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湖凹陷玛中构造带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生气潜力及成藏条件
1
作者 刘冠伯 陈世加 +2 位作者 李世宏 邹阳 李勇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6,共14页
玛湖凹陷玛中构造带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勘探逐步成为了准噶尔盆地的热点领域。基于岩心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和高温热模拟实验,系统剖析了玛湖凹陷玛中构造带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TOC)、生烃潜量(S_(1)+S_(2))、氢指数(HI... 玛湖凹陷玛中构造带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勘探逐步成为了准噶尔盆地的热点领域。基于岩心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和高温热模拟实验,系统剖析了玛湖凹陷玛中构造带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TOC)、生烃潜量(S_(1)+S_(2))、氢指数(HI)等指标,估算了烃源岩生烃转化率与生气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玛中构造带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TOC平均值为1.2%,S_(1)+S_(2)平均值为5.6 mg/g,氢指数HI平均值为380 mg/g,有机质生烃转化率高达90%,以生油为主,累计产油率为829 mg/g,高—过成熟阶段累计产气率为40 mL/g,生气量较低,仅占总生烃量的4.3%。②玛湖与玛北背斜构造定型期早于风城组烃源岩的主生排烃期,储层物性差,油气充注强度弱。③玛湖背斜烃源岩埋深普遍大于6000 m(Ro大于1.6%),生烃基本停滞,且缺乏原油裂解成气的温压条件,气源供给不足,不具备形成规模气藏的物质基础;玛北背斜埋藏相对较浅,周缘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Ro为1.0%~1.5%),具备形成致密轻质油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烃转化率 生气潜力 风城组 二叠系 湖背斜 玛中构造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