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cGIS技术在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旭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8,共4页
江苏省在"十五"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中,采用了先进的ArcGIS平台,并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规范化组织、管理,以及集成环境质量报告书需要的环境地理信息,满足了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涉及的GIS处理和制图需求,同时可以在... 江苏省在"十五"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中,采用了先进的ArcGIS平台,并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规范化组织、管理,以及集成环境质量报告书需要的环境地理信息,满足了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涉及的GIS处理和制图需求,同时可以在网络上形成共享,以建立环境数据的空间关联。介绍了环境数据地图可视化处理流程和制图整饰要点,提出了制定环境地图图式规范和建立环境空间数据模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环境数据 环境地理空间 环境质量报告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是监测,关键在综合——浅谈环境质量报告书编报质量的提高
2
作者 吴忠勇 于正然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4-37,共4页
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是完全必要的。从已有的编报工作中,可以肯定的是:《报告书》是关于环境质量的权威性评价,是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编制《报告书》是一项内容广泛、技术性很强的... 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是完全必要的。从已有的编报工作中,可以肯定的是:《报告书》是关于环境质量的权威性评价,是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编制《报告书》是一项内容广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报告书 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管理工作 综合技术 实践证明 环境质量状况 污染防治 环境监测技术 质量信息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sh在编制多媒体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宗仁 吴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FLASH 编制 多媒体环境质量报告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质量的思考
4
作者 李世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共4页
从明确编写目的意义、规范编写内容与方法、解决好定位与导向 ,树立“精品”意识四个方面对提高《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关键词 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报告 编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完善 被引量:9
5
作者 宋国君 宋书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89,96,共4页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应包含科学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核查、基本要素尺度的确定和环境质量报告书基本内容的规范。社会学评估及人群健康核查可作为科学监测的有效验证手段;而基本要素的尺度确定包括合适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受体的暴露...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应包含科学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核查、基本要素尺度的确定和环境质量报告书基本内容的规范。社会学评估及人群健康核查可作为科学监测的有效验证手段;而基本要素的尺度确定包括合适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受体的暴露程度。当污染比较严重时,适合采用较大的时间尺度,污染较轻时采用较小的时间尺度。建议按照采用空气环境质量区的概念考虑空间尺度,并采用与时间尺度对应的概率来表示监测点的代表性。受体的暴露程度可采用特定时间尺度的二级空气环境质量覆盖率表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类型应当多样化,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描述、数据处理方法描述、数据代表性评价、环境质量评估结果和环境质量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布点 监测频率 数据代表性 环境质量报告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平均法在环境变化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善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年第2期45-46,48,共3页
环境变化趋势定量分析是环境质量报告书要求的内容之一。《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推荐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当r,(计算值)小于Wp(临界值)时,统计检验没有意义,就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移动平均法就是其中一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 环境质量报告书 环境变化趋势 移动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物频数分布作为划分城市功能区辅助指标的探讨
7
作者 张兆钧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8,共5页
现有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功能区属性,系根据监测点周围环境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试行)》中的六类功能区主观判断的,但有的监测点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其功能区属性很难定论。为了使功能分区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根据武汉市... 现有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功能区属性,系根据监测点周围环境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试行)》中的六类功能区主观判断的,但有的监测点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其功能区属性很难定论。为了使功能分区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根据武汉市历年大气环境监测结果,探索出氮氧化物频数分布可以作为划分城市功能区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监测 频数分布 辅助指标 环境质量报告书 城市功能区 周围环境 混合区 秩和检验 主观判断 监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