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向切缝管聚能射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阳威 蒋志明 +3 位作者 邓琛 张庆彬 胡敏 于永纯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环向切缝管装药爆炸时爆轰产物粒子的运动演化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SPH-FEM)耦合算法构建了环向切缝管爆破模型,在炸药上设置高斯点锁定不同位置的SPH粒子,观察分析不同粒子的运动速度、轨迹及岩体损伤过程。... 为了研究环向切缝管装药爆炸时爆轰产物粒子的运动演化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SPH-FEM)耦合算法构建了环向切缝管爆破模型,在炸药上设置高斯点锁定不同位置的SPH粒子,观察分析不同粒子的运动速度、轨迹及岩体损伤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切缝与不切缝位置的爆轰产物粒子的运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环向切缝中部与其端部以及非切缝段处均存在明显速度差。这种差异将在岩体中产生复杂应力场,有效促进被爆岩体的破坏。数值模拟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向切缝管壁上的环向切缝能有效地调制爆轰波波形,进而通过切缝管狭缝的气隙聚能效应控制并会聚爆轰产物的流向与爆炸能量的定向释放,形成有别于传统空穴装药聚能效应的狭缝气隙聚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切缝管 SPH-FEM 数值模拟 气隙聚能效应 爆炸能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向切缝聚能管在隧道掘进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凯 赵新琛 +3 位作者 崔步云 蒋志明 彭松 张庆彬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1,共6页
为研究环向切缝聚能管的实际应用效果,在隧道现场开展了环向切缝管的掏槽爆破试验和掌子面中部增设超深孔的聚能管爆破试验。结果表明环向切缝聚能管能够增加掏槽进尺和提高炮孔利用率,且环向切缝的纵向间距为3~4 cm时效果最优;在环向... 为研究环向切缝聚能管的实际应用效果,在隧道现场开展了环向切缝管的掏槽爆破试验和掌子面中部增设超深孔的聚能管爆破试验。结果表明环向切缝聚能管能够增加掏槽进尺和提高炮孔利用率,且环向切缝的纵向间距为3~4 cm时效果最优;在环向切缝聚能管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加设超深中间孔试验,结果显示加设超深中间孔,可进一步提高0.13 cm掏槽爆破进尺和1%炮孔利用率,且中间超深孔采用MS1段雷管起爆时的掘进效果更优,但与此同时增大了周边岩体的振动速度。试验验证环向切缝管聚能用于隧道掘进爆破的良好应用效果,为环向切缝聚能管在隧道掘进中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 现场试验 环向切缝管 聚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向切缝药包爆破块度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寅洪 张庆彬 +2 位作者 颜天成 刘保旭 刘公剑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2,共11页
为研究环向聚能作用对爆破块度的改善效果,采用标准混凝土试块开展了环向切缝药包爆破与常规爆破试验。对两种不同爆破方式得出的爆破块度进行了筛分统计,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装药量下环向切缝药包爆破得到的平均块度和大块率较低;与常规... 为研究环向聚能作用对爆破块度的改善效果,采用标准混凝土试块开展了环向切缝药包爆破与常规爆破试验。对两种不同爆破方式得出的爆破块度进行了筛分统计,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装药量下环向切缝药包爆破得到的平均块度和大块率较低;与常规爆破相比,环向切缝药包爆破平均块度可降低2~15 mm,大块率可减少0.66%~30.74%。针对环向切缝药包爆破时,其减小平均块度的程度随装药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现象,选取3种典型药量(4、10和14 g)构建了数值模型进行裂纹扩展特征分析,对比了切缝药包爆破时切缝处孔壁爆破压力与常规爆破时相应位置的爆破压力。结果表明:常规爆破时孔壁裂纹均匀向外发展,且裂纹长度基本相同;环向切缝药包起爆后,在切缝与非切缝交界处先形成裂纹并扩展,其他位置的裂纹后形成且长度较短。对切缝处孔壁的爆破压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药量情况下环向切缝药包与常规爆破的压力峰值之差分别为0.62、1.25和0.41 GPa,从应力分布角度解释了环向切缝药包可通过改变爆破能量在被爆体内的分布规律进而降低爆破块度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药包 爆破块度 数值模拟 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向切缝药包的隧道掏槽爆破技术
4
作者 耿晓轲 杨鹏辉 +4 位作者 余文洋 张庆彬 陆海军 周昱臻 肖槐平 《工程爆破》 2025年第4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常规柱状药包爆破以及环向切缝药包爆破的能量分布,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对比了2种爆破方式在装药近区承爆体的粉碎区特征和裂纹扩展长度,结果显示常规柱状药包爆破产生的粉碎区形状近似为圆形,而环向切缝药包爆破产生的粉碎区形... 为研究常规柱状药包爆破以及环向切缝药包爆破的能量分布,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对比了2种爆破方式在装药近区承爆体的粉碎区特征和裂纹扩展长度,结果显示常规柱状药包爆破产生的粉碎区形状近似为圆形,而环向切缝药包爆破产生的粉碎区形状类似“齿轮”状,且前者粉碎区的面积为后者粉碎区面积的1.7倍,但切缝药包产生的主裂纹扩展长度要明显大于常规柱状药包产生的主裂纹。由于环向切缝药包的聚能效应受切缝管材质影响较大,优选了PVC、PPR和不锈钢管3种材质的切缝管进行了切缝药包模型试验,根据爆破块度和裂纹扩展对比得出不锈钢管材质的切缝管爆破效果最好,但考虑到成本和现场应用的便利性,推荐采用PVC材质的管材作为切缝管。为验证环向切缝药包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河南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商段大别山隧道开展现场应用研究,试验证明在同样装药量的情况下环向切缝药包的掘进进尺比常规柱状药包爆破提高了23 cm,炮孔利用率提升了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环向药包 掏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