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孙金辉 谢忠胜 +2 位作者 陈欢 黄海 李金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对四川省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涪江流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层的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体系,采取层次... [目的]对四川省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涪江流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层的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判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GIS栅格功能对现状下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获得北川县的现状环境地质承载力分区图,划分出承载力状态高、较高、较低和低4种区域。[结论]北川县现状环境承载力分布与人类工程建设相关,总体上呈现人类聚集程度高而承载力状态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流域 环境地质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四川省北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预测
2
作者 王成武 王云飞 +3 位作者 文定清 汪宙峰 靳鑫 黄仕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达古冰山的地质遗迹,实现达古冰山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达古冰山地质公园2011—2019年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其2020—2030年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达古冰山的地质遗迹,实现达古冰山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达古冰山地质公园2011—2019年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其2020—2030年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1—2019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变化总体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快速上升、再快速下降、最后小幅上升的W形变化特征.空间分布上整体表现为东南好、西南差的分布特征.2020—2030年预测期内,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由2020年的“二好一差”(北部和东南好,西南差)劣化为2030年的“一好三差”(北部较好,东南、西南和道路差).为提升达古冰山园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建议对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劣化严重的区域采取提高植被覆盖度、调整游览步道、调控游客流量以及设置雨水导流渠等措施,以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古冰山 地质遗迹 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3
作者 包峻帆 陈婕 +8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泽强 侯文青 陈恪 袁野 杨明权 景斐媛 刘哲 张媛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随机森林算法提高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靠性,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更强,能够更好适用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优化评价结果,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地质岩组、黄土湿陷性和矿区破坏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巩义市东部和南部受采矿活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差,建议及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控治理;东北部及西北部受地质灾害和黄土湿陷性制约,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较差,建议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随机森林算法 组合赋权法 黄河中下游 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沿黄核心区城市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变化分析
4
作者 吴冰洁 文广超 +2 位作者 陈俊 冯雅杰 邓晓颖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遥感影像,融合区域气象、地质和社会经济等相关数据,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野外实地调研情况,综合运用图像分类、遥感反演、地统计分析等方法,选取18个指标构建了ED-GRA-TOPSIS模型,分析了河南沿黄核... 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遥感影像,融合区域气象、地质和社会经济等相关数据,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野外实地调研情况,综合运用图像分类、遥感反演、地统计分析等方法,选取18个指标构建了ED-GRA-TOPSIS模型,分析了河南沿黄核心区城市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5—2020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除郑州市外,其他各市均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介于0.302 1~0.593 1之间,生态地质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阈限有所增长;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变化的区域主要为开封、濮阳和洛阳市,能源、工业发展和沿黄生态建设对该区域承载力影响深远;生态环境子目标层和社会经济环境子目标层的变化对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变化对人类活动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沿黄核心区 城市发展 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 ED-GRA-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奉节县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乐 彭海游 +3 位作者 周莫林 谢洪斌 罗真富 谭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9,共5页
在考虑地域地质特点基础上,首先构建奉节新县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评价指标权重,借助GIS技术对评价指标图层提取、分析、处理,最后得到奉节县城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图。研究成果可为奉节新城今后的... 在考虑地域地质特点基础上,首先构建奉节新县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评价指标权重,借助GIS技术对评价指标图层提取、分析、处理,最后得到奉节县城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图。研究成果可为奉节新城今后的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类似库区迁建城市以及丘陵山区的城市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宝贵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地质环境承载力 GIS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魁 范立民 +4 位作者 夏玉成 李成 陈建平 仵拨云 彭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0-839,共10页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采煤引起的水资源破坏和地质环境变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矿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梳理保水采煤、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结合目前西部富煤缺水地区的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采煤引起的水资源破坏和地质环境变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矿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梳理保水采煤、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结合目前西部富煤缺水地区的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内涵及基本研究思路。分析认为: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将保水采煤理念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理论有机融合,系统分析"采煤活动—水资源破坏—地质环境效应"作用机理,从寻求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地表生态环境保护3者之间的最优解中阐述内涵。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可采用属性分析、生态需求分析、数值分析、突变理论等方法,重点研究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承载能力及承载状态等级划分方法。对于承载能力的计算,可采用模拟实验,取得典型煤矿区承载能力下地质环境与开采强度临界值的关系数据,进而提取出控制和减轻煤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保水采煤技术方法,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和规模。在承载力评价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协同监测技术方法,并给出了承载力预警等级判定标准。所提出的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内涵及基本研究思路,以期丰富和发展保水采煤及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内涵,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地质环境承载力 科学内涵 评价方法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被引量:32
7
作者 姚治华 王红旗 郝旭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189,共7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压力,为了科学地指导城市地质环境规划,有效提高城市地质环境的调控手段,需要对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文章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地质环境...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压力,为了科学地指导城市地质环境规划,有效提高城市地质环境的调控手段,需要对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文章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地质环境承载力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调节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熵值-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对大庆市地质环境承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肇州、肇源是当前大庆市地质环境承载状况较差的区域,需重点保护;据80年代和现状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虽然承载状况呈转好趋势,但环境子系统却变差,因而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另外,通过对对立度和同一度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评价 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奎峰 韩祥银 张太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3,38,共6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体...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3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各选择其典型二级指标(共12项)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及数据属性库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现阶段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区域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空间分析 山东半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GIS耦合模型的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奎峰 李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4-227,共4页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构建了基于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共12项评价指...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构建了基于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共12项评价指标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及属性库链接相结合的方法对现阶段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区域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空间分析 山东半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台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立斌 袁国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108,共7页
安徽省凤台县地处平原和丘陵地区,是典型的矿业经济区。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矿山地质环境和水土质量。本文从地质构造稳定性、采空塌陷风险性和水土质量安全性三个方面对凤台县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与监测... 安徽省凤台县地处平原和丘陵地区,是典型的矿业经济区。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矿山地质环境和水土质量。本文从地质构造稳定性、采空塌陷风险性和水土质量安全性三个方面对凤台县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与监测预警。结果显示,凤台县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为岳张集镇等四个乡镇为稳定区,其他乡镇为次稳定区;采空塌陷风险性评价结果为岳张集镇等九个乡镇为高风险区,刘集镇为中风险区,其他乡镇为低风险区;水土质量安全性评价结果为超载。预警结果显示,桂集镇等三个乡镇为巨警,岳张集镇等六个乡镇为重警,刘集镇为轻警,其他乡镇为无警。根据评价结果开展了成因分析,提出加强采空塌陷的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管理、加快推进塌陷区综合治理、加强水土质量监测与利用管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矿山地质环境 评价 监测预警 凤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初步探讨 被引量:35
11
作者 马传明 马义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65,73,共3页
在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定义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讨论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内在涵义及特点,以城市地质环境为例,探讨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工作程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地质环境承载力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念秦 李仁伟 +2 位作者 蒲凯超 王鹏 彭朝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广受重视,硕果累累。该文综合总结、归纳、考量近30年来中...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广受重视,硕果累累。该文综合总结、归纳、考量近30年来中国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情况,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自主理论探索阶段、实践运用与理论深化阶段、"3S"技术与大数据综合评价阶段。从评价流程、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模型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与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演化模型。最后认为国内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应包括:完善评价理论,更加客观地评价地质环境承载力;注重对敏感指标的研究;注重评价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阶段 评述 演化模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地质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念秦 李仁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136,共8页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强度,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量化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1980年、1990年、2000年...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强度,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量化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地质环境承载力,并利用相等间隔法将承载力等级划分为好、较好、中、较差、差五个等级,进而获得各评价时间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图。经对比分析,在评价时间内研究区中北部冲洪积平原承载力指数平均下降率为5.63%;南部基岩山区承载力指数平均下降率为5.19%。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控地质环境变化趋势、减小危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评价模型 分区图 对比分析 区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白马红格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蒋仁伟 谈树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76,共7页
为有效应对四川省白马红格矿区存在的过度开采与无序开采行为,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对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的不足,根据矿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选取了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矿山开发、矿山环境、基础地质5个要素层共14个指标构建... 为有效应对四川省白马红格矿区存在的过度开采与无序开采行为,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对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的不足,根据矿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选取了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矿山开发、矿山环境、基础地质5个要素层共14个指标构建了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了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表明:矿区承载力存在明显的高低分布和空间发展规律,根据承载力高低可将矿区划分为优等区、中等区、差等区,绘制了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布图,并对各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白马红格矿区承载力整体较低,中等区与差等区面积总和为615.73 km^2,占矿区总面积的28%,差等区面积达到79.25 km^2,占矿区总面积的3.6%,研究结果实现了对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可有效反映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状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矿区承载力差等区,提出了优化矿区周边环境、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绿色矿山等措施,对于提升整个矿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遏制矿区存在的不合理开采行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修复 地质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绿色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得立 李小磊 +1 位作者 梁元 辜俊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81,共7页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所住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关心,也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 ,以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质环境承...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所住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关心,也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 ,以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地质环境评价相关成果,分析地质环境的各种评价要素,提炼出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于机器学习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以眉山市彭山区为例,进行承载力评价,为其他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应用示范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机器学习 决策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华坪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骆延青 赵俊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64-66,共3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两个方面建立了华坪县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华坪县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评价,并将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低等承载能力、中等承载能力和高等承载能...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两个方面建立了华坪县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华坪县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评价,并将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低等承载能力、中等承载能力和高等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华坪县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为中等。最后,针对华坪县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分析法的郑州市三维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政乾 李宏伟 赵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6,共7页
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利用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三维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郑州市为例,运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地表生态交通环境等数据对郑州市地质环境进行三维... 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利用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三维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郑州市为例,运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地表生态交通环境等数据对郑州市地质环境进行三维建模,继而选取相应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郑州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已开发区域承载能力最弱,北部沿河区域承载能力较弱,城市中部承载能力适中,南部承载能力较强,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环境承载力 熵权TOPSIS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模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府谷县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宇新 邓念东 +2 位作者 郭鹏程 张富荣 郭亚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4041-14052,共12页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键纽带。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结...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键纽带。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等5个系统选取17类影响因素,引入半监督学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半监督学习模型提升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敏感性,回归预测精度较高;府谷县地质环境承载力由低至高划分为5个承载力等级分区,不同等级下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其中崩塌滑坡易发性等7项影响因素可优先用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半监督学习 影响因素 府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载基础-承载现状-承载潜力”模型的山东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念春 张学强 +4 位作者 冯泉霖 徐秋晓 李洪涛 郝杰 吴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地质环境对区域发展有一定的先决作用。山东省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存在崩滑流、采空塌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不能突破其承载力。地质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既要考虑地质环境基础条件,也要重视其承载... 地质环境对区域发展有一定的先决作用。山东省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存在崩滑流、采空塌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不能突破其承载力。地质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既要考虑地质环境基础条件,也要重视其承载现状,基于此才能科学评估地质环境承载力。本研究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围绕“承载基础-承载现状-承载潜力”模型,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和arcgis10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获得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附近、莱州湾一线、胶州湾一带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基础弱,其余地区承载基础较强;鲁西地区、烟台市北部地区受采矿活动以及地下水超采等人类活动影响,地质环境承载现状处于超载。包括鲁西北、鲁西南以及胶东半岛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承载潜力大。针对影响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山东省 承载基础 承载现状 承载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木里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评价 被引量:24
20
作者 何芳 刘瑞平 +2 位作者 徐友宁 乔冈 柯海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51-2259,共9页
为揭示木里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2010年和2013年2期高分辨遥感影像监测,野外调查和水土样品采集,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承载力的调查,查明了问题并对其破坏程度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 为揭示木里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2010年和2013年2期高分辨遥感影像监测,野外调查和水土样品采集,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承载力的调查,查明了问题并对其破坏程度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占压与破坏严重,河水受到Cu、Pb、Cr和Zn的污染,土壤受到Cd、As污染,高山草甸和沼泽地破坏及退化现象严重,冻土含水层结构遭到破坏,地质环境承载力适中。评价结果可为政府和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煤矿区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矿山遥感 遥感监测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