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质转化的现代科学与技术——兼谈环境水化学实验室的科研方向 被引量:7
1
作者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25-333,共9页
本文综述了当前环境水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中若干部分的研究动态与方向,例如:化学形态分布、酸化与风化、表面络合、沉积物质量评价、生态毒理、水陆交错带、水处理中的絮凝、膜分离、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和水质模式等。阐述了作者的若干... 本文综述了当前环境水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中若干部分的研究动态与方向,例如:化学形态分布、酸化与风化、表面络合、沉积物质量评价、生态毒理、水陆交错带、水处理中的絮凝、膜分离、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和水质模式等。阐述了作者的若干观点及对环境水化学实验室近期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化学 水质转化 环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环境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晓兰 林以安 张健 《东海海洋》 1989年第2期60-65,共6页
本文根据东海倾废区环境基线调查的资料,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海域(包括倾废区)的pH、溶解氧、溶解无机氮和磷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探讨了该区的营养状况和各要素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Ⅱ、Ⅲ号倾废区具有较强的纳污能力。
关键词 环境水化学 长江口海域
全文增补中
岩溶区路面径流水化学环境特征
3
作者 罗祺 周泽昶 +4 位作者 黄芬 马杰 朱士龙 郭永丽 池福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2-512,共11页
岩溶区路面径流极易经落水洞、天窗、溶潭等进入岩溶含水系统,影响水环境质量,威胁人类健康,很有必要开展路面径流水化学环境特征研究。收集了丫吉、清水桥和白竹境公路路面径流,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路... 岩溶区路面径流极易经落水洞、天窗、溶潭等进入岩溶含水系统,影响水环境质量,威胁人类健康,很有必要开展路面径流水化学环境特征研究。收集了丫吉、清水桥和白竹境公路路面径流,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路面径流水化学组分来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水化学环境质量。路面径流水化学组分相关性分析可知,外界环境因素对路面径流中常规水化学离子的影响较小,而对微量元素的影响程度较高。对比地表水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水质标准,可知影响公路路面径流水环境的指标为NH_(3)-N、TP、COD_(Mn)、SS、Mn、Hg和TFe,与路面状况、周围植被和车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来源于燃料、润滑油、废油、汽油、轮胎磨损和植被维护等。利用主因子分析法提取4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7.99%,综合分析4个主因子的表征含义,碳酸盐岩风化产物是公路路面径流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大气和路面颗粒物是影响路面径流感官指标的主要因素;最后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公路运行状况、周边农作物和植被等养护。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估结果,可知清水桥、丫吉和白竹境路面径流水化学环境质量状况依次降低,白竹境路面径流水化学环境质量普遍较差,对周围水生态环境具有潜在风险。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路面径流处理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径流 水化学组分 水化学环境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环境下白垩系五龙组砂岩崩解能量耗散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左清军 朱盛 +3 位作者 汤罗圣 吴立 易庆林 李攀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白垩系时期的五龙组砂岩,由于其地层年代新,沉积时间较短,岩石内部胶结作用不完全,因此在水化学环境下极易被侵蚀并发生崩解,进而诱发各种灾害。本文以白垩系五龙组砂岩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不同酸碱度的化学溶液中进行岩石的循环崩解试... 白垩系时期的五龙组砂岩,由于其地层年代新,沉积时间较短,岩石内部胶结作用不完全,因此在水化学环境下极易被侵蚀并发生崩解,进而诱发各种灾害。本文以白垩系五龙组砂岩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不同酸碱度的化学溶液中进行岩石的循环崩解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水化学作用下白垩系五龙组砂岩崩解过程中岩石的耐崩解指数;得到每次循环崩解后,各粒径范围内崩解物质量百分比,基于此分析了岩石在水化学环境下的崩解特性;使用微观观察手段和检测手段探究了崩解前后矿物组分变化及崩解过程中岩石的微观结构演变规律;基于热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相关理论,构建崩解过程的能量耗散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五龙组砂岩整体崩解速率先增后减并最终趋于稳定,其崩解物粒径分布较集中,主要在0.25 mm以下;在不同水化学环境下,白垩系五龙组砂岩的崩解强度呈现酸性>碱性>中性的差异化特征;将不同崩解循环次数下崩解物颗粒级配分布数据和微观几何结构参数代入能量耗散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表明岩石崩解能量耗散模型能较好表征岩石的崩解过程。研究成果可为岩石的崩解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崩解 能量耗散 水化学环境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饮水型砷中毒区的水化学环境与砷中毒关系 被引量:32
5
作者 汤洁 卞建民 +3 位作者 李昭阳 王农 张楠 张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9,共8页
中国各饮水型砷中毒区的水化学特点受沉积环境和气候因素所控制,砷中毒的流行和发病程度与其地下水的水化学环境、水中砷的形态和价态有密切联系。在实地考察监测和对台湾、新疆、内蒙古、山西、吉林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环境和地下水水化... 中国各饮水型砷中毒区的水化学特点受沉积环境和气候因素所控制,砷中毒的流行和发病程度与其地下水的水化学环境、水中砷的形态和价态有密切联系。在实地考察监测和对台湾、新疆、内蒙古、山西、吉林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环境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饮水水源中总As、As(III)、甲基胂、腐植酸与砷中毒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病区病情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除台湾外,各砷中毒区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各病区多分布在沉积盆地中心或平原内相对低洼的地带,饮用的地下水均取自中新生代地层;砷中毒病情不仅与总砷含量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还与As(III)和甲基胂的浓度直接相关。台湾、内蒙古和山西病区地下水为富含有机质的复杂还原环境,水中不仅As(III)含量高,且检出有机物、腐植酸和甲基胂,新疆和吉林病区地下水为以无机砷中As(V)为主的氧化环境,吉林病区未检测出甲基胂,这是新疆与吉林病区患病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防病改水、砷中毒的预报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水源 水化学环境 价态 甲基胂 腐植酸 砷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环境对岩石性质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振育 韦昌富 +2 位作者 钟晓斌 谭龙 张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6,共7页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比及归纳的基础上,从化学作用下岩石宏观物理力学特性与微细观结构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岩石化学损伤演化机理以及岩石工程耐久性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水化学环境对岩石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比及归纳的基础上,从化学作用下岩石宏观物理力学特性与微细观结构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岩石化学损伤演化机理以及岩石工程耐久性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水化学环境对岩石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对其微观损伤机理的研究仍不够全面系统,且研究成果未能十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环境岩石工程学科有望在水化学环境下岩石性质的时效性、建立受腐蚀岩石的扩散模型、量化岩石的抗腐蚀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环境 岩石性质 机理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湾水化学环境 被引量:8
7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2 位作者 周诗赉 于惠霆 孙坤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63-70,共8页
1994年乳山湾水化学环境调查结果:5月乳山湾的盐度普遍较高,在31.97以上;化学耗氧量(COD)较低,均低于1mg/L。8月盐度较5月低,分布范围为24.58~30.73;化学耗氧量(COD)比5月高,但远低于海... 1994年乳山湾水化学环境调查结果:5月乳山湾的盐度普遍较高,在31.97以上;化学耗氧量(COD)较低,均低于1mg/L。8月盐度较5月低,分布范围为24.58~30.73;化学耗氧量(COD)比5月高,但远低于海水一类水质(3mg/L)标准。8月pH在7.90~8.05之间,属正常范围;营养盐类中的氨氮(NH4—N)、亚硝酸盐(NO2—N)和无机磷(IP)处于较低的水平;硝酸盐(NO3—N)在东、西流区中部和顶部较高,其浓度大于0.20mg/L,最高达0.57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水化学环境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及水化学环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冷雪天 王升忠 +3 位作者 赵红艳 林庆华 洪冰 王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泥炭藓是贫营养泥炭类型中的建群植物 ,由于生态水环境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少受其他水源的污染 ,可自然反映古降水、古湿度的情况 ,所以是古气候研究最理想的纤维素同位素测试材料之一。因此 ,弄清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及水化... 泥炭藓是贫营养泥炭类型中的建群植物 ,由于生态水环境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少受其他水源的污染 ,可自然反映古降水、古湿度的情况 ,所以是古气候研究最理想的纤维素同位素测试材料之一。因此 ,弄清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及水化学环境特征 ,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国内外野外调查 ,结合收集到的资料 ,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山地的泥炭藓贫营养泥炭地为基础 ,与美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同类泥炭地相比较 ,对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及水化学环境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并就此讨论了湿地保护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藓 贫营养泥炭 建群植物 生态水环境 同位素 水化学环境 湿地保护 泥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池接种小球藻对浮游生物及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振华 韩士群 +1 位作者 严少华 胡永红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2期67-69,72,共4页
在脊尾白虾的养殖池中接种小球藻 ,观察浮游生物和水化学环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小球藻数量增加会明显改变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个体数量、生物量及种群结构比例等 ,可为幼虾提供更好、更多的食物 ;同时 ,可降低水体中氮... 在脊尾白虾的养殖池中接种小球藻 ,观察浮游生物和水化学环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小球藻数量增加会明显改变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个体数量、生物量及种群结构比例等 ,可为幼虾提供更好、更多的食物 ;同时 ,可降低水体中氮、磷的浓度 ,增加溶解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浮游生物 水化学环境 虾池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窑湾浮筏养殖水化学环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富贵 孙景伟 +1 位作者 隋锡林 王志松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以1995年8~9月对大小窑湾浮筏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为资料,分析得出该两个半封闭海湾具有适合于浮筏养殖贝类生长的温度、PH、盐度、透明度等自然条件,有较高的溶解氧和丰富的营养盐,有较高密度的浮游植物和微小型... 本文以1995年8~9月对大小窑湾浮筏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为资料,分析得出该两个半封闭海湾具有适合于浮筏养殖贝类生长的温度、PH、盐度、透明度等自然条件,有较高的溶解氧和丰富的营养盐,有较高密度的浮游植物和微小型浮游动物作为饵料基础,是理想的海水养殖区。但由于海湾地理环境特点和养殖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湾内筏区内外排各项水比学要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在8~9月高温期间,氨氮含量构成可溶性无机氮的主要部分(50~90%)。水质综合指数均在1~2之间,表现出已开始受污染。8月中上旬,发生了赤潮。构成两海湾2年生太平洋牡蛎和贻贝死亡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养殖 贝类养殖 浅海 水化学环境
全文增补中
养鳗池水化学环境的周年观测
11
作者 潘小玲 陈百悦 《福建水产》 1996年第3期44-47,共4页
随着养鳗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普遍推广,病害频频发生并流行。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我们定点在福清的兴盛、长兴2个鳗场,对水源和鳗池的水化学环境进行周年调查观测与分析,探讨鳗鱼发病与水化学环境的关系。 一。
关键词 养鳗池 水化学环境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水化学环境及冷加工程度对321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克乾 张华 +1 位作者 胡石林 唐占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9-135,共7页
压水堆(PWR)一回路水的水化学环境、温度及冷加工程度对一回路管道的应力腐蚀开裂(SCC)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因素对一回路管道材料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恒应力场强度因子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化学环境及不同... 压水堆(PWR)一回路水的水化学环境、温度及冷加工程度对一回路管道的应力腐蚀开裂(SCC)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因素对一回路管道材料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恒应力场强度因子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化学环境及不同冷加工程度对321不锈钢(321SS)在高温高压水中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SCCGR)的影响,并研究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B-Li及B-Li-O_(2)环境中,随温度升高材料的SCCGR先增大后减小,而在B-Li-O_(2)-Cl^(-)环境中,随温度升高SCCGR不断增大;水中溶氧(DO)及Cl^(-)对材料的SCCGR有协同促进作用,且O_(2)的加入对SCCGR的影响较Cl^(-)大;在B-Li环境中,冷加工对材料的SCCGR影响较小,而在腐蚀性环境(B-Li-O_(2)、B-Li-O_(2)-Cl^(-))中冷加工对材料的SCCGR影响较大,且腐蚀性环境越强,冷加工对SCCGR影响越大。经实验表明,温度、水化学环境及冷加工程度对321SS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 水化学环境 温度 冷加工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赤潮的水化学环境
13
作者 刘彬昌 张守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38,共4页
本文报道了1989年8~9月河北省黄骅市沿海一带由裸甲藻(Gymnodinium sp.)引起的赤潮水质的监测结果。阐述了此次赤潮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讨论了赤潮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 赤潮 黄骅 水化学环境
全文增补中
渤海增殖水化学学环境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庆礼 宋云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1年第12期11-30,共20页
关键词 渤海增殖 水化学 渤海水化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作用对滑坡滑带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汤文 姚志宾 +1 位作者 李邵军 孙钱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85-2892,共8页
滑带是影响滑坡稳定的最关键内在因素之一。对原状土进行X射线衍射、压汞试验,获得了滑带土体的成分及其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滑带土成分以石英、拉长石、伊利石等为主,孔隙孔径以小孔和过渡孔居多;依据工程实例滑坡滑带土所处... 滑带是影响滑坡稳定的最关键内在因素之一。对原状土进行X射线衍射、压汞试验,获得了滑带土体的成分及其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滑带土成分以石英、拉长石、伊利石等为主,孔隙孔径以小孔和过渡孔居多;依据工程实例滑坡滑带土所处的水化学环境,模拟不同水化条件,通过剪切试验、渗透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获得不同化学条件的强度和渗透性参数及微细观结构特征,分析了滑带土在不同水化学条件下力学特性和渗透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p H条件下,较之蒸馏水,土样经化学溶液浸泡后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变大,且残余强度的变化更明显;不同p H条件下,酸碱性溶液使得土的强度参数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为水化学条件下滑坡滑带土力学特性变化、多场耦合理论模型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带土 水化学环境 物理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东阿岩溶水系统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扬 康凤新 +2 位作者 原明考 杨桢 周波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9,共7页
针对地下水水化学环境恶化的现象,分析研究东阿岩溶水系统典型监测点多年水质动态变化资料,并对系统内2015年枯水期、丰水期主要水化学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年来TDS位于400~700 mg/L之间,总硬度变化不显著,... 针对地下水水化学环境恶化的现象,分析研究东阿岩溶水系统典型监测点多年水质动态变化资料,并对系统内2015年枯水期、丰水期主要水化学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年来TDS位于400~700 mg/L之间,总硬度变化不显著,降雨补给是导致离子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2015年东阿岩溶水系统内水质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枯丰水期离子运移规律大致相同,部分监测点存在污染问题,离子含量因污染现象发生明显改变;丰水期TDS含量高于枯水期TDS含量,排泄区TDS浓度偏高,对居民饮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离子运移规律 溶解性总固体 水化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水化学数据的电算处理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运移特征
17
作者 赵继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利用在五大连池地区选取的102个水样(分析项目为16个),应用点群分析方法的结果,研究了区域地下水的运移过程,矿泉水的形成特征,以及抽水试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并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预测矿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等,即从动态的角度研... 本文利用在五大连池地区选取的102个水样(分析项目为16个),应用点群分析方法的结果,研究了区域地下水的运移过程,矿泉水的形成特征,以及抽水试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并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预测矿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等,即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水化学环境及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网络 水化学环境 运移过程 药泉山 抽水试验 区域地下水 水化学类型 浅层水 矿水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域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良锋 李胜荣 +4 位作者 罗军燕 高永华 佟景贵 曹烨 申俊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1-517,共7页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密云水库与白洋淀水域两个不同水域(无污染水域和重污染水域)中鲤鱼耳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白洋淀鲤鱼耳石中Sr、Zn、As、Au、Ba、K、Na的含量明显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的相应元素含量高。采用线性判别方法对两地...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密云水库与白洋淀水域两个不同水域(无污染水域和重污染水域)中鲤鱼耳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白洋淀鲤鱼耳石中Sr、Zn、As、Au、Ba、K、Na的含量明显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的相应元素含量高。采用线性判别方法对两地耳石中Sr、Zn、As、Ba4种元素进行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分组差异,而且两地的差别主要在于Sr含量不同,其次是Zn、As和Ba;白洋淀鲤鱼耳石中As、Ba、Sr、Na等元素含量变化幅度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中相应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与白洋淀水域废水排放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短暂性导致元素在耳石部分日轮上沉淀等因素相吻合。两地鲤鱼耳石微量元素特征存在截然的区别,与两地水域水体中微量元素差异相一致,表明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具有水化学环境指示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鲤鱼耳石进行水化学环境监测或恢复鲤鱼生长期水环境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特征 水化学环境指示 鲤鱼 耳石 不同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化学 被引量:1
19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 环境水化学 中科院 絮凝性能 阿特拉津 聚铝硅复合絮凝剂 聚合铝 聚合氯化铝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化学稳定性调整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建福 李国文 +1 位作者 李玉香 彭少方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4-92,共9页
本文根据碳酸盐平衡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水质稳定性的三种方法:1)加入或排出以)。气体;2)加入非碳酸盐酸碱性药剂;3)加入碳酸盐药剂和消石灰药剂.给出了定量模型和部分运行结果,并与Caldwell-Lawrence图解法... 本文根据碳酸盐平衡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水质稳定性的三种方法:1)加入或排出以)。气体;2)加入非碳酸盐酸碱性药剂;3)加入碳酸盐药剂和消石灰药剂.给出了定量模型和部分运行结果,并与Caldwell-Lawrence图解法及查表法进行了比较。本文的计算模型法具有准确、快速和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碳酸盐 水质 环境水化学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