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星CCD影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石华 角媛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72,共6页
从空间分辨率、几何纠正精度、辐射精度和纹理4个方面对HJ-A-CCD图像进行评价,并与同范围的CBERS-02B-CCD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J-A-CCD的信息量、对比度、几何定位精度等方面与CBERS-02B-CCD相比尚有差距;可通过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改... 从空间分辨率、几何纠正精度、辐射精度和纹理4个方面对HJ-A-CCD图像进行评价,并与同范围的CBERS-02B-CCD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J-A-CCD的信息量、对比度、几何定位精度等方面与CBERS-02B-CCD相比尚有差距;可通过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改善图像质量,HJ-A-CCD数据仍有很大的图像改善空间,并在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测绘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星 CBERS-02B—CCD 空间分辨率 几何畸变 辐射精度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星座系统成功建立
2
作者 靳力(摘编) 瞭望(摘编)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6期48-48,共1页
2008年10月20日,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宣布,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自9月6日发射成功以后,A星成功变轨,A、B星实现相位180。星座系统建立,星地系统工作正常,卫星在轨技术状态良好,主要载荷工作正常,地面接收和处理系统... 2008年10月20日,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宣布,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自9月6日发射成功以后,A星成功变轨,A、B星实现相位180。星座系统建立,星地系统工作正常,卫星在轨技术状态良好,主要载荷工作正常,地面接收和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两星图像质量良好,图像处理工作状态稳定,并通过图像质量转阶段评审,在轨测试转入应用评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星座系统 小卫星 图像质量 国家航天局 发射成功 技术状态 地面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
3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3期20-20,共1页
2009年3月30日,据人民网报道,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仪式,两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投入使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又一个全新的... 2009年3月30日,据人民网报道,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仪式,两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投入使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又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填补我国在环境减灾方面自主数据信息的空白。此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国防科工局负责人透露,即将挂牌的联合国天基减灾系统北京办事处,将向全球提供卫星减灾数据,A、B星在国际减灾服务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据悉,A、B星在轨测试期间已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了部分图像,并为澳大利亚扑灭森林火灾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反响较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建站接收数据的申请。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将成为继美国“陆地卫星”、法国“斯波特”卫星之后,又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陆地观测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 交付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减灾系统 陆地观测卫星 环境保护 民用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小卫星CCD图像的滨海湿地监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任玉环 刘亚岚 +2 位作者 许华 刘旭东 尹球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3期27-32,37,共7页
湿地生态系统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气候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的监测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以渤海湾-莱州湾为研究区域,利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HJ-1)CCD图像通过... 湿地生态系统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气候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的监测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以渤海湾-莱州湾为研究区域,利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HJ-1)CCD图像通过分层分类法提取滨海湿地的分布,并以黄骅市为例对湿地的变化进行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HJ-1 CCD图像进行滨海湿地的监测是可行的,且与Landsat图像相比HJ-1 CCD数据具有高获取频率和宽覆盖范围,从而可以为湿地分布和变化的监测与管理提供经济有效的支撑。对湿地景观格局的评价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湿地景观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天然湿地逐渐减少,人工湿地相对增多,人类的影响正日益加剧,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信息提取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明年将要发射三颗灾害监测卫星
5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3期28-28,共1页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将帮助实现我国及周边国家自然灾害的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能力。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 发射 自然灾害 周边国家 监测能力 全天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星CCD数据大气校正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源 顾行发 +1 位作者 余涛 高海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4期6-9,共4页
利用6S模型和同步气象资料,对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 A的CCD1传感器数据进行了大气校正和反射率反演。同时对CCD1传感器1~4波段大气校正前后的反射率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大气校正后的1~3波段的地面反射率明显降低,4波... 利用6S模型和同步气象资料,对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 A的CCD1传感器数据进行了大气校正和反射率反演。同时对CCD1传感器1~4波段大气校正前后的反射率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大气校正后的1~3波段的地面反射率明显降低,4波段的地面反射率升高;利用同步野外实测地面数据对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数据进行了检验,两者结果基本一致;此外,还进行了定量化误差分析,以同步野外实测地面数据作为标准,将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数据与之对比,分析了可能带来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利用6S大气校正方法能够有效去除HJ-1 A星CCD图像的大气影响,获取地物绝对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星 CCD图像 大气校正 6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的研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银年 王建宇 薛永祺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50-56,共7页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及其定标、弱信号高增益放大及载荷轻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了多元红外探测器和空间斯特林制冷技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共用一个光路,集成到一个焦面上,由同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制冷。其中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相结合,具有200~500K的大动态范围,提高了对地物热特性和火灾监测的能力。自2008年9月卫星发射以来,红外相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研制要求,在雪灾、旱灾、火灾和秸秆焚烧、水体污染等环境灾害监测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分别纳入到民政部和环保部的卫星减灾、环境监测业务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环境减灾-1B卫星 遥感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方志勇 范一大 +1 位作者 王兴玲 陈世荣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卫星业主单位国家减灾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并首次引入了卫星应用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轨测试完成了预定的测试内容,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研制总要求》的规定,且卫星数据在... 卫星业主单位国家减灾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并首次引入了卫星应用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轨测试完成了预定的测试内容,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研制总要求》的规定,且卫星数据在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及环保应用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 环境减灾-1A 1B卫星 在轨测试 减灾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一号”A、B卫星成功发射
9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火箭 小卫星星座 发射任务 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一箭双星
10
作者 黄(摘)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109,共1页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卫星于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对我国的防灾减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防灾减灾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小卫星星座 双星 快速监测 可替代 升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颗“环境减灾”卫星一箭发射成功
11
《地理教学》 2008年第12期44-44,共1页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卫星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对我国的防灾减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星座 发射成功 防灾减灾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快速监测 可替代 升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发射首颗环境卫星
12
《地理教学》 2006年第10期44-44,共1页
我国将于2007年下半年首次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用于环境监测与灾害预报。目前,在建的“2+1”星座中,卫星和传感器正在根据研制总要求进行生产。我国环保系统目前已有两千多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上报监测数据3000万个,对... 我国将于2007年下半年首次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用于环境监测与灾害预报。目前,在建的“2+1”星座中,卫星和传感器正在根据研制总要求进行生产。我国环保系统目前已有两千多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上报监测数据3000万个,对大气、水体、生态等方面的环境监测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与研究手段基本停留在常规阶段,无法实现大范围、及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卫星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发射 环境监测 灾害预报 环保系统 监测数据 成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像元二分模型的内蒙古正蓝旗植被覆盖度格局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40
13
作者 马娜 胡云锋 +1 位作者 庄大方 张学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的纯净像元;以此为基础,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研究区其它权威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LUCC)数据,对比分析了本研究所得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精度,评价了2000~2009年间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过程,指出本区在实施有关生态工程后植被覆盖度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研究结果证明,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地区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是简洁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草地覆被的HJ星NDVI校正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睿 孙九林 +2 位作者 张金区 王卷乐 廖秀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9-198,共10页
NDVI时间序列数据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星)装载的4部CCD传感器能够满足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植被动态监测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两方面的需求,基于其建立的NDVI时间序列产品对于研究该区域的植被变化状况具... NDVI时间序列数据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星)装载的4部CCD传感器能够满足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植被动态监测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两方面的需求,基于其建立的NDVI时间序列产品对于研究该区域的植被变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波段的差异对不同传感器获取的NDVI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对HJ星4部CCD传感器以及LandSat卫星TM、ETM+传感器的波段分析,利用同时相遥感影像对获取并推算6部传感器NDVI在中国北方中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地的NDVI交叉校正系数,并通过野外实测光谱数据计算等效NDVI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J星4部CCD传感器间获取的NDVI差异能够达到5%,本研究中得到的传感器间NDVI交叉校正系数能够将该差异有效减小到2%以内。同时证明了传感器中心波长对NDVI的影响大于波段宽度对NDV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时间序列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波段差异分析 NDVI交叉校正 中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阈值的HJ-1B图像云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杰 杨磊库 +3 位作者 李慧芳 梁洪有 马晓红 谢玉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8,共7页
针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1B星(HJ-1B)的传感器波段特征,通过对云检测阈值的年度波动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波谱标准差异常的"动态阈值云检测算法"。该算法的实现主要是采用图像配准、波段运算、线性回归和误差分析... 针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1B星(HJ-1B)的传感器波段特征,通过对云检测阈值的年度波动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波谱标准差异常的"动态阈值云检测算法"。该算法的实现主要是采用图像配准、波段运算、线性回归和误差分析等方法,获取云异常区域,进而剔除图像中的云像元。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检测出不同时相、不同类型下垫面上空的云像元,为有效利用HJ-1B数据并提高其图像分类精度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差异常 动态阈值 云检测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1B星(HJ-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IACCD数据的辐射传输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源 顾行发 +3 位作者 余涛 高海亮 李娟 胡新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12-5015,共4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斯克腾旗贡尔大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HJ-IA的CCD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采用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和SAIL模型,根据贝叶斯理论回归反演LAI,获取LAI反演效果图。同时利用同步野外实测地面数据对反演LAI进行检验,...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斯克腾旗贡尔大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HJ-IA的CCD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采用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和SAIL模型,根据贝叶斯理论回归反演LAI,获取LAI反演效果图。同时利用同步野外实测地面数据对反演LAI进行检验,发现两者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0.696。最后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HJ-IA的CCD数据反演LAI,可较好地反映地面状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星(HJ-IA) CCD图像 叶面积指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湾纳潮量现状卫星遥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小敏 王其茂 +1 位作者 丁静 石立坚 《海洋测绘》 2011年第6期48-51,共4页
利用14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HJ-1A/1B)CCD相机卫星数据,提取不同潮位下渤海海湾的水域面积。结合潮汐订正的方法,计算获得了2010年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纳潮量分别为9.32×1010m3、3.03×1010m3和0.54×1010m3。计... 利用14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HJ-1A/1B)CCD相机卫星数据,提取不同潮位下渤海海湾的水域面积。结合潮汐订正的方法,计算获得了2010年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纳潮量分别为9.32×1010m3、3.03×1010m3和0.54×1010m3。计算结果将为渤海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纳潮量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卫星遥感 潮汐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1数据和V-I-S模型的城市不透水层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丹丹 杜培军 +1 位作者 夏俊士 柳思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4期92-99,共8页
选择2008年和2010年徐州市城区的HJ-1A/1B多光谱遥感图像,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和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3种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基于V-I-S(植被-不透水层-土壤)模型提取城市不透水层。对3种方法的精度... 选择2008年和2010年徐州市城区的HJ-1A/1B多光谱遥感图像,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和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3种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基于V-I-S(植被-不透水层-土壤)模型提取城市不透水层。对3种方法的精度分析对比表明,MLP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徐州市城市化的发展。对两个时相多光谱影像提取的不透水层信息的分析表明,徐州市近两年的发展中心已逐渐向城市边缘地带扩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不透水层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TM与HJCCD影像植被指数的交互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正午 杨爱霞 仲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论证Landsat TM与HJ CCD影像植被指数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将多对同日过境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 1A/1B)CCD1/CCD2影像及Landsat TM影像的灰度值转换成表观反射率,然后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影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二者归一化... 为了论证Landsat TM与HJ CCD影像植被指数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将多对同日过境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 1A/1B)CCD1/CCD2影像及Landsat TM影像的灰度值转换成表观反射率,然后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影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二者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二者的转换方程,分析二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HJ CCD及Landsat TM影像的植被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转换方程的转换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植被指数 交互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小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区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宇 陈绍杰 +1 位作者 杜培军 薄海光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2期85-90,共6页
采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遥感数据,对徐州西矿区2008年~2009年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4种分类方法的比较,选择精度最高的决策树分类图进行分析。试验表明:采矿活动导致徐州西矿区植被面积... 采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遥感数据,对徐州西矿区2008年~2009年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4种分类方法的比较,选择精度最高的决策树分类图进行分析。试验表明:采矿活动导致徐州西矿区植被面积下降明显,大部分转为建筑用地;同时,矿区土地复垦使塌陷积水面积减少;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斑块的形状趋于规则化,景观多样性减小。评价变化检测精度,结果表明:国产小卫星遥感数据能有效地应用于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一号小卫星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