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理论建模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贾晓辉 王国全 冯光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运用最新的decay衰变纲图,通过理论建模,建立土壤中铀系、钍系、长衰变核素40K与环境地表的γ辐射致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关系,并与Beck公式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推导公式的准确性。为以后进行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的计算提供公式借鉴。
关键词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 理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并行优化模型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分析与预测
2
作者 刘君武 吴允平 林明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核电辐射环境监测网(ERMS)能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是核电最重要的外围监督性设施,为辐射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为掌握影响辐射数据质量的特征要素与及时发现环境的辐射异常,开展高压电离室探测器(HPIC)剂量率数据的特征挖掘与预... 核电辐射环境监测网(ERMS)能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是核电最重要的外围监督性设施,为辐射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为掌握影响辐射数据质量的特征要素与及时发现环境的辐射异常,开展高压电离室探测器(HPIC)剂量率数据的特征挖掘与预测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算法(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的γ辐射剂量率数据预处理方法,从其历史数据中学习涨幅趋势和拐点细节变化;针对数据的多维度特点,设计一种特征融合并行优化模型预测框架,以福建宁德核电站外围11个自动站辐射监测数据、天顶方向总电子含量(VTEC)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性能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辐射环境 高压电离室探测器 γ辐射剂量 奇异谱分析 特征融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某稀土尾矿库辐射环境监测与分析
3
作者 邬东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对包头市某稀土尾矿库的辐射环境水平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坝内库渣的γ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达680.3 nGy/h,约为包头市城区γ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的6.6倍;三个监测年度内土壤样品中钍-232活度浓度为36.1~364.7 Bq/kg,与2019... 对包头市某稀土尾矿库的辐射环境水平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坝内库渣的γ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达680.3 nGy/h,约为包头市城区γ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的6.6倍;三个监测年度内土壤样品中钍-232活度浓度为36.1~364.7 Bq/kg,与2019年全国监测范围值相比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尾矿库中的库渣平均钍-232活度浓度是1.417 Bq/g,尾矿库内的库渣应受到严格的监管,避免放射性污染扩散;尾矿库渗出水形成的尾矿库车间循环水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钍,其钍核素浓度在监测期间与当地地下水本底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Γ剂量 钍核素 辐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环保系统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 被引量:3
4
作者 倪士英 黄国夫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3-646,666,共5页
全国环保系统于2002年在四川进行了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比对结果表明,以高压电离室的测量结果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国产的BH型仪器测量数量大多偏低.国产JW型仪器测量数据大多偏高,手枪型小闪烁体剂量率仪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差较大。通... 全国环保系统于2002年在四川进行了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比对结果表明,以高压电离室的测量结果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国产的BH型仪器测量数量大多偏低.国产JW型仪器测量数据大多偏高,手枪型小闪烁体剂量率仪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差较大。通过这次比对,基本摸清了全国γ剂量率测量仪的性能状况,为今后开展测量比对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系统 γ辐射剂量 Γ剂量 比对 环境 积累 状况 参考值 电离室 高压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计数管剂量率仪用于环境辐射水平测量时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伯学 毛用泽 +3 位作者 马文帮 张俊生 李湘葆 叶志跃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本文针对G-M计数管剂量率仪器用于测量环境辐射水平,讨论了其能量响应的改进方法、自身本底的影响以及在典型Y辐射场中能量响应所造成的极端误差。G-M计数管经过包适当的能量响应补偿层,单能能响可以达到好于±30%.在... 本文针对G-M计数管剂量率仪器用于测量环境辐射水平,讨论了其能量响应的改进方法、自身本底的影响以及在典型Y辐射场中能量响应所造成的极端误差。G-M计数管经过包适当的能量响应补偿层,单能能响可以达到好于±30%.在典型Y辐射场中能量响应所造成的极端误差不超过士15%。经过扣除自身本底,测量下限可以达到IO ̄(-8)Gy/h的量级,兼顾一般环境辐射水平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计数管 天然环境辐射 剂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及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帆 李雪贞 +1 位作者 马国学 杨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6,共9页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处理与利用已经成为目前环境质量监测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γ辐射剂量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清洗及降噪等处理,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γ辐射剂量率数据预处理方法,设置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处理与利用已经成为目前环境质量监测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γ辐射剂量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清洗及降噪等处理,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γ辐射剂量率数据预处理方法,设置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有监督特殊数据检测模型,并评估包含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清洗、数据变换、数据转换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对特殊数据检测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数据预处理后,数据质量提高,特殊数据识别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数据预处理为后续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及特殊数据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预处理 环境γ辐射剂量 时间序列 特殊数据检测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低剂量率辐射诱导电荷效应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宝平 王桂珍 +2 位作者 龚建成 周辉 郭红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介绍了LC4007RHA和LC4007RHB两种器件空间低剂量率辐射诱导电荷效应评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MIL STD883C测试方法1019.4的基础上,60Co辐照加25℃室温退火,可以提供对空间氧化物陷阱电荷效应相对于1019.4不太保守的估计;另外,就美军标...  介绍了LC4007RHA和LC4007RHB两种器件空间低剂量率辐射诱导电荷效应评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MIL STD883C测试方法1019.4的基础上,60Co辐照加25℃室温退火,可以提供对空间氧化物陷阱电荷效应相对于1019.4不太保守的估计;另外,就美军标1019.4测试方法中利用100℃168h高温加速"反弹"实验来检验空间环境中与界面态相关的失效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导 评估技术 MOS器件 剂量 电荷效应 反弹现象 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滨海核电站海上γ辐射剂量率的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占阳 胡澄 +4 位作者 孙雪峰 张启明 陈谦 杨立涛 贺一凡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基于滨海核电站海上γ辐射剂量率的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辐射监测装备,可全天候、长时间、在线组网、连续自动测量水面和空气中的γ剂量率、获取水中γ能谱数据并进行核素识别和计算活度浓度,并实时地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 基于滨海核电站海上γ辐射剂量率的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辐射监测装备,可全天候、长时间、在线组网、连续自动测量水面和空气中的γ剂量率、获取水中γ能谱数据并进行核素识别和计算活度浓度,并实时地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和北斗短报文两种形式上传至地面数据服务中心。在非事故情况下,该系统是对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发生重大核安全事故或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派船巡测时方法不标准、数据不及时不连续、人员受照风险大、船只易受污染和行动代价高等问题;在恶劣的极端气象条件下,无人值守的自动监测系统能够为核电站提供实时有效的水体和空气中的γ剂量率、气象、海水温度等监测数据,有效地提升了核电站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的监测能力,对滨海核电站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滨海核电厂 Γ剂量 辐射安全 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球化学数据估算陆地γ辐射剂量率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萍 朱立 +3 位作者 程建平 施工 李君利 刘桂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5,共5页
通过国土资源部门U、Th、K核素(10×10km2网格数据)换算的比活度数据计算了全国30个省市陆地γ辐射剂量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卫生、环境保护部门陆地γ辐射剂量率现场实测和计算的数据以及国土资源部门计算的环境陆地γ辐射剂... 通过国土资源部门U、Th、K核素(10×10km2网格数据)换算的比活度数据计算了全国30个省市陆地γ辐射剂量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卫生、环境保护部门陆地γ辐射剂量率现场实测和计算的数据以及国土资源部门计算的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规律,探讨了利用地球化学数据估算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可能性,提出了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数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陆地 数据计算 估算 换算 核素 γ辐射剂量 环境保护部门 网格数据 比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榆林地区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缉银 张春芳 +2 位作者 李建伟 刘宗义 裴永祥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8-46,51,共10页
本文报道了1986年榆林地区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调查结果。全区大致按面积均匀布设了82个网格点;原野、道路和室内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26、5.25和8.61×10^(-(?))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3.26—7.... 本文报道了1986年榆林地区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调查结果。全区大致按面积均匀布设了82个网格点;原野、道路和室内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26、5.25和8.61×10^(-(?))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3.26—7.94)、(3.021—7.049)和(5.70—11.95)×10^(-3)Gy·h^(-1)。各道路与原野和室内与原野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比值之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01和1.70;变化范围分别为(0.75—1.47)和(0.93—2.61)。全区原野、道路和室内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在内)的算术均值分别为9.97、9.96和12.14×10^(-8)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8.16—11.99)、(7.97—11.94)、(9.32—16.28)×10^(-8)Gy·h^(-1)、全区由天然贯穿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816μSv 和2.06×10~3人·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陆地r辐射 剂量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剂量当量率监测仪表的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永 陈慧莉 +1 位作者 张志龙 李爱武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研制了一种根据ICRU推荐的定向剂量当量的定义设计的、以薄塑料闪烁体作为探测组件、小电流放大器为基本测量手段的便携式定向剂量当量率监测仪。经过实验室实验及现场检验 ,仪表的量程、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定向剂量当量监测仪表 研制 弱贯穿辐射 场所监测 外照射监测 环境辐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山辐射环境历史演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菲菲 李旋 金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6期34-38,46,共6页
调查了某铀矿山居民区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吸收剂量率和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的辐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实地监测数据,对辐射剂量估算,评价该矿山辐射环境的现状。结果表明,该矿山排放的放射性... 调查了某铀矿山居民区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吸收剂量率和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的辐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实地监测数据,对辐射剂量估算,评价该矿山辐射环境的现状。结果表明,该矿山排放的放射性物质确实对当地的居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所调查的时间段内,该矿山评价区域由放射性物质排放所致关键子区居民的最大年有效剂量为0.52 mSv;无论是历史时期还是现状,其关键核素都是222Rn。指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应考虑减少222Rn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山 辐射环境 氡及其子体 空气吸收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洪昌 谢锋 +5 位作者 王文团 耿明 张文骏 张梅英 刘鲁 杜平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4-46,共13页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10×10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1608个网格点,各类加密点210个。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65、5.66和5.65×...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10×10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1608个网格点,各类加密点210个。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65、5.66和5.65×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5.17×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9.47和9.34×1^(-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68和2.66×10^(-8)Gyh^(-1),室外均为2.98×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2.15和12.00×10^(-8)Gyh^(-1),室外分别为8.63和8.64×10^(-8)Gyh^(-1);(6)字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山东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4、0.51和0.75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79、3.80和5.59×10~4man·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调查 天然贯穿辐射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谈根洪 李翠琴 +1 位作者 李明 钟秉照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7,共11页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336个。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按网格,点(以下简称为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336个。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按网格,点(以下简称为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8.53、8.48和8.55×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9.10×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3.39和13.68×10^(-8)Gy·h(-1);(4)宇宙射线致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仅均值,室内分别为2.39和2.36×10^(-8)Gy·h^(-1),室外分别为2.74和2.73×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5.78和16.04×10^(-8)Gy·h^(-1);室外分别为11.27和11.28×10^(-8)Gy·h^(-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1、0.77和0.98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4.6和5.8×10~4人·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调查 天然贯穿辐射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谱-剂量转换函数的NaI辐射探测器能量响应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平 万清 +4 位作者 董文龙 许诗朦 但玉娟 龚岚 黄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针对NaI辐射探测器存在光子能量响应不一致现象从而导致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利用自主研制的一套基于NaI探测器的环境水平剂量仪,完成在电离辐射计量标准实验室的能谱测量,并结合能谱-剂量转换函数G(E)进行能量响应修... 针对NaI辐射探测器存在光子能量响应不一致现象从而导致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利用自主研制的一套基于NaI探测器的环境水平剂量仪,完成在电离辐射计量标准实验室的能谱测量,并结合能谱-剂量转换函数G(E)进行能量响应修正方法测试验证。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环境水平剂量仪能量响应(平均能量范围48 keV~1.25 MeV)优于±3.0%,剂量率线性范围(-4.60%~1.95%),满足国际标准IEC 61017:2016技术指标能量响应(±30%)和剂量率线性范围(-15%~22%)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I辐射探测器 能量响应 周围剂量当量 环境水平剂量 G(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建 杨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6-304,共9页
本文介绍了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讨论了监测系统设计时考虑的主要问题,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的选择,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该系统采用高压电离室为探测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本达到了灵敏度高、量程宽、全自动无... 本文介绍了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讨论了监测系统设计时考虑的主要问题,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的选择,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该系统采用高压电离室为探测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本达到了灵敏度高、量程宽、全自动无人值守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γ辐射 剂量 连续监测 系统 秦山核电基地 连续监测系统 环境γ辐射 核电 秦山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 网络技术 设计要求 无人值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政国 谭一致 叶一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309个,各类加密点1007个。调查结果表明:(1)湖南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7.11、6.90和7.07×1...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309个,各类加密点1007个。调查结果表明:(1)湖南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7.11、6.90和7.07×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7.05×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0.43和10.56×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67和2.66×10^(-8)Gy·h^(-1);室外分别为3.00和2.98×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3.1和13.2×10^(-8)Gy·h^(-1),室外分别为10.1和9.88×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湖南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8、0.24和0.82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3.1、1.3和4.4×10~4人·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天然贯穿辐射 剂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俊山 陈宝田 +2 位作者 张润润 何泽勇 李进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49-459,共11页
本文报道了山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262个,各类加密点255个,调查结果表明:(1)山西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39、5.43和5.41×... 本文报道了山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262个,各类加密点255个,调查结果表明:(1)山西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39、5.43和5.41×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4.84×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8.09和8.24×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份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3.46和3.36×10^(-8)Gy·h^(-1),室外分别为3.85和3.73×10^(-8)Gy·h^(-1);(5)天然贯穿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1.55和11.60×10^(-8)Gy·h^(-1),室外分别为9.24和9.16×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山西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46、0.30和0.76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0.77和2.0×10~4人·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辐射 剂量 调查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文元 杜学林 +3 位作者 张宝忠 付叔 陈军 张文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35-448,共14页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调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调查结果。在全区110万余km^2的面积上以25×25km网格布设了1018个测点。全区天然环境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1m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范围为(0.96—18.6...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调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调查结果。在全区110万余km^2的面积上以25×25km网格布设了1018个测点。全区天然环境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1m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范围为(0.96—18.62)×10^(-8)Gy·h^(-1),按测点、面积和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5.45、5.32和5.72×10^(-8)Gy·h^(-1);全区道路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1.07—26.08)×10^(-8),平均值为5.92×10^(-8)Gy·h^(-1);全区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3.82—18.94)×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9.26和9.49×10^(-8)Gy·h^(-1);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室外变化范围为(3.12—5.55)×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3.93和3.85×10^(-1),室内变化范围为(2.60—4.66)×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3.52和3.40×10^(-8)Gy·h^(-1);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室外变化范围为(8.31—11.26)×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9.38和9.57×10^(-8)Gyh^(-1),室内变化范围为(11.20—14.67)×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12.78和12.89×10^(-8)Gy·h^(-1);天然贯穿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及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天然本底 环境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莹 郑水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7-123,共17页
关键词 环境 天然贯穿辐射 剂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