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水稻生产环境负外部性评估、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周镕基 汝承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5-1618,共14页
评估水稻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有助于农业生态防控和生态文明战略推进。基于2000—2023年湖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标准差椭圆、趋势面分析、地理探测器和OLS回归等方法,从温室气体排放等6个方面测算了水稻生产的环境负外部... 评估水稻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有助于农业生态防控和生态文明战略推进。基于2000—2023年湖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标准差椭圆、趋势面分析、地理探测器和OLS回归等方法,从温室气体排放等6个方面测算了水稻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价值,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同时探讨了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3年湖南省水稻生产的年均环境负外部性价值为246.79亿元,负外部性价值构成以温室气体排放(45.76%)和化肥污染(20.74%)为主。2)2000—2014年,水稻生产环境负外部性价值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4年达峰值后,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反映了新时代农业生态防护的成效。3)负外部性价值呈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分布特点为中东部高、西部低,各区域负外部性价值密度不均,且整体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较为稳定,未显著迁移。4)水稻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价值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耦合影响,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增强了其解释力度。负外部性价值与平均坡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资源量、平均高程、地区生产总值、乡村人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呈显著正相关。从政府引领、市场引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等方面为控制环境负外部性影响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环境负外部性 价值评估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生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餐饮外卖发展、城市环境负外部性与垃圾监管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斌 宋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8,共10页
近年来,在线餐饮外卖呈几何式发展,在给居民带来快速便捷的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所产生的外卖垃圾也对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负外部性影响。依据相关数据运用GM(1,1)模型和Tobit模型做进一步检验,可以发现:在线餐饮外卖垃圾已经对城市造成极... 近年来,在线餐饮外卖呈几何式发展,在给居民带来快速便捷的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所产生的外卖垃圾也对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负外部性影响。依据相关数据运用GM(1,1)模型和Tobit模型做进一步检验,可以发现:在线餐饮外卖垃圾已经对城市造成极强的负外部性。为此,首先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然后立足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垃圾实际,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餐饮外卖垃圾监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环境负外部性 在线餐饮外卖 垃圾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污染工业行业环境负外部性计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以我国规模以上21个高污染工业行业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将环境负外部性分为显性负外部性和隐性负外部性,以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社会资源耗费衡量显性负外部性,以环境污染造成的国民健康福利损失衡量隐性负外部性;第二,根据高污染工业&qu... 以我国规模以上21个高污染工业行业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将环境负外部性分为显性负外部性和隐性负外部性,以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社会资源耗费衡量显性负外部性,以环境污染造成的国民健康福利损失衡量隐性负外部性;第二,根据高污染工业"三废"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计量其各年的环境污染指数;第三,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环境污染指数与显性负外部性和隐性负外部性的相关性;最后运用微分分析法,计量高污染工业行业总的环境负外部性。研究发现,高污染工业行业的隐性环境负外部性高于显性负外部性两倍以上;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负外部性越小;国家环境管理制度有利于降低环境负外部性;而人均GDP与环境负外部性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污染工业行业 环境负外部性 环境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陆源污染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模式 被引量:30
4
作者 戈华清 蓝楠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1,共10页
陆源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陆域经济社会活动,是陆上行为对海洋环境负外部性的集中呈现。累积性的陆源排污,是过度利用海洋环境容量与忽视海洋自净能力的体现,不仅损害海域使用者权益,也影响沿海地区发展。我国陆源污染防治一直以被动的末... 陆源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陆域经济社会活动,是陆上行为对海洋环境负外部性的集中呈现。累积性的陆源排污,是过度利用海洋环境容量与忽视海洋自净能力的体现,不仅损害海域使用者权益,也影响沿海地区发展。我国陆源污染防治一直以被动的末端污染治理与管控为基础,其预见性不足、有效性不充分,亟待确立陆海一体化综合防治对策体系,保护我国近海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环境负外部性 被动监管 综合污染控制与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