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管理分区:理论基础及其与环境功能分区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宝荣 张慧智 李颖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1-165,187,共6页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进行环境管理分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将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生...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进行环境管理分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将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新区域主义、区域管治和适应性管理为环境管理分区提供了理论支撑,区域管治、跨行政区环境合作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适应性都对环境管理分区提出了要求。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存在紧密地联系,主要表现在环境管理分区能够促进环境功能分区政策的有效落实与不同环境功能区间的协调管理推动环境功能区管理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并提高环境功能区管理政策的针对性。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又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在分区目标、分区方法和分区结果的空间属性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分区 理论基础 环境功能分区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分区实践与环境管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颖明 黄宝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环境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从区域系统发展的角度进行环境分区管理。自然地理分区、生态分区以及主体功能分区等分区实践为环境分区管理提供了基础。文章具体分析了已有的分区原则、分区方法、指标体系,对比研究了环境管理... 环境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从区域系统发展的角度进行环境分区管理。自然地理分区、生态分区以及主体功能分区等分区实践为环境分区管理提供了基础。文章具体分析了已有的分区原则、分区方法、指标体系,对比研究了环境管理分区的主要内容及分区管理的一般流程和关键问题,对区域环境管理的环境分区以及分区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分区 自然地理分区 生态分区 主体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 被引量:30
3
作者 薛鹏丽 曾维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3-1750,共8页
环境风险区划是区域布局型环境风险管理及环境风险分区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环境风险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传统区划方对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进行区划研究.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区划中"... 环境风险区划是区域布局型环境风险管理及环境风险分区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环境风险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传统区划方对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进行区划研究.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区划中"自上而下"环境风险一级区的划分是依据上海市1990~2008年突发污染事故历史时空格局获得;而"自下而上"是通过构建上海市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在对指标进行概念模型量化的基础上,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K均值聚类在最小区划单元进行聚类区划,并依据上海市政府宏观规划对聚类后的图斑碎块进行科学性和实用性调整,获得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亚区和小区;将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一级区及亚区和小区集成分析,实现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综合区划.结果表明: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包含2个风险一级区,5个风险亚区和21个风险小区,客观揭示了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针对上海市布局型环境风险和不同风险区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上海市综合减灾降险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上海 环境风险区划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基于遗传算法的K均值聚类 环境风险分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