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型C5F10O绝缘介质过热分解后的自还原特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炬 代靓君 +3 位作者 李晨 苗玉龙 姚强 曾福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123-7131,共9页
C5F10O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极低的全球变暖潜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中具有替代SF6气体的潜力。在设备内部出现局部过热故障的情况下,C5F10O分解后是否能够自我复原是决定其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有关C5F10O气体故障... C5F10O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极低的全球变暖潜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中具有替代SF6气体的潜力。在设备内部出现局部过热故障的情况下,C5F10O分解后是否能够自我复原是决定其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有关C5F10O气体故障分解后的复原情况的研究还较少。聚焦C5F10O气体过热分解后的复原特性,在已有的气体绝缘介质局部过热分解实验系统上初步进行C5F10O的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400℃~475℃的温度范围内,C5F10O过热分解后具有一定的自还原能力;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Hybrid:B3LYP方法对C5F10O和主要分解产物进行了分子结构优化,详细研究了CF3CFCOCF3—、CF3—、(CF3)2CFCO—自由基以及C3F6生成C5F10O分子的反应路径,并分析了温度对复原反应发生概率的影响,与相同条件下的C5F10O主要分解反应进行对比,从分子层面上初步揭示了C5F10O的自还原特性,为C5F10O气体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分解 环保绝缘介质 绝缘气体 C5F10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绝缘介质C3F7CN/CO2的分解机理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晓星 陈琪 +3 位作者 李祎 肖淞 张季 刘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174-7182,共9页
目前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的SF6气体具有严重的温室效应,寻找一种绝缘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替代气体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C3F7CN及其混合气体凭借出色的绝缘性能和环保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其放电分解机理的研究较少... 目前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的SF6气体具有严重的温室效应,寻找一种绝缘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替代气体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C3F7CN及其混合气体凭借出色的绝缘性能和环保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其放电分解机理的研究较少。首先,基于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从微观层面模拟研究了C3F7CN/CO2混合气体的分解机理。基于构建的C3F7CN/CO2混合气体模型,研究了温度对C3F7CN分解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其可能的分解路径、产物类型及分布等。计算结果表明,C3F7CN在局部过热或放电等故障条件下分解容易产生CF3·、C3F7·、C·、CF3CFCN·、CF2·和F·等各类自由基,上述自由基复合将产生CF4、C2F6、C3F8、CF3CN、CO等产物。其次,利用气体绝缘试验平台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GC-MS),试验分析了其多次击穿后的分解产物。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体多次击穿后的主要分解产物是CF4、C2F6、CF3CN。这些产物分子均具有比较好的绝缘能力,保障了C3F7CN/CO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不被破环。相关结论为进一步探究C3F7CN/CO2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及协同效应等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绝缘介质 C3F7CN/CO2混合气体 分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绝缘介质C5F10O放电分解特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祎 张晓星 +4 位作者 肖淞 黄立群 唐炬 邓载韬 田双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298-4305,共8页
近期,CnF2nO类物质得到了替代气体研究领域的关注,尤其是C5F10O和C6F12O,两者均具有极低的温室效应潜能指数(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且绝缘特性优异。由于其出色的绝缘表现,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始关注该物质及其混合气体,... 近期,CnF2nO类物质得到了替代气体研究领域的关注,尤其是C5F10O和C6F12O,两者均具有极低的温室效应潜能指数(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且绝缘特性优异。由于其出色的绝缘表现,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始关注该物质及其混合气体,目前针对其放电分解特性的研究较少。该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从微观层面对C5F10O的稳定性及可能的分解路径展开分析,首先计算得到C5F10O的电离能等参数,并基于前线分子轨道理论确定分子结构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位置。其次,分析C5F10O可能的分解途径、分解产物的形成机制并计算得到相应的能量变化。最后,利用气体绝缘试验平台对C5F10O/N2混合气体进行击穿测试,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击穿前后气室内气体组分进行分析,探讨分解产物的绝缘性能及放电过程中各类粒子的动态平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C5F10O放电分解形成CF3CO·、C3F7·或C3F7CO·、CF3·自由基的过程最容易发生,各类自由基进一步反应将生成CF4、C2F6、C3F8、C3F6、C4F10、C5F12、C6F14,上述产物均具有较强的绝缘性能,且C5F10O分子与自由基间存在动态平衡过程,两者共同保障了体系的绝缘性能。试验发现随着击穿次数的增加,C5F10O各分解产物含量增加,其中CF4、C2F6、C4F10的增长率高于C3F8、C6F14,自由基更易于复合形成小分子产物。相关结论对进一步探究C5F10O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及协同效应等课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为CnF2nO类新型环保型介质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F10O分解特性 环保绝缘介质 密度泛函理论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能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混合比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星 张引 +3 位作者 傅明利 李祎 刘畅 卓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4-1039,共6页
C_4F_7N/CO_2混合气体是一种新型环保绝缘介质,具有替代SF_6的潜力,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与其中C_4F_7N占比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快速准确地进行混合气体混合比检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尚未有关... C_4F_7N/CO_2混合气体是一种新型环保绝缘介质,具有替代SF_6的潜力,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与其中C_4F_7N占比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快速准确地进行混合气体混合比检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尚未有关于混合气体混合比快速检测方法的相关报道。基于紫外光谱技术搭建了C_4F_7N气体分析平台,对C_4F_7N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获取了C_4F_7N气体在185~210 nm的紫外光谱信息,利用此波段的紫外光谱信息确定了未知混合比气体的反演算法,最终实现了C_4F_7N/CO_2混合气体混合比的快速检测。研究发现C_4F_7N在185~210 nm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常规应用混合比范围内(4%~10%),混合比反演曲线的拟合优度R^2高达0.999 9,混合比反演误差不超过0.88%。相关研究成果为C_4F_7N/CO_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混合比在线监测提供了优良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绝缘介质 C4F7N/CO2 紫外光谱特性 混合比检测 快速分析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击穿放电下(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分解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宗杰 陈炯 +2 位作者 邓云坤 叶采萍 陈曦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针对击穿放电下(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定量分析和形成机理尚不完善这一问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工频击穿放电后(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的分解产物进行定量检测,横向比较分析产物含量的差异性。此外... 针对击穿放电下(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定量分析和形成机理尚不完善这一问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工频击穿放电后(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的分解产物进行定量检测,横向比较分析产物含量的差异性。此外,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从微观层面对C4F7N的稳定性以及(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分解及产物形成路径展开分析,并计算不同温度下各反应的焓变及反应速率常速。研究表明,(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的分解产物主要为CO、CF_(4)、C_(2)F_(6)、C_(3)F_(8)、CF_(3)CF_(2)CF_(2)CF_(3)、C_(2)F_(4)、C_(3)F_(6)、CF_(3)C≡CCF_(3)、CF_(2)=CFCF_(2)CF_(3)、CF_(3)CN、C_(2)F5CN、C_(2)N2和HF,且分解产物主要是小分子化合物,其中饱和氟碳化合物和不饱和氟碳化合物的体积分数都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饱和氟碳化合物的体积分数总量相对较大;温度升高(CF_(3))_(2)CFCN分解产生CF_(3)自由基变得更加容易,且温度升高也会加速(CF_(3))_(2)CFCN的分解。相关结果揭示了工频击穿放电下(CF_(3))_(2)CFCN/CO_(2)混合气体的分解特性,为混合气体的应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绝缘介质 工频击穿放电 分解产物 密度泛函理论 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F_(12)O/N_(2)混合气体与密封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双双 兰佳琪 +3 位作者 饶夏锦 李晓涵 邓广宇 邹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75-4286,共12页
C6F12O混合气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被认为具有较大潜力在中低压电气开关设备中作为绝缘介质使用。C_(6)F_(12)O与设备气室密封材料之间良好的相容性是保障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为此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温度下,C_(6)F_(12)O/N_... C6F12O混合气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被认为具有较大潜力在中低压电气开关设备中作为绝缘介质使用。C_(6)F_(12)O与设备气室密封材料之间良好的相容性是保障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为此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温度下,C_(6)F_(12)O/N_(2)混合气体与常用密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NBR)和氟橡胶(fluororubber,FKM))之间相容性,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混合气体的组分,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伸应力机检测橡胶材料的性质变化。同时搭建C_(6)F_(12)O与橡胶分子链的仿真模型,从分子层面计算分析C_(6)F_(12)O在橡胶材料中的扩散和吸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随着实验温度升高,C_(6)F_(12)O/N_(2)混合气体与3种橡胶材料反应均生成了C_(3)F_(6)、C_(3)F_(7)H,并且还与FKM生成了CS_(2)气体副产物。同时EPDM表面出现了密集的褶皱,而NBR表面则析出了大量晶体颗粒,大量F元素积累在橡胶表面上,并且实验后EPDM和NBR的力学性能都大幅度下降。FKM表面结构和力学性能受C_(6)F_(12)O/N_(2)混合气体影响较小。理论计算发现升高温度能够促进C6F12O与橡胶中的扩散和吸附,并且在90℃下,C_(6)F_(12)O在EPDM中的扩散系数(8.912×10^(-11)m/s^(2))和吸附能最高(317.436kJ/mol),与FKM的吸附能最低。因此,综合分析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C_(6)F_(12)O/N_(2)与FKM之间的相容性更好。该研究成果可为C_(6)F_(12)O/N_(2)混合气体相关设备材料选择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环保绝缘介质 C_(6)F_(12)O/N_(2)混合气体 密封橡胶材料 相容性 分子动力学理论 吸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