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育路径研究——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1
作者 邓正华 黄雅楠 +1 位作者 高余 何姣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8,共6页
青少年是洞庭湖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研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健全洞庭湖水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体系、建立和谐的人水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建立环境知识、环境经历、环境态度、环境信念和... 青少年是洞庭湖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研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健全洞庭湖水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体系、建立和谐的人水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建立环境知识、环境经历、环境态度、环境信念和情境因素相结合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研究发现,环境态度、公共规范、环境信念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知识和环境经历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无直接显著影响,但是分别通过环境态度、环境信念中介变量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情境因素中的奖惩机制和行为约束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教育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行为 中学生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市居民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区的实地调查为例
2
作者 邱雷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156-158,共3页
环境问题不仅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而且也是社会个体行为呈现差异的有关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对福州市区展开调查,以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公众参与五个主要... 环境问题不仅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而且也是社会个体行为呈现差异的有关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对福州市区展开调查,以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公众参与五个主要角度来研究居民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机理,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构建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STATA15.0软件对居民环境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城市居民 环境保护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地位、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焦开山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利用CGSS2010的环境项目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经济地位、环境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以及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童年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较弱,其通过影响个人成年期社... 利用CGSS2010的环境项目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经济地位、环境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以及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童年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较弱,其通过影响个人成年期社会经济地位而产生的间接影响比较显著;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意识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行为既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有显著的间接影响;环境意识显著影响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行为,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强度受到客观情境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依恋与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贾衍菊 孙凤芝 刘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167,共9页
在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旅游者数量的持续增加给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引导和鼓励大众游客主动实施环境保护行为是应对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情感驱动分析是当前环境保护行为形成机制研究的新路径。个... 在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旅游者数量的持续增加给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引导和鼓励大众游客主动实施环境保护行为是应对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情感驱动分析是当前环境保护行为形成机制研究的新路径。个体对经常接触的环境会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地方依恋情感,现代旅游流动性的增强使旅游者与特定目的地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联系,形成旅游目的地依恋。以往研究表明,地方依恋情感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目的地依恋影响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情结、社会联结4个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以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构建"旅游目的地依恋-满意度-环境保护行为"的结构关系模型,选择厦门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旅游目的地依恋对游客一般环保行为和特定环保行为的影响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目的地依恋正向影响游客的一般与特定环境保护行为;(2)目的地依恋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3)游客满意度负向影响一般环境保护行为,正向影响特定环境保护行为;(4)目的地依恋对一般环境保护行为的作用强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游客目的地依恋对一般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强。这表明目的地依恋不仅直接影响游客环境保护行为,而且通过满意度施加间接影响,并且目的地依恋与一般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因此,为了提升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目的地管理者应发挥游客在目的地环境保护中的首要作用,通过重视游客情感价值、培育游客的目的地依恋、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等途径激发游客内在环境保护行为机制,实现旅游者与目的地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依恋 环境保护行为 满意度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M的湿地公园水环境保护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黄礼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41-46,共6页
湿地公园水环境的保护与湿地公园高质量的发展息息相关。基于集体理性利他主义视角,将人际信任纳入规范激活理论构建了旅游者水环境保护行为概念模型,以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315位旅游者为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 湿地公园水环境的保护与湿地公园高质量的发展息息相关。基于集体理性利他主义视角,将人际信任纳入规范激活理论构建了旅游者水环境保护行为概念模型,以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315位旅游者为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结果意识与责任归属通过道德义务间接驱动水环境保护行为;(2)人际信任通过水环境保护态度间接驱动水环境保护行为。因此,研究结论有利于补充水环境保护行为的理论成果,为引导湿地公园旅游者实施水环境保护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行为 NAM 人际信任 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测度——外部表现、内在动因和分类维度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建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6,共6页
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列联表分析对公众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公众对不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的外部表现不完全一致。当消费行为与自身利益... 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列联表分析对公众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公众对不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的外部表现不完全一致。当消费行为与自身利益相容(实施收益大于实施成本),那么公众更乐于实行。反之公众实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内含三个关键因子:购买因子、使用因子、回收因子。这三个因子分别体现了公众三种不同的内在心理动机:基于自然保护的强社会利益动机、基于自我保护的弱社会利益动机、基于经济利益的个人利益动机;据上述三个因子可以把公众细分为四个不同的子群体(非节约环保型消费者、节约环保型消费者、节约环保型使用回收者和节约环保型回收者);这四个群体在年龄、个人月收入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论对相关政府机构转变公众消费行为模式(即引导公众转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消费行为 心理动机 市场细分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环境业绩考核体系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郁明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4,共2页
在“绿色经济”潮流下,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环境信息披露也已成为国际趋势。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开展,具有家族化管理模式和高耗能密集型生产特色的民... 在“绿色经济”潮流下,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环境信息披露也已成为国际趋势。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开展,具有家族化管理模式和高耗能密集型生产特色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显得尤为严重,需要承担的环境责任也越来越重。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环境业绩考核体系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绩考核体系 企业环境 民营企业 节约型社会建设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 环境保护行为 环境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教育功能对青少年环保行为的影响——以成都湿地公园为例
8
作者 李玄姝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期186-188,192,共4页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湿地公园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媒介受到普遍关注。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少年环境保护行为为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成都市多个湿地公园为采样地...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湿地公园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媒介受到普遍关注。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少年环境保护行为为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成都市多个湿地公园为采样地,对394名青少年在游览湿地公园前后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对青少年环境保护行为影响,为优化湿地设计和开展湿地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湿地知识和环境态度对青少年环境保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湿地知识和环境态度相互具有正向影响,环境态度对青少年环境保护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青少年游览湿地公园后,在湿地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方面都有提升,其中湿地知识提升更为显著,湿地公园的教育功能通过提升青少年的湿地知识,逐渐塑造其正确的环境态度,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环境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湿地知识 环境态度 环境保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背景下公众减少驾车以及购车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汪若宇 秦川申 徐建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746,共9页
从“社会困境”的理论视角,使用针对北京居民环境行为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探究公众面临大气污染时选择减少驾车和购车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线性与定序两种回归方法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影响个体购车和驾车减排行为的主观因素... 从“社会困境”的理论视角,使用针对北京居民环境行为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探究公众面临大气污染时选择减少驾车和购车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线性与定序两种回归方法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影响个体购车和驾车减排行为的主观因素有所不同。其中,未购车人群的购车意愿受到个体知觉行为控制感的影响较明显,而已购车人群减少驾车的意愿更容易受到个体对大气污染的道德规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预期付出成本较大时,即使他们具备高的知觉行为控制感,也难以在行为上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行为 大气污染 社会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与途径--评《淡水干涸的危机》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莹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9-I0010,共2页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情况的不断加剧,加快环保意识在全民中的渗透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在学前教育阶段引导幼儿形成环保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基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环保意识培...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情况的不断加剧,加快环保意识在全民中的渗透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在学前教育阶段引导幼儿形成环保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基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环保意识培养方面主要依靠外部引导,因此,教师应当创新传统教学理念,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学前教育的各环节之中,真正落实环保意识培养从娃娃抓起的任务。作为少年环保科普丛书之一的《淡水干涸的危机》(叶榄、孙君,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以地球水资源污染、浪费等为主要内容,以通俗化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向广大青少年读者介绍因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危机,以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引起广大青少年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读者 学前教育 现代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理念 环保意识 全球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行为 水资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