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绿色解码
被引量:
6
1
作者
衡孝庆
魏星梅
邹成效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2-55,共4页
由于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特征,产业共同体对绿色自然技术的绿色解码过程需要借助于环境社会技术的规制。理解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有助于推动绿色自然技术在产业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与扩散、构建绿色自然技术的社会生态场域、提高...
由于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特征,产业共同体对绿色自然技术的绿色解码过程需要借助于环境社会技术的规制。理解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有助于推动绿色自然技术在产业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与扩散、构建绿色自然技术的社会生态场域、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最终形成绿色产业共同体。从环境社会技术规划产业共同体的理据、路径、机理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技术
产业共同体
规制
绿色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
3
2
作者
金珺
陈泰伦
+2 位作者
赵苑婷
尹西明
陈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路径,需要发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赋能作用。然而,现有文献未能解答何以提升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效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的理论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路径,需要发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赋能作用。然而,现有文献未能解答何以提升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效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的理论基础出发,引入“社会—技术—环境”的体制视角,阐释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实现高效协同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逻辑和过程逻辑。研究发现,产业“双转型”需要以“双转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依托,围绕“双转型”场景开展“双转型”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绿色模式、品类、赛道与业态的涌现。从过程来看,产业“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开始于产业创新范式“双转型”,经过场景驱动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整合重构,最后以“社会—技术—环境”体制的转型直接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共演发展。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双转型”的典型案例,进一步为产业“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洞见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场景驱动创新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
社会
—
技术
—
环境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及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杰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2期13-14,共2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将STSE与物质循环的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探索的实践及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教学
科学、
技术
、
社会
与
环境
教育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绿色解码
被引量:
6
1
作者
衡孝庆
魏星梅
邹成效
机构
常州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2-55,共4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26)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EIA09039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ZXD012)
文摘
由于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特征,产业共同体对绿色自然技术的绿色解码过程需要借助于环境社会技术的规制。理解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有助于推动绿色自然技术在产业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与扩散、构建绿色自然技术的社会生态场域、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最终形成绿色产业共同体。从环境社会技术规划产业共同体的理据、路径、机理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环境社会技术
产业共同体
规制
绿色解码
Keywords
Environmental Social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mmunity
Regulation
Green Decoding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
3
2
作者
金珺
陈泰伦
赵苑婷
尹西明
陈劲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基础、组织模式与制度环境”(72474025)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研究”(23ZDA061)
中国工程院前瞻性储备性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2-JB-10)。
文摘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路径,需要发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赋能作用。然而,现有文献未能解答何以提升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效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的理论基础出发,引入“社会—技术—环境”的体制视角,阐释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实现高效协同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逻辑和过程逻辑。研究发现,产业“双转型”需要以“双转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依托,围绕“双转型”场景开展“双转型”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绿色模式、品类、赛道与业态的涌现。从过程来看,产业“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开始于产业创新范式“双转型”,经过场景驱动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整合重构,最后以“社会—技术—环境”体制的转型直接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共演发展。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双转型”的典型案例,进一步为产业“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洞见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场景驱动创新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
社会
—
技术
—
环境
”体制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
industrial digital green synergistic transition
context-driven innovati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ecosystem
“socio-techno-ecological”system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G3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及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杰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2期13-14,共2页
文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将STSE与物质循环的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探索的实践及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教学
科学、
技术
、
社会
与
环境
教育
教学实践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社会技术对产业共同体的规制:绿色解码
衡孝庆
魏星梅
邹成效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与进路
金珺
陈泰伦
赵苑婷
尹西明
陈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及作用
李杰
《生物学教学》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