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南海区域航空网络空间演化及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孙舒琦 王帮娟 +1 位作者 刘承良 刘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1-842,共12页
环南海地区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起锚之地,厘清其区域的航空连通性及其发育机制对促进各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构建航空连通性指数并运用优势流和TERGM模型,尝试刻画环南海区域航空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 环南海地区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起锚之地,厘清其区域的航空连通性及其发育机制对促进各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构建航空连通性指数并运用优势流和TERGM模型,尝试刻画环南海区域航空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并揭示其自组织发育机制。研究发现:①环南海区域内航空枢纽等级体系保持基本恒定性和一定突变性,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曼谷、马尼拉、中国香港、广州等城市是环南海区域航空联系的关键枢纽。②环南海区域内航空联系稳定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三角区,并呈现向东部中国沿海城市及菲律宾蔓延态势,轴辐组织呈现出多中心演化态势,遵循区域集聚规律。③在影响机制方面,网络演化主要受到内生结构、城市属性与城际关系的共同作用。闭合三元结构对航空联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核心城市的航空联系扩张迅速,低等级节点在网络演化过程中愈发呈现主动扩张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制度邻近性、文化邻近性以及合作事件对航空客运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和冲突事件对航空联系产生负向影响,网络整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南海区域 航空网络 节点连通性 指数随机图(TERG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南海地区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宾幕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85-188,192,共5页
农户生态行为对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及农业生态转型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基于环南海地区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识别影响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程度... 农户生态行为对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及农业生态转型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基于环南海地区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识别影响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程度不高,影响其行为响应的显著因素为养殖规模、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技术采纳预期收益、市场发育程度、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认知、生态环境价值认知和非农就业经历。可见,适度提高水产生态养殖比重、提高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收益预期和生态理性有助于提升农户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采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户行为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 行为响应 Binary Logistic模型 环南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环南海经济圈的区域整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拉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认为环南海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应积极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环南海经济圈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区域的多目标整合,建立环南海经济圈,形成一个“规模经济体”,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对抗欧洲及北美贸易集团。
关键词 环南海 经济圈 区域整合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南海经济圈与我国的亚太经济战略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拉昌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7年第1期4-9,共6页
分析环南海经济圈有关条件,建立环南海经济圈可增加该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共同市场,提高整体效应,成为世界第四极。
关键词 环南海 经济圈 亚太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海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性图卷积网络的环南海地区湿地遥感分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心媛 贺智 +1 位作者 楼桉君 肖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湿地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环南海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开展该地区湿地监测对推动我国滨海湿地的跨境联合保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图卷积网络(BiGCN)... 湿地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环南海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开展该地区湿地监测对推动我国滨海湿地的跨境联合保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图卷积网络(BiGCN)的湿地分类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分层分类思想,首先利用随机森林区分湿地与非湿地,然后构建BiGCN对湿地进行细化分类。在BiGCN中采用双线性模型、优化图结构、更优的激活函数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结果表明,在环南海地区3个Sentinel-2数据集上,本文提出的模型分类总体精度均大于92%,比现有图卷积网络提高了4%以上,且耗时大幅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分类 遥感 深度学习 环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南海地区海上丝路历史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五座典型城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壮 董卫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6,共8页
环南海地区海上丝路历史城市既是古代海洋贸易与人文交流的空间载体,也是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的文化高地,对于推动基于历史、着眼未来的国际历史遗产保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历史信息转译、对比分析等... 环南海地区海上丝路历史城市既是古代海洋贸易与人文交流的空间载体,也是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的文化高地,对于推动基于历史、着眼未来的国际历史遗产保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历史信息转译、对比分析等方法,选取环南海地区五座典型海上丝路历史城市,提炼总结其在丝路贸易与殖民贸易两个时期所呈现的“有破有立、港性凸显、植入限定、海洋倾向、商贸完备”五个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归纳得到渐进式同化和突变式移植两种空间形态演变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经济贸易主导因素及其他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影响机制,以期为国际海洋贸易型历史城市研究以及联合保护发展提供前瞻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路 历史城市 空间形态 影响机制 环南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南海历史地理与海防建设论坛”在我校召开
7
作者 郭声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100,共1页
2013年9月14日-15日,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了“环南海历史地理与海防建设论坛”,来自广东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中心主任郭声波教授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首席专家做了工作报告。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海防建设 环南海 论坛 科学研究基金 专家学者 暨南大学 重大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 主持人语
8
作者 郭声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8,共1页
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以来,中国人开始有规模地向东南亚地区移居,环南海中国文化圈逐渐形成,中国在环南海地区进一步发挥大国的强大作用,同时与东来的西方文化发生碰撞。围绕中国人在南海地区的活动,围绕南海海洋权益的历史渊源,学术... 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以来,中国人开始有规模地向东南亚地区移居,环南海中国文化圈逐渐形成,中国在环南海地区进一步发挥大国的强大作用,同时与东来的西方文化发生碰撞。围绕中国人在南海地区的活动,围绕南海海洋权益的历史渊源,学术界有过多种角度的探索,暨南大学的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也有悠久的学术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南海 历史地理研究 主持人 郑和下西洋 东南亚地区 中国人 西方文化 历史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海洋政治战略研究——论南海争端中的中国作为 被引量:20
9
作者 巩建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75-87,共13页
就中国目前的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争端已成为全球热点。从南海争端的问题属性来看,这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化的、结构化不良的政治问题,是一个重要而紧急的战略问题。从南海争端中的战略格局来看,中国面临内外双重战略压力,面临着战争... 就中国目前的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争端已成为全球热点。从南海争端的问题属性来看,这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化的、结构化不良的政治问题,是一个重要而紧急的战略问题。从南海争端中的战略格局来看,中国面临内外双重战略压力,面临着战争与和平的两难选择。为此,中国应采取系统性的战略措施积极应对南海争端,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从各层面、各领域展开实质性行动,在做好积极维护主权准备的同时,争取用政治与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政治 南海大开发 屯海 环南海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与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互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尔升 李雪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85-97,3-4,共14页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自由贸易区,支持海南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南建自由贸易港必然会促进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尤其是海洋合作,从而使得建立新的海洋治理...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自由贸易区,支持海南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南建自由贸易港必然会促进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尤其是海洋合作,从而使得建立新的海洋治理模式、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成为较好选择。依据自由贸易港与南海海洋共同体基于地缘政治经济联系的空间重构、海洋经济合作、海洋产业互补、海洋要素交流等既定事实,对自由贸易港建设与构建海洋共同体的互动机制、地缘政治经济效应进行探讨,可为推动环南海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南海海洋共同体 海南 环南海国家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型旅游度假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分界洲岛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文 陆斌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264-266,269,共4页
指出了海南分界洲岛为典型的海岛型旅游度假区,以分界洲岛为例,探讨了分界洲岛的旅游环境容量情况,主要从该岛的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旅游空间环... 指出了海南分界洲岛为典型的海岛型旅游度假区,以分界洲岛为例,探讨了分界洲岛的旅游环境容量情况,主要从该岛的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外,其余3项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以及旅游社会环境容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分界洲岛旅游环境容量建设的策略,并为分界洲岛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型旅游度假区 旅游境容量 海南分界洲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方法 被引量:42
12
作者 孔江平 王茂林 +3 位作者 黄国文 麦涛 肖自辉 杨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共28页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国家语言安全,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中国周边国家生态语言学及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愈加凸显。近十年来,生态语言学在重新认识语言本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应用服务及全球语...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国家语言安全,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中国周边国家生态语言学及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愈加凸显。近十年来,生态语言学在重新认识语言本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应用服务及全球语言一文化一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们需要以更科学、更技术化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周边国家的语言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南海国家 语言生态 理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承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2,2,共8页
越南现存3万多件汉文碑铭拓片,一直是国际汉学和国际东南亚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近年在越南出土的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舍利塔铭》,是越南目前所知最早的汉文碑铭。隋文帝在仁寿年间(601—604年)分三次向各州颁赐舍利并建塔供养,... 越南现存3万多件汉文碑铭拓片,一直是国际汉学和国际东南亚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近年在越南出土的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舍利塔铭》,是越南目前所知最早的汉文碑铭。隋文帝在仁寿年间(601—604年)分三次向各州颁赐舍利并建塔供养,是隋朝乃至整个中古佛教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而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等遗物,既为这一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珍贵实物材料,同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古时期岭南交州的历史以及隋中央王朝在环南海的开发和经略,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隋朝 舍利塔铭 交州 环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经济重新定位的地缘经济学思考
14
作者 李继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8-15,共8页
澳门经济是难以维持自我增长机制的外发型模式和寄生消费性经济,目前正遇严峻困局与挑战,应从地缘经济时代大转折时期国家地缘战略的高度,对回归后澳门经济予重新定位:作为华南经济圈特别是西江流域经济的有机内在部分,以整体协调... 澳门经济是难以维持自我增长机制的外发型模式和寄生消费性经济,目前正遇严峻困局与挑战,应从地缘经济时代大转折时期国家地缘战略的高度,对回归后澳门经济予重新定位:作为华南经济圈特别是西江流域经济的有机内在部分,以整体协调参与国际竞争,向环南海、欧盟和拉美拓展稳定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发寄生性消费经济 地缘经济时代 环南海经济圈 拉丁语系经贸枢纽 西江流域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个历史世界——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葛兆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165,共26页
蒙古时代之后亚洲东部海域或环东海南海区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完足的历史世界进行研究。由于蒙古时代之后,特别是15世纪起中国与西部世界相对隔绝,原本蒙古时代连成一片的欧亚大陆又成为“东是东,西是西”。恰好大航海时代后的全球交通... 蒙古时代之后亚洲东部海域或环东海南海区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完足的历史世界进行研究。由于蒙古时代之后,特别是15世纪起中国与西部世界相对隔绝,原本蒙古时代连成一片的欧亚大陆又成为“东是东,西是西”。恰好大航海时代后的全球交通上,海路逐渐超越陆路,因此,“东部亚洲海域”尽管也有海禁与倭寇、壬辰之役、明清易代、大航海后西人东来等扰动,但在19世纪中叶西方的根本冲击之前,它仍然勉强维持了大体稳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而从这一秩序的形成、动荡与瓦解过程中,正可以看到东部亚洲海域从传统到近代的历史过程。之所以要把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进行研究,不仅为了回应和补充传统历史学界的“东亚”研究范式,以及新近流行的“中央欧亚”或“东部欧亚”研究思路,也是试图打破东北亚和东南亚研究之间的鸿沟,以更大的联系的视野,改变这一区域历史研究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亚洲海域 东海南海 蒙古时代 东亚 中央欧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consumption,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and benchmark for office buildings in Hainan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祥飞 吕石磊 +1 位作者 辛亚娟 吴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783-790,共8页
With rapid economy growth,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51 office buildings in Hainan Province,a hot and humid area,were s... With rapid economy growth,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51 office buildings in Hainan Province,a hot and humid area,were studied through collection of verified data in site visits and field tests.The result revealed that,electricity accounted for 99.79%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natural gas 0.17%,and diesel 0.04%.The air conditioning dominated the energy use with a share of 43.18%,equipment in the particular areas 26.90%,equipment in the office rooms 11.95%,lighting system 8.67%,general service system 7.57%,and miscellaneous items 1.73%.Statistical method including six indicators obtain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benchmark with upper limit of 98.31 kW-h/m2 and lower limit of 55.26 kW-h/m2.According to ASHRAE standard(comfortable standard) and GB/T 18883-2002(acceptable standard),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51 sampled office buildings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ranks:good,normal and bad.With benchmark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combined with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it was found that only 3.92% of sampled buildings can be identified as the best performance building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dvance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and the buildings classified into normal level accounted for the maximum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ENCHMARK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ergy use index Hainan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