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环境管理权与公民环境权关系均衡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竺效 丁霖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5,共5页
国家环境管理权与公民环境权是一对矛盾,二者对立统一,有主次之分。二者的主次地位随条件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在其主次矛盾关系中,存在一个平衡点,使二者的关系处于均衡状态,进而使二者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得到共同发挥。现阶段,国家环境... 国家环境管理权与公民环境权是一对矛盾,二者对立统一,有主次之分。二者的主次地位随条件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在其主次矛盾关系中,存在一个平衡点,使二者的关系处于均衡状态,进而使二者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得到共同发挥。现阶段,国家环境管理权居于主导地位,但环境管理的重心逐渐向公民环境权偏移,在平衡点的不断调整下二者将达到新的均衡。对国内外的主要环境立法文本的比较可以进一步印证国家环境管理权与公民环境权关系均衡论的可信性,应将其应用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加强公民环境权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环境管理权 公民环境 对立统一 均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环境合同制度 被引量:42
2
作者 吕忠梅 刘长兴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在合同形式化的背景下 ,环境法实践已经采用了合同这一外在形式作为协调环境资源的公共性与个人私益性的手段 ,但理论上对此问题的讨论甚少。本文从合同制度的变迁以及环境法的发展历史入手 ,分析了环境合同的外观与内核 ,提出了构建环... 在合同形式化的背景下 ,环境法实践已经采用了合同这一外在形式作为协调环境资源的公共性与个人私益性的手段 ,但理论上对此问题的讨论甚少。本文从合同制度的变迁以及环境法的发展历史入手 ,分析了环境合同的外观与内核 ,提出了构建环境合同制度的设想。本文认为 :环境合同采用了合同的形式 ,但其本质在于平衡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关系 ,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的特性。因此 ,环境合同的成立、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合同制度 国家环境管理权 公民环境 普遍意志 意思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法法典化的边界 被引量:42
3
作者 刘长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5,共8页
汇编式的环境法典无须清晰的边界,在形式上将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按照一定逻辑排列组合即可。而实质性的环境法典必须有相对清晰的范围界定,才能形成逻辑融贯的体系和相对协调的内外部关系。应当暂时搁置环境法典编纂的方向之争,通... 汇编式的环境法典无须清晰的边界,在形式上将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按照一定逻辑排列组合即可。而实质性的环境法典必须有相对清晰的范围界定,才能形成逻辑融贯的体系和相对协调的内外部关系。应当暂时搁置环境法典编纂的方向之争,通过相对具体的环境法典方案将环境法典的讨论引向深入,而边界划分是法典化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环境法体系的逻辑统一是环境法法典化的内在限定,从内部决定着其边界的可能范围,需要超越环境法的综合性、找准环境法的内在逻辑并明确环境法体系展开的主线。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调整范围划分是环境法法典化的外在限定,决定着法典内容的取舍,需要划分环境法典与传统部门法的界限、明确环境法调整的主要领域。总之,应当以环境管理权为核心建构制度体系,在自然资源管理权和环境污染监管权二分的基础上合理界定环境管理权的内容和结构,将特殊领域留待环境单行法规定并协调与环境法典的关系,最终形成边界清晰、内外部关系协调的环境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逻辑基础 制度内容 环境管理权 环境单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环境权的实质及地位再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挚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公民环境权是环境法学界潜心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学术界仍然没能在公民环境权的内涵和实质方面达成一致。该文认为对公民环境权的界定应该本着从事物的本质特征出发,有利于环境权的功能和价值的充分发挥,以及有利于这... 公民环境权是环境法学界潜心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学术界仍然没能在公民环境权的内涵和实质方面达成一致。该文认为对公民环境权的界定应该本着从事物的本质特征出发,有利于环境权的功能和价值的充分发挥,以及有利于这项权利与其它权利的协调并融入现行权利架构之中的宗旨来进行。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对其生存环境享有的特定的生态性环境条件的权利。它应该成为环境法权利体系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环境 环境管理权 排污权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权力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丽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法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忽视了农民的力量,农民的环保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确立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它在本村范围内环境规章制定权、环境事务处理权、环境处罚权等权力,能最大...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法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忽视了农民的力量,农民的环保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确立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它在本村范围内环境规章制定权、环境事务处理权、环境处罚权等权力,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民的力量,产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为此,在村民自治组织内部应当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村民应当自始至终参与村民自治组织的环境决策,同时村民自治环保机构应当接受国家环保机构的领导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村民自治组织 环境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美国联邦和州宪法在环境权问题上的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3期88-91,共4页
美国有关环境权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表明,现阶段美国法律在环境权问题上的发展有以下特点:一、联邦法院对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司法解释不承认作为私权的环境权,但承认作为公权的环境权;二、州宪法对作为公权的环境权给予有限承认,但对作为私... 美国有关环境权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表明,现阶段美国法律在环境权问题上的发展有以下特点:一、联邦法院对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司法解释不承认作为私权的环境权,但承认作为公权的环境权;二、州宪法对作为公权的环境权给予有限承认,但对作为私权的环境权只给予政策性的宣告。美国法的这一发展表明联邦和州以宪法对作为公权的政府环境管理权予以承认和保障,但对作为私权的环境权尚未予以确认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联邦宪法 司法解释 环境管理权 联邦法院 公权 健康环境 环境诉讼 修正案 州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清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并没有完整建构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该制度的建构需要解决“公众是谁”“如何参与”“产生何种效力”3大核心问题。解答“公众是谁”,应当依环境利益相关和在场原则确认参与人。对相关环境事务享有环境利益...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并没有完整建构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该制度的建构需要解决“公众是谁”“如何参与”“产生何种效力”3大核心问题。解答“公众是谁”,应当依环境利益相关和在场原则确认参与人。对相关环境事务享有环境利益但不享有经济利益是公众参与的基础,在场自愿参与是公众参与权的体现。解决“如何参与”的关键不在公众而在政府。公众参与以公众参与平台为基础,以政府提供决策相关信息为条件。为保障公众参与,政府有建设参与平台和提供决策信息等义务。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基础是公众环境利益管理权,因而对“产生何种效力”的确认应当有权利本位思想。行政权力的主导作用和公众权利的主体作用,才能共同保障公众科学民主地形成环境决策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决策 在场 政府义务 环境利益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矿业保证金制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德敏 喻寄宏 《政法论丛》 2007年第5期45-51,共7页
矿业保证金制度不仅是当前许多国家按照环境责任原则确立的一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监管制度,同时也对"诊治"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环境资源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学环境资源成本内在化的需要为矿业保证金制度的确立... 矿业保证金制度不仅是当前许多国家按照环境责任原则确立的一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监管制度,同时也对"诊治"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环境资源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学环境资源成本内在化的需要为矿业保证金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合理化的内核;对环境权社会价值属性的追求为矿业保证金的规制提供了法律制度化的要求;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以及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公权属性使得矿业保证金制度的实现成为可能。因此,在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应尽快构建矿业保证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保证金制度 国家环境管理权 经济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政管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绍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9,共6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政管制机制乃行政管制机制之一种,是国家运用行政管制法律手段强制生产者承担法定延伸责任的整个动态运行过程与工作原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政管制机制具有公法属性,国家环境管理权是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政管制机制乃行政管制机制之一种,是国家运用行政管制法律手段强制生产者承担法定延伸责任的整个动态运行过程与工作原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政管制机制具有公法属性,国家环境管理权是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行政管制机制的基础。确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行政管制的范围,实际上就是确定承担法定延伸责任的生产者;确定承担法定延伸责任的生产者,实际上就是确定适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行政管制法律手段的废弃产品。资源因素与环境因素是确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行政管制范围的关键因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行政管制机制中监督、制裁的设置与完善,有助于及时发现与纠正生产者不履行法定延伸责任或者不恰当履行法定延伸责任的行为,必要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废弃产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行政管制机制 环境管理权 制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