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健 佴磊 刘斌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鞍山地区为例,阐述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HP-FUZZY)在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评判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升降情况、断裂密度、粘土含砾层厚度及基岩富水性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以鞍山地区为例,阐述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HP-FUZZY)在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评判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升降情况、断裂密度、粘土含砾层厚度及基岩富水性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874个单元的评判结果,将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划分为极差、较差、中等、优良等5个区,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判 岩溶塌陷 环境地质质量 地面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许向宁 王文俊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根据四川安宁河流域不同生态环境地质类型的控制因素,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以坡度、年降雨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程、植被指数作为评价因子的森林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第四系堆积物面积、土壤类型... 根据四川安宁河流域不同生态环境地质类型的控制因素,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以坡度、年降雨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程、植被指数作为评价因子的森林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第四系堆积物面积、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因子的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震烈度作为评价因子的人居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充分运用GIS技术进行指标取值、分级与成图。经验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较吻合,证明该套基于GIS技术的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流域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动态分级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健 佴磊 刘斌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动态分级法是运用聚类分析原理进行计算机分析的新分级方法。采用动态分级法对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分级评价,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动态分级 岩溶塌陷 鞍山 环境地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系统聚类分级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系统聚类分级法是运用聚类分析原理进行计算机分析的数值分级方法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级法对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进行分级评价 ,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鞍山市建设规划布局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
关键词 系统聚类分级 岩溶地面塌陷 环境地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53
5
作者 马世斌 李生辉 +2 位作者 安萍 杨文芳 辛荣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ONOS2 聚乎更煤矿 遥感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被引量:21
6
作者 蔡鹤生 唐朝晖 周爱国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1-75,共5页
以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在讨论环境因子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差异性、评价单元的不均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敏感因子模型。该模型突出了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制约作用或者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环境因子(或状态)—... 以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在讨论环境因子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差异性、评价单元的不均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敏感因子模型。该模型突出了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制约作用或者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环境因子(或状态)——敏感因子的作用。并应用于三峡工程库区巫山县城新址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应用该评价模型所得结论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敏感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金涛 冯文凯 +1 位作者 胥良 吕键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对大量文献和典型矿山地质调查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所导致的结果(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出发,筛选出合理的评价因子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通过进行现状—预测—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矿山地质... 在对大量文献和典型矿山地质调查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所导致的结果(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出发,筛选出合理的评价因子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通过进行现状—预测—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AHP)在三江平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澍 初禹 +1 位作者 杨湘奎 娄本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90,共6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三江平原环境地质质量的岩石、土壤和水3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各子系统的主要因子,建立子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和质量指数数学模型,得出各子系统的质量指数,从而评价出各个子系统的质量状况。在此基...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三江平原环境地质质量的岩石、土壤和水3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各子系统的主要因子,建立子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和质量指数数学模型,得出各子系统的质量指数,从而评价出各个子系统的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环境系统质量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计算出地质环境质量指数,并对该地区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得出三江地区总体环境地质状况是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层次分析法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类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被引量:9
9
作者 付延玲 骆祖江 王增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50,共4页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水质、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植被、气候、地震、滑坡、泥石流、地方病、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盐碱化、沼泽化等15 个变量作为评价因子,采用Q 型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分成37 个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将其划分成7 个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地质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与分区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彦广 柴波 +1 位作者 郑晓明 李鑫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通过收集资料和野外勘察,分析了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原则,建立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了评价单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利用Arcgis10软... 通过收集资料和野外勘察,分析了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原则,建立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了评价单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利用Arcgis10软件,把各单元的评价值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绘制出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分区图。该研究成果可为合山市闭坑煤矿山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类似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山 地质环境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合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利枢纽库区巫山县城新址地质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鹤生 唐朝晖 周爱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在系统分析新址地质环境条件、预断评价的目标、环境要素的构成基础上,选用敏感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址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断评价,分析了评价成果,提出了新城建设—地质环境系统调控措施,可作为合理制定新城规划、进行建设和环境... 在系统分析新址地质环境条件、预断评价的目标、环境要素的构成基础上,选用敏感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址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断评价,分析了评价成果,提出了新城建设—地质环境系统调控措施,可作为合理制定新城规划、进行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地质环境区划 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华 王欢 +1 位作者 鲁守刚 王锡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0,共5页
根据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在分析其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据此对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可... 根据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在分析其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据此对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可以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两个区,其中贵金属、金属矿区为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其他矿区为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绥中县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以及矿山"三废"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为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破坏,但总体上看,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受采矿活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矿山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绥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表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地质灾害系统分析——以广东沿海地带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照宇 文启忠 +7 位作者 阎满存 李华梅 周厚云 刁桂仪 徐义芳 余素华 黄宁生 钟健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7-272,共6页
将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环境划分为构造稳定性、坡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三个评价层面 ,其中包括由 9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五级分级标准和环境质量的五级标准 ;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将广东沿海 190个评价... 将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环境划分为构造稳定性、坡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三个评价层面 ,其中包括由 9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五级分级标准和环境质量的五级标准 ;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将广东沿海 190个评价单元划分为 2 2个地质环境质量区。在灾害基本数据库和灾害时空分布分析的基础上 ,划分了 9个地质灾害一级分区及 32个二级分区 ,确定了地质环境、气候气象和人为活动因素三大类致灾主控因子 ;构造了三种地质灾害系统的概念模型和灾害预测指标体系框架 ,建立了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 地质灾害 综合评价 陆地表层 构造 坡面 地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在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卢文喜 郭家园 +2 位作者 董海彪 张宇 林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1519,共9页
传统支持向量机(SVM)评价模型中网格搜索法对参数的选择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选用粒子群算法对SVM模型进行优化,并应用改进的SVM模型(PSO-SVM)对长吉图经济区135个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PSO-SVM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综合评价结果的相同... 传统支持向量机(SVM)评价模型中网格搜索法对参数的选择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选用粒子群算法对SVM模型进行优化,并应用改进的SVM模型(PSO-SVM)对长吉图经济区135个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PSO-SVM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综合评价结果的相同率(注:该相同率是指两个评价结果相同的个数占所有评价样本数的百分比)达到95.56%,与SVM模型评价结果的相同率达到91.11%。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并分析三种评价结果得出,PSO-SVM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提高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水平,在评价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受矿山开采等人为活动的影响,54.1%的矿山遭受严重破坏(III级),25.9%为中度破坏(II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粒子群优化(PSO)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长吉图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钟洛加 周衍龙 任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4-178,共5页
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已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价对象,应用GIS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的岩石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各子系统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子系统层次... 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已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价对象,应用GIS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的岩石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各子系统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子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和质量指数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子系统的质量指数,从而评价各个子系统的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地质环境质量 GIS 层次分析法 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信息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卓英 吴恒 王思敬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利用现代信息理论,提出了信息权的概念并建立了信息权模型.采用分级计权方法,反映了要素及要素与因子间的作用程度及层次关系,并采用数理逻辑推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 信息权 综合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对黑河市地质环境质量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娄本军 田大勇 +1 位作者 孔庆轩 朱晓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根据黑河市地质环境的特点及其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文章建立了黑河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黑河市的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将黑河市的地质环境分为... 根据黑河市地质环境的特点及其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文章建立了黑河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黑河市的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将黑河市的地质环境分为五个区,即工程建设的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并阐述了各区在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以后的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 适宜性 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复杂斜坡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传正 刘艳辉 +2 位作者 连建发 李铁锋 秦胜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共8页
为探索满足城镇规划建设尺度(1:10000~1:50000)需要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本文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所在的扇形斜坡区为例,系统建立了山地区域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地质环境要素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为探索满足城镇规划建设尺度(1:10000~1:50000)需要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本文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所在的扇形斜坡区为例,系统建立了山地区域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地质环境要素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GEGIS)建立、因子体系选定与图层编制、因子赋值与权重确定、数学模型选择、图层迭加计算、结果分析与检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初步探索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内容。基于MapGIS技术,采用1:16000的航摄地形图,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分析计算,编制了巴东复杂斜坡区的高程、地形坡度、冲沟密度、山洪危险、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类型、基岩埋深、三峡水库175m水位浸润区埋深、三峡水库175~145m水位变动带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斜坡变形或岩土应力集中区埋深、地震动参数异常和人类活动方式等12个因子图层。通过巴东复杂斜坡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计算、抽样检验和分区评价,提出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A级区是1、2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6.6km^2,占全区面积的36.8%,地质环境容量大或较大,这类区域可规划为城镇集中建设区;B级区是3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368km^2,占全区面积的31.52%,地质环境容量中等,这类区域可以作为林、草或休闲地和农村社区,沿江地段规划码头、港口等;C级区是4、5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4km^2,占全区面积的31.5%,是历史滑坡多发区,地质环境容量较小或小,这类区域可开发为果园和城镇蔬菜基地,不宜规划为永久建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东复杂斜坡区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 地质环境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铁锋 潘懋 孙卫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0-297,共8页
通过建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三峡工程库区九座迁建城镇新址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划分出三个质量等级。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反映了迁建城址环境组成要素与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 通过建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三峡工程库区九座迁建城镇新址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划分出三个质量等级。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反映了迁建城址环境组成要素与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单要素地质体质量、城市综合灾度和自然资源优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迁建城镇 地质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惠康 刘金韬 王晓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1,117,共5页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带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地区。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平台,将GIS技术应用于研究区基础资料的...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带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地区。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平台,将GIS技术应用于研究区基础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及基本图层;并针对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实际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分级标准,对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中优区面积约为37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5%;良区面积为2 30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8%;中区面积为2 959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5.9%;差区面积为2 606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1.6%。该研究结果对治理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GIS 宁夏沿黄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