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政产学研联盟的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实例分析
1
作者 俞建伟 刘谦忠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调研,揭示了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该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村已有的...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调研,揭示了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该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村已有的人文资源、自然地理和特色产业优势,整合所在区域创新要素资源,构建区域性政产学研联盟,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联盟 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长效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涛 罗必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120,123,共4页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新农村建设 必要性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友好技术需求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学术 刘楠 邓毅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139,共6页
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农村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主要需求领域进行了分析,初步尝试筛选了若干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农村环境友好技术发展中的... 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农村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主要需求领域进行了分析,初步尝试筛选了若干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农村环境友好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最后,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该类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环境友好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生态农村的建设 被引量:4
4
作者 华启和 高金龙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6-368,共3页
本文在反思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体探索农村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生态农村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模式.
关键词 生态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 环境友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户用型沼气发展模式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凤莲 郑小红 +4 位作者 高云超 邝哲师 潘木水 黄小光 徐志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114-116,共3页
概述了我国沼气的发展和利用模式,我国沼气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三结合"、"四位一体"和"五配套"模式;然而不同地区也提出不同的生态模式,如广西恭城模式、江西赣南模式、贵州织金模式等,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特... 概述了我国沼气的发展和利用模式,我国沼气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三结合"、"四位一体"和"五配套"模式;然而不同地区也提出不同的生态模式,如广西恭城模式、江西赣南模式、贵州织金模式等,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特点涌现出大量多种沼气利用模式,特别是我国南方普遍推广应用的"猪-沼-果"模式,对当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沼气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基本途径之一,多年应用实践证明,沼气不仅具有提供能源的基本作用,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改善农村环境、提供肥料、改变卫生状况、作为饲料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沼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农村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户用 模式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续)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水山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2005年5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亲自带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财政部、建设部、央行等几家单位参与,共8个人一起去韩国考察。8人小组回来后,形成了两个报告上报给中央,一个是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感悟,另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 “2005年5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亲自带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财政部、建设部、央行等几家单位参与,共8个人一起去韩国考察。8人小组回来后,形成了两个报告上报给中央,一个是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感悟,另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他们提出,目前的中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搞好农村建设发展。这两个报告成为‘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的重要参考依据。”(《国际金融报》2006年03月10日第七版),因此,了解韩国新村运动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诸多媒体如《中国国情国力》《、中国社会导刊》《、党政干部论坛》、《小城镇建设》、《瞭望东方周刊》、《半月谈》等都有相关的文章发表。为使我们的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韩国新村运动的全貌,经作者同意,以作者在《光明网·光明观察》的系列文章为蓝本,本刊做了整理和采编,其中《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的试行错误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已发表在本刊2006年第2期。本期《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新方向》是其中的第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环境友好 韩国 运动 借鉴 农业 亲和 社会主义 中国国情 小城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标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志祥 兰国玉 +1 位作者 谢贵水 黄华孙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5期18-20,共3页
本文围绕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从胶园规划设计、垦植、防护林建设、胶园抚管与改造5个方面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的标准,以期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提供依据,达到橡胶种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优配置,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可持... 本文围绕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从胶园规划设计、垦植、防护林建设、胶园抚管与改造5个方面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的标准,以期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提供依据,达到橡胶种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优配置,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生态胶园 建设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构建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柯珍堂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搭建了资金及技术等平台,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搭建了资金及技术等平台,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主要从探讨乡村旅游的特点及内涵、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平台等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建议,从而理清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组织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广东德庆县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孝智 季六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103,127,共12页
"德庆模式"是以政府组织、农民主体、中介服务、产业驱动、品牌整合及和谐发展为内涵,以"一大品牌优势、两大发展主题、三大服务网络、四大建设目标、五大政府功能、六大支持系统"为方案的实践模式,核心在于建立运... "德庆模式"是以政府组织、农民主体、中介服务、产业驱动、品牌整合及和谐发展为内涵,以"一大品牌优势、两大发展主题、三大服务网络、四大建设目标、五大政府功能、六大支持系统"为方案的实践模式,核心在于建立运行公共服务、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三网同构的"泛中介"服务网络。本文基于差异化制度安排和政府宏观组织与微观协调功效,尝试提出县域"政府组织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组织 新农村建设 “德庆模式” “泛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校校园建设浅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文武 赵乐稳 伍国正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92-94,共3页
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从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校园建筑设计和校园建设施工等方面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校校园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高等学校 校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规划 适时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轨道交通——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专访 被引量:7
11
作者 施仲衡 梁青槐 孔令洋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城市轨道交通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超前规划 建设 国内生产总值 污染物排放量 市政公用事业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设的任务及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现平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4,共4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它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因此,高等教育也必须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设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它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因此,高等教育也必须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设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并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校园文化生活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大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沼气为纽带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13
作者 杨从党 李贵勇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S3期155-158,共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首先,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首先,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其次,要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内容。第三,要扩大公益事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沼气池 生态 沼气工程 农村经济 村庄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纽带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需要法制型村官
14
作者 王长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法制村官 农村基层干部 法制观念 依法办事 法律意识 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 党的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历史性转变——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
15
作者 胡明刚 《绿色中国》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在新世纪中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完成“历史性转变”,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创新环境管理模式,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和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和推进环境友好型城... 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在新世纪中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完成“历史性转变”,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创新环境管理模式,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和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和推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着力解决影响上海长远发展和市民健康的环境问题,建立城市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和谐,这也将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局 环境友好 城市建设 上海市 人大代表 历史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带动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实践探讨——以湛江钢铁基地村民搬迁安置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建华 王燕 《规划师》 2007年第2期22-24,共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湛江钢铁基地村民搬迁安置项目采用企业带动型的建设模式,集中安置村民,依靠工业企业带动农村,加速乡村城镇化,实现了“有居”“可居”“宜居”“乐居”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企业带动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异质型农民的分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景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150-154,共5页
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是农民,对农民进行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区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更加健康。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民的分类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群体中可以分化出与大众化农民不同的具备特殊人力资本的异质型农民。并根据新制度经济... 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是农民,对农民进行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区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更加健康。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民的分类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群体中可以分化出与大众化农民不同的具备特殊人力资本的异质型农民。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了有利于异质型农民分化的制度环境形成的因素。文末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案例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分化 异质农民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颖 孙重民 《云南林业》 2014年第4期24-25,共2页
橡胶作为最要的战略资源,与钢铁、石油、煤炭合称为4大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双版纳因高温多雨、气候湿润、环境静风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关键词 环境友好 西双版纳 胶园 生态 国民经济建设 战略资源 国防建设 现代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南客等著:《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态——循环·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论》
19
作者 颜萍 冯必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友好 可持续发展 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 节约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费勤俭 《甘肃林业》 2016年第5期9-10,共2页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全面系统地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部署。"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党的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全面系统地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部署。"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环境 农村改革 基础工程 党的建设 小流域治理 清洁 生产建设项目 战略目标 综合治理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