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贵州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环境要素影响力识别研究
- 1
-
-
作者
吴克华
苏维词
叶仕安
罗时琴
王慧澄
-
机构
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052)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606)
+1 种基金
贵州省2016年度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2016]21)
贵州科学院创新人才团队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9]08)。
-
文摘
运用GIS、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贵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并从宏观、微观视角识别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主导环境要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保护路径框架。结果表明:①贵州传统村落地域分布较集中且空间不均衡性明显,形成以黔东南、黔南、安顺等地州市部分区县为极高首位度的热点区域和高度集聚分布状态,并具有显著的行政空间边缘效应;珠江流域传统村落的集聚程度高于长江流域,苗岭山脉是贵州传统村落遗存数量最多且保存最完整的自然地域单元。②传统村落遗存主要受邻水、邻谷、邻边等自然环境要素和乡村文化遗产等人文环境要素以及耕地(特别是水田)等自然人文组合型要素的共同影响。③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既要重视村落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又要加强对周边河流溪沟、农田、林地等景观原貌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维持,并创新性推进村落传统民俗、音乐、舞蹈等非遗资源的传承与活化,进一步夯实村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山地生态系统中传统村落与自然、人文要素间的互馈机制,为传统村落科学保护与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西南山区人地关系问题的深入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地理格局
影响因素
环境要素识别
GIS
地理探测器
贵州
-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geographic pattern
influence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 identification
GIS
Geodetector
Guizhou
-
分类号
K90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优化研究
- 2
-
-
作者
侯韫婧
王雨萌
吴雨馨
许大为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全国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园林》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4YJC890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24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0873)。
-
文摘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用Kano模型提取不同运动类型的关键环境要素,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使用人群特点,自由组合关键环境要素,建构3类运动共享型空间——放松+舒缓、社交+爱好、社交+放松;最终通过模拟预测,明确运动共享型空间的必备环境要素,提出模块化共享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类型人群对活动空间的必备需求存在差异,如高强度运动人群重视场地设施,而低强度运动人群认为植物特征是提升其运动意愿的关键;2)“高围合+多色植物+趣味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放松和舒缓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大尺度+特色水景+休憩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爱好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便捷出口+多样植物+健身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放松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研究结果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园的优化更新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虚拟现实技术
运动共享型空间
环境要素识别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ark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shared space for multiple sports types
environmental element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