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 被引量:21
1
作者 曲永新 张永双 冯玉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01-304,共4页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但它们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工程地质 热点领域 环境地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学与工程的结合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平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1-288,共8页
本文就环境地质及环境地质工程的基本涵义,环境地质工程的特性、内容及分类等进行了探讨。环境地质工程是指防治地质灾害和其他不良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工程技术体系,它是以环境地质学为理论基础,是环境地质学与工程的结合。它不是一项简... 本文就环境地质及环境地质工程的基本涵义,环境地质工程的特性、内容及分类等进行了探讨。环境地质工程是指防治地质灾害和其他不良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工程技术体系,它是以环境地质学为理论基础,是环境地质学与工程的结合。它不是一项简单的、规范的工程,而是一项具有公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的系统工程。环境地质工程包括区划与管理,以及勘测、设计、施工、监测、监理。其中监测和监理贯穿于勘测—设计—施工全过程。文中还提出我国开展环境地质工程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工程 地质灾害 防治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环境地质工程 拓宽 环境地质工作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平根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7期26-28,共3页
一、环境地质阿工程的基本涵义及特点环境地质学核心是揭示自然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及发展演化趋势。
关键词 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工程 地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
4
作者 于扬 王登红 +7 位作者 王伟 高娟琴 王成辉 于沨 刘善宝 阚磊 岑况 秦燕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44,共18页
【研究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影响着地质生态有机系统研究理念,了解和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研究方法】围绕地质工作需求,从整体着眼,通过大量调研、野外采样和... 【研究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影响着地质生态有机系统研究理念,了解和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研究方法】围绕地质工作需求,从整体着眼,通过大量调研、野外采样和理化特性测试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最大程度地反映锂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研究结果】①阐明了锂在水圈(海洋底部、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融水、雪水、雨水)、岩石圈(大陆地壳、岩石、土壤)、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的区域性及多场耦合作用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锂在不同地质环境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性差异。②初步总结了各圈层锂元素庞大而复杂的生物、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及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③充实完善了锂在陆地生物圈关键层中的分布特征,完善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系统化、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估了人为活动(采矿)影响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优势生物个体(植物、动物骨骼)锂含量的变化特征,揭示了锂的“关键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梳理了锂缺乏与过剩的生物健康效应,为关键性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大型资源基地环境安全提供了科学支撑。【结论】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伟晶岩型锂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安全可控,黏土型、卤水型锂资源清洁、高效的开发利用目前仍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随着锂成因机制理论难题的深入研究、交叉学科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模拟技术的应用,将使锂元素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理量的锂对健康有益,但生物体内锂过剩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因此,有必要持续开展不同类型锂资源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安全合理开发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效应 生物健康效应 关键性矿产资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环境工程地质领域的几个主要问题及研究对策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润秋 张倬元 王士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0-16,共7页
本文总结了当前环境工程地质领域几个急待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科学问题及研究对策。最后,提出了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术路线。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 科学问题 研究对策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吴志军 吕大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48,共12页
对2023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并以青年基金申请量涨幅最大。近10... 对2023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并以青年基金申请量涨幅最大。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环境工程地质质量模糊评价——以陕西略阳城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卢玉东 张骏 李茂松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8,共6页
通过对陕西略阳城区地质背景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将影响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综合质量的要素概括为动力地质作用、斜坡稳定性、岩土体地基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等5大类。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 通过对陕西略阳城区地质背景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将影响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综合质量的要素概括为动力地质作用、斜坡稳定性、岩土体地基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等5大类。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将评价因子划分为3级;根据评价因子与人类活动特征的相互影响关系,将评价因子划分为3类,即敏感因子、重要因子和一般因子,建立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质量评价标准。在GIS支持下,建立了城市环境工程地质质量评价因子数据库。利用GIS空间栅格叠加分析功能,采用3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略阳城区环境工程地质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编制了环境工程地质质量现状综合评价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 地理信息系统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略阳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46
8
作者 徐正宣 张利国 +10 位作者 蒋良文 王科 张广泽 冯涛 王栋 宋章 伊小娟 王哲威 林之恒 欧阳吉 张晓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2,共14页
为全面掌握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沿线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查清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建设施工和通车运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各阶段勘察设计、科研专题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分析了主要工程地质问... 为全面掌握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沿线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查清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建设施工和通车运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各阶段勘察设计、科研专题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分析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铁路减灾选线原则,以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对策建议、施工和运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研究重点。结论表明:1)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等六大工程环境特征,也是工程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具有工程建设环境极其恶劣、铁路长大坡度前所未有、超长深埋隧道最为集中、山地灾害防范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五大工程建设难题;具有高原高山峡谷区地理数据快速准确获取难、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评估难、超级工程与物流保障难、生态环境风险大、重大工程建设及防控风险大等"三难两大"风险。2)研究区域属大型滑坡、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的集中区和易发区,并且各类灾害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链生性灾害;研究区域内的活动断裂与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压涌突水等多场耦合下的深埋隧道重大不良地质发育,影响和制约铁路工程选线及工程建设。3)采用"空天地"综合勘察手段,查明研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隧道穿越方式绕避大型复杂的浅表地质灾害;采用减少埋深、缩短长度、傍山靠河、走行于相对低温廊道、避开长大水平径流区等针对性工程措施,可有效应对浅表层及隧道不良地质问题。4)研究成果对川藏铁路的建设施工运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滇藏、中尼等铁路的勘察设计及建设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链生灾害 深埋隧道 减灾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及其在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相然 权惠庆 +1 位作者 曹振斌 邢纪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分析了神经网络理论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研究了 BP神经网络在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 ,并以烟台市为例 ,探讨了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相然 陈永建 时向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2,共5页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和由此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了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 。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 地程地质环境 水土流失 高层建筑 城市建设 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划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贾永刚 孙永福 单红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1-126,共6页
选取底质成分、基岩类型、第四系厚度、水深、基岩坡度、潮流流速、波高、构造发育情况共8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不... 选取底质成分、基岩类型、第四系厚度、水深、基岩坡度、潮流流速、波高、构造发育情况共8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不稳定区,阐述了各区存在的工程隐患,研究成果对胶州湾开发建设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环境 区划 模糊数学 胶州湾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及邻区的环境工程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相然 时向东 曹振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沿海地带是海陆交接的边缘地带 ,是一个多功能的自然综合体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开发潜力很大。但沿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而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又涉及许多部门和学科 ,在开发过程中已引起若干环境工程地质问... 沿海地带是海陆交接的边缘地带 ,是一个多功能的自然综合体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开发潜力很大。但沿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而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又涉及许多部门和学科 ,在开发过程中已引起若干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因此 ,加强沿海地带资源开发的环境工程地质研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带资源开发过程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沿海地带及其邻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区划。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沿海地带可持续发展方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 沿海地带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环境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相然 宗学刚 +1 位作者 蔺清涛 时向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1期62-65,共4页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城市土地开发中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也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每寸土地 ,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 ,研究...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城市土地开发中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也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每寸土地 ,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 ,研究了城市土地开发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并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角度 ,探讨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可持续利用 环境工程地质 土地资源 农业用地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划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巍 李培英 +3 位作者 马媛 张志强 汤民强 陈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2,共5页
珠江口海域区位优势明显,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地质类型多样。随着该海区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工程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对未来开发建设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文中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的调查资料,构建了以灾害地质类型和海底土体工程性质为... 珠江口海域区位优势明显,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地质类型多样。随着该海区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工程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对未来开发建设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文中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的调查资料,构建了以灾害地质类型和海底土体工程性质为基础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将研究区划分为577个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区、较稳定区、基本稳定区、较不稳定区、不稳定区。评价结果表明,稳定区约占研究区的70%;较不稳定和不稳定区约占研究区的26%。该区域除存在大地震、活动断裂等自然灾害地质因素外,受人类活动影响也在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环境 评价与区划 评价指标 模糊数学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志勇 孟祥连 +2 位作者 李响 苗晓岐 赵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34,共7页
中尼跨境铁路是首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铁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拼合的作用带内,其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度及风险极大的铁路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 中尼跨境铁路是首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铁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拼合的作用带内,其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度及风险极大的铁路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呈典型的"六极四高"特征,存在极高地应力下的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问题,深大活动断裂的工程地质效应问题,高烈度地震问题,高地温热害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泥石流水毁问题及其他工程地质问题。建议采用"科学研究作先导,先进勘察技术为手段,常规调查与勘探是基础"的勘察设计理念,针对性开展中尼跨境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布规律、对铁路工程影响、综合选线技术、工程措施等关键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尼跨境铁路 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工程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方法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中的应用——以抚顺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力 梁海安 +1 位作者 张文娟 荣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7-840,共4页
在对抚顺市城区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类比方法,选取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地下水条件和不良物理地质作用作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抚顺市城区划为3个工程地质环境... 在对抚顺市城区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类比方法,选取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地下水条件和不良物理地质作用作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抚顺市城区划为3个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差区(Ⅰ);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Ⅱ);工程地质环境质量一般区(Ⅲ),为抚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方法 地质分析 影响因子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 抚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坝区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勤 朱代洪 +1 位作者 苟联盟 李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6期33-35,共3页
根据现场资料 ,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坝区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发育的地质环境、形成机理、变形破坏特征、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等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库水位的逐渐升高 ,水库蓄水引起的近坝库岸稳定、库坝区渗漏、水库诱发地震及水库... 根据现场资料 ,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坝区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发育的地质环境、形成机理、变形破坏特征、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等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库水位的逐渐升高 ,水库蓄水引起的近坝库岸稳定、库坝区渗漏、水库诱发地震及水库淤积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已开始孕育和发展 ,有的问题已经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库岸稳定 渗漏 水库诱发地震 小浪底水利枢纽 库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岩土地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优势指标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志祥 罗国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60-366,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济南市在城市建设中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 ,做好岩土地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济南市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研究了济南市区岩土地基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济南市在城市建设中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 ,做好岩土地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济南市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研究了济南市区岩土地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与优势指标 ,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济南市区的岩土地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地基 环境工程地质 质量评价 优势指标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洪涛 王宝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51-457,共7页
剖析了工程地质环境的要素,并将其分为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边界条件和工程地质性质5个一级要素组;建立了基于G IS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流程,包括多源工程地质环境数据系统、G IS信息管理系统、G IS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和G... 剖析了工程地质环境的要素,并将其分为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边界条件和工程地质性质5个一级要素组;建立了基于G IS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流程,包括多源工程地质环境数据系统、G IS信息管理系统、G IS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和G IS工程地质环境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治决策系统;并讨论了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G IS系统结构。这些研究成果为开展基于G IS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环境 GIS 评价模型 系统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碛口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云辉 陈永志 傅志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碛口水利枢纽是黄河七大骨干工程之一。通过对该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碛口水库建成蓄水后,缺乏断块差异运动,不存在震源优势条件和诱导优势条件,产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库盘封闭完好,库区和坝肩两岸岩体... 碛口水利枢纽是黄河七大骨干工程之一。通过对该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碛口水库建成蓄水后,缺乏断块差异运动,不存在震源优势条件和诱导优势条件,产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库盘封闭完好,库区和坝肩两岸岩体均不存在永久性渗漏问题;黄河干、支流库尾段的高漫滩和Ⅰ级阶地上存在浸没问题;库区坍岸主要发生在黄土岸段的阶地上,其次为基岩—黄土岸段,基岩岸段基本为稳定库岸;浸没面积和坍岸总量很有限,相对损失较小;水库淤积严重,但不至于影响水库的正常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碛口水库 环境工程地质 诱发地震 渗漏 浸没 坍岸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