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考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国聘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人道主义 马克思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环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建波 杨扬 应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作为民生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对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根据孙中山在各个时期的生态主张,概括出其生态环境思想的主体,即加强城市卫生建设防止疫病流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并且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 作为民生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对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根据孙中山在各个时期的生态主张,概括出其生态环境思想的主体,即加强城市卫生建设防止疫病流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并且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生主义 民国 生态环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兼论中国古代人口增减与王朝兴衰规律及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洁生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古代近代学者曾提出不少精辟见解。为搞好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作者在文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人口资源环境思想,并提出中国古代人口增减与王朝兴衰规律的有关看法。
关键词 中国古代近代 人口资源环境思想 人口增减与王朝兴衰规律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思想史研究的史料与诠释——以探寻传统山水画中蕴涵的道家自然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103,共5页
环境思想史是跨学科的环境史研究与形而上的思想史研究在史学理论领域中的一种综合。环境思想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观进行考察与研究,从前人那里寻找到某些对于环境保护有价值的思想与观念,来滋补当... 环境思想史是跨学科的环境史研究与形而上的思想史研究在史学理论领域中的一种综合。环境思想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观进行考察与研究,从前人那里寻找到某些对于环境保护有价值的思想与观念,来滋补当前环境史理论研究的体质。环境思想史研究的史料与传统史学中的史料很不同,史料必须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道家美学影响下的山水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待自然的态度,记录了画家本人的自然观,山水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图画版的思想史。道家自然观中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山水画美学思想中,可以具体体现为"外见于山水,内合于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思想 史料 自然观 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环境思想现代化之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秀红 李娟丽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处的环境思想,在现代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思想并没能成为现代思想的主流。将传统环境思想进行现代化发展,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处的环境思想,在现代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思想并没能成为现代思想的主流。将传统环境思想进行现代化发展,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伦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环境思想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红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108,共4页
环境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何克服环境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共同难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关于人如何看待人自身、自然的价值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丰富且深刻,关于人与自然辩... 环境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何克服环境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共同难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关于人如何看待人自身、自然的价值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丰富且深刻,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桥梁、环境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思想是其中的精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国内外的环境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环境思想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中国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方世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9,共7页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中国化,必须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勇于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中国化,必须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勇于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环境友好型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秦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6,186,共8页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语言及其存在的环境受到了极大挑战。以界定语言生态环境相关概念为基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语言生态学研究有一定普遍意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语言及其存在的环境受到了极大挑战。以界定语言生态环境相关概念为基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语言生态学研究有一定普遍意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摒弃异化语言和阶级性话语,强调语言的社会环境、语言的自然环境及语言的人文环境,呈现语言发展的动态性与生态性特征,彰显人们语言交往的和谐状态,使语言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发展,表现了强烈的语言生态环境意识,极具开创性。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清理当代错误社会思潮的“语言陷阱”和形式主义语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语言生态环境,拓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视野有重要启示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语言生态环境思想 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傅洁茹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1,共7页
孙中山的环境思想渗透于他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包括治理和改善环境、将环境因素纳入发展规划之中以及创建林业机构、发展林业教育和树立环境意识等三个层面的内容。孙中山的环境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生态环境... 孙中山的环境思想渗透于他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包括治理和改善环境、将环境因素纳入发展规划之中以及创建林业机构、发展林业教育和树立环境意识等三个层面的内容。孙中山的环境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生态环境思想,也吸取了西方近代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立足于三民主义,主张国家主导环境建设,着眼于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发展是孙中山环境思想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环境思想 环境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反思──记第二届“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静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8-129,共2页
传统与反思——记第二届“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江静本世纪以来,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某些方面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东方传统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全... 传统与反思——记第二届“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江静本世纪以来,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某些方面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东方传统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的作用,越来越为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思想 东方传统 现代意义 自然观 国际学术研讨会 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 生态环境 环境伦理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阐释——第一次“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学术讨论会综述
11
作者 戚印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1997年4月20日至24日,由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主持的“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日本、韩国和国内的知名学者、日本农文协的代表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 1997年4月20日至24日,由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主持的“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日本、韩国和国内的知名学者、日本农文协的代表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和群众团体的代表30余人。与会者一致认为,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涉及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认识方面来说,近代以来西方流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与自然主客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是导致今天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这种思维模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容易造成为满足人的某些欲望和眼前利益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相反,在东方的传统思想中,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有关环境的思想,例如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人天统一观”;印度婆罗门思想体系中的“梵我合一”;日本18世纪思想家安藤昌益的“天人一和直耕”思想以及神道“人与自然亲和”的观点。这些传统思想都把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倾向,无疑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环境意识,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意义 环境思想 学术讨论会 东方传统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问题 自然观 传统思想 生态环境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思想起点、进路和旨归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利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5,共13页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生命需求作为思想起点,开展以生命为中心的历史思考;应借鉴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国外先进方法,运用多维立体“生命网络”思维梳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界面的庞杂关系,建立合理叙事论说框架;应以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之道”作为思想旨归,加强环境思想史和生态文化史研究,从本土文化中提取概念话语,凝练思想理论,提升研究境界,彰显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 环境史学 环境思想 生态文化史 生生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文虎 万劲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管理的思想渊源与环境科学的产生;然后分三个阶段对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进行回顾,进而从管理对象、主体和方法三个方面对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协同演进关系进行反思;最后,文章指出,随着主流... 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管理的思想渊源与环境科学的产生;然后分三个阶段对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进行回顾,进而从管理对象、主体和方法三个方面对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协同演进关系进行反思;最后,文章指出,随着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环境科学的发展将走向综合化、人文化、立体化和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思想 环境科学 协同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理念的创新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海洋 杨淑珍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87,共3页
理念是实践活动哲学层面上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思维、活动方式及发展方向。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灵魂。环境育人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态环境理念、和谐环境理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四大新理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理念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塑造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东坡 郭佳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是新时代促进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完美融合,使育人环境更加具备趣味性、形象性、全面性、渗透性、创造性等特征,充分发挥艺术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是新时代促进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完美融合,使育人环境更加具备趣味性、形象性、全面性、渗透性、创造性等特征,充分发挥艺术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根本在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意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道德情操,引导价值观念;推进思想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其工程的复杂性要求以物质性艺术作品优化宏观环境;以精神性艺术作品深入微观环境;以系统性理论体系完善机制环境;以人民性价值理念扎根创作环境;以先进性主流思想引导媒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跃进”发动之初时的思想环境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重一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文从关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赶超”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思想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思想 4个方面 ,分析了我国“大跃进”发动之初时的思想环境。
关键词 大跃进 发动 思想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背景下邓小平环境保护思想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萌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2,共5页
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基于国际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在新中国环保史上具有开创性,指导着当代中国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及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从起... 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基于国际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在新中国环保史上具有开创性,指导着当代中国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及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从起步到逐步完善。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研究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对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环境保护思想 形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思想环境与情境互动的角度看电影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安立国 石实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1期12-13,共2页
电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发展中的电影既是社会的投影,又在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和影响。张灏先生在分析晚清中国知识分子时创造了两个范畴:思想环境和情境。从这二者之间关系的角度看待电影的社会功能与影响,可以廓清一类电影社会... 电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发展中的电影既是社会的投影,又在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和影响。张灏先生在分析晚清中国知识分子时创造了两个范畴:思想环境和情境。从这二者之间关系的角度看待电影的社会功能与影响,可以廓清一类电影社会学的认识:思想环境使人们得以理解电影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情境;通过情境的中介作用,电影得以融入人们的思想并最终成为思想环境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传播 社会功能 影响 思想环境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被引量:6
19
作者 龚胜生 徐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0,共5页
中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如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整体的自然观的... 中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如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整体的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和谐的人地观的价值取向、人化的伦理观的实践途径等特点。挖掘和提炼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对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升旅游开发商的道义责任,开阔旅游研究者的理论思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游记 环境伦理学思想 旅游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其教育环境的优化 被引量:16
20
作者 金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20,共5页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深入研究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以农民工的思想状况与思想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视角,较系统地分...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深入研究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以农民工的思想状况与思想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视角,较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并对影响农民工思想状况的重要因素———思想教育环境的优化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思想状况 思想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