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昌龄《诗格》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文镜秘府论》所收王昌龄《诗格》,可能经后人补辑,但基本内容是可靠的。其中有根据他为人讲作诗法时的纪闻辑录而成的语录体,也有有意著书而成的书面语体。一些内容作于为江宁丞时,但有些内容当作于贬龙标之后,包括语录体和书面体。... 《文镜秘府论》所收王昌龄《诗格》,可能经后人补辑,但基本内容是可靠的。其中有根据他为人讲作诗法时的纪闻辑录而成的语录体,也有有意著书而成的书面语体。一些内容作于为江宁丞时,但有些内容当作于贬龙标之后,包括语录体和书面体。以前我们只认为它作于贬江宁丞时,是不对的。王昌龄《诗格》的注文也可能为王昌龄自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空海 王昌 《诗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被引量:6
2
作者 毕士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盛唐王昌龄的宫怨诗与中唐王建的宫词,在诗歌史上均颇有影响。两人虽都于诗中描写了宫女妃嫔,但她们的情感心理却显有区别,王昌龄突出表现的是宫女之"怨",而王建突出表现的则是宫女之"乐"。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盛唐王昌龄的宫怨诗与中唐王建的宫词,在诗歌史上均颇有影响。两人虽都于诗中描写了宫女妃嫔,但她们的情感心理却显有区别,王昌龄突出表现的是宫女之"怨",而王建突出表现的则是宫女之"乐"。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人创作的材料来源有别,题材性质各异,仕宦经历不完全相同,表现手法互异,以及盛、中唐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的悬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王建 宫怨诗 宫词 宫女 情感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中的“龙城”与“卢龙”——从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说起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望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王昌 龙城 卢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王昌龄边塞诗看其对边塞战争的态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金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54-158,共5页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当时边塞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他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当时边塞战争的态度。青年时代漫游边关,慷慨激昂,热情讴歌、积极支持保卫边关的战争;深入了解边塞和戍边士卒的现...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当时边塞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他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当时边塞战争的态度。青年时代漫游边关,慷慨激昂,热情讴歌、积极支持保卫边关的战争;深入了解边塞和戍边士卒的现实情况后,他开始厌倦没完没了的开边战争;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他对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到晚年他更是明确反对穷兵黩武的开边、扩边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边塞诗 边塞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
5
作者 杨贵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27,140,共4页
关于题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一书,主要论及了作诗之法与病犯避忌,它以探讨篇章方法为主,也涉及字句方法等,并对多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其中,它对曹植诗的评价颇高。《诗格》从用字、声律、势对与比兴,以及诗之总体风格、诗之常用... 关于题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一书,主要论及了作诗之法与病犯避忌,它以探讨篇章方法为主,也涉及字句方法等,并对多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其中,它对曹植诗的评价颇高。《诗格》从用字、声律、势对与比兴,以及诗之总体风格、诗之常用体与诗有六贵例等诸方面折射出王昌龄的一些诗学思想,诸如其重自然而反对藻饰、重用字的轻重清浊与诗律以及重势对、比兴与诗格等的诗学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诗格》 曹植诗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诗“随意春芳歇”的主语倒置及全诗的“道法自然”观念——兼释王昌龄诗“随意青枫白露寒”
6
作者 罗漫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97,共4页
王维名诗《山中秋暝》末联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乃是"春芳随意歇,王孙自可留"的主语倒置:"春芳"是"随意歇"的主语,"王孙"是"自可留"的主语;"随意歇"是&qu... 王维名诗《山中秋暝》末联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乃是"春芳随意歇,王孙自可留"的主语倒置:"春芳"是"随意歇"的主语,"王孙"是"自可留"的主语;"随意歇"是"春芳"的主动意愿,"自可留"也是"王孙"的主动意愿。王维强调的是主客体同行同心的"四时佳兴与人同",与学术界偏重主体的理解"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同中有异。过去由于受到"随意"一词的遮蔽和干扰,致使解诗者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王维此诗透过写景表达一种"道法自然"的美学观念和人生哲学:大自然随其意愿不可阻挡地发生四季变化,每一变化都会形成新的景致,作为审美主体的山居之人,应当顺应和欣赏四季之美,不必执着于只有"春芳"才是美的而离开充满无限变动之美的山居之地,从而失去更多的美景观赏、美感体验和哲理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王昌 随意 主语倒置 道法自然 四时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标”不是诗人王昌龄的代称
7
作者 周宗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57,共2页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闻道龙标过五溪”,多认为其中的“龙标”是诗人王昌龄代称。通过诗歌背景、句意以及版本异文等方面考察,“龙标”应是地名,而不是诗人王昌龄代称。
关键词 龙标 地方 王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边塞诗的旷野之美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45-46,共2页
王昌龄在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亲戍边塞,通过切身体会将建功立业与边塞生活联系在一起。经由诗歌表现出当时唐朝的人文思想、边塞风景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深刻的人文主义,最终这些都成为了他边塞诗歌... 王昌龄在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亲戍边塞,通过切身体会将建功立业与边塞生活联系在一起。经由诗歌表现出当时唐朝的人文思想、边塞风景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深刻的人文主义,最终这些都成为了他边塞诗歌创作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 唐诗 王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昌龄诗歌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开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347-349,共3页
在春风得意、奋发蓬勃的盛唐诗坛上,有一位诗人颇负盛名,曾赢得“诗家天子”的美称,他就是“七绝圣手”——王昌龄。七言绝句最早源于民歌,魏晋时期的《行者歌》、《豫州歌》都是句句用韵的七言小诗。宋汤惠休的《秋思引》是最早的... 在春风得意、奋发蓬勃的盛唐诗坛上,有一位诗人颇负盛名,曾赢得“诗家天子”的美称,他就是“七绝圣手”——王昌龄。七言绝句最早源于民歌,魏晋时期的《行者歌》、《豫州歌》都是句句用韵的七言小诗。宋汤惠休的《秋思引》是最早的文人七言小诗。到梁陈北朝时期,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诗歌 七言绝句 艺术特色 七绝 闺中少妇 女主人公 情深幽怨 征人 秦汉时期 笔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七绝魅力谈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楚发 《江汉论坛》 1985年第4期50-55,共6页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的七绝一体所达到的艺术造诣,能与李白媲美,而有李白所不及者。胡应麟说:江宁七绝“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弦,一唱三叹。”沈德潜也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的七绝一体所达到的艺术造诣,能与李白媲美,而有李白所不及者。胡应麟说:江宁七绝“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弦,一唱三叹。”沈德潜也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也。”他们都把王昌龄七绝的魅力归之于他的深婉含蓄的风格,这是不错的。不过他们说得太抽象,甚至有点神秘,叫人难以捉摸。本文打算对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作点抉微探幽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 王昌 思想倾向 江宁 意旨 七绝 战争 怨而不怒 洛阳 盛唐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片冰心在玉壶”别解——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札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抱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4-135,共2页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著名绝句。此句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然而看法颇不一致,诸家说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意见:一说为:“不为功名富贵所牵”,即沈德潜所说的“言已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著名绝句。此句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然而看法颇不一致,诸家说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意见:一说为:“不为功名富贵所牵”,即沈德潜所说的“言已之不牵于宦情也”(《唐诗别载集》)另说为“冰心”、“玉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记 连江 洛阳 王昌 芙蓉楼 唐代诗人 器皿 品德美 沈德潜 别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 被引量:2
12
作者 穆克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87-95,86,共10页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卷下)说,开元时,“位卑而著名者”有王江宁。王江宁,即王昌龄,因为他曾任江宁丞,故人称“王江宁”。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说他当时即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作为“诗家”而...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卷下)说,开元时,“位卑而著名者”有王江宁。王江宁,即王昌龄,因为他曾任江宁丞,故人称“王江宁”。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说他当时即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作为“诗家”而被称为“夫子”,可见他在当时是如何受到人们的尊重。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卷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宁 王昌 新唐书 唐人 直斋书录解题 艺文志 旧唐书 校书郎 秘书省 妇女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隐与身仕──浅析王昌龄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树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5-58,共4页
本文历史地分析了诗人王昌龄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文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不得不一改“做世独行”的初衷,以隐忍求宽有,以变通求转机的矛盾心态。从而将诗人的成长和成就放到历史大背景中去加以考察。
关键词 王昌 文学史 仕途 归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王昌龄的绝句艺术比较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伟 《河北学刊》 1987年第1期63-67,共5页
五、七言绝句,虽然起源于南北朝,但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重要体裁之一,并固定了表现形式,却在唐代.唐人绝句,在唐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在唐诗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宋洪迈在《唐人万首绝句》... 五、七言绝句,虽然起源于南北朝,但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重要体裁之一,并固定了表现形式,却在唐代.唐人绝句,在唐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在唐诗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宋洪迈在《唐人万首绝句》的序中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清代王夫之更是说:“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①在唐代绝句诗的创作中,名家辈出,风格迥异,呈现出一个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七言绝句 李白 艺术比较 七绝 唐人 唐诗 君王 平明 片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时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64-67,共4页
艺术的长河常常被时代的崇山峻岭分割开来,尽管浑浩流转,百折而东,但站在下游的人们远眺上游,往往只是看到一座座时代的高峰,而看不到它的源流。在这条长河中,中唐的李益算是很幸运的了。他的诗歌的光彩没有被时代的分野荫蔽,当他发诸... 艺术的长河常常被时代的崇山峻岭分割开来,尽管浑浩流转,百折而东,但站在下游的人们远眺上游,往往只是看到一座座时代的高峰,而看不到它的源流。在这条长河中,中唐的李益算是很幸运的了。他的诗歌的光彩没有被时代的分野荫蔽,当他发诸歌咏的时候,人们仿佛从历史的回音壁中听到了盛唐之音。历代许多论家都把他与王昌龄并论,现今的文学史也都肯定这一点,这是很有见地的。那么,如何理解这两位诗人的接武比肩,他们的诗有哪些共同性,在共同性中又有哪些差异性?本文试图从他们的边塞诗入手进行一些比较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 边塞诗 王昌 少年 比较探析 李益 共同性 盛唐之音 文学史 红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的意义:王昌龄乐府诗研究
16
作者 赵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2-136,共5页
王昌龄的乐府诗创作 ,成就卓著。在 40首乐府诗中 ,十多首五古乐府稍有瑕疵 ,主要表现在徒诗化倾向以及律诗化倾向损害了乐府诗的拟古性。 2 0首七绝乐府既深切地把握了乐府诗的本性 ,又将七绝与乐府的特征成功结合 ,扩展了乐府的表现形... 王昌龄的乐府诗创作 ,成就卓著。在 40首乐府诗中 ,十多首五古乐府稍有瑕疵 ,主要表现在徒诗化倾向以及律诗化倾向损害了乐府诗的拟古性。 2 0首七绝乐府既深切地把握了乐府诗的本性 ,又将七绝与乐府的特征成功结合 ,扩展了乐府的表现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乐府诗 拟乐府 形式的意义 汉乐府 七绝 新乐府 传统意象 表现意图 拟古乐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交游、赠答诗评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锋 徐立峰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3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王昌 赠答诗 孟浩然 片冰 不护细行 独特的艺术风格 校书郎 葛立方 人生失意 诗歌创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七绝意境管窥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继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1-74,25,共5页
意境,是诗意之所在,也是衡量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尺。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人间词乙稿序》),“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意... 意境,是诗意之所在,也是衡量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尺。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人间词乙稿序》),“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意境创造的自觉时代。唐代诗人和评论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对意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异采纷呈的意境构成了千古卓绝的“盛唐之音”,也是唐诗臻于成熟的标志之一。胡应麟说:“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诗薮》)。翁方纲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绝 王昌 意境构成 团扇 兴象 歌女 浑成 唐诗 人间词 芙蓉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咏乐诗初探
19
作者 田黎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0,75,共5页
王昌龄是群星闪烁的唐代诗空的一颗明星,他的诗歌现存180余首,其中有许多以抚琴弹筝、鸣钟动磐、吹箫放歌等为题材的咏乐诗。本文着重从文学视角对王昌龄的咏乐诗进行研究,挖掘其咏乐诗深厚的情感内涵与不朽的艺术特质,从另一个侧面展... 王昌龄是群星闪烁的唐代诗空的一颗明星,他的诗歌现存180余首,其中有许多以抚琴弹筝、鸣钟动磐、吹箫放歌等为题材的咏乐诗。本文着重从文学视角对王昌龄的咏乐诗进行研究,挖掘其咏乐诗深厚的情感内涵与不朽的艺术特质,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王昌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咏乐诗 情感内涵 艺术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题王昌龄《诗格》臆说
20
作者 周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5,共7页
《诗格》二卷的分离,在考据之外,有更深层的理论意义。通过《诗格》卷上与《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及《诗式》的理论倾向之比较;通过《诗格》卷下与《诗式》的意境理论及晚唐五代诗格的理论传承之比较,可以确认《诗格》二卷分离后各自的理... 《诗格》二卷的分离,在考据之外,有更深层的理论意义。通过《诗格》卷上与《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及《诗式》的理论倾向之比较;通过《诗格》卷下与《诗式》的意境理论及晚唐五代诗格的理论传承之比较,可以确认《诗格》二卷分离后各自的理论背景及合视之所呈现的唐代诗格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 诗格 皎然 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