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评估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栋 黄茂隆 +1 位作者 韩文龙 陈湘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某城市一起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评估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评估模型具有较高操作性和可行性,可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的城市中开展深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工作;所评价灾害事件的严重度为5.601,属严重水平;地质体的暴露性为5.735,灾损敏感性为6.146,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35.247,属脆弱地质体;预警能力指数为1.00,防灾能力指数由原来的5.66提高至灾后的7.00,故抵御力综合评价结果由15.38提高至19.02;通过填砂、地下注浆等措施后,恢复力为2.00,且由于地质环境趋于稳定,地质环境适应力综合分析为1.00。[结论]若受灾害影响,地质环境韧性水平的演化可分为正常、受灾、抵御、恢复、适应和新的正常水平6个阶段,韧性水平曲线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后趋于稳定,且在受灾和抵御的节点处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韧性 城市韧性 深层地下空间 评估模型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时空演化及耦合协调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诗涵 陈秋霞 +4 位作者 许章华 俞辉 朱嘉豪 刘智才 王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1-323,共13页
[目的]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协调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为该都市圈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建议与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州都市圈27个县域城市为例,构建基于韧性“抵抗—恢复—适应”特征的三维生态环境韧性评价... [目的]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协调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为该都市圈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建议与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州都市圈27个县域城市为例,构建基于韧性“抵抗—恢复—适应”特征的三维生态环境韧性评价模型,建立普适性的社会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剪刀差计算以及重心迁移模型,综合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1)福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水平均值由0.181 2上升至0.320 8,高值区在空间上呈现以福州市辖区为核心的“一核三中心”分布特征。(2)都市圈的生态环境韧性均值由0.429 4下降至0.349 4;韧性及其子系统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性,其中韧性高值区主要集聚于“延平—古田”等内陆山区,而低值区分布于“马尾—湄洲岛”沿海一带,并在福州市辖区及其周围形成了韧性“洼地”。(3)福州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从0.51稳步提升至0.56,县域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发展速度趋于平衡,剪刀差角度普遍减小;协调发展重心向都市圈中部地区移动,进入同步发展类型的县域数量大幅提升;影响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抗风险指数、人均GDP以及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结论]福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在时空上呈现“错位”发展趋势,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水平 生态环境韧性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发展 “抵抗—恢复—适应”模型 福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分析法的重污染行业环境韧性研究
3
作者 陈静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4期179-183,共5页
根据环境韧性的多维特征,将重污染行业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稳定性、敏感性和适应性3大类。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江苏省16个重污染行业2006~2020年间环境韧性指数。结果表明:(1)江苏省各类重污染行业环境稳定性、敏感性与适应... 根据环境韧性的多维特征,将重污染行业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稳定性、敏感性和适应性3大类。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江苏省16个重污染行业2006~2020年间环境韧性指数。结果表明:(1)江苏省各类重污染行业环境稳定性、敏感性与适应性差异甚大,相应指标平均得分大小为:适应性>稳定性>敏感性;(2)“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重污染行业环境韧性平均指数均在0.5~0.8,“十三五”期间环境韧性平均指数在0.6~0.9;(3)“十一五”期间至“十三五”期间环境韧性波动增长的行业有发酵、酿造等6个行业,环境韧性持续增长的行业有煤炭、采矿等10个行业;(4)2006~2020江苏重污染行业环境韧性指数呈波动性增长趋势,从2006年的0.6215增长到2020年的0.7869,年均增长率约为1.7%。最后,根据重污染行业环境韧性发展特征,构建了提升环境韧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韧性 高质量发展 灰关联分析法 重污染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梦瑶 唐健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旅游环境系统韧性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水平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旅游环境系统韧性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水平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波动性上升态势,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微弱下降的趋势,二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2)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提升显著提高了本地绿色发展效率,对邻地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地理距离的邻近性产生。在考虑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后,该结论依然成立。(3)旅游社会系统韧性和旅游服务系统韧性对本地绿色发展效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旅游经济系统韧性和旅游生态系统韧性本身存在环境负外部性,并未对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的空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系统韧性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ber攻击下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能力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丁峰 周芳 +1 位作者 赵鑫 于靖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22-2728,共7页
现代快速多变、不确定、Cyber对抗激励的战场环境对军事信息服务云环境的韧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Cyber攻击下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明确了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的概念,分析了信息服务云环境韧性过程和要素,... 现代快速多变、不确定、Cyber对抗激励的战场环境对军事信息服务云环境的韧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Cyber攻击下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明确了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的概念,分析了信息服务云环境韧性过程和要素,建立了Cyber攻击下云环境"四阶段"韧性过程模型;其次,从吸收扰动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3方面,建立了能力降级率、抗毁顽存时间、异常识别率、异常识别时间、能力恢复率、任务完成波动率等3类共15项韧性能力度量指标体系,建立了韧性能力指标评估计算模型。最后,以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的指挥引导任务为案例,开展不同引导资源毁伤条件下指挥引导任务完成波动率的仿真实验,韧性评估结果可为提升韧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信息服务云环境 任务保障能力 Cyber攻击 任务完成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地区交通可达性对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21
6
作者 麻学锋 谭佳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运用集对分析、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综合评价分析等方法,研究湘西地区2000—2020年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和交通可达性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交通可达性对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均值随着时... 运用集对分析、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综合评价分析等方法,研究湘西地区2000—2020年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和交通可达性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交通可达性对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均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空间分布上南部变化相对稳定,而中部和北部变动明显;基于旅游环境子系统韧性的测算结果,将各区县划分为高高高、高低低、高低高、低高高、低低高、低低低6种类型。(2)交通可达性呈现显著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结构,形成吉首-凤凰-鹤城-芷江-洪江-中方为可达性高值区的相对优势带。(3)交通可达性提升通过直接作用旅游经济和社会环境系统韧性,并对旅游经济环境系统韧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进而促进整体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旅游环境系统韧性 空间杜宾模型 集对分析 湘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韧性城市建设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日辉 郝佳洁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9,共7页
当前风险社会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亟须适应的新常态,韧性城市是应对风险社会的有效选择。从环境韧性、社会韧性、组织韧性和经济韧性等维度分析城市韧性在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应对。并基于当前城市韧性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凸显,空间功... 当前风险社会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亟须适应的新常态,韧性城市是应对风险社会的有效选择。从环境韧性、社会韧性、组织韧性和经济韧性等维度分析城市韧性在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应对。并基于当前城市韧性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凸显,空间功能规划不合理;韧性文化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制度建设执行不力,治理思维能力欠缺;城乡差异明显,个体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生态保护,冗余设计,着力提升环境韧性;广泛宣传教育,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努力提高社会韧性;优化制度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努力提升组织韧性;地区协同发展,多元保障支持,着力提升经济韧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韧性城市 环境韧性 社会韧性 组织韧性 经济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明斗 李维露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2,共10页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2009~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明确出其空间差异,并通过α、β收敛法实证分析了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收敛性。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韧性水平增长缓慢,并呈现出沿着哈大交通...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2009~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明确出其空间差异,并通过α、β收敛法实证分析了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收敛性。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韧性水平增长缓慢,并呈现出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向东西两侧递减的空间特征,经济带内城市韧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高度韧性的城市为区域核心城市,中度韧性的城市多是资源型城市;(2)城市经济韧性水平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向东西两侧递减,经济带内也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铁路沿线上的城市社会韧性水平较为突出,辽中南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城市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城市生态环境韧性整体上处于中度韧性水平,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水平同样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向东西两侧递减;(3)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水平呈现出α发散的趋势;东北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也呈现出β发散的趋势,辽宁省没有呈现出收敛或发散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水平 城市经济韧性 城市社会韧性 城市生态环境韧性 空间收敛性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