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
1
作者 李圳 袁华荣 +4 位作者 冯雪 陈钰祥 舒黎明 陈丕茂 余景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6-1955,共10页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H分别采用温度计、盐度计和pH计现场测定,溶解氧浓度使用碘量滴定法现场测定。溶解无机氮浓度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镉柱还原法测定,磷酸盐浓度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采用全片计数法进行定量计数并结合水体体积换算得到浮游植物密度,以个体数表示浮游动物密度。渔业资源调查采用底拖网单拖渔船进行。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环境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剔除高共线性变量,并进行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和模型评价,分析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浓度VIF>10,存在严重共线性,最终保留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深度、pH、溶解无机氮浓度、磷酸盐浓度、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用于构建GAM模型。影响因子筛选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最主要因子,贡献率为25.3%,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24.5%)和浮游动物密度(16.3%),深度对CPUE的贡献率最低(6.3%)。GAM分析结果显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溶解氧浓度6.700~8.100 mg/L,叶绿素a浓度0.500~1.200 mg/m^(3),浮游动物密度230.000~450.000 pcs/m^(3),深度6.500~10.000 m的海域。CPUE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PUE随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CPUE随浮游动物密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CPUE随深度升高逐渐降低。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在春季和秋季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一定规律性,主要集中在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且秋季的CPUE高于春季。春季渔业资源主要分布于外伶仃岛近岸南部和东部海域。秋季渔业资源则更多集中在近岸东部海域,该区域的CPUE水平较高。【结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受各项环境因子的协同调控,溶解氧浓度是最关键的驱动因子,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深度。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在秋季高于春季,主要聚集于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渔业资源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伏季休渔制度对牧场生态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伶仃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环境效应 广义可加模型(GAM) 共线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区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及其外溢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舒元 黄亮雄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6,共11页
测量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损耗的经济价值(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是制定环境资源政策的关键。为此,沿用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方法测量了我国30个省区2004—200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分析了它的区域分布特点并验证了其外溢效应的存在性。... 测量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损耗的经济价值(环境污染资源损失)是制定环境资源政策的关键。为此,沿用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方法测量了我国30个省区2004—200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分析了它的区域分布特点并验证了其外溢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我国省区间人均环境污染资源损失存在显著的正外溢效应。这种效应在空间上表现为损失程度相近的省区彼此集聚,在政策举措上表现为省区的环境资源政策行为相互模仿。这种外溢效应主要源于东部省区内部;其次源于中部与西部跨区之间;另外在中部省区内部以及东部与中部跨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资源损失 环境污染资源外溢效应 地区环境污染 省区环境污染 环境资源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冬林 尹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81,共3页
在新全球化浪潮中,FDI带来的资本和外溢效应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FDI投向资源型城市是否仍能发挥外溢效应,助力地方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决定着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以新增长理论为框架,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FDI在... 在新全球化浪潮中,FDI带来的资本和外溢效应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FDI投向资源型城市是否仍能发挥外溢效应,助力地方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决定着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以新增长理论为框架,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FDI在资源型城市的外溢效应问题,结果表明,FDI在资源型城市中仍然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效应 资源型城市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技术外溢视角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5,共10页
理论上,构建一个包含三部门的开放分散经济增长模型,可以考察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条件下,国际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 理论上,构建一个包含三部门的开放分散经济增长模型,可以考察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条件下,国际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作用的发生受到承接国人力资本水平、国内外技术差距、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制约。环境管制措施对于环境影响不确定,环境自净能力对于环境污染具有积极消化减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技术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的空间外溢与中国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 被引量:9
5
作者 宋爽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使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剖析了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的空间路径,从理论上剖析了环境规制空间外溢性的产生机理,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在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中的空间外溢效应。发现中国污染产业投资的转移存在着空... 使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剖析了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的空间路径,从理论上剖析了环境规制空间外溢性的产生机理,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在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中的空间外溢效应。发现中国污染产业投资的转移存在着空间上的路径依赖和时间上的转移粘性特征,表现为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扩散的"晕轮模式";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抑制污染产业投资,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周边邻近地区普遍加强环境规制的作法所导致。因此,应注重环境政策的同步性和协同性,联防联控的区域性环境规制政策能有效推动污染产业向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产业投资 空间转移路径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空间外溢与公共健康——以中国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23
6
作者 孙涵 聂飞飞 +2 位作者 申俊 彭丽思 於世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45,共11页
空气污染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但大多数学者研究从样本的独立性出发且不考虑内生性问题,忽视区域之间空间相关性,所得结论和政策建议需谨慎对待。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基于Grossman中国宏观健康生产函数,选取2... 空气污染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但大多数学者研究从样本的独立性出发且不考虑内生性问题,忽视区域之间空间相关性,所得结论和政策建议需谨慎对待。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基于Grossman中国宏观健康生产函数,选取2001—2014年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作为样本,选择以PM_(10)和PM_(2.5)作为空气污染的代理指标,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和严格假设检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公共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即PM_(10)和PM_(2.5)每增加1%,导致哮喘疾病和内科门诊等疾病人数不断上升,且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对哮喘疾病的影响分别为0.2236%和0.2272%。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最大;其它财政医疗支出、卫生技术人员和人口密度等要素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较小。由于空气污染的负外部性,研究还发现,区域之间空气污染的"溢出效应"对领域居民公共健康存在显著的影响,说明忽视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会使得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估计产生偏差。从长期看,空气污染对本地居民公共健康的直接效应都显著为正,PM_(2.5)间接效应显著为负,但PM_(10)间接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各级政府除了在源头上治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公共健康水平外,还应该打破各自为阵的行政垄断,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跨区域环保合作,共同治理和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等。这对区域之间协同减排和保护居民公共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效应 空间面板模型 公共健康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能源开发背后的溢油污染和水资源匮乏 被引量:6
7
作者 夏玉强 李海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7-81,共5页
油气能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而且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如何实现油气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成为油气开采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能源开发中的溢油污染现状,指出了修复... 油气能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而且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如何实现油气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成为油气开采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能源开发中的溢油污染现状,指出了修复溢油污染环境的难点和挑战;以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开采为例,分析了油气能源开采对淡水资源的大量需求与我国水资源匮乏现状的矛盾。针对油气开采潜在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建议开展油气能源开发中的水资源安全、环境风险评估及其管理监督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应对未来时期油气开采可能引起的水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发 污染 资源匮乏 环境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的环境生态效应及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海龙 罗建新 +1 位作者 赵莉 肖巧琳 《作物研究》 2007年第B12期771-774,共4页
阐述了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后的畜禽粪便排放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概括了畜禽粪便的资源潜力、资源化利用方式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环境生态效应 污染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干预对产能过剩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国锋 赵敏 +1 位作者 王渊 唐丹丹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102,共13页
分析地方政府干预造成产能过剩的传输机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测算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2015年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并利用地理距离矩阵、经济距离矩阵和引力模型矩阵下的SDM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产能... 分析地方政府干预造成产能过剩的传输机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测算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2015年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并利用地理距离矩阵、经济距离矩阵和引力模型矩阵下的SDM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产能过剩产生的空间外溢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干预不仅抑制本地区产能利用率的发展,还阻碍邻近地区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加重产能过剩程度。其中,税收竞争和环境纵容程度对周边地区产能过剩的影响大于对本地区产能过剩的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模仿、跟风甚至攀比现象,最终,其干预行为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加重邻近地区产能过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干预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税收竞争 环境纵容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的污染减排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超 李翀宇 张淑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39,共9页
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从企业和行业层面研究2006年将环境治理纳入官员绩效考核后“两控区”政策对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企业层面看,“两控区”叠加环境... 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从企业和行业层面研究2006年将环境治理纳入官员绩效考核后“两控区”政策对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企业层面看,“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污染减排力度;从行业层面看,“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提高了行业的污染减排力度,同时提高了行业内部的企业生产效率;从行业资源配置看,“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导致生产要素发生了不平衡流动,行业内生产效率的离散程度增大。进一步利用DOP分解方法将行业污染变化分解为企业自身提升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企业进入效应和企业退出效应四个部分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会促进资源向污染强度低的企业流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适当增加政府减排压力能够显著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对未来中国制定环境政策以及如何落实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控区”政策 环境绩效 污染减排效应 资源配置 双重差分(DI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资源与环境中三种外部性相互作用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
11
作者 陈继勇 唐晓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7-131,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LDCS)受其经济中三种外部效应的影响:国际贸易,非明确定义的环境所有权和生产污染。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回顾了这三种外部效应两两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通过运用基于1994-2008年全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LDCS)受其经济中三种外部效应的影响:国际贸易,非明确定义的环境所有权和生产污染。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回顾了这三种外部效应两两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通过运用基于1994-2008年全国性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得来的面板数据和1988-2010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森林资源与国际贸易、环境污染与水产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回归结果在验证了其相互关系的同时,也揭示出中国不同地区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的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资源 环境 生产污染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碳粉中新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与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宁 孔宇 +3 位作者 任春廷 潘超 李晓娜 王震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8-2140,共13页
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碳粉的产量不断增加,致使废碳粉排放量升高。目前,国际上对废碳粉的处置以直接填埋为主,在环境中持续累积且具有暴露风险。废碳粉中含有微纳米塑料、纳米氧化物、纳米炭等多种新污染物,存在潜在生态环境和人体健... 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碳粉的产量不断增加,致使废碳粉排放量升高。目前,国际上对废碳粉的处置以直接填埋为主,在环境中持续累积且具有暴露风险。废碳粉中含有微纳米塑料、纳米氧化物、纳米炭等多种新污染物,存在潜在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如何科学处置废碳粉,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是管控废碳粉中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的关键。该综述首先探讨了多种典型颗粒新污染物的单独和复合生态效应以及其与环境中土壤、水体等介质的相互作用,提出废碳粉可能具备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废碳粉可通过呼吸、接触及食物链传递等途径造成人体暴露,可能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肠道代谢、神经发育、心脏代谢、血管、生殖等产生毒性,其毒性具有尺寸、剂量和暴露时间依赖性。依据废碳粉的成分组成和性能分析归纳总结了其可能的回收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并对未来废碳粉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环境健康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1)发展环境中废碳粉的分离提取与检测定量技术,明确废碳粉的环境赋存量和赋存形态;(2)结合实验室和中宇宙模拟与机器学习来探究环境相关浓度下废碳粉的生态和人体健康效应,并实现其风险评估;(3)加强废碳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的创新,发展碳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评估体系,建立健全规范废碳粉处置的相关环境管理政策法规。该文旨在为有效控制废碳粉中新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废碳粉资源高效利用与印刷业绿色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废碳粉 环境效应 人体健康 回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作用下污染就近转移的机制分析——来自地级市层面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学功 柴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8-193,共6页
文章对工业污染的空间外溢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2003—2016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层面的数据,运用空间SDM、SDEM与SLX计量模型,对环境规制造成的工业污染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识别和测度,并对这一外溢效应随地理距离变化的模式进行分析,在... 文章对工业污染的空间外溢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2003—2016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层面的数据,运用空间SDM、SDEM与SLX计量模型,对环境规制造成的工业污染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识别和测度,并对这一外溢效应随地理距离变化的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与工业污染的因果传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证实环境规制确实能够降低本地的环境污染排放,相邻地区环境规制的加强会造成本地环境污染水平的提高。虽然环境规制的确会造成工业污染转移,但是这种环境规制造成环境污染的空间外溢效应存在明显的有界性和衰减性,并且在150千米达到峰值。进而佐证环境规制的确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就近转移。此外,还对影响地区环境污染空间外溢的因素进行了效应分解,进而分析环境规制作用下污染就近转移的逻辑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工业污染 空间 就近转移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卖垃圾剧增背后的环境危害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洪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3,共4页
如今,在线外卖市场日渐火爆,甚至成为上班族订餐的主流方式。但在庞大的订单背后,是无法忽视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外卖所产生的白色污染已极为严重,而外卖垃圾基本上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无疑,人们在享受在线外卖... 如今,在线外卖市场日渐火爆,甚至成为上班族订餐的主流方式。但在庞大的订单背后,是无法忽视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外卖所产生的白色污染已极为严重,而外卖垃圾基本上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无疑,人们在享受在线外卖等行业为自己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因此而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危害 垃圾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 白色污染 环境代价 上班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国成 戴家银 许木启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产生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和毒害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海岸线绵长,海淡水资源丰富。众多河口分布在东南海岸。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江河...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产生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和毒害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海岸线绵长,海淡水资源丰富。众多河口分布在东南海岸。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江河和海洋的交汇点,是注入河 流中的污染物的归宿地之一。河口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下简称POPs)的响应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 湿地生态系统 河口区 生态效应 毒害作用 生态环境 资源丰富 海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税分析与构想
16
作者 王逸 《税收经济研究》 1997年第1期24-27,共4页
污染税是政府采取矫正措施,使负外溢性内在化的过程。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市场机制的失效——负外溢性。污染税所起的作用是在无污染和过量污染之间选择一个“适量”的。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蓟运河水利工程环境效应的遥感分析
17
作者 朱来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0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以天津蓟运河为例,应用航空遥感象片,分析了由于兴建水利工程造成污水上溯、农田排水渠污染水体以及鱼类减少的环境效应,从而提出在兴建水利工程时要避免环境为害的问题。
关键词 蓟运河 大型水利工程 工程环境效应 资源 污染 农田排水 水利资源开发 天津地区 水流特性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污染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的研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龙君 鲜学福 刘成伦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共3页
介绍了煤层气对大气的污染及温室效应,经计算,我国每年排放甲烷占全世界温室气 体排放量的5.95%,利用煤的吸附性质可对煤层气进行抽放、净化和浓缩,同时指出PSA技术在浓 缩净化煤层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为实现我国煤层气... 介绍了煤层气对大气的污染及温室效应,经计算,我国每年排放甲烷占全世界温室气 体排放量的5.95%,利用煤的吸附性质可对煤层气进行抽放、净化和浓缩,同时指出PSA技术在浓 缩净化煤层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为实现我国煤层气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温室效应 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兆东 郭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煤炭能源消费占比、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保护林草资源等途径助力低碳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且在政府审计独立性较高的地区、审计机关负责人具有监督背景的地区、低碳政策实施地区以及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审计试点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双碳”目标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也为国家审计推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与政策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低碳转型发展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植被碳汇 空间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2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X5 200400171城市污泥对通菜-水稻土中有机污染物的累积效应/蔡全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3,23(3).-321~326环图X-58在水稻土上施用城市污泥及化肥盆栽通菜,应用GC/MS对通菜植株和土壤中... X5 200400171城市污泥对通菜-水稻土中有机污染物的累积效应/蔡全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3,23(3).-321~326环图X-58在水稻土上施用城市污泥及化肥盆栽通菜,应用GC/MS对通菜植株和土壤中的邻苯二甲酸脂(PAEs)和多环芳烃(PAHs)等7类43种有机污染物进行系统分析,探讨通菜植株和土壤中其累积效应。结果表明,通菜植株中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氯苯类、硝基苯类、醚类和卤代烃类共6类28种化合物(胺类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 城市污泥 通菜 多环芳烃 累积效应 水稻土 邻苯二甲酸酯 土壤 资源环境学院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