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评估 被引量:19
1
作者 彭菲 於方 +1 位作者 马国霞 杨威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93-1999,共7页
为了评估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效果,利用"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清单,结合巡查期间279家"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调查数据,利用... 为了评估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效果,利用"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清单,结合巡查期间279家"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调查数据,利用污染物治理成本法,对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和塑料加工行业是"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重点行业,这两种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别占"2+26"城市6. 2×104家"散乱污"企业的35. 2%和15. 9%.(2)京津冀地区"散乱污"企业中砖瓦窑行业企业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的产值利润率为2%,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行业企业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的产值利润率为负值(-2%),均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散乱污"企业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企业利润,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企业盈利能力很低,需要升级改造或予以淘汰.(3)规模越小的"散乱污"企业,环保治理设施与投入越少,这些企业也基本不缴纳税收,导致微小型"散乱污"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规模以上企业.(4)"2+26"城市"散乱污"企业中砖瓦窑行业企业就业职工数占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职工总数的9. 1%,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行业就业职工数占规模以上家具制造行业职工总数的50. 3%."散乱污"企业的取缔整改,将对"散乱污"企业集中分布地区的劳动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研究显示,"散乱污"企业过去总体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黑色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污”企业 环境治理成本 社会经济效益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蓝海燕 唐玉荣 兰海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3-97,共5页
关于是否开征碳税的论证由来已久,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启动碳税工作。文章基于国内外的碳税研究与实践,提出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设计思想,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与环境治理成本数量关系,预测我国未来碳税水平。研究发现包含环境治... 关于是否开征碳税的论证由来已久,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启动碳税工作。文章基于国内外的碳税研究与实践,提出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设计思想,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与环境治理成本数量关系,预测我国未来碳税水平。研究发现包含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大体上与环保部确定的高税率接近,而从长期趋势来看,远远低于欧盟国家的碳税水平。因此,有必要在设计碳税时考虑环境治理成本,通过税收调节实现政府财税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环境治理成本 双重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成本核算及其总量、结构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建军 董小林 张振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基于单位成本分析模型对2000—2009年西安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价值量进行了系统核算,并从总量与结构两方面对核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安市历年大气环境的实际治理成本(除2002、2006、2009年)来看,该市在大气环境治... 基于单位成本分析模型对2000—2009年西安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价值量进行了系统核算,并从总量与结构两方面对核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安市历年大气环境的实际治理成本(除2002、2006、2009年)来看,该市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基本上逐年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而大气环境虚拟治理成本在一般年份(除2002、2006、2009年)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可见,西安市为改变环境污染状况,不断增加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但在初期治理资金缺口仍在增加,而随着投资的持续增加,许多大气环境治理设施的建立与作用的发挥,大气环境污染状况逐渐减轻,治理资金缺口开始变小;在核算年份中,西安市工业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主要放在了烟尘方面,城镇生活SO2虚拟治理成本在生活废气总虚拟治理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最后,针对发现问题,对该市今后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措施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大气环境 环境治理成本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公众参与下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布局及预算补偿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莉萍 李姣 张淑霞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04,共7页
对中国现行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布局、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成本的财政预算补偿,中央、地方政府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呈现出企业逃避环境责任、政府主导环境决策、环境监督成本主要转移给受伤害群体的格局。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布局是... 对中国现行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布局、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成本的财政预算补偿,中央、地方政府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呈现出企业逃避环境责任、政府主导环境决策、环境监督成本主要转移给受伤害群体的格局。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布局是政府、企业与公众多方博弈的结果,对公众参与成本的预算补偿直接影响到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的布局。总结国外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布局、财政预算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成本补偿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成本补偿制度、布局环境治理社会综合成本、完善环境治理制度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成本布局 环境治理成本 预算补偿 参与成本 诉讼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环境成本核算内容与方法研究——基于2008—2012年数据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袁广达 朱雅雯 徐巍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3,共6页
环境成本核算近年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工业作为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研究工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尤为重要。文章从我国工业行业的角度,构建了环境成本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同时运用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治理成本法等计量工... 环境成本核算近年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工业作为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研究工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尤为重要。文章从我国工业行业的角度,构建了环境成本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同时运用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治理成本法等计量工具,对2008—2012年工业环境成本进行了恰当的估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近5年环境成本处于逐年上升趋势,环境损耗成本与环境控制成本呈负相关。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必须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耗减成本 环境降级成本 环境治理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益寿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5,共2页
环境成本是环境会计的核心内容,尽管人们对环境成本己经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没有公认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内容和分类提供统一的标准,因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和国外会计学界对环境成本的认识存在着很多意见分歧。联合国国... 环境成本是环境会计的核心内容,尽管人们对环境成本己经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没有公认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内容和分类提供统一的标准,因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和国外会计学界对环境成本的认识存在着很多意见分歧。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有学者认为:环境成本包括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维持成本、环境保护发展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会计 成本确认 环境成本 计量 环境治理成本 企业活动 环境保护 专家工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环境寻求、污染密集型生产区际转移与环境监管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良文 雷鹏飞 孟科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在当前强调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背景下,产业有序转移必须以有利于或者加强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环境规制差异造成了不同经济地域之间污染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调整,强化了高污染产业进行生产区位选择的动机,以规避来自政府的环境监管。... 在当前强调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背景下,产业有序转移必须以有利于或者加强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环境规制差异造成了不同经济地域之间污染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调整,强化了高污染产业进行生产区位选择的动机,以规避来自政府的环境监管。环境治理成本的不同是高污染企业区际转移的重要驱动因素,企业环境寻求策略推动了污染密集型生产由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地区向环境规制松弛地区的转移。企业污染密集型生产的区际转移受到环境要素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的明显影响,这些环境要素产品与区际环境规制差异、企业市场内部化战略以及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关联。借鉴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可以明晰企业环境寻求策略下污染密集型生产转移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环境成本差异决定了非环境友好产品生产转移的意愿,高强度的环境规制使得企业生产的边际环境治理成本和平均环境治理成本提高,污染密集型生产外迁的动力加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对环境规制强度更加敏感。污染密集型生产承接地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形成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有力对冲,遏制环境恶化趋势。另一方面,合理的区际环境政策差异能在产业有序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合理设定区际环境规制级差与碳信征信系统建设,加强分类监管与行业节能减排,建立拟承接生产项目的效率筛选机制,提高区域市场开放程度、降低产业优惠政策所形成隐性市场保护等环境监管手段是保证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承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寻求 污染密集型生产转移 环境治理成本 环境监管 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税率视域下环境保护税以税治污功效分析——基于环境保护税开征实践的测算 被引量:30
8
作者 唐明 明海蓉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93,共11页
采用环境治理成本分摊法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环境保护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最优税率,发现各地当前制定的税额标准远低于最优税率。综合考虑各地税率情况,测算发现水污染物当前税率仅能达到最优税率10年均值的26%,大气污染物当前... 采用环境治理成本分摊法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环境保护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最优税率,发现各地当前制定的税额标准远低于最优税率。综合考虑各地税率情况,测算发现水污染物当前税率仅能达到最优税率10年均值的26%,大气污染物当前税率为最优税率10年均值的55%。按当前税率水平估算的环保税收入远不能弥补环境治理成本,对企业形成的约束较为有限,难以实现环保税以税治污的开征目的。为此,应按照污染因子进行差别税率征收,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适时提高环境保护税的最低限额;同时,增强税收优惠多样性和加入惩罚性加征条款,以期实现环保税鼓励治污和倒逼治污的基本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环境治理成本 最优税率 以税治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不同采选工艺比较:基于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24
9
作者 邹国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53-56,共4页
离子型稀土矿采选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3种工艺.目前,国家要求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应采用原地浸矿等适合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禁止采用池浸、堆浸工艺.基于离子型稀土矿床的特征、地质条件、各种工艺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离子型稀土矿采选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3种工艺.目前,国家要求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应采用原地浸矿等适合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禁止采用池浸、堆浸工艺.基于离子型稀土矿床的特征、地质条件、各种工艺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通过对不同工艺的会计成本比较和环境治理成本分析,认为从稀土矿采选会计成本的角度,3种工艺的成本相差不大;如果考虑环境治理成本,则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采用原地浸矿工艺总成本可能最高.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采选工艺及其他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池浸 堆浸 原地浸矿 环境治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企业成本项目构成及特殊业务核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振东 郝素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简要介绍了煤炭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从原煤的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治理和补偿成本、洗煤和配煤的加工成本以及转产发展成本等方面阐述了煤炭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析了煤炭产品成本中特殊业务的核算处理,包括煤炭资源价款核... 简要介绍了煤炭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从原煤的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治理和补偿成本、洗煤和配煤的加工成本以及转产发展成本等方面阐述了煤炭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析了煤炭产品成本中特殊业务的核算处理,包括煤炭资源价款核算和维简费、安全费用等专项基金的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产品 成本核算 成本项目 环境治理成本 转产成本 特殊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四清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96,共2页
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利用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成本支出和采取环保措施、落实环保 政策而可能取得的收益进行核算,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将对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生态平衡、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 象、提升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利用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成本支出和采取环保措施、落实环保 政策而可能取得的收益进行核算,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将对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生态平衡、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 象、提升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会计信息 中国 绿色会计 会计核算 环境治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责任下我国碳审计与鉴证制度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博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6期75-84,共10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在《审计法》等法律制度中缺少此方面的相关规定以及配套政策,而且在审计的标准、目标控制等方面也没有系统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碳审计与鉴证制度框架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在《审计法》等法律制度中缺少此方面的相关规定以及配套政策,而且在审计的标准、目标控制等方面也没有系统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碳审计与鉴证制度框架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分析我国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发展现状及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设计环境责任下我国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制度框架:从我国企业"碳足迹"出发,设立碳审计与鉴证的三维制度评价体系,构建碳审计与鉴证立法协调机制,制定碳审计与鉴证业务的行业标准,完善现行立法中关于专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制度,以保障控排企业切实履行环境责任,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经济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审计与鉴证 碳排放权交易 碳信息披露 绿色低碳经济 环境治理成本 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审计 绿色发展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