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的界定和识别——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6,188,共11页
公众的界定和识别是公众参与程序设置中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立法以"有关"和"可能受影响"来界定"公众",公众的范围狭窄,具体的识别规则过于原则和单薄,不利于公众参与功能的实现。2... 公众的界定和识别是公众参与程序设置中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立法以"有关"和"可能受影响"来界定"公众",公众的范围狭窄,具体的识别规则过于原则和单薄,不利于公众参与功能的实现。2019年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虽进一步明确了公众的范围,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界定标准,但未有实质性突破,也未建立起系统的公众识别规则。对此,应当以"感兴趣"和"受影响"作为公众界定的核心要素,明确各类公众特别是邻近居民和特殊群体、不同类型的专家以及环保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识别特定公众时应当以环境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相统一为目标,针对公众参与的不同阶段吸纳不同的参与者,为自上而下的方法提供指引以限制裁量空间,为自下而上的方法提供便利以鼓励参与,并细化随机抽样、自我选择和选择代表等选择策略对最终参与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界定标准 识别规则 环境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柴西龙 孔令辉 海热提.涂尔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公众参与及参与内容、群体、目的和意义,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依据,从公众参与的方式、时机和参与对决策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按项目进程,进行了公众参与模式研究,提出了“八步工作进程,五处信息交流,四... 介绍了公众参与及参与内容、群体、目的和意义,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依据,从公众参与的方式、时机和参与对决策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按项目进程,进行了公众参与模式研究,提出了“八步工作进程,五处信息交流,四次信息公开,三项监督举报”的公众参与模式,希望对公众参与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民参与权的保障——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亚荣 陈利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1-64,共4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颁布施行,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公民参与权的内容还不具体,并且没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应明确公民参与权的性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颁布施行,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公民参与权的内容还不具体,并且没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应明确公民参与权的性质、内容和程序,扩大公众可以参与评价的范围,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平等参与,保障公民参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 参与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司法审查机制完善 被引量:7
4
作者 金自宁 刘力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当前,司法机关对环评公众参与案件的审查存在诸多问题。多数法院将建设项目征收或拆迁地块范围内的公民排除在诉讼主体之外,否定该类主体在环评程序中的参与资格;很多法院将"告知"与"公示"等同,不利于保障公众的环... 当前,司法机关对环评公众参与案件的审查存在诸多问题。多数法院将建设项目征收或拆迁地块范围内的公民排除在诉讼主体之外,否定该类主体在环评程序中的参与资格;很多法院将"告知"与"公示"等同,不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一些法院将环评听证程序是否进行交给行政机关裁量,所发挥的监督作用有限。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立法完善和司法调整两个维度进行努力,切实提高司法审查对环评公众参与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裁判文书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磊 孙智宏 周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总结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与防治特点,梳理轨道交通项目敏感点特性及公众参与的要求,结合近期轨道交通行业公众参与风险排查统计结果,归纳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建设项目参与程序存在瑕疵、参与形式... 总结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与防治特点,梳理轨道交通项目敏感点特性及公众参与的要求,结合近期轨道交通行业公众参与风险排查统计结果,归纳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建设项目参与程序存在瑕疵、参与形式缺乏一定的公正性、公众调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分析结果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剖析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深层原因,从法律法规、机制体制、参与形式、统计方法等方面,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降低轨道交通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冬梅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介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认为公众参与的方式有:新闻发布,召开专家咨询或审查会,召开公众座谈会,公众意见调查,接受公众来信、来访等。以新疆提孜那甫河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具体分析公众参与的内容。强... 介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认为公众参与的方式有:新闻发布,召开专家咨询或审查会,召开公众座谈会,公众意见调查,接受公众来信、来访等。以新疆提孜那甫河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具体分析公众参与的内容。强调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众参与活动,首先要重视语言沟通问题;其次是要了解当地的民族习惯,对因工程建设受到影响的农牧民的诉求予以重视,避免可能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少数民族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居民认知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黄荷 侯可斌 +2 位作者 邱大庆 李楠 赵志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8,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北京市居民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认知度,包括对环评公众参与的了解程度、参与积极性、理性情况和最关切问题等方面。对104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的认知度相对较高,超...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北京市居民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认知度,包括对环评公众参与的了解程度、参与积极性、理性情况和最关切问题等方面。对104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的认知度相对较高,超过半数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有所了解,参与积极性较高,能够理性看待环评结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两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制度的具体建议,以期切实提升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认知度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法——以思南县过水湾水库工程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侯业楹 吴平 《绿色科技》 2013年第8期245-247,共3页
指出了公众参与是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思南县过水湾水库工程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应重视调查方式的多样性、调查内容的针对性、统计工作的客观性。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与反馈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雪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期107-108,110,共3页
结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运用Sherry Arnstein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节的信息公开和信息反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信息公开和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使公众参与更加有效... 结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运用Sherry Arnstein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节的信息公开和信息反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信息公开和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使公众参与更加有效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阶梯理论 信息公开 信息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扩建市政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艳红 《绿色科技》 2013年第5期235-237,共3页
以某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为例,分析了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根据目前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求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建议。
关键词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如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四性”——以苏洼龙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为例
11
作者 武威 何昱璇 +1 位作者 谭奇林 张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02期41-42,46,共3页
结合《环评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通过以苏洼龙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为例,找出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少数民族语言沟通困难、信息来源匮乏、... 结合《环评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通过以苏洼龙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为例,找出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少数民族语言沟通困难、信息来源匮乏、环评公众参与调查超前于移民安置调查等问题,以及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增加语言沟通方式、完善公众参与调查内容、正确识别利益相关方等对策,论述如何实现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合法性 有效性 代表性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分析
12
作者 徐振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5期48-48,50,共2页
环境影响评价是具有预防性的环保制度之一,它的核心是公众参与。由于我国经济在近年来飞速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随之大幅度增长,环境压力陡然增加,环境问题更加显著。但是我国引进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时间较晚,这项制度并... 环境影响评价是具有预防性的环保制度之一,它的核心是公众参与。由于我国经济在近年来飞速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随之大幅度增长,环境压力陡然增加,环境问题更加显著。但是我国引进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时间较晚,这项制度并不是很成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将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制度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的界定、识别和选择——以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经验与问题为镜鉴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93,共11页
公众的界定、识别和选择是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被界定为“感兴趣和受影响”的人,其背后的制度逻辑是通过信息规制来提升环境决策的理性和正当性。实践中,决策者根据特定决策所涉事项的... 公众的界定、识别和选择是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被界定为“感兴趣和受影响”的人,其背后的制度逻辑是通过信息规制来提升环境决策的理性和正当性。实践中,决策者根据特定决策所涉事项的规模、环境要素的特性、环境风险的特征等因素对异质的公众各有侧重,并在识别特定公众时适用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在选择公众代表时综合多种策略并细化程序设计。我国相关规则的完善应当借鉴美国经验,同时关注美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重新审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本质,深刻理解公众参与程序的目的、功能的基础上放宽对“公众”的界定,细化和完善识别和选择公众的具体规则,以实现环境决策的质量、效率目标以及正当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异质性 代表性 决策质量和效率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和方法探讨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李天威 李新民 +1 位作者 王暖春 于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最早开始于发达国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笔者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基本方法和...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最早开始于发达国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笔者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基本方法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机制 类型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毅 陈吉宁 +3 位作者 范琳 梁宏君 刘毅国 张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8-432,共5页
围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案的有效性,以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从城市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手段和利益相关者研究方法,建立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公众调查的研究框架,将社会学... 围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案的有效性,以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从城市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手段和利益相关者研究方法,建立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公众调查的研究框架,将社会学调查方法有机地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学体系.以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案例,讨论该研究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公众调查 自上而下分析 利益相关者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16
作者 石磊 吕惠进 刘丹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8-70,共3页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针对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施状况,提出了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形式单一、信息公开不充分和公众意见未受到足够重视等一系列问题,并从宏观及具体...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针对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施状况,提出了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形式单一、信息公开不充分和公众意见未受到足够重视等一系列问题,并从宏观及具体操作上提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采取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认真对待公众反馈意见等相关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及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昕 董德明 +1 位作者 沈万斌 张景成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公众参与意见应该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赋予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权力.采用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研究了公众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支持程度.将公众参与分为积极支持、比较支持、基本... 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公众参与意见应该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赋予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权力.采用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研究了公众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支持程度.将公众参与分为积极支持、比较支持、基本支持和反对四个等级.实例研究表明,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计算结果与环境管理决策基本一致.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可以作为一种定量表达方法,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综合支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勇 于彦梅 冯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60,共3页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公民的宪法权利,也是公民环境权实现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立法与实施缺陷有听证代表与主持人遴选、听证笔录的拘束力以及公众参与权的法律救济等,为构建与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公民的宪法权利,也是公民环境权实现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立法与实施缺陷有听证代表与主持人遴选、听证笔录的拘束力以及公众参与权的法律救济等,为构建与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政制度,应当转变政府观念,提高公众环境参与和维权意识,完善环境公众参与权的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 听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 被引量:19
19
作者 宋国君 黎思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287,共5页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成为各国环评的基本内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包括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合适的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明确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公众参与环评的保障机制。为...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成为各国环评的基本内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包括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合适的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明确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公众参与环评的保障机制。为更好地发挥环评的作用,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法规加以完善。还应在信息公开、立法的完善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完善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一般模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文 马友华 +1 位作者 胡宏祥 项磊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公众参与的实践基础,针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