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规则治理与全球绿色价值链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瑞喜
韩剑
张庆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1,共19页
本文利用41个经济体3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卫星账户数据以及346项具体的区域环境规则文本挖掘数据,在GVC视角下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构建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绿色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全方位考察环境规则治理对全球绿色价值链的...
本文利用41个经济体3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卫星账户数据以及346项具体的区域环境规则文本挖掘数据,在GVC视角下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构建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绿色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全方位考察环境规则治理对全球绿色价值链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则动态深化显著提高了缔约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绿色增加值贸易水平,且在不同规则和国别之间表现出强烈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区域环境规则深化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减碳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不仅能够促进缔约方增加值贸易结构的绿色升级,也能够推动全行业减碳以及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合作。而且,随着国内环境规制强度、绿色研发支持水平以及政府效率和监管质量等制度环境约束的提升,区域环境规则对绿色价值链的推动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绿色价值链
环境规则治理
行业绿色增加值
绿色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城市试点”到“全球治理”:中国新能源治理与碳减排外溢
2
作者
余紫菱
马梦涓
马莉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共12页
探究中国新能源治理实践是否降低了全球碳排放水平、增强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2009—2022年全球201个国家以及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治理外溢系列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国新能源治理、区域贸易协...
探究中国新能源治理实践是否降低了全球碳排放水平、增强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2009—2022年全球201个国家以及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治理外溢系列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国新能源治理、区域贸易协定环境治理规则(RTA)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讨论了RTA细则、合作群体分布和中美摩擦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①中国新能源治理具有显著的碳减排外溢效果。其中,贸易关联、技术关联的碳减排外溢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的“U”形趋势,投资关联也具有碳减排外溢的长期影响。而基建关联由于其建设周期长、成本大的性质,碳减排外溢效果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短期内见到显著成效。②RTA环境治理规则签订的深度和广度是其发挥外溢效应的关键机制。从签订细则看,中国新能源治理贸易关联通过执行机制和环境目标设定的碳减排外溢效果最强;技术关联与投资关联一致,外部援助和机构设立最为明显;基建关联则为外部援助和执行机制。③从关联国家群体分布状况看,中国与欧洲地区技术关联的碳减排外溢最高,非洲地区受中国新能源治理基建关联的影响最直接,亚洲地区受贸易关联的碳减排效果最好。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内部新能源城市建设,推动构建多边环境治理框架,不断强化新能源韧性,从而实现更为公正、有效的全球新能源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治理
全球
治理
碳减排外溢
区域贸易协定
环境
治理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规则治理与全球绿色价值链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瑞喜
韩剑
张庆勇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1,共1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贸易与投资协定网络及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3JJD790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利用41个经济体3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卫星账户数据以及346项具体的区域环境规则文本挖掘数据,在GVC视角下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构建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绿色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全方位考察环境规则治理对全球绿色价值链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则动态深化显著提高了缔约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绿色增加值贸易水平,且在不同规则和国别之间表现出强烈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区域环境规则深化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减碳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不仅能够促进缔约方增加值贸易结构的绿色升级,也能够推动全行业减碳以及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合作。而且,随着国内环境规制强度、绿色研发支持水平以及政府效率和监管质量等制度环境约束的提升,区域环境规则对绿色价值链的推动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全球绿色价值链
环境规则治理
行业绿色增加值
绿色新质生产力
Keywords
global green value chains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rules
industrial green value added
green and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分类号
F7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城市试点”到“全球治理”:中国新能源治理与碳减排外溢
2
作者
余紫菱
马梦涓
马莉莉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演化机制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批准号:24CGJ029)。
文摘
探究中国新能源治理实践是否降低了全球碳排放水平、增强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2009—2022年全球201个国家以及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治理外溢系列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国新能源治理、区域贸易协定环境治理规则(RTA)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讨论了RTA细则、合作群体分布和中美摩擦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①中国新能源治理具有显著的碳减排外溢效果。其中,贸易关联、技术关联的碳减排外溢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的“U”形趋势,投资关联也具有碳减排外溢的长期影响。而基建关联由于其建设周期长、成本大的性质,碳减排外溢效果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短期内见到显著成效。②RTA环境治理规则签订的深度和广度是其发挥外溢效应的关键机制。从签订细则看,中国新能源治理贸易关联通过执行机制和环境目标设定的碳减排外溢效果最强;技术关联与投资关联一致,外部援助和机构设立最为明显;基建关联则为外部援助和执行机制。③从关联国家群体分布状况看,中国与欧洲地区技术关联的碳减排外溢最高,非洲地区受中国新能源治理基建关联的影响最直接,亚洲地区受贸易关联的碳减排效果最好。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内部新能源城市建设,推动构建多边环境治理框架,不断强化新能源韧性,从而实现更为公正、有效的全球新能源治理。
关键词
新能源
治理
全球
治理
碳减排外溢
区域贸易协定
环境
治理
规则
Keywords
new energy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carbon reduction spillover
RTA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ules
分类号
F11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规则治理与全球绿色价值链
刘瑞喜
韩剑
张庆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城市试点”到“全球治理”:中国新能源治理与碳减排外溢
余紫菱
马梦涓
马莉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