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省际就业的影响
1
作者 应媚 郭文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为厘清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省际就业的作用,助力地方政府实现环境改善与就业增长双重目标,将环境规制政策区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两大类,采用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各省级行政区在产业结构和居民受教育程度方面... 为厘清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省际就业的作用,助力地方政府实现环境改善与就业增长双重目标,将环境规制政策区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两大类,采用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各省级行政区在产业结构和居民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异质性特征,详细检验分析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和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对省际就业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对省际就业的影响呈现“U”形变化态势。目前,我国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强度仍处在“U”形曲线拐点前的下降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居民受教育程度增加都可以调节“U”形曲线的位置,从而加速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强度越过“U”形曲线拐点;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不仅能直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还能通过促进省际技术进步间接扩大省际就业规模;省际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存量、技术投入都对省际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开放化程度则未造成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决策部门一方面必须坚持两类环境规制政策的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等方式缓解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增强带来的就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 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 省际就业 产业结构 居民受教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型与引导型环境规制政策协同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董明放 王郭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以2003~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引导型与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在短期内抑制数字技术创新,而引导型环境规制政策能显著地促进数字技术创... 以2003~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引导型与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在短期内抑制数字技术创新,而引导型环境规制政策能显著地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此外,市场型与引导型环境规制政策协同可加强后者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减弱前者对数字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型与引导型环境规制政策通过优化数字技术创新环境和激发政府科技支持,协同赋能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结果表明,在非资源型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和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城市中,引导型与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环境 引导型环境 环境规制政策协同 数字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还是脱靶: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适配性研究——基于大气环境规制政策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新华 廖燕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9,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大气环境治理政策目标的成效关键在于选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但政策工具是否一定能与其设定目标精准对接?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能够深入探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大气环境治理政策目标的成效关键在于选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但政策工具是否一定能与其设定目标精准对接?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能够深入探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适配性问题。通过分析31个省级行政单位在大气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匹配情况,发现高水平政策目标不可仅凭政策工具的单项施行所实现,而是多元政策工具综合配置的结果,同时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波动性,在绝对精准与全然偏离的连续谱系间存在多种适配可能性。研究结论有助于阐释在实现政策目标时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效应和联动匹配模式,深化在复杂环境中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关系的理论探索,为推动高质量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适配性 大气环境规制政策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环境规制政策为何趋异?——来自省际贸易成本的新解释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强远 李晓萍 曹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3,共11页
本文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假设并构建一个区域环境规制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考察了在"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背景下省际贸易成本降低对区域环境规制力度差异的影响,并基于1998~2013年中国"省份-省份"地区组面板数据进... 本文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假设并构建一个区域环境规制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考察了在"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背景下省际贸易成本降低对区域环境规制力度差异的影响,并基于1998~2013年中国"省份-省份"地区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现行体制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必然会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2)随着地区间贸易成本逐渐减低,发达地区会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欠发达地区则会采取更为宽松的环境保护政策,地区间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会扩大;(3)环境规制竞争政策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效应。要改变这一困局,则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增长竞争为核心的官员考核体系,并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系统的垂直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差异 市场一体化 省际贸易成本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农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兼论环境规制政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文欢 王桂霞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利用山东、河南、吉林615份肉牛养殖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引入环境规制政策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 利用山东、河南、吉林615份肉牛养殖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引入环境规制政策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在社会资本中,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均正向促进养殖户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其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社会网络(5.03%)>社会信任(3.24%)>社会规范(2.01%)。②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关系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约束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激励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推动养殖户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行为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环境规制政策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与选择——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1
6
作者 王红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138,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构建起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和自愿行动型"四维一体"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针对不同政策类型工具的有效性,很多学者已经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其中某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构建起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和自愿行动型"四维一体"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针对不同政策类型工具的有效性,很多学者已经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其中某一种工具的治理效果,同时考虑所有政策工具效果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首次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工具在当前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下的相对贡献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工具和市场激励型工具仍然是当前中国治理环境污染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公众参与型工具和自愿行动型工具的有效性相对较差。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首先,中国政府不仅需要构建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更需要加大环保执法投入,提升环保执法的主动性;其次,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激励型工具,建立更加弹性化的排污收费标准和更为严格的排污惩罚制度,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广泛地实施;再次,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降低社会公众的参与成本,使得社会公众能更加便捷地参与环境治理;最后,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发起自愿性环保项目,对于推动环保标准的提升和环保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加强居民、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社会环境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运用命令—控制、市场激励、公众参与、自愿行动等正式和非正式的环境治理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有序的环境治理体系,才能提升所有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工具 贝叶斯模型平均 绩效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面板协整和P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婷婷 韩先锋 宋文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23,共7页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以2004—2010年我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面板协整、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以2004—2010年我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面板协整、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政策与技术开发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虽然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的提升,但这种提升作用具有倒"U"型规律特征,即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度"的限制,当环境规制政策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反而不利于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相对技术转化阶段而言,中国工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活动对环境规制政策的适应能力更强;环境规制政策对技术开发能力、技术转化能力的短期波动均有正向影响,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技术创新 面板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策的作用机理与变迁实践分析——基于1978—2016年环境规制政策演进的考察 被引量:24
8
作者 于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4,31,共11页
环境规制政策作用机理显示内生性政策源于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外生性政策源于环境领域的政府失灵。回顾1978—2016年环境规制政策演进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经历了从命令-控制型规制政策... 环境规制政策作用机理显示内生性政策源于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外生性政策源于环境领域的政府失灵。回顾1978—2016年环境规制政策演进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经历了从命令-控制型规制政策主导到多元化规制政策和谐共生演变。从政策目标-制度安排-政策举措-资源环境问题-规制政策的逻辑思路看,不同时期环境规制政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指向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环境规制政策作用机理与变迁实践的考察表明,政府在强化内生性规制政策、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需重视完善外生性规制政策,规避政府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内生性 外生性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倩倩 丁日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布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合成控制法,构造了与京津冀地区特征相似的合成控制组作为京津冀的"反事实"替身,研究了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对煤炭消费量的影响,并构建双重差分... 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布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合成控制法,构造了与京津冀地区特征相似的合成控制组作为京津冀的"反事实"替身,研究了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对煤炭消费量的影响,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消费量,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环境规制政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和能源效率促进地区煤炭消费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控 京津冀地区 环境规制政策 煤炭消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影响的门限效应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丽霞 陈新国 姚西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评价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借助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从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视角出发,检验了环境规制政策与绿色发展的关联关系,以此来作为环境规制政策的有... 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评价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借助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从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视角出发,检验了环境规制政策与绿色发展的关联关系,以此来作为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评价的基础。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当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小于0.00015时,环境规制政策对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而当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大于0.00015时,环境规制政策会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起到抑制作用。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已经处于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的抑制阶段,需要注意环境规制政策的方式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绿色发展绩效 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29,74,共5页
文章利用各省份调整二氧化硫排放收费标准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4—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显著地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主要表现为企业过度投资时环境规... 文章利用各省份调整二氧化硫排放收费标准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4—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显著地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主要表现为企业过度投资时环境规制政策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环境规制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企业应该积极调整投资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提高投资效率和投资质量,以更好地应对环境规制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短期成本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投资效率 过度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企业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多重政策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段懿恒 周云波 张云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10,共20页
厘清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政策推动与企业响应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厘清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政策推动与企业响应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三项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阶段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的多重叠加效应与单项边际效应,并利用单阶段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政策总体效应,同时开展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的叠加效应呈现“初期抑制→中期恢复→后期强化”的动态演化趋势,总体上对企业经济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策通过提升企业绿色生产能力和资本市场关注度,进而推动企业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政策对大型企业、短视型企业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具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但对国有企业的绩效有一定抑制作用。据此,建议强化政策协同与差异化管理,健全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企业经济绩效 绿色生产能力 资本市场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何以影响企业创新?——基于税收和环境规制的异质性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仲宜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125,共15页
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企业能否把握数字红利从而更好地创新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制造业企业专利数据和所属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 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企业能否把握数字红利从而更好地创新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制造业企业专利数据和所属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此过程中税收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企业一般性创新和高质量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的企业创新影响更大。此外,在税收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宽松区域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较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驱使企业选择一般性创新而非高质量创新。本文拓展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框架,对推进数字经济与政策协调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进而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创新 税收政策 环境规制政策 高质量创新 一般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环境规制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国兴 刘薇 保海旭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107,共13页
探究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是理解政策在时间维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关键.选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量化分析2004年~2016年中央层面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研究“中央+地方”多重环境规制政... 探究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是理解政策在时间维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关键.选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量化分析2004年~2016年中央层面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研究“中央+地方”多重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是多期的,不同时期的影响效应不相同,产业结构变动亦是多期环境规制政策作用的结果,多期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呈现倒“U”形.2)环境规制政策通常在颁布当年由于“冲击效应”对污染企业产生规制作用,但冲击往往是强烈且短暂的,会导致污染企业在短期内做出暂时性应对行为.3)环境规制政策从颁布后的第三年开始对产业结构变动发挥持续稳定的规制作用,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第二产业结构向政策期望的方向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时滞效应 产业结构 京津冀及周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分析视角的环境规制度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奇 刘巧玲 夏溶矫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7,60,共6页
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选择、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合理衡量环境规制水平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文章基于对环境规制内涵的理解和“全过程”分析,从环境规制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两方面构建环境规制衡量指标体系。对我国2... 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选择、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合理衡量环境规制水平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文章基于对环境规制内涵的理解和“全过程”分析,从环境规制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两方面构建环境规制衡量指标体系。对我国2001~2010年环境规制水平的案例研究表明:总体来看,我国各地区环境规制水平随时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2005~2007年提升的较为快速,而2008~2010年增幅则有所下降;东部地区省市平均环境规制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其政策水平与执行水平两者均高于中西部;另外,政策水平的区域差异大于执行水平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全过程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规制政策 环境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商异质性、环境规制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六部门DSGE模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邹乐欢 季强 刘纪显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探讨环境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技术外生冲击、环保技术及环境税冲击对社会总产出与异质性厂商产出的动态影响,以及厂商融资成本、经济结构差异化在经济波... 探讨环境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技术外生冲击、环保技术及环境税冲击对社会总产出与异质性厂商产出的动态影响,以及厂商融资成本、经济结构差异化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短期内,厂商自身技术冲击会抑制其他厂商产出;长期内,对其他厂商产出有同向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污染厂商技术冲击对自身产出正向作用比清洁厂商技术产生的作用更加明显,并且污染厂商技术冲击对社会总产出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环保技术冲击相对于环境税冲击而言,对社会总产出的正向效应更大,负向效应更小;当厂商的融资成本大于其他厂商的融资成本时,其他厂商的技术冲击增加对社会总产出增加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出效应 异质性厂商 环境规制政策 DSGE模型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公共治理政策的效果评价与优化组合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同斌 孙静 范庆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共13页
本文构建了包含环境治理体系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模型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方面生产者补贴较为有效;而技术研发补贴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其通过"研发投入→绿色技术提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路径可以实现环境质量... 本文构建了包含环境治理体系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模型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方面生产者补贴较为有效;而技术研发补贴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其通过"研发投入→绿色技术提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路径可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此外,本文还模拟了生产者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的政策组合对社会福利和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可以采用生产者价格补贴或技术研发补贴促进产出水平增长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增大生产者价格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的幅度则能够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促使污染水平不断下降。最后,本文给出了社会福利增进与环境质量改善双重目标下生产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政策的可行性区域,进行了环境公共治理政策的优化组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环境质量 社会福利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政策能否激励绿色创新?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川杰 李诗涵 曾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171,共11页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的水污染治理政策能否在治理环境的同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该研究基于2009—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河长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的水污染治理政策能否在治理环境的同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该研究基于2009—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河长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河长制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必要的检验后,该结论依然保持稳健。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河长制的政策效果主要通过企业内部激励和外部压力两种渠道实现,且外部压力的效果要强于内部激励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河长的治理动力在地级市边界处存在松懈效应,并且官员的晋升激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效果。更重要的,在河长制的政策背景下,地方官员的水污染治理能动性更强,对离河流较远的污染企业也能“虽远必治”。此外,异质性分析的结果显示:(1)相较于小企业,大企业受到的政策关注度更高,河长制政策对大企业的规制更强,其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也更明显。(2)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对河长制政策的响应更为积极,受政策影响的绿色创新产出更高。(3)相较于其他行业,水污染重点行业的企业受河长制政策影响更低,文章发现其主要通过减产应对环境治理压力,而非专注于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文章为落实“责任到人”的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也从企业内部激励、外部媒体监督和企业异质性等多个视角,为精细化施行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河长 绿色创新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污染企业如何实现高水平环境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东升 周喆 刘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44,共19页
重污染企业实施积极环境响应行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企业环境响应具有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如何通过不同要素组合来实现高水平环境响应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构建重污染企业环境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动态视角探... 重污染企业实施积极环境响应行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企业环境响应具有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如何通过不同要素组合来实现高水平环境响应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构建重污染企业环境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动态视角探究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两个时期中国82家重污染企业实现高水平环境响应的可能条件组合及动态演进逻辑。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环境响应的驱动路径在2012—2016年存在两种构型,在2017—2021年则存在四种构型;高管环境注意力在推动企业实现高水平环境响应方面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环境规制压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而企业行为由外在压力下的被动响应转变为多重动力下的主动作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环境响应多因素动态联动机制的相关研究,对重污染企业环境响应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行业 企业环境响应 复杂性理论 环境规制政策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并购现状、成因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维娜 袁天荣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5,共7页
以2006~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手工搜集绿色并购数据的基础上,基于时间和行业维度,从政府绿色政策视角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绿色并购行为。研究发现,政府绿色政策演进导致绿色并购现状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区间特征和行... 以2006~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手工搜集绿色并购数据的基础上,基于时间和行业维度,从政府绿色政策视角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绿色并购行为。研究发现,政府绿色政策演进导致绿色并购现状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区间特征和行业分布差异,并通过压力效应与激励效应两种影响机制实现。研究有助于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绿色并购行为,同时也为我国绿色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并购 环境规制政策 绿色产业政策 压力效应 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