡平衡釜 浓度 挥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方程关联和Virial方程修正常压下乙醇-水的汽液平衡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金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乙醇-水汽液平衡关系的本质,提高预测其它醇-水体系的汽液平衡关系的准确度,以密度瓶法测得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结合乙醇-水常压下恒沸组成信息,借助Wilson方程和Virial系数对常压下乙醇-水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关...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乙醇-水汽液平衡关系的本质,提高预测其它醇-水体系的汽液平衡关系的准确度,以密度瓶法测得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结合乙醇-水常压下恒沸组成信息,借助Wilson方程和Virial系数对常压下乙醇-水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关联与修正。修正后汽相组成与文献报道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690%,标准偏差为0.1461,修正后的汽液平衡关系较修正前的汽液平衡关系更接近文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方程 Virial系数 密度瓶法 乙醇-系统 汽液平衡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沸精馏分离2-甲基吡啶和水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颖 范开功 +1 位作者 白鹏 郭翔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43-3249,共7页
采用共沸精馏的方法分离2-甲基吡啶和水二元均相共沸物系。选取环己烷作为共沸剂,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共沸精馏塔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共沸剂用量、塔底采出量以及进料位置等操作参数对产品纯度、共沸剂的损失量以及精馏塔... 采用共沸精馏的方法分离2-甲基吡啶和水二元均相共沸物系。选取环己烷作为共沸剂,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共沸精馏塔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共沸剂用量、塔底采出量以及进料位置等操作参数对产品纯度、共沸剂的损失量以及精馏塔热负荷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精馏塔的塔板数为21,共沸剂的用量为3600kg/h,塔底采出量为888kg/h,原料进料位置在第15块板时,共沸精馏塔塔底可得到质量分数为99.54%的2-甲基吡啶,塔顶分相罐下层可采出质量分数为99.97%的水。最后,通过间歇共沸精馏实验对以环己烷为共沸剂分离2-甲基吡啶-水物系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共沸精馏塔塔底2-甲基吡啶的质量分数达99.85%,塔顶水相可采出质量分数达99.96%的水,证明了该工艺路线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吡啶 己烷 共沸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1)—异丙醇(2)—水(3)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
14
作者 陆作宝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00期100-106,共7页
关键词 己烷 异丙醇 -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乙醇脱水的新型沸石膜
15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4-4,共1页
日本日立造船公司目前正将应用于混合-蒸馏系统(HDS)的新型膜进行产业化应用。该系统尤其适用于乙醇和异丙醇脱水,可由含水10%的乙醇-水混合物生产出纯度为99.7%的乙醇,脱水速率超过常规陶瓷膜工艺过程的2倍。
关键词 乙醇 沸石膜 蒸馏系统 造船公司 乙醇- 工艺过程 速率 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衍生镍基纳米催化剂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加氢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国义 聂世琳 李文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3-510,共8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加氢是合成环保型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辛酯最重要的方法.本文以镍铝水滑石作为前驱体,制备了一种Ni-AlO纳米催化剂.在此催化剂作用下,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转化率和环己烷-1,2-二甲酸二辛酯的选择性均可达99%,而在...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加氢是合成环保型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辛酯最重要的方法.本文以镍铝水滑石作为前驱体,制备了一种Ni-AlO纳米催化剂.在此催化剂作用下,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转化率和环己烷-1,2-二甲酸二辛酯的选择性均可达99%,而在对比催化剂Ni-Al2O3作用下,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转化率仅为20%.此外,Ni-AlO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后者.透射电子显微镜、程序升温还原和X光电子能谱等表征表明水滑石前驱体的生成对活性组分镍起到了分散作用,并提高了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Ni-AlO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己烷-1 2-二甲酸二辛酯 加氢 催化剂 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速下沉积物中六溴环十二烷的释放及再分配规律
17
作者 王榕 胡煜 +3 位作者 高寒 王超 王沛芳 陈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53-2559,共7页
六溴环十二烷(HBCD)作为一种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已在河湖沉积物中被广泛检出,但流速变化下HBCD的迁移和释放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模拟5种流速条件,分析不同流速下表层沉积物中HBCD的释放规律以及HBCD在水-沉积物系统的再分配特征.结果... 六溴环十二烷(HBCD)作为一种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已在河湖沉积物中被广泛检出,但流速变化下HBCD的迁移和释放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模拟5种流速条件,分析不同流速下表层沉积物中HBCD的释放规律以及HBCD在水-沉积物系统的再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再悬浮的临界流速为0.4m/s,上覆水中HBCD浓度随流速增大而增加,且不同流速下HBCD向上覆水中的释放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上覆水不同,流速变化对悬浮颗粒物(SS)中HBCD浓度并无明显影响.相比静水和低流速条件,高流速条件下沉积物中HBCD的释放总量较高,0.6m/s流速下HBCD的释放总量是静水条件的31.6倍.流速是引起沉积物中HBCD再分配的关键因素,HBCD的再分配随流速增大而更加明显.不同流速下,SS中HBCD的分配量在HBCD释放总量中均占主导地位;表层沉积物中HBCD更易向较小粒径沉积物中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溴十二烷 流速变化 -沉积物系统 释放行为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汁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锋 何仁 +2 位作者 任仙娥 梁怡 黄永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34-136,共3页
对百香果汁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原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乙醇-丙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25、25... 对百香果汁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原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乙醇-丙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25、250、500mg/mL和500mg/mL;其环己烷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都为250mg/mL,而对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汁 抑菌活性 乙醇-丙酮提取物 己烷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