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具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2,共3页
为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概述了家具制造业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了环保家具的市场定位,着重探究基于生态系统的环境驱动因素对家具设计的影响,为家具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家具设计 低碳家具 低碳家居环境 生态系统 环境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1951—2011年生长季低温事件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张亦赟 刘新圣 +3 位作者 符迪娜 方凤满 吴东磊 骆菲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029-9038,共10页
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这可能增加了生长季早期和晚期植物暴露在低温冻害下的风险。然而,有关青藏高原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根据青藏高原109个气象站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定义... 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这可能增加了生长季早期和晚期植物暴露在低温冻害下的风险。然而,有关青藏高原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根据青藏高原109个气象站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定义了气候学上的植物生长季,使用Rstudio软件统计各站点逐年的生长季低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分析了生长季低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1951—2011年期间,青藏高原约65%的站点生长季及生长季不同时期的低温事件频率和强度出现同步降低,但高原东部和雅鲁藏布江河谷一带站点却呈轻微增加趋势。(2)不同年代生长季低温事件的年内分布特征发生了系统性变化:1951—1990年代生长季低温事件分布概率峰值的出现日期相对稳定,但1991—2011年代生长季早期和晚期低温事件概率峰值的出现日期却分别提前11—29d和推迟6—29d,并且这种不同年代之间的时间位移现象在生长季低温事件频率减少的站点中尤为突出。(3)生长季开始时间和生长季温度的变化趋势是影响生长季低温事件频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当生长季开始日期的提前幅度超过4.37d/10a或生长季增温幅度小于0.05℃/10a时,生长季低温事件的频率将会增加;但是,各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对生长季低温事件强度变化的影响则较小。研究结果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季 低温事件 频率和强度 环境驱动因素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细菌群落的盐度梯度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
3
作者 陈幸婷 杜晨亮 +1 位作者 王建军 沈吉 《湖泊科学》 EI CAS 2025年第1期238-252,I0025,I0026,共17页
盐度是影响湖泊细菌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揭示盐度对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水生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西南部的22个湖泊为对象,探讨33个沉积物样本的细菌丰富度、均匀度和群落组成,分析其随盐... 盐度是影响湖泊细菌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揭示盐度对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水生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西南部的22个湖泊为对象,探讨33个沉积物样本的细菌丰富度、均匀度和群落组成,分析其随盐度梯度的变化规律,阐明其潜在的环境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门类,相对丰度分别为46.54%、12.41%和7.23%,总和达到整个细菌门类的66.18%。对于细菌α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随盐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对于细菌β多样性,基于非度量多维排列分析,根据盐度可以将细菌群落分布分为3个显著的独立簇,分别对应淡水、咸水和高盐环境。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地理距离,湖泊沉积物细菌群落Bray-Curtis不相似性随盐度的变化更为显著。方差分解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群落组成变化的最佳预测因子为盐度和磷酸盐等化学因素,整体贡献率分别为72.98%、59.82%和60.83%,其中盐度是丰富度、均匀度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5.47%、79.18%和79.5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湖泊沉积物细菌丰富度、均匀度和群落组成变化均受到盐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充分探讨了盐度对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揭示了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细菌组成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可为理解湖泊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细菌群落 物种丰富度 物种均匀度 群落组成 环境驱动因素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及土壤保持经济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美娜 范顺祥 +3 位作者 舒翰俊 张建杰 褚力其 法玉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44,共15页
掌握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经济价值对流域综合治理和土壤保持功能的稳定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通常采用多时相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图的叠加和当量法来探讨土壤侵蚀的时空格局及其经济价值,往往忽视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性和动态... 掌握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经济价值对流域综合治理和土壤保持功能的稳定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通常采用多时相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图的叠加和当量法来探讨土壤侵蚀的时空格局及其经济价值,往往忽视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性和动态性。以河南省为例,基于RUSLE模型,通过降雨、土壤颗粒组成、土地利用类型、数字高程和遥感影像等数据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因子定量分析2000-2020年区域内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土壤侵蚀热点区域及其驱动因素,并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河南省中轻度及以上的侵蚀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在2015年达到最低;2)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土壤侵蚀强度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分布(全局Moran’s I指数介于0.450-0.705),“高-高”聚集区面积显著减小,聚集趋势表现为总体减弱且小幅扩散,土壤侵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安阳、鹤壁、济源和三门峡4个市域;3)降雨和坡度是主要影响土壤侵蚀的环境因素(单因素解释力q值:77.7%-79.1%和43.7%-82.2%),3.28×10^(2)-6.43×10^(2)mm的降雨量和大于29.0°的陡坡均是土壤侵蚀的高风险区域,而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侵蚀过程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单因素解释力q值:16.1%-19.4%;交互作用解释力q值:40.0%-83.9%);4)土壤保持经济价值波动明显,2000-2020年分别为8.36×10^(9)、8.21×10^(9)、9.26×10^(9)、3.52×10^(9)和7.17×10^(9)元。研究结果通过明晰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可为提高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黄河中下游 侵蚀热点区 环境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