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愿坚的长征“诗情”书写与“草地”哲思
1
作者
王烨
黄怀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王愿坚终生坚守长征这座文学金矿,努力挖掘与表现长征中的美丽“诗情”,不仅为长征小说创作开拓了一条新径,而且也为长征文学创作奠定了垂范至今的美学风范。他的长征“诗情”书写尽管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但始终聚焦于革命与人、人与人的...
王愿坚终生坚守长征这座文学金矿,努力挖掘与表现长征中的美丽“诗情”,不仅为长征小说创作开拓了一条新径,而且也为长征文学创作奠定了垂范至今的美学风范。他的长征“诗情”书写尽管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但始终聚焦于革命与人、人与人的关系,正面表现了其中存在的高尚或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党性和个人性的有机统一。王愿坚最爱恋和最多表现的则是草地中的“诗情”,并把险恶的草地整体上视为一个光辉的哲理。王愿坚的长征“诗情”书写与“草地”哲思,内蕴着他对长征红军抵御艰难的毅力和伟大力量“从何而来”的叩问,从而使他的长征小说具有了精神史与心灵史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愿坚
长征小说
诗情书写
草地哲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臧克家与作家王希坚、王愿坚
被引量:
2
2
作者
乔植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臧克家和作家王希坚、王愿坚二兄弟都是山东诸城人,臧、王两家有多重亲戚关系,交往甚密。王希坚的妹妹嫁给了臧克家的侄辈,臧克家的发妻王深汀则是王氏二兄弟的平辈姐姐。王希坚的父亲王翔千是臧克家早年加入共产党的介绍人。反右斗争中...
臧克家和作家王希坚、王愿坚二兄弟都是山东诸城人,臧、王两家有多重亲戚关系,交往甚密。王希坚的妹妹嫁给了臧克家的侄辈,臧克家的发妻王深汀则是王氏二兄弟的平辈姐姐。王希坚的父亲王翔千是臧克家早年加入共产党的介绍人。反右斗争中,王希坚被错划为右派,但臧克家却认定“他是个好人”。王愿坚的《亲人》被批“人性论”的时候,臧克家仗义执言称“这篇小说写得很好”。王愿坚则以“文学后辈”的姿态来看待臧克家,认为臧克家“是一条奔腾的大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克家
王希坚
王愿坚
诸城
诗歌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愿坚的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0,共11页
“十七年文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革命历史叙述。稍一回望,我们很容易发现王愿坚的独特性:抗日战争、敌后斗争、解放战争、合作化等题材领域的重要作家作品,通常可以并举多人多部,但一涉及“长征”题材,可以列举的独有王愿坚一人。对比...
“十七年文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革命历史叙述。稍一回望,我们很容易发现王愿坚的独特性:抗日战争、敌后斗争、解放战争、合作化等题材领域的重要作家作品,通常可以并举多人多部,但一涉及“长征”题材,可以列举的独有王愿坚一人。对比“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王愿坚的33篇短篇小说无论从题材范围还是从体量来说,都不能称其大,——当然,“十七年文学”也产生了诸多凭借革命历史题材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除了王愿坚外,还有峻青、李凖、茹志鹃、马烽等,但是如果绕过王愿坚的短篇小说,则几乎绕过了长征叙事,革命历史叙述便是残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十七年文学
题材领域
茹志鹃
革命历史题材
李凖
题材范围
王愿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首向来萧瑟处——评王愿坚的十个短篇
4
作者
马畏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7-31,共5页
王愿坚同志是以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短篇赢得读者的。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年,他又一连发表了十个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取得了新的成就。 在谈到这十个短篇的时候,王愿坚同志曾经说过:“今天看来,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有不脱十年劫难影...
王愿坚同志是以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短篇赢得读者的。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年,他又一连发表了十个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取得了新的成就。 在谈到这十个短篇的时候,王愿坚同志曾经说过:“今天看来,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有不脱十年劫难影响之处。”这似乎是真的。但是,如果说王愿坚同志较早地打破了康生、江青之流给文学创作设置的条条框框,较早地恢复了革命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愿坚
现实主义
革命历史题材
文学创作
“四人帮”
不足之处
手法
周恩来
长征
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愿坚同志的创作道路
5
作者
朱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1-26,36,共7页
王愿坚同志不同于三十年代早已成名的文坛老将,他的作品不具备博大精深、老辣纯熟的特征;他也不同于七○年代后期初出茅庐的文坛新秀,以大胆、新颖、敢于趟新路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王愿坚同志是走过近四十年革命历程,五十年代声震文坛...
王愿坚同志不同于三十年代早已成名的文坛老将,他的作品不具备博大精深、老辣纯熟的特征;他也不同于七○年代后期初出茅庐的文坛新秀,以大胆、新颖、敢于趟新路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王愿坚同志是走过近四十年革命历程,五十年代声震文坛,已有二十余年创作经验的中年部队文艺工作者,用王愿坚同志的习惯语言讲,他始终是人民子弟兵的一位“宣传员”。就文学创作而论,他走过了一段健康而漫长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愿坚
创作道路
文学创作
人民子弟兵
文艺工作者
创作经验
三十年代
习惯语
五十年代
宣传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七根火柴
6
作者
尹美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22-23,共2页
《七根火柴》是王愿坚同志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炽热的革命感情和鲜明的阶级爱憎,描写了长征途中过草地时掉队红军伤病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用生命和鲜血保存了关系到千万个战士生命的火柴的动人事迹,塑造了一...
《七根火柴》是王愿坚同志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炽热的革命感情和鲜明的阶级爱憎,描写了长征途中过草地时掉队红军伤病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用生命和鲜血保存了关系到千万个战士生命的火柴的动人事迹,塑造了一位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立意深远,读后使人久久不忘.作品一开头就细致描写了草地的气候和环境.草地的气候是很怪的,说它“怪”,是因为它变化无常.“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可不一会,冷风飕飕,“浓云象从平地冒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柴
战士
无名
长征
红军
小腿伤口
党证
王愿坚
人的革命
浓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愿坚的长征“诗情”书写与“草地”哲思
1
作者
王烨
黄怀凤
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34—1949)”(16ZDA18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革命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现代文学课程思政研究”(21VSZ079)。
文摘
王愿坚终生坚守长征这座文学金矿,努力挖掘与表现长征中的美丽“诗情”,不仅为长征小说创作开拓了一条新径,而且也为长征文学创作奠定了垂范至今的美学风范。他的长征“诗情”书写尽管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但始终聚焦于革命与人、人与人的关系,正面表现了其中存在的高尚或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党性和个人性的有机统一。王愿坚最爱恋和最多表现的则是草地中的“诗情”,并把险恶的草地整体上视为一个光辉的哲理。王愿坚的长征“诗情”书写与“草地”哲思,内蕴着他对长征红军抵御艰难的毅力和伟大力量“从何而来”的叩问,从而使他的长征小说具有了精神史与心灵史的色彩。
关键词
王愿坚
长征小说
诗情书写
草地哲思
Keywords
Wang Yuanjian
Long March novels
poetic writing
Grassland Philosophy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臧克家与作家王希坚、王愿坚
被引量:
2
2
作者
乔植英
机构
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文摘
臧克家和作家王希坚、王愿坚二兄弟都是山东诸城人,臧、王两家有多重亲戚关系,交往甚密。王希坚的妹妹嫁给了臧克家的侄辈,臧克家的发妻王深汀则是王氏二兄弟的平辈姐姐。王希坚的父亲王翔千是臧克家早年加入共产党的介绍人。反右斗争中,王希坚被错划为右派,但臧克家却认定“他是个好人”。王愿坚的《亲人》被批“人性论”的时候,臧克家仗义执言称“这篇小说写得很好”。王愿坚则以“文学后辈”的姿态来看待臧克家,认为臧克家“是一条奔腾的大河”。
关键词
臧克家
王希坚
王愿坚
诸城
诗歌
小说
Keywords
Zang Kejia
Wang Xijian
Wang Yuanjian
Zhucheng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愿坚的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帅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0,共11页
文摘
“十七年文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革命历史叙述。稍一回望,我们很容易发现王愿坚的独特性:抗日战争、敌后斗争、解放战争、合作化等题材领域的重要作家作品,通常可以并举多人多部,但一涉及“长征”题材,可以列举的独有王愿坚一人。对比“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王愿坚的33篇短篇小说无论从题材范围还是从体量来说,都不能称其大,——当然,“十七年文学”也产生了诸多凭借革命历史题材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除了王愿坚外,还有峻青、李凖、茹志鹃、马烽等,但是如果绕过王愿坚的短篇小说,则几乎绕过了长征叙事,革命历史叙述便是残缺的。
关键词
历史叙述
十七年文学
题材领域
茹志鹃
革命历史题材
李凖
题材范围
王愿坚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首向来萧瑟处——评王愿坚的十个短篇
4
作者
马畏安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7-31,共5页
文摘
王愿坚同志是以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短篇赢得读者的。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年,他又一连发表了十个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取得了新的成就。 在谈到这十个短篇的时候,王愿坚同志曾经说过:“今天看来,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有不脱十年劫难影响之处。”这似乎是真的。但是,如果说王愿坚同志较早地打破了康生、江青之流给文学创作设置的条条框框,较早地恢复了革命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手法。
关键词
王愿坚
现实主义
革命历史题材
文学创作
“四人帮”
不足之处
手法
周恩来
长征
经说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愿坚同志的创作道路
5
作者
朱兵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1-26,36,共7页
文摘
王愿坚同志不同于三十年代早已成名的文坛老将,他的作品不具备博大精深、老辣纯熟的特征;他也不同于七○年代后期初出茅庐的文坛新秀,以大胆、新颖、敢于趟新路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王愿坚同志是走过近四十年革命历程,五十年代声震文坛,已有二十余年创作经验的中年部队文艺工作者,用王愿坚同志的习惯语言讲,他始终是人民子弟兵的一位“宣传员”。就文学创作而论,他走过了一段健康而漫长的路。
关键词
王愿坚
创作道路
文学创作
人民子弟兵
文艺工作者
创作经验
三十年代
习惯语
五十年代
宣传员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七根火柴
6
作者
尹美英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22-23,共2页
文摘
《七根火柴》是王愿坚同志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炽热的革命感情和鲜明的阶级爱憎,描写了长征途中过草地时掉队红军伤病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用生命和鲜血保存了关系到千万个战士生命的火柴的动人事迹,塑造了一位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立意深远,读后使人久久不忘.作品一开头就细致描写了草地的气候和环境.草地的气候是很怪的,说它“怪”,是因为它变化无常.“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可不一会,冷风飕飕,“浓云象从平地冒出来的。
关键词
火柴
战士
无名
长征
红军
小腿伤口
党证
王愿坚
人的革命
浓云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愿坚的长征“诗情”书写与“草地”哲思
王烨
黄怀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臧克家与作家王希坚、王愿坚
乔植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愿坚的意义
郭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回首向来萧瑟处——评王愿坚的十个短篇
马畏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愿坚同志的创作道路
朱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读七根火柴
尹美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