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永强 田鸿业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04-106,120,共4页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毒性、高稳定性和高累积性的元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来源和危害,介绍了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技术以及管理与政策,分析了当...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毒性、高稳定性和高累积性的元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来源和危害,介绍了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技术以及管理与政策,分析了当前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从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介质角度探讨了环境重金属污染,综合考虑了重金属的来源、形态、迁移、转化、富集、生物有效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及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估方法,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重金属污染 危害 现状 监测与评估技术 管理与政策 展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织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静轶 王晓轩 +2 位作者 胡红刚 柯屾 晏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9,共7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造成的重金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社会对良好环境的需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的方法因其具有治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原位修复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热点。对植物修复而言,植... 随着工业化进程造成的重金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社会对良好环境的需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的方法因其具有治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原位修复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热点。对植物修复而言,植物组织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修复研究是植物修复研究的基础。目前愈伤组织、细胞悬液、毛状根、畸状茎等多种植物组织类型已被作为植物系统的模型应用于植物修复的研究中。利用体外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作为植物修复的研究工具有很多优势:可将所需植物离体大量繁殖且不受季节限制、培育周期短、不携带病毒、易于诱导分化成所需器官如根或芽等。文章综述了目前植物组织在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组织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 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痕量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芳 张谦 +2 位作者 熊威 容静宝 李润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采用旋转电极,用电沉积的方法把天然水中痕量的有害重金属离子富集到一个高纯(纯度为99.999%)铝棒表面,然后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旋转电极能够较好地排除电解水所产生的气泡对重金属离子电沉积过程的干扰。实验... 采用旋转电极,用电沉积的方法把天然水中痕量的有害重金属离子富集到一个高纯(纯度为99.999%)铝棒表面,然后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旋转电极能够较好地排除电解水所产生的气泡对重金属离子电沉积过程的干扰。实验研究了铅和镉两种元素,在富集电压为7.5V,富集时间为20min的条件下制定了两个元素的校正曲线并得出其检出限为500ng/L(Pb)和830ng/L(Cd)。该方法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技术,它具有灵敏度高和可以多元素同时分析两个突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电沉积 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痕量六价铬离子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熊威 张谦 +1 位作者 赵芳 李润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87,共5页
采用旋转电极设计,并利用电沉积技术,使水中痕量的CrO_4^(2-)离子在一个高纯(纯度为99.999%)铝棒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并富集,然后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研究了电沉积的最佳物理条件,包括沉积电压、沉积时间等.并在... 采用旋转电极设计,并利用电沉积技术,使水中痕量的CrO_4^(2-)离子在一个高纯(纯度为99.999%)铝棒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并富集,然后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研究了电沉积的最佳物理条件,包括沉积电压、沉积时间等.并在沉积电压为10伏,沉积时间为20分钟的条件下制定了六价铬离子的校正曲线并得出其检出限为0.25μg/L.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电沉积技术监测水中六价铬离子的技术具有方法简单、光谱检测灵敏度高、可以区分三价铬和六价铬离子等优点,将在水环境六价铬污染监测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电沉积 六价铬 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removing heavy metals from multiple metal-contaminated soils with different extractants 被引量:6
5
作者 夏文斌 李 欣 +5 位作者 高 慧 黄宝荣 张慧智 刘云国 曾光明 樊 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Some key factors on the heavy metals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studied when soil washing technology was used in the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multiple heavy met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solubilities... Some key factors on the heavy metals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studied when soil washing technology was used in the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multiple heavy met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solubilities of Cu and Zn are promoted by humic acids, but Pb and Cd are inhibited by humic acids; heavy metals in the clay are more difficult to be extracted than silt; the strong acidic soils can cause the protonation of EDTA and weaken its extracting ability; EDTA is effective for extracting Pb and Cd, while oxalate (OX) is effective for extracting Cu and Zn; and biosurfactant can be used as additive to improve the removal of some particular heavy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soil remediation EXTRACTION RHAMNOLI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