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冬小麦产量估测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鹏飞 杨飞 杜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131,共8页
依托国产环境减灾卫星构建作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不但能提供与MODIS-NDVI、AVHRR-NDVI几乎相当的作物生长动态变化信息,还能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将其应用于作物估产应更有优势。该研究以地处鲁西北平原的山东省禹城... 依托国产环境减灾卫星构建作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不但能提供与MODIS-NDVI、AVHRR-NDVI几乎相当的作物生长动态变化信息,还能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将其应用于作物估产应更有优势。该研究以地处鲁西北平原的山东省禹城市为研究区,探讨基于环境减灾卫星影像构建冬小麦NDVI时序曲线,基于曲线特征参数,开展遥感估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可依赖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重建冬小麦NDVI时序曲线,求算其生长季最大NDVI、返青期NDVI、生长季累积NDVI、营养生长期NDVI的变化速率、生殖生长期NDVI的变化速率等特征参数,建立可靠的估产模型。所建模型的建模决定系数为0.87,相对误差为5.02%;交叉检验决定系数为0.78,相对误差为6.87%。该研究可为基于遥感的作物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模型 估测 产量 时序NDVI 环境减灾卫星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的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海亮 汪秀华 +1 位作者 戴声佩 田光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91-198,共8页
洪涝灾害监测是农情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遥感监测可以弥补地面观测耗人、耗财、信息滞后等诸多不足,已成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基于HJ-1A/1B-CCD数据,以海南岛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内400个训练样本,利用区分度(division... 洪涝灾害监测是农情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遥感监测可以弥补地面观测耗人、耗财、信息滞后等诸多不足,已成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基于HJ-1A/1B-CCD数据,以海南岛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内400个训练样本,利用区分度(division degree,DD)对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基于蓝光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based on blue light,NDWI-B)和混合水体指数(combined index of NDVI and NIR for water body identification,CIWI)3种水体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应用HJ-1CCD数据进行纯水体、湿地识别时,NDWI-B模型效果最好(综合区分度分别为31.30%、28.13%),是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的最优模型。经验证,NDWI-B模型的水体识别总体精度达91.50%。通过对采样点的水体指数值与地物类型的反复对比确定NDWI-B模型的水体识别阈值为-0.015。利用NDWI-B模型对海南岛2010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的洪涝灾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0月12日的灾情最为严重,全岛洪水淹没面积达到监测期内最高值,为120.22km2,除东方、昌江、乐东外所有市县均出现新增水体,新增水体主要分布于村庄、耕地、道路、城镇居民地等。从区域上看,东部的文昌、琼海、海口、定安为洪涝重灾区,西部的东方、昌江、乐东为洪涝轻灾区。全岛洪涝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其次为旱地。10月12日,水田、旱地的淹没面积分别为61.46和29.59 km2,耕地(水田和旱地)淹没面积占总淹没面积的比例为75.73%。NDWI-B模型具有水陆区分度较大和水体面积提取精度较高的优点外,还能够识别小范围水体和湿地,是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较为理想的模型。该文为海南岛水资源管理、洪涝灾害动态监测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洪涝 灾害 监测 环境减灾卫星 基于蓝光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与决策树技术的植被分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睿 冯敏 +2 位作者 孙九林 廖顺宝 王卷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8-1495,共8页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基于遥感数据获取区域7种典型植被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曲线趋势及其特征值,研究基于曲线差异的植被分类信息提取方法。同时,以国产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作为主要遥感数据源,提取研究区5月上...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基于遥感数据获取区域7种典型植被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曲线趋势及其特征值,研究基于曲线差异的植被分类信息提取方法。同时,以国产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作为主要遥感数据源,提取研究区5月上旬与8月上旬两期NDVI数据及其比值,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研究得到区域30 m空间分辨率植被分类结果。经实地验证,一级类型总体分类精度为83.64%,二级类型为70.91%,其中乔木林的分类精度最高,然后是农田与草地,灌丛的分类精度相对最低。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据提取植被分类信息,为国产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的广泛深入应用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 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 NDVI时间序列曲线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影像森林火灾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朝辉 亓雪勇 +1 位作者 龚亚丽 祝令亚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4期85-88,99,共5页
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频繁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随着国内外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特别是红外卫星遥感已成为森林火灾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的环境一号卫星A、B星(简称HJ-1A卫星、1B卫星)于2008年9月成功发射,其中的HJ-1B... 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频繁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随着国内外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特别是红外卫星遥感已成为森林火灾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的环境一号卫星A、B星(简称HJ-1A卫星、1B卫星)于2008年9月成功发射,其中的HJ-1B卫星搭载了红外多光谱相机,在森林火灾监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在早期的火灾发现、中期的灾害跟踪、后期的灾害损失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减灾卫星在森林火灾监测方面的优势,对环境减灾卫星森林火灾监测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红外 森林火灾 遥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CCD影像自动几何精纠正与正射校正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边金虎 李爱农 +2 位作者 雷光斌 张正健 吴炳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181-7191,共11页
我国环境减灾光学卫星(HJ)多光谱CCD影像由于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大幅宽等优势,能够提供同一区域不同生长阶段的植被信息,是提取具有生态学意义土地覆盖及开展植被生理生态参量反演的重要数据源之一。然而,目前该数据产品的几何定位不准... 我国环境减灾光学卫星(HJ)多光谱CCD影像由于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大幅宽等优势,能够提供同一区域不同生长阶段的植被信息,是提取具有生态学意义土地覆盖及开展植被生理生态参量反演的重要数据源之一。然而,目前该数据产品的几何定位不准确及山区地形畸变误差使其难以满足应用需求。高定位精度是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参数反演与应用分析的前提,遥感影像的几何精纠正与正射校正是遥感数据预处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分析国内外卫星影像自动化处理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HJ CCD影像幅宽大的特点,构建了HJ CCD影像的自动几何精纠正与正射校正处理系统。与目前商业软件相比,自动几何精纠正与正射校正处理系统采用了自动化的控制点搜索与过滤方法,能有效提高控制点选取的效率与精度。同时,结合DEM数据,系统自动拟合卫星飞行路径并纠正由偏离星下观测导致的山体位移。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自动几何精纠正和正射校正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该系统已被成功应用于全国生态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专项土地覆盖遥感监测的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遥感影像预处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几何精纠正 正射校正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境减灾卫星遥感监测冰雹灾害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丹 殷世平 +2 位作者 于成龙 方丽娟 张贵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132,共5页
【目的】寻求一个高效、准确的冰雹灾害遥感监测方法,为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针对2011-08-18黑龙江省木兰县一次冰雹灾害的个例,结合天气实况和雷达资料,利用从环境减灾卫星获得的遥感数据(2009-2... 【目的】寻求一个高效、准确的冰雹灾害遥感监测方法,为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针对2011-08-18黑龙江省木兰县一次冰雹灾害的个例,结合天气实况和雷达资料,利用从环境减灾卫星获得的遥感数据(2009-2011年),分析了冰雹灾害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对遭受冰雹灾害区域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植物遭受冰雹灾害后的一段时间内,NDVI出现异常下降的现象,与未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差别明显,说明利用NDVI来判别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是可行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为木兰县西南部(东经127°38′~127°55′,北纬45°55′~46°06′),受灾总面积为82.17km2。监测结果表明,遥感监测冰雹灾害的准确率平均可达86.67%。【结论】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冰雹灾害进行遥感监测和灾害等级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灾害 环境减灾卫星 遥感监测 归一化植被指数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青海湖面积动态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宝康 卫旭丽 +5 位作者 杜玉娥 冯蜀青 梅朵 李昌玉 刘玉子 张加昆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我国大型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论述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段和单波段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水体识别模式,并根据该...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我国大型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论述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段和单波段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水体识别模式,并根据该模式提取了青海湖自2008年9月以来至2011年每年4至11月期间的水体面积。结果表明,1)2008―2011年,青海湖面积呈持续增大趋势,且2008―2010年增幅较小,而2011年青海湖面积增幅显著;2)2009―2011年,青海湖面积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波动,但2011年各季节面积均高于前3年同期;3)2008―2010年青海湖自9月开始至封冻前,面积逐月减小,且2009―2010年青海湖面积均在9月达到最大值;2011年与前3年相比,青海湖面积除7月与2010年同期大致相当外,其余各月面积明显偏大,且湖面至10月才达到最大值;4)2008-2011年的10月,青海湖面积变化较明显的区域位于青海湖的东岸和西岸,湖岸线分别向东、向西推进了130~630和100~600m,东岸沙岛湖季节性与青海湖连通;5)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近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青海湖周边河流的入湖径流量增加;青海湖周边人类生产活动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水体识别模式 青海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的小麦干旱监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来刚 刘婷 +2 位作者 高超 李长安 程永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469,共5页
以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计算垂直干旱指数、改进型的垂直干旱指数与植被供水指数,对河南豫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干旱监测与评价,并对比分析了3种干旱监测指数在不同小麦生育期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进型的... 以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计算垂直干旱指数、改进型的垂直干旱指数与植被供水指数,对河南豫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干旱监测与评价,并对比分析了3种干旱监测指数在不同小麦生育期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进型的垂直干旱指数比垂直干旱指数干旱监测更为有效,在冬小麦拔节期,植被供水指数干旱监测效果最好.说明利用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干旱监测与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冬小麦 环境减灾卫星 垂直干旱指数 植被供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冬小麦冻害评估 被引量:16
9
作者 董燕生 陈洪萍 +2 位作者 王慧芳 顾晓鹤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2-179,I0003,共9页
评估冬小麦冻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对于灾后及时采取田间管理补救措施、恢复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产多时相环境减灾卫星1号遥感数据(HJ-1),以河北省中南部冬小麦冻害为例,通过分析植被指数对冻害的敏感性,选择了增强型植被指数(... 评估冬小麦冻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对于灾后及时采取田间管理补救措施、恢复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产多时相环境减灾卫星1号遥感数据(HJ-1),以河北省中南部冬小麦冻害为例,通过分析植被指数对冻害的敏感性,选择了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作为评估冬小麦冻害的最优植被指数。开发了一种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冬小麦冻害评估方法,以冻害指数作为冬小麦冻害程度的评估指标,利用地面实测样本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受灾前后冬小麦EVI的变化与冻害程度呈显著线性相关,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冬小麦冻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遥感 植被 冻害 冬小麦 冻害指数 环境-减灾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快速提取植被供水指数产品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美辰 胡卓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770-3772,3826,共4页
研究总结出一种快速自动化多时相遥感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用ERDAS对植被供水指数数据产品进行模型化,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旱灾 植被供水指数 快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贵军 黄文江 +2 位作者 刘三超 邢著荣 王纪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1-828,共8页
根据四流近似辐射传输理论,建立了适合环境与减灾卫星高光谱传感器(HSI)的大气校正解析模型,给出了模型中6个大气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经与MODTRAN模型比较,解析模型误差小于0.5%,表明具有较高的数值模拟精度。利用与HSI数据同步过境MO... 根据四流近似辐射传输理论,建立了适合环境与减灾卫星高光谱传感器(HSI)的大气校正解析模型,给出了模型中6个大气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经与MODTRAN模型比较,解析模型误差小于0.5%,表明具有较高的数值模拟精度。利用与HSI数据同步过境MODIS数据生成的大气温湿度廓线产品和气溶胶产品,求解出了6个大气校正参数,并将其用于定标后HSI数据的大气校正,获得了地物真实高光谱反射率。经与地面同步观测光谱数据比较,波长大于700nm波段范围内校正结果与地面观测值一致性较好;其他波段受仪器自身存在较大噪声影响,校正后反射率高于地表观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HSI 大气校正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国际服务模式探索与成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思全 李素菊 +2 位作者 汤童 王平 温奇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运行管理、减灾应用、用户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一年来,在成功应对国内数十场新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积极开展国内应用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国际服务模式,拓展为国外救灾工作提供灾害监测产品服务,并先后成功应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加拿大火灾、中缅边境火灾、海地特大地震等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展示了我国空间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良好应用,树立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国际救灾服务 探索与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鄱阳湖枯期水域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和海霞 黄河 汤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共5页
鄱阳湖水体范围参数对揭示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和旱灾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枯水期地物类型复杂且分布不连续,水体微观构成机制复杂多样,导致水体及其邻界地物光谱特征复杂,现有卫星影像水体提取方法效率和精度难以适用景观异质... 鄱阳湖水体范围参数对揭示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和旱灾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枯水期地物类型复杂且分布不连续,水体微观构成机制复杂多样,导致水体及其邻界地物光谱特征复杂,现有卫星影像水体提取方法效率和精度难以适用景观异质性强的水体范围提取。基于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数据,协同使用阈值法、决策树法和区域生长法开展卫星影像鄱阳湖枯水期水体提取,并以人工目视解译结果作为真值,开展精度验证和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目视解译需要2 d的时间缩短到2 h以内,显著提高了效率,正确识别率为目视解译的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水期 环境减灾卫星数据 水体提取 景观异质性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高光谱数据在减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和海霞 杨思全 +3 位作者 陈伟涛 黄河 崔燕 谢湘平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6期118-125,共8页
利用中国环境减灾-1A(HJ-1A)卫星高光谱数据开展减灾应用研究,可提高灾害预警监测能力,提高灾害预警监测精度,拓展国产星载高光谱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简要介绍了HJ-1A高光谱数据的主要特征,阐述了高光谱灾害监测的原理,初步开展... 利用中国环境减灾-1A(HJ-1A)卫星高光谱数据开展减灾应用研究,可提高灾害预警监测能力,提高灾害预警监测精度,拓展国产星载高光谱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简要介绍了HJ-1A高光谱数据的主要特征,阐述了高光谱灾害监测的原理,初步开展了该数据在减灾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HJ-1A高光谱数据在区域土壤有机碳估算等其他行业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HJ-1A高光谱数据能够满足干旱、火灾、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主要灾害类型预警、监测和评估需要。针对HJ-1A高光谱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幅宽窄、速度慢和工程化应用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一是完善后续星数据指标;二是改进高光谱成像仪(HSI)大气纠正等数据处理方法;三是构建面向灾害领域的地物光谱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1A卫星 高光谱 灾害监测 高光谱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雪灾监测评估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杨思全 刘龙飞 +1 位作者 王磊 张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150,共6页
环境减灾A、B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专门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的两颗光学小卫星。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重要组成,A、B星的发射标志着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组网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国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有了稳定数据源。环境减灾小... 环境减灾A、B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专门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的两颗光学小卫星。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重要组成,A、B星的发射标志着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组网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国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有了稳定数据源。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A、B星分别搭载了多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和超广谱成像仪,最大观测幅宽达到700 km,最快重返周期小于48 h。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具备宽视场覆盖、高重访频率、多谱段观测的特点,因此星座卫星多传感器的综合应用适合雪灾、洪涝灾害等大范围灾害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在介绍环境减灾A、B星有关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减灾A、B星数据在2008年10月26日至28日西藏雪灾中的应用情况,对卫星数据在雪灾监测与评估业务中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建立了环境减灾A、B星在雪灾范围评估、风险预警与灾情评估的技术路线,以期为开展雪灾监测评估应用、尽快发挥减灾应用效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雪灾监测评估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二号卫星的2023年铁山港红树林病虫害动态监测
16
作者 袁羽杰 钟仕全 +2 位作者 蒋卫国 初爱萍 凌子燕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准确识别红树林病虫害及监测其变化过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广西铁山港红树林发生了严重的红树林病虫害,使用国产环境减灾二号卫星(HJ2A、HJ2B)的快速获取数据的特点,通过反演遥感植被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 准确识别红树林病虫害及监测其变化过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广西铁山港红树林发生了严重的红树林病虫害,使用国产环境减灾二号卫星(HJ2A、HJ2B)的快速获取数据的特点,通过反演遥感植被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参数,进行阈值分割,获取受病虫害红树林的面积及受害程度。结果表明:(1)2023年铁山港受病虫害影响的红树林最大面积为571.52hm^(2),占铁山港红树林总面积的51.60%;(2)当0.1≤FVC≤0.5时,红树林受病虫害侵害,对病虫害红树林的受灾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0.1≤FVC<0.23为重度受灾,0.23≤FVC<0.46为中度受灾,0.46≤FVC≤0.5为轻度受灾,其中2023年10月8日重度受灾的红树林为257.82hm^(2),占该时间受灾红树林面积的45.11%;(3)2023年10月8日时铁山港病虫害红树林面积最大且受灾程度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卫星 红树林 病虫害 动态监测 铁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卫星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仪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相里斌 王忠厚 +3 位作者 刘学斌 袁艳 计忠瑛 吕群波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43-49,共7页
介绍了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为环境与灾害监测测预报小卫星研制的超光谱成像仪总体方案,阐述了该类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方法,以及光学、机械、电子、定标和数据复原处理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仪器在轨运行获... 介绍了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为环境与灾害监测测预报小卫星研制的超光谱成像仪总体方案,阐述了该类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方法,以及光学、机械、电子、定标和数据复原处理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仪器在轨运行获得的部分超光谱数据,以及仪器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干涉光谱成像技术 空间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的森林火灾迹地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然 刘良明 +1 位作者 曹庭进 周正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2期62-66,102,共6页
森林火灾迹地是森林火灾的基本描述因子之一,是评估森林火灾严重程度的重要资料。本文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的特性,提出将GEMI指数作为火灾迹地检测指数;为了降低利用单幅影像进行火灾迹地检测时云污染现象对检测精度造成的影响,构建... 森林火灾迹地是森林火灾的基本描述因子之一,是评估森林火灾严重程度的重要资料。本文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的特性,提出将GEMI指数作为火灾迹地检测指数;为了降低利用单幅影像进行火灾迹地检测时云污染现象对检测精度造成的影响,构建时序GEMI指数合成方法;并进一步提出适用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的基于时序合成GEMI影像的火灾迹地检测算法;最后,将算法应用于2009年4月发生在中国黑龙江的森林火灾,检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反映出森林火灾过火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迹地 环境减灾卫星 GE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小卫星影像水体和湿地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曲伟 路京选 +1 位作者 李琳 李小文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4期28-33,共6页
本文在研究HJ星多光谱CCD相机数据地物光谱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波段的改进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B),并分别利用HJ星数据和ETM+数据,比较分析了NDWI-B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的效果。结果证明,应用NDWI-B除可... 本文在研究HJ星多光谱CCD相机数据地物光谱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波段的改进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B),并分别利用HJ星数据和ETM+数据,比较分析了NDWI-B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的效果。结果证明,应用NDWI-B除可准确提取大范围水体外,还能够提取小范围水体和湿地,为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的洪水淹没等水体分布信息快速自动提取提供了一种实用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环境减灾卫星 水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的研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银年 王建宇 薛永祺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50-56,共7页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及其定标、弱信号高增益放大及载荷轻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了多元红外探测器和空间斯特林制冷技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共用一个光路,集成到一个焦面上,由同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制冷。其中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相结合,具有200~500K的大动态范围,提高了对地物热特性和火灾监测的能力。自2008年9月卫星发射以来,红外相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研制要求,在雪灾、旱灾、火灾和秸秆焚烧、水体污染等环境灾害监测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分别纳入到民政部和环保部的卫星减灾、环境监测业务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环境减灾-1B卫星 遥感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