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组合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魏建 黄晓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本文研究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组合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从“环境财政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要求。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运用法... 本文研究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组合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从“环境财政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要求。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运用法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收入型”和“支出型”环境财政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以及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转变的机制。在实证方面,本文运用2004—2017年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第一,从具体的环境财政政策组合看,在工业环境效率分位值较低的区间,环境税费和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随着工业环境效率的不断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投资的积极作用将迅速衰减,而环境税费的积极作用却能相对稳定地保持。这表明随着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环境财政政策应更注重环境税费的征收,减少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本文为优化环境财政政策组合、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治理 环境财政政策 工业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财税政策的治污效应研究——基于区域和门槛效应视角 被引量:26
2
作者 朱小会 陆远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90,共8页
首先参照投入—产出比,利用环保财政投入占GDP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比对各区域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系数进行测算,按系数值域把中国30个省(市)分成两个区域,区域1包括北京、甘肃、贵州等19个省市,区域2包括上海、浙江、福建等11个... 首先参照投入—产出比,利用环保财政投入占GDP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比对各区域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系数进行测算,按系数值域把中国30个省(市)分成两个区域,区域1包括北京、甘肃、贵州等19个省市,区域2包括上海、浙江、福建等11个省市。其次分析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收政策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治污效应并分区检验,最后对中国式环境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显著,区域1财政政策取得了更好的治污效果,中国目前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及排污费等"近似"环境税种总体治污效应不显著,中国式环境分权与污染物排放显著正相关,中国式环境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政策的治污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中国式环境分权度低于-0.164、经济发展水平低于4.174时,环境财政政策具有更好的治污效果。样本期内以中国式环境分权为门槛变量时,有安徽、广西等15%的观测值位于低门槛区域,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有贵州、云南等10%的观测值位于低门槛区域。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工业结构是加剧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污染和高排放。鉴于此应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提升环保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单独开征环境保护税种,中央政府适度地环境集权,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财政政策 环境税收政策 治污效应 中国式环境分权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