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头鲂皮特不动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1
作者 张瑞轩 曹景龙 +2 位作者 王卫民 罗毅 黎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 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 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物用量比)优化及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Mg^(2+)最优浓度为6.0 mmol/L,内、外、环引物最优用量比为8∶1∶4,在63℃恒温条件下反应30 min即可检测到皮特不动杆菌,反应60 min可获得最优结果;该LAMP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最低检出量为1.4 cfu/m L;在特异性检测方面,该方法仅能检测出皮特不动杆菌,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以及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等7种常见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此外,该方法既可以通过检测体系的颜色变化直观读取结果,也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由此可见,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针对团头鲂源皮特不动杆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水产养殖业皮特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皮特不动杆菌 细菌性败血症 介导等温技术(lamp) RPOB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牛病毒性腹泻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娴 陈文钦 +5 位作者 王雯熙 孙智武 张苗苗 郭妮妮 宋先荣 吴修竹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依据BVDV的结构蛋白5'-UTR保守序列设计出多组引物探针,从中优选出1组扩增效果最佳的引物探针,经过优化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建立BV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评估,并应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所建立的LAMP方法展现出高度特异性,仅对BVDV产生扩增信号,与牛常见病原(如口蹄疫、沙门氏菌等)无交叉反应;通过梯度稀释重组质粒验证,其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μL,较常规PCR提升10倍;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PCR法完全一致(符合率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VDV LAMP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临床诊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怡雯 叶景芬 +4 位作者 武绍碧 陈世雄 杨婉 罗雪 杨琦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163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法外,本文还对一些新型LAMP技术,如IMS-LAMP、LAMP与CRISPR/Cas系统的联用、LAMP与Argonaute系统的联用、LAMP传感器以及LAMP与微流控芯片的结合等做了介绍。针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中,LAMP技术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药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恒温 快速 检测方法 耐药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
4
作者 邓小丽 李叶 +7 位作者 卢梦瑶 葛重宇 郑晗雪 沈玉萍 杨春宾 孙小祥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41-2445,共5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方法根据水蛭基原动物蚂蟥、水蛭及其伪品菲牛蛭、森林山蛭的CO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观察正伪品特异性引物的相应扩增产物是否产生荧光进行鉴定。结果水蛭及...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方法根据水蛭基原动物蚂蟥、水蛭及其伪品菲牛蛭、森林山蛭的CO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观察正伪品特异性引物的相应扩增产物是否产生荧光进行鉴定。结果水蛭及其伪品DNA仅与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结合并扩增,显示出较高特异性。方法检出限达1×10^(-3)n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4批市售脉血康胶囊中,MXK1和MXK3检出含蚂蟥、水蛭DNA,鉴定为正品;MXK2和MXK4检出含蚂蟥、菲牛蛭DNA,鉴定为掺伪品。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真伪进行可视化鉴别,有助于保障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胶囊 水蛭 化学成分 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5
作者 涂一怡 张幼 +3 位作者 徐婷 陈俊杰 王玉春 吕务云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0-782,共13页
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炭疽病的优势病原菌,该病害可致茶树大量发病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早期及时检测茶树叶片中有无C.camelliae侵染,对生产上及时防治茶炭疽病有重要意义。基于... 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炭疽病的优势病原菌,该病害可致茶树大量发病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早期及时检测茶树叶片中有无C.camelliae侵染,对生产上及时防治茶炭疽病有重要意义。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C.camelliae中1个编码LEA(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结构域蛋白的特异基因作为靶标,设计并筛选了3对特异性LAMP引物,包括1对外引物、1对内引物和1对环引物。随后通过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以及室内接种和田间发病组织检测试验,建立了C.camelliae的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在65℃下反应30 min效果最佳,检测结果可通过2%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和SYBR Green Ⅰ显色判断。在特异性检测试验中,仅C.camelliae扩增后呈阳性反应;灵敏度检测试验中,该方法对C.camelliae基因组DNA模板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00 ag·µL^(-1);对室内接种C.camelliae后的病叶和田间18个茶树品系的炭疽病病叶的检测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出C.camelliae。综上,本研究建立了1种C.camelliae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实现C.camelliae的特异性检测及茶炭疽病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炭疽病 山茶炭疽菌 介导等温技术 病害检测 特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志刚 郭晓芹 +3 位作者 赵传芳 吕文雪 于小亚 吕爽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细小病毒能够引起多种动物发生烈性的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因其成本低廉、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病... 细小病毒能够引起多种动物发生烈性的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因其成本低廉、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病原检测和疾病监测等方面广受青睐。本文介绍了LAMP技术及其在动物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可为该技术在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充分运用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细小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4种鱼类病毒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任向阳 丁宁 +7 位作者 苗子毅 黄献培 潘一峰 柏建山 黎浩权 袁建文 陈进会 张险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2,共7页
【目的】建立适合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锦鲤疱疹病毒(KHV)、神经坏死病毒(NNV)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联合检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体系,为4种鱼类病毒等温快速联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病毒SVCV、... 【目的】建立适合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锦鲤疱疹病毒(KHV)、神经坏死病毒(NNV)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联合检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体系,为4种鱼类病毒等温快速联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病毒SVCV、KHV、NNV和VHSV各自保守基因设计LAMP引物,预包埋LAMP引物至微流控芯片,注入等温扩增反应试剂,通过电浸润法将反应试剂驱动至各反应位点,复溶预包埋的LAMP引物,在各反应位点进行等温扩增反应。分析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验证,并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体系对SVCV、KHV、NNV和VHSV阳性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扩增反应,且不同病毒间未出现交叉反应;对鱼类易感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大口黑鲈虹彩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本尼登虫(Benedenia girellae)和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等8种常见病原体阳性样品均无特异性扩增反应。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对SVCV、VHSV的检测限均为10 fg/μL,对KHV、NNV的检测限均为1 fg/μL。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4种病毒的变异系数均<5%。该检测体系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相比,对20份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保持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体系于63℃等温扩增30 min即可完成对SVCV、KHV、NNV和VHSV的同时检测,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鱼类SVCV、KHV、NNV和VHSV等温快速联检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微流控芯片技术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锦鲤疱疹病毒 神经坏死病毒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烟草疫霉菌
8
作者 朱百佳 刘晓宇 +7 位作者 李昕建 韦兴启 罗有江 刘垦 游安弟 雷庭 王杰 罗倩茜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PUF蛋白编码基因PpPuf4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得到一组烟草疫霉菌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LAMP检测体系。通过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通用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在62℃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荧光染料SUPERGreenI作为显色剂,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烟草疫霉菌株的LAMP反应液为阳性(黄绿色),另外14株其他烟草常见真菌病原菌反应液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最低能检测到烟草疫霉的DNA浓度为1 pg/μL。通用性结果显示18株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疫霉菌均可被检出。人工接种发病组织和田间黑胫病烟株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组织分离法对烟草疫霉的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可用于田间烟草黑胫病的快速、简单、有效地检测,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及时发现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烟草疫霉 烟草黑胫病 SUPER GreenⅠ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9
作者 张林吉 贾燕 +4 位作者 任春芝 昌莉丽 孙朋 张青青 任士飞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二重LAMP检测体系,测定对单一菌株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两种细菌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和溶解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单重LAMP体系分别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高效扩增,当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浓度比达到2.5:1时,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佳,建立的单重和二重LAMP检测方法对两种细菌具有较好特异性;二重LA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1×10^(1) CFU/m L和7.8×10^(1) CFU/mL,可根据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和溶解峰温度的不同,实现对两菌有效鉴别。与传统方法比较,二重LAMP对鸭肉类产品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性鉴定、检测周期短,可用于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溶解曲线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陈晨 陶泽 +5 位作者 王可 李晴晴 安红玉 卢增慧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设计,对其建立并优化LAMP体系。结果显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针对aflR、omt-1、ver-1基因设计的引物,黄曲霉菌DNA的检出限分别是1.0×10^(-2)、1.0×10^(-3)、1.0×10^(-4) ng/μL。此体系与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反应成阳性,与其他菌体反应皆为阴性,该方法耗时短、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或根据显色剂颜色变化可在6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实时荧光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 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 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的方法建立及评价
11
作者 周臣清 张娟 +3 位作者 綦艳 赵玲 黄宝莹 杨纯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RAA法与GB/T 38164标准方法分别对24份市售骆驼制品进行检测并比对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法特异性强,乳及乳制品检出限为1.0%,肉及肉制品检出限为0.1%,且2种方法对24份骆驼乳肉及其制品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开发的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技术 骆驼源性成分 细胞色素B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核盘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海城 李虎 +2 位作者 郑立秋 李海燕 孟庆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2-1420,共9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F3-1(ATGCCTGTTCGAGCGTCA)、B3-1(AGTTCAGC-GGGTATCCCTA)、FIP-1(GCCGCCACTGATTTTAGAGCCTTTTCAACCCTCAAGCTCAGC)、BIP-1(TCGTTACAG-GTTCTCGGTGTGCCCTGATCCGAGGTCAACCAT)为引物,反应体系中10×Bst Reaction Buffer 2.4μL、dNTP Mixture1.28 mmol·L^(-1)、F3/B3 0.15μmol·L^(-1)、FIP/BIP 0.8μmol·L^(-1)、HNB 150μmol·L^(-1)、MgSO_(4) 1.2 mmol·L^(-1)、Bst DNA聚合酶0.19 U·L^(-1)、ddH_(2)O 13.4μL等温条件下(64℃)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且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显示清晰的梯形扩增结果。灰葡萄孢、疫霉、腐霉等其他供试菌株中均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对核盘菌的特异性较强;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10^(-3) ng·μL^(-1)。该方法的建立为向日葵核盘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核盘菌 介导等温技术 羟基萘酚蓝(H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安红玉 陶泽 +4 位作者 陈晨 卢增慧 万世园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8-396,共9页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人类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高效、灵敏、快捷、高特异性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较于传统核酸扩增方法,该技术针对目标DNA...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人类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高效、灵敏、快捷、高特异性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较于传统核酸扩增方法,该技术针对目标DNA链上的6个区段,设计4个不同的引物。只需将样品DNA、引物、链置换型DNA聚合酶、dNTPs、Mg^(2+)等共同置于60~65℃反应30~60 min,经过一个步骤即可完成核酸快速扩增。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掺假、转基因食品、食品过敏原的检测。该文就LAMP技术的原理、与PCR技术的主要特点比较、现存问题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核酸检测 食品安全 结果判定 多重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农业病害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一波 孙泓希 +5 位作者 史普想 孙继军 韩宁 任亮 张丽丽 王海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当温度为60~65℃时,DNA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NA双链打开,此时依赖Bst DNA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使DNA可以在60~65℃的恒温下进行合成...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当温度为60~65℃时,DNA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NA双链打开,此时依赖Bst DNA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使DNA可以在60~65℃的恒温下进行合成。其扩增引物是基于靶基因的6个特异性区域设计的,扩增阶段需要引物与样品DNA完全结合,才可以进行扩增,所以LAMP技术具有高特异性与高灵敏性。其反应温度恒定,不需要额外的控温设备,理想条件下仅需保温杯,即可进行DNA扩增。在田间检测时,只需提取样品总DNA,即可于田间进行病害检测,缩短了检测流程及时间,使病害检测更高效更便捷。在反应前或反应后加入特定染色剂,即可通过染色剂的变色情况进行反应结果的判定,使反应结果可视化。目前该技术已凭借其特异性高、灵敏性高、所用仪器简单(恒温水浴锅或保温杯即可)、检测效率高和检测结果可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环境微生物检测、植物或微生物基因鉴定等领域。在农业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快速检测和诊断领域,已有很多研究针对各种病害建立了相应的LAMP检测技术。本文简要综述了LAMP技术原理、反应结果判定、优缺点和该技术目前在农业常见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LAMP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农业病害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人星状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再生水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丽 何晓青 +4 位作者 韦玉梅 朱轶 程莉 王子健 黄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人星状病毒,建立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并对人星状病毒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镁离子终浓度为4mmol·L-1、甜菜碱终浓度... 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人星状病毒,建立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并对人星状病毒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镁离子终浓度为4mmol·L-1、甜菜碱终浓度为1mol·L-1的25μL体系下65℃反应90min为其最佳反应条件。对扩增终产物进一步进行酶切分析得到的条带大小与预期的结果(84和135bp)吻合,以人星状病毒、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测试亦没有发生交叉反应。将人星状病毒质粒等倍稀释后分别用LAMP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其灵敏度,结果表明,LAMP与PCR的灵敏度分别达到5.04copies·μL-1和50.4copies·μL-1。用改良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及逆转录PCR(RT-PCR)检测12个再生水水样,其中人星状病毒检出率为分别为41.7%(5/12)和33.3%(4/12)。以上结果证明,LAMP是一种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手段,在人星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介导等温技术(lamp) HNB 焦磷酸镁 再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6
作者 康浩然 黄雨薇 +7 位作者 宋程 高鹏 张永宁 周磊 盖新娜 韩军 郭鑫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因p46,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性的引物筛选设计了exo探针及其对应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AA)技术引物对,建立了Mhp实时荧光(real-time)RAA快速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并使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比检测临床样本。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猪格拉瑟氏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Mhp real-time RAA及其可视化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8和29 copies/μL(95%置信区间),敏感性强;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8.0%,重复性好;对108份猪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及其可视化方法与Mhp qPCR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8.15%和99.07%。本试验所建立Mhp real-time RAA方法可以通过便捷式蓝光仪器实现结果的可视化,更适用于资源匮乏的诊断实验室和基层现场,为MPS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技术 猪肺炎支原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新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俊强 史秀杰 +6 位作者 卢体康 贾鹏 郑晓聪 于力 兰文升 王津津 刘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6期68-73,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新型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为实验室及现场检测IHNV提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能实时观察扩增荧光信号的检测技术。针对IHN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一组6条LAMP特异性引物,对4株...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新型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为实验室及现场检测IHNV提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能实时观察扩增荧光信号的检测技术。针对IHN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一组6条LAMP特异性引物,对4株不同来源的IHNV和8株不同的病毒进行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3.64×10^-7μg/μL,比常规RT-PCR高1000倍,与荧光RT-PCR方法相当。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荧光检测技术相结合,使其检测时间能缩短至15~20分钟内完成检测,并可杜绝由于开盖加染料而导致的假阳性率偏高问题,在鱼病快速检测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介导等温(lamp)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粪DNA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璐 吾拉木.马木提 +1 位作者 陈洁 古力帕丽.麦曼提依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粪便的DNA检测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DNA Cox1基因6个位点特异性的设计4条LAMP引物,利用LAMP法和普通PCR方法同时检测棘...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粪便的DNA检测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DNA Cox1基因6个位点特异性的设计4条LAMP引物,利用LAMP法和普通PCR方法同时检测棘球绦虫、肥胖带绦虫以及犬肠道内包括犬蛔虫和泡状带绦虫的DNA来验证LAMP方法的特异性;将转入Cox1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对照,并做系列10倍稀释同时用LAMP和PCR方法进行检测来比较两者的敏感性。此外,运用LAMP法检测13份犬粪DNA样本。LAMP扩增结果通过肉眼、电泳和酶切来鉴定。结果以棘球绦虫DNA为模板的反应体系出现LAMP扩增反应产物,其它寄生虫和肥胖带绦虫没有出现LAMP扩增反应产物。LAMP检测Cox1基因的敏感性比普通PCR高出10倍,用于8只人工感染的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5只健康犬为阴性。结论初步建立一种特异、敏感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的快速检测方法,不需要PCR仪、凝胶成像仪等昂贵的设备和电泳观察步骤,适于包虫病流行区和基层动物医院棘球绦虫感染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棘球绦虫 Cox1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粪DNA的研究Ⅱ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璐 吾拉木.马木提 +1 位作者 张德亭 金一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8-722,共5页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预防流行区犬科动物的棘球绦虫感染情况,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的粪便DNA检测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DNA ND2基因6个位点特异...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预防流行区犬科动物的棘球绦虫感染情况,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犬的粪便DNA检测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DNA ND2基因6个位点特异性的设计4条LAMP引物,利用LAMP法和普通PCR方法同时检测棘球绦虫、肥胖带绦虫以及犬肠道内的其它寄生虫DNA来验证LAMP方法的特异性;将转入ND2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对照,并做梯度稀释后同时用LAMP和PCR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敏感性。此外,将采集的46份犬粪便标本提取DNA,分别运用LAMP和犬尸体剖检进行感染犬的初步检测评估。结果 E.g mtDNA ND2基因的LAMP引物能够鉴别多房棘球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这两个相近的种属,并不与其它待检寄生虫发生交叉反应,且最低检测限度为4×101拷贝(灵敏度比普通PCR高出103倍)。在初步对46份犬粪便DNA检测结果中ND2LAMP引物显示出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χ2检验结果该方法与犬尸体剖检方法的诊断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LAMP技术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犬的新方法,在各项特异度、灵敏度和样本检测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繁琐的电泳分析过程,有望成为流行区和基层兽医站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犬检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棘球绦虫 ND2基因 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席伟军 陈大福 +5 位作者 郭睿 李江红 梁勤 苏晓玲 赵东绪 华启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蜜蜂微孢子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依赖DNA的RNA聚合酶Ⅱ大亚基(RPB1)序列,用在线软件Primer Explor...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蜜蜂微孢子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依赖DNA的RNA聚合酶Ⅱ大亚基(RPB1)序列,用在线软件Primer Explorer V4.0 online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Mg2+、d NTP、内引物FIP/BIP和甜菜碱浓度及反应温度和时间优化;选择蜜蜂体内常见病原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验证,用MseⅠ酶切扩增产物验证其准确性;将N.ceranae的DNA梯度稀释进行灵敏度检测并与PCR比较分析;最后在临床检测中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的体系可在恒温57℃下完成扩增反应;引物的病原特异性检测仅N.ceranae有梯状条带,MseⅠ酶切产物条带符合理论值;LAMP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较PCR高10倍;能够直接从蜜蜂体内检测出N.ceranae。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N.ceranae体系准确、快速、成本低,可为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