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年限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孝刚 刘标 +5 位作者 曹伟 徐文华 方志翔 孟军 郑央萍 韩正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7-593,共7页
2007-2008年,在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06年种植Cry1Ac基因抗虫棉的棉田中,于棉花的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改良的Tullgren法收集土壤中的中小型节肢动物,以监测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2007-2008年,在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06年种植Cry1Ac基因抗虫棉的棉田中,于棉花的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改良的Tullgren法收集土壤中的中小型节肢动物,以监测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2年8次采样共获得12类中小型节肢动物,隶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7纲10目,其中弹尾目、蜱螨目、蜘蛛目为本地区棉田中的优势类群,综合纲、双翅目、半翅目、双尾目、鞘翅目和同翅目为常见类群。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年限的增加,各转基因抗虫棉田中的土壤主要类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但是随着采样时期的不同各棉田土壤主要中小型节肢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性季节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弹尾目、蜘蛛目、蜱螨目的得分值较高,可作为本地区未来转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监测的重要指标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土壤 中小型节肢动物 多样性指数 环境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