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中的若干计算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季仲贞 王斌 曾庆存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8-24,共17页
为了适应发展气候数值模拟和环境数值模拟的需要,综合介绍了与此密切有关的若干计算问题。首先,指出这类问题易于出现计算紊乱、非物理解和非线性计算不稳定,同时,简要介绍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三种机理:虚假频散、能量关系破坏和能... 为了适应发展气候数值模拟和环境数值模拟的需要,综合介绍了与此密切有关的若干计算问题。首先,指出这类问题易于出现计算紊乱、非物理解和非线性计算不稳定,同时,简要介绍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三种机理:虚假频散、能量关系破坏和能谱的非线性转移。然后,把这类问题归结为一种“发展方程”,给出了与此有关的几个定理,阐述了计算稳定性、能量守恒性和算子非负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接着,分别介绍了多种完全平方守恒的差分格式的构造方法,其中包括隐式的和显式的完全平方守恒的差分格式,高时间精度和高阶紧致的完全平方守恒的差分格式,同时也给出若干具体算例说明这些格式的计算效果。最后,对全文作了小结,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数值模拟 环境数值模拟 计算紊乱 非线性计算不稳定 完全平方守恒 紧致差分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丽娜 吴俊锋 +4 位作者 凌虹 黄夏银 谈俊益 刘子鑫 樊雨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2期67-71,共5页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是定量分析该区域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关系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从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3个方面分析了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从而为潮...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是定量分析该区域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关系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从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3个方面分析了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从而为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水网 环境数值模拟 面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水稻育秧大棚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萌 呼云龙 +1 位作者 梁春英 王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针对育秧大棚内部空气流动对水稻秧苗生长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了水稻育秧大棚内部环境分布情况。同时,利用Gambit对大棚进行三维建模、Fluent求解计算、CFD-post后处理分析,并运用k-ε湍流模型、太阳辐射追踪器、组分模型来计算模拟大... 针对育秧大棚内部空气流动对水稻秧苗生长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了水稻育秧大棚内部环境分布情况。同时,利用Gambit对大棚进行三维建模、Fluent求解计算、CFD-post后处理分析,并运用k-ε湍流模型、太阳辐射追踪器、组分模型来计算模拟大棚内部温湿度场及气流速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温湿度模拟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本模型可以为其他气候和边界条件下的大棚环境预测、结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大棚 计算流体 环境数值模拟 温湿度场 气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模型的普者黑湖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磊 马巍 +2 位作者 蔡昕 班静雅 齐德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5,共13页
普者黑湖是云南石漠化地区喀斯特地貌岩溶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受渔场养殖、民俗旅游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湖泊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流域水文水质监测资料十分匮乏的条件下,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对于预防普者黑湖水质污染具有重要意... 普者黑湖是云南石漠化地区喀斯特地貌岩溶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受渔场养殖、民俗旅游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湖泊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流域水文水质监测资料十分匮乏的条件下,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对于预防普者黑湖水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污染源调查、水质监测与水文数据资料,构建了MIKE21模型的普者黑湖平面二维水动力与水质模型,模拟分析了普者黑湖湖流形态、环流结构及入湖污染物在湖区内迁移扩散状况,揭示普者黑湖水动力特性及入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1)普者黑湖整体上自西北向东南呈单一流向明显,环流较多,上游平均流速为0.3~0.7 cm/s,呈现出条带形河流的特征,中游平均流速为0.4~0.9 cm/s,流速较大,中小型环流较多,下游整体呈现湖泊型特征;(2)受入湖河流水质较差、临湖密集村落及农业灌溉退水的影响,普者黑湖水质整体呈现出上游高—中游高—下游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雨季污染物浓度明显大于旱季的时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者黑湖 环境数值模拟 入湖污染物 迁移扩散规律 水质 MIKE21 水力特性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指数型迎风格式以及在环境数值模拟中的初步应用
5
作者 吴持平 季仲贞 +3 位作者 张永兴 郭泽德 孙文心 金卫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332-338,共7页
为了适应大气,海洋的环境数值模拟需要,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三维随流格式和指数型迎风格式。随流格式能使方程对流项中的对流速度误差明显减小。三维指数型迎风格式能有效抑制对流占优问题的数值振荡,并用简单的七点差分格式获得O(h... 为了适应大气,海洋的环境数值模拟需要,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三维随流格式和指数型迎风格式。随流格式能使方程对流项中的对流速度误差明显减小。三维指数型迎风格式能有效抑制对流占优问题的数值振荡,并用简单的七点差分格式获得O(h2)精度的三维模式数值结果。因此,所建的模式具有格式简单,计算稳定性良好和计算精度较高的优点。初步计算表明,这个模式能有效应用于强迫-耗散型大气、海洋运动和环境问题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数值模拟 三维随流格式 三维指数型迎风格式 大气 海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谷地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孜澈 茅宇豪 +1 位作者 郭淑雅 刘振鑫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4-619,共16页
对汾河谷地及太原市在2015年1月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运用WRF-Chem模式进行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观测验证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分析了河谷地形对区域污染过程和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太原市及周边汾河谷地大气边界层环流和大气污... 对汾河谷地及太原市在2015年1月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运用WRF-Chem模式进行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观测验证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分析了河谷地形对区域污染过程和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太原市及周边汾河谷地大气边界层环流和大气污染传输受天气系统、地形和城市化共同影响;地形环流强度明显强于太原城市热岛环流,且对其发展存在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限制了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加剧城市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堆积和空气质量恶化;研究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受气象主导风向影响:当天气主导风向偏南北向,也即与狭长的汾河谷地走向一致时,有利于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清除,而当天气主导风向偏东西向时,则该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明显减小,且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大气环境容量之间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4;当地形敏感组实验中取消太原市周边河谷地形特征时,上述相关系数降低到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谷地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WRF-Chem 地形高度与地表利用类型 山谷风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泰州江段水环境模拟及水质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丁玲 吴建强 逄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点源连续排放的解析解对FDS格式二维水流水质模型精度进行分析,应用FDS格式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长江泰州江段的流态及污染带分布进行模拟并建立了排污混合带长度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曲线,同时根据模拟结果对泰州江段岸线水质状况进行... 利用点源连续排放的解析解对FDS格式二维水流水质模型精度进行分析,应用FDS格式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长江泰州江段的流态及污染带分布进行模拟并建立了排污混合带长度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曲线,同时根据模拟结果对泰州江段岸线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江水道口向上游3 6~7 2km段内及三江营至泰州引江河口段的水质状况良好,可以用作供水水源地的取水口;古马干河至如太运河河口段水质较差,需对沿岸排污口及沿线相应的污染源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泰州江段 环境数值模拟 水质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ntilation control of tunnel drilling dust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11
8
作者 JIANG Zhong-an WANG Ya-peng MEN Li-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342-1356,共15页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dust pollution produced by air leg rock drill in the trolley area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long-distance single ended tunnel,the full-scale physical model of working face was established by usi...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dust pollution produced by air leg rock drill in the trolley area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long-distance single ended tunnel,the full-scale physical model of working face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unnel drilling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dust pollution of the face by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and the drilling dust is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10 m from the face;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ong pressure and short suction ventilation scheme,when the ratio of compressed air volume to exhaust air volume is 0.72,the height of the pressure fan is 2.5 m,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ressure fan and the palm face is 20 m,and the exhaust fan is 12 m away from the palm,the dust concentration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 working face is increased by about 60%.Therefore,in the similar long-distance single head tunnel construction,it is appropriate to adopt the dust removal method of long-distance short suction and exhaust fan to ensur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 pollution working environ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ventilation parame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