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亮点 被引量:176
1
作者 王利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6-225,256,共11页
《民法典》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体现了《民法典》的保护范围不再限于私益,而是向公益保护转变。与此同时,侵权责任编也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制度的基础。通过设立惩罚性赔偿的规则实现了由赔偿向预防的转化,并通过对制止... 《民法典》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体现了《民法典》的保护范围不再限于私益,而是向公益保护转变。与此同时,侵权责任编也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制度的基础。通过设立惩罚性赔偿的规则实现了由赔偿向预防的转化,并通过对制止与防止损害发生或扩大的费用的赔偿和预防性责任,强化其预防作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于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规定,成为确保环境污染破坏得到恢复的手段,通过责任承担方式的创新实现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污染责任 生态破坏责任 生态环境修复 预防 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评析 被引量:71
2
作者 刘士国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6-204,共9页
民法典规定生态环境破坏修复和惩罚赔偿,意味着造成环境生态破坏彻底转变为首先由破坏者承担修复责任,国家承担责任退居其次,以行政治理为主到市场或私法治理与公法治理并举为基础。修复以可能和必要为前提,以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为标准... 民法典规定生态环境破坏修复和惩罚赔偿,意味着造成环境生态破坏彻底转变为首先由破坏者承担修复责任,国家承担责任退居其次,以行政治理为主到市场或私法治理与公法治理并举为基础。修复以可能和必要为前提,以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为标准。替代修复是修复的特殊情况。如无修复或替代修复的可能和必要,只能由污染者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实施后,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应作出环境权、污染者负担原则和国家补充责任的进一步规定。建议制定生态环境修复法、使用化肥农药管理法,逐步实行污染者承担修复费用和政府首先用此费用实施修复为主的制度。民法典规定的生态破坏责任应扩大解释为包括一切生态破坏的情况。民法典规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惩罚性赔偿,应优先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考虑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和损害后果程度决定其赔偿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破坏 治理能力 修复责任 惩罚赔偿 民法典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破坏型环境侵权的理论归属与类型划分
3
作者 张璐 王浩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8,共15页
一直以来,环境侵权的理论与实践存在结构性缺失,表现在理论上以环境污染为中心的研究展开和实践中以污染应对为中心的制度实施,致使生态破坏型环境侵权归属不明、内涵不清,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以环境污染为认识论起点的思维惯性、基于生... 一直以来,环境侵权的理论与实践存在结构性缺失,表现在理论上以环境污染为中心的研究展开和实践中以污染应对为中心的制度实施,致使生态破坏型环境侵权归属不明、内涵不清,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以环境污染为认识论起点的思维惯性、基于生态破坏行为特殊性的理论迷惘以及受行政管制强势地位影响的认知误区。应在厘清生态破坏型侵权与环境污染型侵权差异性、与环境侵权本质法理一致性以及基于一致性衡量的差异性消解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破坏型环境侵权的理论归属。在其内部救济问题上,根据生态破坏行为致害机理的阶段性和损害对象的差异性,面向不同层面所涉及的多层次利益格局,将生态破坏型环境侵权划分为要素减损、功能退化、私权损害三个基本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救济思路,以实现对环境侵权现存结构性缺失的弥补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权利损害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环境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清算视域下企业承担生态环境责任的体系化思考
4
作者 李文凤 吴满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8,33,共9页
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应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但检视现有制度发现,破产法与环境保护法的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难以衔接和协调,破产清算企业承担生态环境责任缺乏程序保障。理论上,破产法应秉持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将破产制度的视野从债权人利... 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应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但检视现有制度发现,破产法与环境保护法的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难以衔接和协调,破产清算企业承担生态环境责任缺乏程序保障。理论上,破产法应秉持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将破产制度的视野从债权人利益扩展至环境公共利益,在利益衡量中坚持公益本位原则。在法律适用上,破产法需尊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设定的义务和责任,其“调整权力”限于环境债权之清偿等非核心内容。在操作层面,破产清算中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包括固体废物的处置责任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以责任形态为标准可二分为行为责任和财产责任。行为责任的履行无需中止,由破产管理人具体落实,相关费用分别归于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列。财产责任在理论上具有转化为债权的可行性,依据功能和性质差异可享有不同程度的优先权,由董事与企业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清算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责任 环境公益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污染侵权责任承担的法律适用研究
5
作者 高飞 朱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9,共13页
耕地污染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不合理的耕作行为、废弃物排放行为和土壤酸化等类型,侵害的对象包括公共利益和耕地权利人的私益。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以严格的国家管控为主要特点,对以私法制度对耕地予以特殊保护的进步理念缺乏足够的关注,以... 耕地污染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不合理的耕作行为、废弃物排放行为和土壤酸化等类型,侵害的对象包括公共利益和耕地权利人的私益。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以严格的国家管控为主要特点,对以私法制度对耕地予以特殊保护的进步理念缺乏足够的关注,以致耕地污染侵权责任制度运行面临责任承担主体的认定困难、责任追究机制混乱和不同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顺序不明等困境。明辨耕地保护的公法规范的制度意蕴,区分耕地污染侵权行为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和民事私益诉讼的制度目标,有助于明晰耕地污染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理顺耕地污染侵权责任追究机制,确立耕地污染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顺序,从而为保护耕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耕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污染 责任主体 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责任中的流行病学因果关系判断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晓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流行病学因果关系判断法是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责任中侵权行为与身体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在英美法系国家被广泛应用于相关诉讼中的因果关系判断。流行病学证据标准应当在希尔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以适应于从科学上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因果关系判断法是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责任中侵权行为与身体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在英美法系国家被广泛应用于相关诉讼中的因果关系判断。流行病学证据标准应当在希尔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以适应于从科学上因果关系到法律中因果关系判断的需要。我国环境病因果关系的证明应当在该优化后标准的基础上,采取双向量化举措,综合运用环保部门报告与流行病学专家意见作出司法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 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法规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天中 李波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0年第2期29-30,33,共3页
一、建立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法规的必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比较普遍和严重,局部地区已相当严重,对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和农民健康乃至生命财产造成了危害。调查的资料表明,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 一、建立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法规的必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比较普遍和严重,局部地区已相当严重,对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和农民健康乃至生命财产造成了危害。调查的资料表明,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亿亩以上,造成每年减产粮食一二百亿斤,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流失肥份相当于四五千万吨化肥。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多亿元,其中农业方面的损失占相当比重。广东省1986年仅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1.7亿元,占全省当年社会总产值的2.84%,占农业总产值的11.17%。其中由于土地资源破坏造成的损失达26.1亿元,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损失5.6亿元。工矿企业由于事故性排放“三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业 生态破坏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中国经济—人口—环境总量分析:四.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8
作者 过孝民 张慧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64-70,共7页
关键词 环境总量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政府治理--以环境污染为视角 被引量:28
9
作者 蔡春 谢柳芳 王彪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4,共14页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污染防治的治理成效与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否实现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用于污染防治的预算资金支出及生态文明建设责...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污染防治的治理成效与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否实现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用于污染防治的预算资金支出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逐渐成为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对象和重点内容。通过2012-2016年省级地方政府数据,以环境污染为研究切入点,实证检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具有治理功能,经济责任审计强度越大,地方政府治理效率越高。同时,相较于市场化程度和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治理的促进效果在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其作用更为明显;从经济发展质量考察,经济责任审计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积极作用主要发挥在高GDP增长组及低GDP水平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严重,经济责任审计投入力度越大,即国家审计能够识别并在审计实务中切实关注被审计对象应该履行的环保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环境污染 政府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完善旅游公司环境责任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帮扬 梅章慧 李健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33-4835,共3页
以广州市为例,从旅游公司不履行环境责任而导致环境恶化的角度,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则,从完善旅游公司环境责任的角度提出了几点保护环境的建议,以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 农业生态旅游 环境污染 公司环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环境责任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延廷 孙薇乔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38,共3页
农村生态环境对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以及“十四五”时期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战略部署,均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的复杂性、全局性、整体性,需要在把握... 农村生态环境对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以及“十四五”时期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战略部署,均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的复杂性、全局性、整体性,需要在把握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和法理依据上,通过在多元共治格局下对农村生态环境责任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胜 林龙勇 +4 位作者 李俊春 韩存亮 李晓源 李朝晖 邓一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9,共13页
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给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已极度威胁到当地农产品质量与人体健康安全。目前,寻找合适的矿山土壤与生态修复技术是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 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给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已极度威胁到当地农产品质量与人体健康安全。目前,寻找合适的矿山土壤与生态修复技术是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搜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采矿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评价了矿区居民的人体健康风险,总结了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技术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中的应用进展。最后结合各修复技术特点和场地条件展望了稀土矿区的未来用途,以期改善其恶劣的土壤与生态条件、促进稀土矿区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人体健康风险 土壤修复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雄县SO_2污染对生态的破坏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章贵 《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根据野外考察及卫星影像图综合分析了镇雄县硫磺污染区分布与硫磺厂所在地区位置的关系,论述了炼硫废气(SO2)对生态的破坏机理,并提出了磺区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镇雄县 SO2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治理对策 炼硫废气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困境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琼 邵稚权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80,共7页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等特征。但该保险自试点推行以来,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无论是环境高风险企业亦或是保险公司对于推广该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动力...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等特征。但该保险自试点推行以来,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无论是环境高风险企业亦或是保险公司对于推广该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动力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不完善,高位阶法律法规缺失、合法性基础薄弱,具体规定模糊、缺乏细节指引。破解该问题的前提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正当性。从法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一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能够服务于公共利益、体现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价值观,具有目的正当性;二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满足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具有实质正当性。为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议完善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支持;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督,促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市场化发展;完善环境侵权案件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生态文明建设 目的正当性 实质正当性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构成条件的特别构造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广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3,共16页
惩罚性赔偿是在补偿性损害赔偿的基础上为实现惩罚、威慑目的而向侵权人施加的一种特殊损害赔偿,其存在须以行为人的不当行为构成侵权且行为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32条所作惩罚性赔偿规定虽然形式... 惩罚性赔偿是在补偿性损害赔偿的基础上为实现惩罚、威慑目的而向侵权人施加的一种特殊损害赔偿,其存在须以行为人的不当行为构成侵权且行为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32条所作惩罚性赔偿规定虽然形式上具备请求权基础规范的基本结构,但其构成条件实质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29条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一般规定的制约。从惩罚性赔偿对补偿性损害赔偿依附性看,第1232条只是在第1229条的基础上规定了惩罚性赔偿的三个加重构成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的三个加重构成条件所作的解释性规定,有的规定比较符合第1232条与第1229条之间的体系关联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作为一种危险责任的特性,有的规定则存在值得质疑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侵权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惩罚性赔偿 补偿性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秦岭生态环境的“变”“治”“新”
16
作者 尹亮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著名作家贾平凹写道:“秦岭山深如海,万物蕴藏其间。它顶天立地,势力四方,混沌磅礴,‘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和合南北的秦岭,曾经一段时期遭遇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著名作家贾平凹写道:“秦岭山深如海,万物蕴藏其间。它顶天立地,势力四方,混沌磅礴,‘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和合南北的秦岭,曾经一段时期遭遇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从2018年开始,陕西开始了“史上最严”的秦岭生态环境整治。除了坚决拆除秦岭违建等措施之外,还先后修订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整体规划,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加大保护力度,加快生态修复,加强系统治理,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贾平凹 生态环境 整体规划 政治责任 地方性法规 系统治理 顶天立地 人为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田:勾勒雪域高原生态大美画卷
17
作者 焦玉娟 徐莉萍 《国土绿化》 2025年第2期28-29,共2页
在过去3年中,中国石油青海油田输油气公司甘森站累计绿化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使原本荒凉的戈壁披上了“绿装”,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成为青海油田在保护美丽高原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个生动例证。青海油田的油气产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坐落在... 在过去3年中,中国石油青海油田输油气公司甘森站累计绿化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使原本荒凉的戈壁披上了“绿装”,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成为青海油田在保护美丽高原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个生动例证。青海油田的油气产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坐落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三江”发源地,被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三山环绕,地貌以戈壁、荒漠、山地、沼泽为主,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环境保护责任重大。同时,油田产业链较长,能耗量较大,迫切需要推进绿色转型,增加绿化面积,降低碳排放。青海油田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出发,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加快污染减排、节能降碳、绿化扩展,并加速“油气+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面积 雪域高原 绿色转型 环境保护责任 青海油田 高原生态环境 污染减排 能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64
18
作者 孙道玮 俞穆清 +2 位作者 陈田 田卫 王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1,共6页
给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并揭示了其内涵 .在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组成、性质、分类、计算程序及计算模型的基础上 ,计算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并提出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 给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并揭示了其内涵 .在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组成、性质、分类、计算程序及计算模型的基础上 ,计算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并提出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优化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优化策略 旅游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海东 沈渭寿 卞正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我国西部地区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损害,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辨析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12省(市、自治区)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特点... 我国西部地区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损害,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辨析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12省(市、自治区)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特点,剖析了矿山土地毁损、生态完整性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等主要生态环境损害问题与不利影响,并从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健全国家层面的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制定西部地区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的监测、风险评估、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专项规划,以及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责任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监管对策 中国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侵权责任构成的适用争议及其消解——基于4328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宝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58,共7页
《侵权责任法》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是建立在统一的"污染"概念之上,对各类污染行为一体适用统一的规则。但基于对《侵权责任法》生效7年间432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在环境侵权司法实践中,无过错责任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侵权责任法》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是建立在统一的"污染"概念之上,对各类污染行为一体适用统一的规则。但基于对《侵权责任法》生效7年间432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在环境侵权司法实践中,无过错责任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并未得到统一适用,损害后果也难以运用传统损害的形态和手段加以量化和救济。其原因在于,对"污染"概念不加区分有违环境致害的科学机理,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法律制度也难以契合环境侵权的演进规律,试图将生态损害纳入侵权救济范围更是侵权法不可承受之重。相应的对策是,重新建构环境侵权的归责体系,并发挥不同法律部门的制度合力对生态损害进行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生态损害 环境侵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