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自主环境法知识体系构建的三个基础问题
1
作者 欧阳恩钱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5,共17页
中国自主环境法知识体系构建的三个基础问题,包括如何正确界定环境法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何正确对待环境法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环境法知识与环境行政知识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是“一体两翼”关系。界定环境... 中国自主环境法知识体系构建的三个基础问题,包括如何正确界定环境法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何正确对待环境法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环境法知识与环境行政知识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是“一体两翼”关系。界定环境利益为环境法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解决“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之争,确立环境利益为环境法学的“基石性”范畴,处于“体”的位置;区分知识的对象与“材料”澄清环境法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解决环境法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凸显环境义务的规范内涵,以及区分环境法知识与环境行政知识消解环境法的工具性与自治性之间的张力正确阐明环境权力的含义是“两翼”,环境利益、环境义务和环境权力构成环境法学的基本范畴体系,作为环境法知识体系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奠定三个问题的“基础”地位。环境法知识体系构建体现“中国自主”的关键是从理论创新发展到理论的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知识体系 环境利益 环境义务 环境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民本视域的中国自主环境法知识体系构建
2
作者 钭晓东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共16页
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深深影响中国法律。传统文化传承是体现“中国自主”的重要方面。发轫于清末成型于新中国的新民本思想,内蕴“整体-义务”和“个体-权利”双层思维模式。双层结构的张力呈现于整体与个体间,也体现在义务与... 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深深影响中国法律。传统文化传承是体现“中国自主”的重要方面。发轫于清末成型于新中国的新民本思想,内蕴“整体-义务”和“个体-权利”双层思维模式。双层结构的张力呈现于整体与个体间,也体现在义务与权利之间,是环境法知识体系化不足的根本原因。消解张力需要在理论上区分本体论和知识论,自然环境整体作为自在自为的现实仅在知识论的出发方式中具有意义,知识构建中的自然环境整体是科学建构的世界图像,环境法学中的整体只是作为建构秩序的社会整体。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环境权利和环境利益的概念,将之同时作为环境法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环境权利在价值层面证成环境法的正当性,环境利益则在工具层面为环境法知识的体系化奠定基础。环境权利通过环境参与和环境利益建立工具性联系,但可能因之侵蚀它的价值内涵:一方面引发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的问题,另一方面造成个体参与和集体行动之间的冲突。对此,在实践层面的努力唯有促进国家环境义务的履行,从社会建构的环境问题出发,以国家环境义务研究为重心成为环境法知识体系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双层思维模式 中国自主 环境法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