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绩效指数构建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赖玢洁 田金平 +2 位作者 刘巍 刘婷 陈吕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745-6755,共11页
运用多目标排序方法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环境绩效指数,以量化比较生态工业园区间的环境绩效。首先基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筛选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3个准则层;其次应用标准化... 运用多目标排序方法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环境绩效指数,以量化比较生态工业园区间的环境绩效。首先基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筛选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3个准则层;其次应用标准化方法和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NORMDIST依次对各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2次数据处理;最后准则层、指标层均等权重进行归一化得到环境绩效指数。应用所构建的环境绩效指数方法以2010年为基准年,分析了24家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绩效,并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作为虚拟的"标准园区"进行比较。分析了环境绩效指数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环境绩效指数方法对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的管理决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指数 多目标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中国省级环境绩效指数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战峰 郝春旭 +2 位作者 刘倩倩 严小东 葛察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9,共7页
将熵权法引入环境绩效评估,构建了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系统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以2009年为评估基准年,系统研究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绩效指数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大多数处于良好和优秀水平,其中16个省份处于平... 将熵权法引入环境绩效评估,构建了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系统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以2009年为评估基准年,系统研究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绩效指数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大多数处于良好和优秀水平,其中16个省份处于平均值(76.15)以上,江苏(87.32)和宁夏(64.97)分别排名首位和末位;(2)ArcGIS分级结果显示,中国省级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省份分别有8个和22个。全国综合环境绩效呈现典型的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综合环境绩效总体优于中部、西部地区,区域环境绩效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环境治理投入有很大关系;(3)东部环境健康绩效优于西部,且中部和西部该项指标值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绩效劣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绩效同样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顺序。环境治理绩效表现最优的为中部地区,其次依次是西部、东部地区。(4)熵权法引入到环境绩效评估系统中,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环境绩效实际情况,但也有少数评估指标的赋权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需要进一步加强熵权法应用到环境绩效评估系统中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 熵权法 环境绩效指数 绩效评估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资源环境绩效及其变动态势 被引量:15
3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6 位作者 马中 韩雪 李静敏 任鹏 李红丽 高天云 白凤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490-6498,共9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脆弱敏感区进行生物修复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宁夏的资源环境绩效指...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脆弱敏感区进行生物修复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宁夏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水平从2000年的38.7上升为2007年的66.9,年递增8.13%,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藏除外)3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水平。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30位徘徊。其中建设用地绩效指数和固定资产绩效指数提升明显,COD排放绩效指数呈现"N"型剧烈变动态势;SO2排放绩效指数、能源绩效指数、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指数、用水绩效指数变动不明显。宁夏面临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敏感性的双重压力,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下降态势并不稳定。同时,根据近8a变动态势推断,未来15~20a宁夏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提升空间巨大。实施"CIRCLE"(即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弃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等综合发展策略,通过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的互利耦合提升综合竞争力,宁夏完全有能力到2015年步入我国西部资源环境绩效中等水平地区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生物丰度指数 归一化系数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现代化的区域资源环境绩效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红丽 智颖飙 +5 位作者 王再岚 张荷亮 田闻瑾 李艳山 马晓 徐希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4-1438,共5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及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环境质量指数(EQI)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山西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年增幅为7.1%的背景下...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及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环境质量指数(EQI)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山西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年增幅为7.1%的背景下,山西在全国的排名从2000年的24位上升为2007年的15位。但山西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山西建设用地绩效、COD排放绩效、SO2排放绩效和用水绩效逐步上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和能源绩效呈现不稳定的变动态势。SO2排放绩效指数呈平稳后上升接着下降的偏"S"型曲线。COD总体绩效指数呈现平稳态势,基本保持88.1的均值水平,绩效指数高于2000—2007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山西须采用综合配套措施,缩短目前能源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和改变其路径依赖,提升山西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改进生态效率,进而实现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生态效率 归一化系数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优化研究——以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冉欣 孙世军 +3 位作者 冯江 崔朋 龙振宇 刘思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5,145,共9页
为探寻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覆盖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水环境综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环境绩效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水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以投入资金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置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断... 为探寻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覆盖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水环境综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环境绩效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水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以投入资金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置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污染物削减提升的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结构、工程、监管提升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优化模型。以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为例,利用Lingo8.0软件编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方案总投资15.09亿元,COD、氨氮总削减量分别为9 879.1t,619.68t,规划期末水环境管理绩效提升至0.856。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可较全面的反映绩效值的定量变化,得到的优化方案满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有效降低资金投入,为流域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绩效指数 总量减排 指标体系 优化模型 总量控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陈劭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3,84,共4页
提出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对2000~2005年中国及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平均每年下降2.7%。(2)我国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 提出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对2000~2005年中国及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平均每年下降2.7%。(2)我国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到西梯次分布。东部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依次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经济增长自发地去实现,而是要通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强化管理等措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负面效应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综合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统筹下沿海城市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振智 王晨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4-47,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而全域统筹是沿海城市进行城乡统筹、陆海统筹所形成的一种指导区域发展的创新思维。文章立足沿海城市这一极具截面特征的城市类型,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PSR(压力-状态-响应...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而全域统筹是沿海城市进行城乡统筹、陆海统筹所形成的一种指导区域发展的创新思维。文章立足沿海城市这一极具截面特征的城市类型,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结合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遴选,提出了沿海城市环境绩效评价的应用思路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统筹 环境绩效评价 PSR模型 环境绩效指数(E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标准下长江经济带省际环境绩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燕波 孙启宏 +1 位作者 李小敏 许亚宣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504-511,共8页
为合理判断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通过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开展环境绩效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环保投入能力的影响,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与均值思想设定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差异化的指标评价值... 为合理判断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通过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开展环境绩效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环保投入能力的影响,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与均值思想设定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差异化的指标评价值,并结合熵值法计算出反映地区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程度的环境绩效指数(EPI)。结果表明: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环境绩效整体呈上升态势,11省(市)EPI年均值由49.74增至61.70,但固体废物排放绩效有所下降;2017年11省(市)EPI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南(68.76)、安徽(66.62)、重庆(64.86)、四川(64.30)、浙江(61.26)、上海(60.96)、江西(59.53)、湖北(58.80)、贵州(58.68)、云南(57.65)、江苏(57.24),下、中、上游地区EPI平均得分分别是59.82、63.43、61.37,指数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研究区域按照EPI与人均GDP可聚类划分为加速转型区、稳定发展区、缓慢提升区3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分别提出差异化发展建议。研究采用的评价方法考虑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区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程度,可作为常规环境绩效研究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绩效指数 差异化评价 熵值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区域生态效率的时序特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路战远 智颖飙 +4 位作者 王再岚 张荷亮 田闻瑾 Emmy Komada 旺扎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5-1821,共7页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生态赤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利用生态脆弱指数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西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从2000年的72.4上升为2007年...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生态赤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利用生态脆弱指数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西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从2000年的72.4上升为2007年的116.1,但趋势并不明显,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24—26位徘徊。综合绩效指数、SO2排放绩效指数、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指数和生物资源指数呈现"N"型变动,水污染指数下呈"∧"变动态势,大气污染指数呈现"W"型剧烈变动,生态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生态脆弱性趋势没有明显改变。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下降态势并不稳定。1995—2007年,广西区域环境水平呈下降趋势,区域环境水平和资源转化效率呈剧烈变动的下降趋势,抗逆水平和生态保护指数有所提高,土地资源指数呈现下降态势,排放强度指数下降明显,生态脆弱指数保持恒定,气候变异指数呈波浪状变动,环境治理指数呈剧烈变动。广西面临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敏感性的双重压力。广西应发挥地处泛珠三角的地缘优势和辐射"东盟"的区位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力度,缩短目前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改善生态效率和承载力,提升广西在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生态承载力 生物丰度指数 归一化系数 泛珠三角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节能减排绩效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丹 王腊芳 叶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69-73,共5页
本文基于资源环境绩效指数理论,对中国30个省域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测度,通过丛聚分析法对其归类,并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区域节能减排绩效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30个省域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节能减排绩效区域:北京、上海等13个省... 本文基于资源环境绩效指数理论,对中国30个省域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测度,通过丛聚分析法对其归类,并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区域节能减排绩效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30个省域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节能减排绩效区域:北京、上海等13个省域属于高节能减排绩效区域,湖南和黑龙江等13个省域属于中节能减排绩效区域,而山西、宁夏等4个省域属于低节能减排绩效区域;影响不同区域节能减排绩效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高节能减排区域关键影响因素是人类发展指数,中节能减排区域关键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低节能减排区域关键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点政策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绩效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主成分分析 丛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规制对不同来源国FDI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雷 黄聪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3-70,共8页
利用对中国直接投资排名前33位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等因素与不同来源国FDI流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规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FDI,但对发达国家的FDI并未产生影响。由于我国FDI大部分来自发... 利用对中国直接投资排名前33位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等因素与不同来源国FDI流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规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FDI,但对发达国家的FDI并未产生影响。由于我国FDI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环境规制对FDI流入的影响是有限的。提高我国的环境规制水平不但不会抑制FDI企业的进入,反而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发挥这些企业的技术扩散、外溢效应,更好地实现招商引资的战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环境规制 环境绩效指数(EPI) 污染避难所假说 来源国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12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3 位作者 韩雪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区域竞争力 环境治理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资源环境绩效研究
13
作者 智颖飙 邱爱军 +2 位作者 王再岚 吴建军 韩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5,共5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由2000年的212.8逐步下降为2006年的148.1,资源综合绩效虽有提高,但仍然处于全国(西藏除外)第27位。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有所增加,用水强度降幅明显,能源消耗总量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略有上升。建设用地总量先降后升。SO2总体绩效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S"型曲线。COD排放绩效指数下降不够明显,基本保持88.44的均值水平。绩效高于2000-2006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区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提升新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环境友好型社会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利用效率、环保投资对绿色GDP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普查 孙冰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9,92,共6页
利用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节约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分别作为资源利用效率、环保投资的替代变量,并以绿色GDP作为经济绩效的衡量指标,采用SUR的PCSE法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来研究环保投资、资源利用效率对经济绩效的... 利用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节约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分别作为资源利用效率、环保投资的替代变量,并以绿色GDP作为经济绩效的衡量指标,采用SUR的PCSE法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来研究环保投资、资源利用效率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利用效率、环保投资与绿色GDP均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三大地区的环保投资均与绿色GDP显著正相关且东部地区的弹性最大;西部地区的节约指数与绿色GDP显著负相关,东部地区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中部地区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最后根据文章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 环保投资 绿色GDP 节约指数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