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昌龄《诗格》考 |
卢盛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3
|
|
|
2
|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
毕士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3
|
唐诗中的“龙城”与“卢龙”——从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说起 |
赵望秦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4
|
从王昌龄边塞诗看其对边塞战争的态度 |
戴金波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
5
|
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 |
杨贵环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6
|
王维诗“随意春芳歇”的主语倒置及全诗的“道法自然”观念——兼释王昌龄诗“随意青枫白露寒” |
罗漫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7
|
“龙标”不是诗人王昌龄的代称 |
周宗旭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8
|
王昌龄边塞诗的旷野之美解读 |
冯丽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9
|
论王昌龄诗歌的艺术特色 |
陈开梅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
10
|
王昌龄七绝魅力谈 |
谢楚发
|
《江汉论坛》
|
1985 |
2
|
|
|
11
|
“一片冰心在玉壶”别解——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札记 |
杨抱朴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
12
|
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 |
穆克宏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
13
|
心隐与身仕──浅析王昌龄的矛盾心态 |
李树志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
14
|
李白、王昌龄的绝句艺术比较探索 |
张国伟
|
《河北学刊》
|
1987 |
1
|
|
|
15
|
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 |
罗时进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
|
16
|
形式的意义:王昌龄乐府诗研究 |
赵亮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17
|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交游、赠答诗评析 |
高锋
徐立峰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6 |
2
|
|
|
18
|
王昌龄七绝意境管窥 |
章继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
19
|
王昌龄咏乐诗初探 |
田黎星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20
|
旧题王昌龄《诗格》臆说 |
周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