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形斑激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环半径的偏移现象 被引量:6
1
作者 苗润才 叶青 +2 位作者 沈常宇 滕晓丽 袁艳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2-886,共5页
对于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环形斑调制光束 ,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 Schrodinger方程发现 :当入射光强度超过一定值时 ,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发生环半径偏移现象 .并对环半径偏移产生的条件、偏移的特点 ,以及自聚焦焦点上光强度的横向分布与... 对于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环形斑调制光束 ,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 Schrodinger方程发现 :当入射光强度超过一定值时 ,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发生环半径偏移现象 .并对环半径偏移产生的条件、偏移的特点 ,以及自聚焦焦点上光强度的横向分布与环半径偏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 非线性克尔介质 环半径 偏移现象 形光斑 非线性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爆环半径对多定向破片战斗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龙源 赵长啸 +2 位作者 马海洋 纪冲 张洋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8-323,共6页
起爆方式对爆炸成型多定向破片(MDF)战斗部的形成过程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在深刻理解MDF战斗部爆炸成型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药型罩由切割网栅形成多个破片过程的仿真和爆轰波作用理论分析,研究了环起爆方式下起爆环半径对MDF战斗部参... 起爆方式对爆炸成型多定向破片(MDF)战斗部的形成过程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在深刻理解MDF战斗部爆炸成型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药型罩由切割网栅形成多个破片过程的仿真和爆轰波作用理论分析,研究了环起爆方式下起爆环半径对MDF战斗部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起爆环半径的增加,切割药型罩形成的MDF头部破片速度随之增大,但破片的剩余质量将会减小,而破片的发散角则随起爆环半径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对于特定的MDF战斗部,当起爆环半径在8~12 mm时,破片的侵彻能力和对目标的毁伤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多定向破片 爆轰波 起爆环半径 多定向破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爆环半径对双层药型罩爆炸成形弹丸成形和侵彻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健峰 龙源 +3 位作者 纪冲 许道峰 钟明寿 赵华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03-209,共7页
起爆方式对双层药型罩爆炸成形弹丸(EFP)成形特征参数和终点毁伤效应有重要影响。利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软件研究了起爆环半径对双层药型罩EFP战斗部成形和侵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起爆环半径的相对值φ为0.3... 起爆方式对双层药型罩爆炸成形弹丸(EFP)成形特征参数和终点毁伤效应有重要影响。利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软件研究了起爆环半径对双层药型罩EFP战斗部成形和侵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起爆环半径的相对值φ为0.33~0.67时,随着起爆环半径相对值的增大炸药的能量利用率和侵彻体的特征参数显著提高。与端面单点中心起爆方式相比,当起爆环半径相对值为0.5时,双层药型罩EFP战斗部稳定成形侵彻体获得的动能增长了约19.7%,侵彻体的长径比增大了1.15倍,战斗部终点毁伤效应的最大侵彻深度约为1.14倍的装药口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双层药型罩 起爆环半径 成形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渔船的横向环动半径系数 被引量:3
4
作者 钱鸿 陈龙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根据辽宁省海洋木质渔船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环动半径系数的估算方法,以供使用。
关键词 半径 渔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环参数对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慧 杨帆 +2 位作者 李文慧 邓鸿飞 刘海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127-6136,共10页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在流动控制、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基于新型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研究电极环半径和放电方向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电流偏置不随结构参数变化,外向放电的起始电压低于内向放电;内向放...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在流动控制、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基于新型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研究电极环半径和放电方向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电流偏置不随结构参数变化,外向放电的起始电压低于内向放电;内向放电电流脉冲数随半径线性增大,而外向放电时无明显变化;放电平均功率随半径线性增大,但相同参数下外向放电功率高于内向放电;放电为离散通道放电和弥散放电共存的混合模式,但内向放电时以弥散模式为主,外向放电以离散通道模式为主;放电面积随半径线性增大,内向放电存在一个最佳半径,可使放电均匀性和长度都达到最佳,而外向放电的长度随半径减小;内向、外向放电时外电场分布规律的差异与实验现象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应用领域中激励器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环半径 放电方向 微放电 残余电荷 放电模式 空间外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肖智宏 程嵩 +3 位作者 张国庆 郭志忠 闫培丽 于文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216,共5页
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理想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特性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单位长度线性双折射、传感环半径和光纤缠绕匝数是影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的3个主要因素,并得出结论:最优光纤长度时全光纤电流互感... 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理想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特性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单位长度线性双折射、传感环半径和光纤缠绕匝数是影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的3个主要因素,并得出结论:最优光纤长度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最高,且最优光纤长度只与单位长度线性双折射有关;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随着光纤缠绕匝数增多而增大,且增大到最优光纤缠绕匝数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灵敏度最高。进而提出利用有效匝数来平衡灵敏度和光纤利用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灵敏度 线性双折射 传感环半径 光纤缠绕匝数 比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谐振诱导透明效应的路由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跃霖 冯婧 张云霞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9,72,共5页
基于传统的并联微环阵列很难实现滤波信道的切换,针对此问题,文章利用耦合谐振诱导透明(CRIT)效应的频谱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2×2路由器。首先,使用传输矩阵法仿真并分析了产生CRIT效应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条件,并对产生的两个CRIT... 基于传统的并联微环阵列很难实现滤波信道的切换,针对此问题,文章利用耦合谐振诱导透明(CRIT)效应的频谱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2×2路由器。首先,使用传输矩阵法仿真并分析了产生CRIT效应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条件,并对产生的两个CRIT信道进行控制;然后,设计了新型路由器并研究了传输系数与微环半径差对路由器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通过设置相干长度可以灵活控制相邻双环的CRIT信道;增大微环半径差可以扩大路由器带宽。所设计的路由器基本满足波长交换和路由的稳定可靠、灵活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诱导透明 路由器 传输矩阵法 环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计算反射电子衍射谱的新方法
8
作者 高占 纪荣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1982年第2期50-56,共7页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晶面间距的新方法。按照这个方法,用衍射环间距取代了传统方法中的半径。从而大大降低了园心定位误差。本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不必测定园心位置。(2)以相同的置信概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本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比传统方...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晶面间距的新方法。按照这个方法,用衍射环间距取代了传统方法中的半径。从而大大降低了园心定位误差。本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不必测定园心位置。(2)以相同的置信概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本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比传统方法约高一个量级。(3)本方法的测量和计算同传统方法一样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方法 所得 间距 电子衍射谱 统计检验 衍射环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相共轭、自聚焦等相关效应
9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0437 2003010350环形斑激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环半径的偏移现象=Radius deviating of circle spot laser beam in Kerr-medium[刊,中]/苗润才(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叶青…//光子学报.-2002,31(7).-8... 0437 2003010350环形斑激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环半径的偏移现象=Radius deviating of circle spot laser beam in Kerr-medium[刊,中]/苗润才(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叶青…//光子学报.-2002,31(7).-882-886对于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环形斑调制光束,通过数值求值非线性Schr(o|¨)inger方程发现:当入射光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发生环半径偏移现象。并对环半径偏移产生的条件、偏移的特点,以及自聚焦焦点上光强度的横向分布与环半径偏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图4参12(李瑞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二阶非线性 小尺度自聚焦 吸收克尔介质 环半径 形斑激光束 偏移现象 种子光 横向分布 陕西师范大学 调制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提高落压比调节器可靠性的特征量裕度概率设计方法
10
作者 高帅 原莉莉 +1 位作者 米东旭 侯晓鹏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5,共5页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落压比调节器中的关键元件反馈拉簧在工作中多次发生断裂故障,对反馈拉簧这一反映落压比调节器可靠性指标的薄弱环节,提出1种特征量裕度概率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反馈拉簧的特征参数为钩环弯角半...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落压比调节器中的关键元件反馈拉簧在工作中多次发生断裂故障,对反馈拉簧这一反映落压比调节器可靠性指标的薄弱环节,提出1种特征量裕度概率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反馈拉簧的特征参数为钩环弯角半径R,其临界失效值的分布规律为正态分布,根据特征裕度方程的计算结果,获得反馈拉簧特征参数在可靠性指标下的优化改进设计值为2.5 mm。经强化疲劳试验及发动机整机寿命试验验证表明:特征量裕度概率设计及其优化改进方法有效,解决了落压比调节器可靠性裕度偏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压比调节器 可靠性 反馈拉簧 特征量裕度 概率 弯角半径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