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与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红 王亚东 岳晓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区域经济规模的合理性取决于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在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因此,环境容量大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以环境容量这个表征环境系统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为限制因素,运用数理经济学方法,应用广义福利概... 区域经济规模的合理性取决于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在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因此,环境容量大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以环境容量这个表征环境系统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为限制因素,运用数理经济学方法,应用广义福利概念建立环境经济承载力的分析模型,并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优)经济规模,以此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最大经济规模 区域环境承载力 环境经济承载力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被引量:8
2
作者 肖忠海 袁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章在介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1998—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徐州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趋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循环经济 U型 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原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慧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9-131,共3页
为探究建设中原经济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构建生态型经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利用集对分析和置信度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资源利用和环... 为探究建设中原经济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构建生态型经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利用集对分析和置信度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地区中心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系统及子系统多数处于基本可载(II级)、弱可载(III级),不容乐观。因此,应采取一些具体的优化环境承载力的调整措施,保证和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环境的较好承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山东省最优经济规模的测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红 王绪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前大气污染已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文章在测算出的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出山东省的最优经济规模。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山东经济规模已趋近合理,理论值与实际值之比趋近于1,... 目前大气污染已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文章在测算出的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出山东省的最优经济规模。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山东经济规模已趋近合理,理论值与实际值之比趋近于1,这说明山东目前经济发展规模已接近环境容量条件下的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环境容量 环境经济承载力 最优经济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容量资源测算山东省最优经济规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 张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73-75,共3页
经济发展规模受环境资源的限制,合理的经济规模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在测算出的山东水环境容量资源前提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出山东省的最优经济规模。测算结果表明,就水环境中COD排放而言,1996~2005年山东经济规... 经济发展规模受环境资源的限制,合理的经济规模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在测算出的山东水环境容量资源前提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出山东省的最优经济规模。测算结果表明,就水环境中COD排放而言,1996~2005年山东经济规模理论值略小于实际值,这说明山东目前水环境容量已存在过度利用的现象。在目前全省环境物品消费偏好指数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全省水环境恶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环境承载力 最优经济规模 环境经济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