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溃疡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封立平 尼秀媚 +3 位作者 魏晓棠 邵秀玲 吴兴海 厉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建立番茄溃疡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对番茄溃疡病菌的16SrRNA特异性基因进行扩增,采用4对引物识别目的片段的6个特异性区域,62℃恒温1h完成扩增。结果设计的引物与对照菌皱... 目的建立番茄溃疡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对番茄溃疡病菌的16SrRNA特异性基因进行扩增,采用4对引物识别目的片段的6个特异性区域,62℃恒温1h完成扩增。结果设计的引物与对照菌皱纹假单胞菌、茄假单胞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都没有扩增反应,表现了较好的特异性。这些对照菌在茄科蔬菜上易引起类似症状。结论 LAMP检测程序便捷,所需设备简单,其结果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比常规PCR灵敏且能更早得到反应结果,因此该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16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物中的大肠杆菌O157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丽 徐振波 +1 位作者 赵喜红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检测食源大肠杆菌O157,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评价。分别针对大肠杆菌O157三个特异基因rfbE,stx1和stx2的8个独立靶区域设计了外引物、内引物和环引物进行LAMP扩增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与... 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检测食源大肠杆菌O157,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评价。分别针对大肠杆菌O157三个特异基因rfbE,stx1和stx2的8个独立靶区域设计了外引物、内引物和环引物进行LAMP扩增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与PCR方法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fbE,stx1和stx2基因的LAMP方法检测限分别为100,100和10 fg DNA/管,灵敏度是PCR方法的10倍以上;将建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用于417株食物分离的大肠杆菌的检测,发现LAMP检测rfbE,stx1和stx2基因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5.3%和96.3%,对3个靶基因的阴性预测率分别为100%,96.7%和97.1%,特异性和阳性预测率均为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优越性,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核酸(LAMP 大肠杆菌O157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的方法建立及评价
3
作者 周臣清 张娟 +3 位作者 綦艳 赵玲 黄宝莹 杨纯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RAA法与GB/T 38164标准方法分别对24份市售骆驼制品进行检测并比对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法特异性强,乳及乳制品检出限为1.0%,肉及肉制品检出限为0.1%,且2种方法对24份骆驼乳肉及其制品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开发的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技术 骆驼源性成分 细胞色素B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真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段吉燕 舒平 +1 位作者 郭启新 徐幸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84-290,共7页
真菌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有弊。其有害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有些真菌会导致农作物病害而减产,误食毒蕈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致病真菌还会引起真菌感染等疾病危害人们的... 真菌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有弊。其有害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有些真菌会导致农作物病害而减产,误食毒蕈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致病真菌还会引起真菌感染等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真菌和识别出毒蕈是非常重要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使用DNA聚合酶和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条件下,短时间内高效率扩增核酸,相较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对仪器要求不高,具有快速、灵敏、简单等特点。目前LAMP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本文对LAMP在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真菌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陈晨 陶泽 +5 位作者 王可 李晴晴 安红玉 卢增慧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设计,对其建立并优化LAMP体系。结果显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针对aflR、omt-1、ver-1基因设计的引物,黄曲霉菌DNA的检出限分别是1.0×10^(-2)、1.0×10^(-3)、1.0×10^(-4) ng/μL。此体系与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反应成阳性,与其他菌体反应皆为阴性,该方法耗时短、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或根据显色剂颜色变化可在6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实时荧光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 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 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3种猪圆环病毒 被引量:2
6
作者 石艳萍 邓飞 +6 位作者 周丽媛 李丽 邵靓 陈斌 张孟思 邱明双 陈弟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建立快速区分3种猪圆环病毒(PCV2、PCV3和PCV4)的现场检测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收集3种猪圆环病毒临床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提取,与市场上3种猪圆环病毒荧光探针法检测... 为建立快速区分3种猪圆环病毒(PCV2、PCV3和PCV4)的现场检测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收集3种猪圆环病毒临床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提取,与市场上3种猪圆环病毒荧光探针法检测试剂盒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步比对。结果显示:微流控芯片LAMP法在3种猪圆环病毒联检测试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在30 min内,实现不低于荧光定量PCR法的敏感性;与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细小病毒临床阳性样本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测试3种猪圆环病毒重复性Ct值变异系数(CV)均在2%以下,稳定性好。结果表明:3种猪圆环病毒微流控芯片快速联检技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强,检测速度快,环境要求低,可以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养猪场等场所的猪圆环病毒现场快速检测。本方法的建立为猪相关病原体的现场快速核酸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病毒 微流控芯片 介导恒温 快速检测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核盘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7
作者 常海城 李虎 +2 位作者 郑立秋 李海燕 孟庆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2-1420,共9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F3-1(ATGCCTGTTCGAGCGTCA)、B3-1(AGTTCAGC-GGGTATCCCTA)、FIP-1(GCCGCCACTGATTTTAGAGCCTTTTCAACCCTCAAGCTCAGC)、BIP-1(TCGTTACAG-GTTCTCGGTGTGCCCTGATCCGAGGTCAACCAT)为引物,反应体系中10×Bst Reaction Buffer 2.4μL、dNTP Mixture1.28 mmol·L^(-1)、F3/B3 0.15μmol·L^(-1)、FIP/BIP 0.8μmol·L^(-1)、HNB 150μmol·L^(-1)、MgSO_(4) 1.2 mmol·L^(-1)、Bst DNA聚合酶0.19 U·L^(-1)、ddH_(2)O 13.4μL等温条件下(64℃)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且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显示清晰的梯形扩增结果。灰葡萄孢、疫霉、腐霉等其他供试菌株中均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对核盘菌的特异性较强;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10^(-3) ng·μL^(-1)。该方法的建立为向日葵核盘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核盘菌 介导等温技术 羟基萘酚蓝(H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博涵 张琳 +3 位作者 陈耀 黄小桃 谭有将 关烨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设计引物,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FAM)和生物素(Biotin)标记引物,对体系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菌液作10倍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LAMP(quantitative LAMP,qLAMP)反应,比较三者的敏感度;对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氏菌、粪链(肠)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LAMP扩增,验证其特异性;虾样品用菌液进行模拟污染,分析LAMP-LMTS的可靠性。结果LAMP-LMTS方法的灵敏度可达4.16×10^(2)copies/μL,与qLAMP、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方法结果一致,检出限要比利用外引物建立的PCR方法低10倍的拷贝数,灵敏度更高。结论该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乳胶微球试纸条 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安红玉 陶泽 +4 位作者 陈晨 卢增慧 万世园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8-396,共9页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人类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高效、灵敏、快捷、高特异性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较于传统核酸扩增方法,该技术针对目标DNA...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人类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高效、灵敏、快捷、高特异性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较于传统核酸扩增方法,该技术针对目标DNA链上的6个区段,设计4个不同的引物。只需将样品DNA、引物、链置换型DNA聚合酶、dNTPs、Mg^(2+)等共同置于60~65℃反应30~60 min,经过一个步骤即可完成核酸快速扩增。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掺假、转基因食品、食品过敏原的检测。该文就LAMP技术的原理、与PCR技术的主要特点比较、现存问题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核酸检测 食品安全 结果判定 多重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扩增产物分析方法的比较
10
作者 刘培海 白庆华 +4 位作者 王凯 李大伟 李林杰 相湛昌 雷质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209-218,共10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自开发以来,以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扩增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地研究,在细菌、病毒、寄生虫、转基因成分等检测和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样品涵盖食品、...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自开发以来,以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扩增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地研究,在细菌、病毒、寄生虫、转基因成分等检测和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样品涵盖食品、环境、医疗、动植物检疫鉴定领域。LAMP技术最大的优点之一是扩增产物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设备,特别适合在基层检验机构和现场检验推广应用。随着分析方法的研究,LAMP技术与相关技术偶联,使得产物分析方法灵敏度大大提高,检测速度更快、更方便。该文对LAMP相关技术及LAMP扩增产物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LAMP方法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建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产物 分析方法 可视化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培海 王凯 +4 位作者 雷质文 韩羽宣 杨立明 梁娟娟 杨丽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0-19,共10页
弧菌属是海洋环境中最主要的细菌,分布于河口、港湾和近海水域。弧菌属中的大部分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随着全球贸易化趋势的增强,弧菌属细菌导致的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导致水产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损失。... 弧菌属是海洋环境中最主要的细菌,分布于河口、港湾和近海水域。弧菌属中的大部分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随着全球贸易化趋势的增强,弧菌属细菌导致的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导致水产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损失。弧菌的传统检测方法为培养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且耗费人力,限制了其在现场检测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快速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在细菌、病毒、转基因成分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LAMP技术的扩增原理,对LAMP技术在弧菌属中主要致病性弧菌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近年来LAMP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包括常规LAMP方法、可视化LAMP方法、多重LAMP方法以及LAM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探讨了LAMP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弧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会平 张耀祺 +5 位作者 杨坚 石磊 陈涛 李国周 赵红波 莫自耀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方法以重复插入序列IS6110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特异检测MTB核酸。用本法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实时荧光PCR法对100例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对比检查...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方法以重复插入序列IS6110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特异检测MTB核酸。用本法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实时荧光PCR法对100例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对比检查。结果 LAMP法特异性强,仅扩增MTB复合群核酸;灵敏度高,检测限达100 fg;而实时荧光PCR检测限为1 pg。对10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检测,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实时荧光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8%、39%和3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MTB核酸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有望成为临床快速检测MTB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介导等温 IS6110基因 实时浊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13
作者 周帅康 胡连霞 +3 位作者 王孟阳 李苗 卢涵 王世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quantitativ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qLAMP)技术建立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快速定量方法。通过优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quantitativ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qLAMP)技术建立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快速定量方法。通过优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处理条件,对菌浓度对数与相应的循环阈值进行线性拟合,构建标准曲线,建立PMA-q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嗜热链球菌的最低定量限为7.2×10^(3) CFU/g,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最低定量限为5.6×10^(4) CFU/g,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发酵乳产品活菌数定量检测,显示出良好的灵敏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介导等温 叠氮溴化丙锭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分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李芮 黄艳梅 +5 位作者 童晓钰 山珊 刘成伟 谭俣宬 陈芳 刘道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I0005,I0006,共10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DEC的8段特征性毒力基因pic、aggR、lt、st、stx 1、stx2、escV、invE及大肠埃希氏菌属特异性基因uidA设计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菌株分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pic和escV的检出限是1 ng/μL,对aggR、stx 1、invE和uidA的检出限是100 pg/μL,对lt、st和stx 2的检出限是10 pg/μL,该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DEC型别间无交叉反应,对临床菌株的分型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方法快速简便、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可在4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DEC及其致病类型,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实时荧光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分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应用与方法改进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粤 付博宇 +2 位作者 张蕴哲 马晓燕 张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526-1530,共5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使模板两端引物的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使模板两端引物的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以实现恒温条件下的连续快速扩增,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短且无需昂贵的热循环设备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检测以及鉴定胚胎性别。本文从LAMP技术的原理、方法改造、检测应用以及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这4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LAMP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核酸 检测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宏伟 于佳 +6 位作者 郑文杰 刘超 赵良娟 赵宏 侯丽平 阎煜 刘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利用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ITS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方法。用15株阪崎肠杆菌,61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准确... 利用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ITS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方法。用15株阪崎肠杆菌,61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准确且灵敏度高。加菌试验表明,奶粉样品中阪崎肠杆菌检测低限为1.2CFU/100g。新建的LAMP方法与FDABAM方法比较试验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阪崎肠杆菌 介导等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的牛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17
作者 冼钰茵 易敏英 +2 位作者 张璜 高东微 凌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8-282,共5页
本文以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为模板,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出LAMP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 本文以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为模板,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出LAMP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国标方法和商品化检测试剂盒对市售的12种牛肉及牛肉制品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稳定性,适用于实际的生鲜肉制品及加工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检测 肉及肉制品 牛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伟 侯丽萍 +3 位作者 赵良娟 曲鹏 郑文杰 张宏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2,共3页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0 g^3.5 cfu/100 g。建立的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的检测食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EA基因 介导等温技术(LAMP)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乳粉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文秀 姜旋 +1 位作者 马晓燕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2-197,共6页
为了建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肺炎克雷伯氏菌phoE基因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 为了建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肺炎克雷伯氏菌phoE基因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方法,可直观判定检测结果,仪器亦可自动显示检测结果。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用于特异性实验的21株实验菌株中,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呈现阳性结果,而其他17株非肺炎克雷伯氏菌,均呈阴性结果;检测纯菌的灵敏度和检测人工污染乳粉的检出限分别为79 CFU/mL和79 CFU/g,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0倍。总之,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结果判定直观,实现了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phoE基因 实时荧光介导等温 检测 SYBR Green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璐 邬旭龙 +2 位作者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17,共5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于200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其反应原理是由两对特异性引物,针对靶基因的6个不同区域进行特异性识别,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恒温条件进行链置换扩增。由于LAMP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于200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其反应原理是由两对特异性引物,针对靶基因的6个不同区域进行特异性识别,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恒温条件进行链置换扩增。由于LAMP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使得其广泛应用于病原菌的检测、胚胎性别鉴定、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论文针对LAMP技术的研究背景、反应原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不同因素对LAMP反应的影响,对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对LAMP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病原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