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木通形象简论
1
作者 张蚌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1期57-60,共4页
对生活的观察使我们确信,只有简单的文学,却不会有简单的人;在作家的笔下,越是真实的人物,就越应当是复杂的。 古华在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中描写的王木通,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深居于湘南山区杳无人迹的绿毛坑老林中... 对生活的观察使我们确信,只有简单的文学,却不会有简单的人;在作家的笔下,越是真实的人物,就越应当是复杂的。 古华在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中描写的王木通,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深居于湘南山区杳无人迹的绿毛坑老林中,却丝毫不令人感到陌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他看作一面镜子,我们会不期而然地从中窥见一些熟悉的面孔,说不定还包括了我们自己。 对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作些较深的剖析,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某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木 性格系统 国民劣根性 鲁迅先生 结构方式 自私性 瞒和骗 元素 作戏 通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木勤秸秆还田夺高产
2
作者 陈继周 刘忠利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8年第6期44-44,共1页
河南省柘城县尚寨乡王元庄村农民王木勤,近年来靠秸秆还田,发展低耗农业致了富。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王木 河南省 高产稳产 小麦 秸秆肥 农家肥 害虫 1996年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血龙木之贝壳杉 被引量:3
3
作者 霄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12期90-93,共4页
贝壳杉是南洋杉科树种,其树皮和木材中含有树脂,在对俗称为血龙木的进口马来西亚针叶木进行解剖分析后,认为其结构符合贝壳杉木材的特征,而明显的透光性正是源于所含有的树脂。
关键词 婆罗洲贝壳杉 王木 血龙木 贝壳杉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
4
作者 卢斯飞 刘会文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39-41,38,共4页
张一弓是当代作家中反映农村生活的能手.他从不同角度塑造的具有各种思想性格的人物,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作家曾说:“我的每一篇习作都受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批评”,从而常常产生“困惑”之感.作品引起争论,这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内容空泛... 张一弓是当代作家中反映农村生活的能手.他从不同角度塑造的具有各种思想性格的人物,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作家曾说:“我的每一篇习作都受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批评”,从而常常产生“困惑”之感.作品引起争论,这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内容空泛、苍白无力的东西,在读者中间是不会激起反响的.人们喜爱张一弓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匠 张一弓 艺术创新 作品 后夫 偶然性 破镜 王木 铜钟 当代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胡兰和她的恋人
5
《财会月刊》 1994年第9期58-59,共2页
这是一段历史的空白。 人们知道刘胡兰在血染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人们知道刘胡兰就义时年仅16岁; 人们知道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但人们不知道她在16岁的花季里,爱上了一个人,一个英俊、英勇的解放军干部,他的名字... 这是一段历史的空白。 人们知道刘胡兰在血染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人们知道刘胡兰就义时年仅16岁; 人们知道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但人们不知道她在16岁的花季里,爱上了一个人,一个英俊、英勇的解放军干部,他的名字叫——王本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胡兰 人们知道 人们不知道 妇女干部 地方党组织 农村妇女 难闻的气味 王木 遇到麻烦 疥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