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修行故事
1
作者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29-40,共12页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时期一幅近12米长的著名山水画卷。这幅画在1113年由18岁的神童王希孟在本身作为画家和道教修行者的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的监督下所绘制。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此手卷描绘了一个道教修行故事,即按照从俗世生活、...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时期一幅近12米长的著名山水画卷。这幅画在1113年由18岁的神童王希孟在本身作为画家和道教修行者的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的监督下所绘制。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此手卷描绘了一个道教修行故事,即按照从俗世生活、入门受训、修炼积德,到最后得道(成仙)和仙人后生的顺序发展。这个故事通过人物、建筑、径路、桥梁和其他图像元素的细节描绘,引导观者在山水间穿行;同时,手卷的构图也以图像元素的特定位置和山水的形式从右到左发展。并且,由于徽宗的绘制监督和密切参与,这幅山水画卷也为我们提供了徽宗个人对“何为道教”和“道教修行”的看法,甚至让我们了解到他对宋代道教山水画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道教 修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希孟青绿山水意境表达与审美探析——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2
作者 康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5期48-50,共3页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极具东方艺术与美学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是中国绘画中的特殊技法,通过勾勒设色,色彩华丽,极具美观装饰意味,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极具东方艺术与美学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是中国绘画中的特殊技法,通过勾勒设色,色彩华丽,极具美观装饰意味,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宋代以后,山水画以水墨画为主,色彩丰富的青绿山水成熟作品逐渐稀少,因此宋徽宗想要复兴青绿山水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则产生于此时,成为闻名于世的青绿山水名作。以《千里江山图》为例,在中国传统青绿山水意境之美、表现手法、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王希孟青绿山水意境表达和审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意境表达 审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语言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瑞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2年第8期61-62,共2页
《千里江山图》吸收了晋唐青绿山水的积色语言,并综合了本朝青绿山水画勾皴与染色相结合的画风,形成了它的独特面貌。显然,这种风格不同于唐代二李的青绿山水画风。同时,在造型及表现手法上它也有异于同时期的王诜、赵伯驹、赵伯骕,堪... 《千里江山图》吸收了晋唐青绿山水的积色语言,并综合了本朝青绿山水画勾皴与染色相结合的画风,形成了它的独特面貌。显然,这种风格不同于唐代二李的青绿山水画风。同时,在造型及表现手法上它也有异于同时期的王诜、赵伯驹、赵伯骕,堪称集晋唐色彩、董源笔墨,及同时代画法于一体的综合风格,熔传统精粹于一炉,形成了出类拔萃的王希孟青绿山水画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色彩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看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装饰审美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启色 《书画世界》 2013年第3期30-36,3,共7页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脚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上极...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脚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极具展翅翱翔之态。王希孟在技法上继承以披麻皴与斧劈皴相结合的山石皴法,综合了南、北两派的特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青绿山水画 王希孟 色彩装饰 北宋 审美 披麻皴 用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考据学视野下的艺术史研究——余辉《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强 《油画》 2020年第4期86-89,共4页
图像考据学是余辉先生倡导的研究古代绘画史的方法,这一方法运用鉴定学鉴别图像,运用考据学辨析文本,运用逻辑学理清思路,它能解决画的是什么、在何时及何地画、用什么技法、技法的师承渊源在哪里、创作动机是什么、图像的来源在哪里、... 图像考据学是余辉先生倡导的研究古代绘画史的方法,这一方法运用鉴定学鉴别图像,运用考据学辨析文本,运用逻辑学理清思路,它能解决画的是什么、在何时及何地画、用什么技法、技法的师承渊源在哪里、创作动机是什么、图像的来源在哪里、其影响与作用是什么、与其他作品有无联系等问题。这种方法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研究手段,使它们互为补充,互为佐证,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客观事实,为人们全方位地理解古代绘画提供更多、更客观的学术支撑,也为人们了解古代绘画背后的"故事"提供更为深刻且具有较强逻辑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研究 古代绘画 鉴定学 创作动机 考据学 王希孟 影响与作用 还原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四) 被引量:1
6
作者 余辉 《中国美术》 2018年第3期66-83,共18页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余条,故此取名《百问千里》。文中夹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的学术调查、研究思路与相互讨论,并佐以珍贵的相关图片,进行连续刊载。在艺术史学界和出版界,这种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不啻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诸位方家的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鉴定委员会 问答 学术研究成果 故宫博物院 专题采访 研究馆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一) 被引量:1
7
作者 余辉 《中国美术》 2017年第5期76-87,共12页
本刊对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 本刊对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余条,故此取名《百问千里》。文中夹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的学术调查、研究思路与相互讨论,并佐以珍贵的相关图片,进行连续刊载。在艺术史学界和出版界,这种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不吝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诸位方家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六)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辉 《中国美术》 2018年第6期64-77,共14页
本刊对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 本刊对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余条,故此取名《百问千里》。文中夹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的学术调查、研究思路与相互讨论,并佐以珍贵的相关图片,进行连续刊载。在艺术史学界和出版界,这种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不啻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诸位方家的赐正。本刊连载到本期结束,感谢广大读者热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鉴定委员会 问答 学术研究成果 故宫博物院 专题采访 研究馆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希孟姓氏和早卒案蠡测
9
作者 余辉 《中国书画》 2023年第5期4-6,共3页
在北宋《千里江山图》卷(图1,局部,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以下简称《千》卷)中北宋宰相蔡京的题记里写道:“政和三年闽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 在北宋《千里江山图》卷(图1,局部,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以下简称《千》卷)中北宋宰相蔡京的题记里写道:“政和三年闽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海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图2)确定此图系“禁中文书库”里的“希孟”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设色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画学 天下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三)
10
作者 余辉 《中国美术》 2018年第1期92-103,共12页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余条,故此取名《百问千里》。文中夹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的学术调查、研究思路与相互讨论,并佐以珍贵的相关图片,进行连续刊载。在艺术史学界和出版界,这种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不啻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诸位方家的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文书库 书艺局 宋徽宗 王希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五)
11
作者 余辉 《中国美术》 2018年第5期62-82,共21页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余条,故此取名《百问千里》。文中夹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的学术调查、研究思路与相互讨论,并佐以珍贵的相关图片,进行连续刊载。在艺术史学界和出版界,这种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不啻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诸位方家的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鉴定委员会 问答 学术研究成果 故宫博物院 专题采访 研究馆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二)
12
作者 余辉 《中国美术》 2017年第6期46-53,共8页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 本刊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话他近年研究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学术成果。针对文物爱好者深入鉴析的愿望以及青年学生的研究需求,访谈分主题徐徐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共计百余条,故此取名《百问千里》。文中夹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的学术调查、研究思路与相互讨论,并佐以珍贵的相关图片,进行连续刊载。在艺术史学界和出版界,这种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不啻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诸位方家的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仁洁 曹昊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6期46-47,共2页
作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具有独特的魅力。《千里江山图》吸收了晋唐青绿山水的积色语言,并结合了宋朝青绿山水的作画方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面。该文从画作的内容、使用材料、结构探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山水 大气磅礴——从郭熙父子的“郭家山水”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颖秦 《美术大观》 2015年第11期42-43,共2页
北宋山水画继五代画风之后,骤然变化,名家辈出,其中,尤以郭熙、郭思父子为代表,在"三远",即"高远、平远、宽远"上进行积极开拓,遂成"郭家山水"重景之风。尔后,王希孟锦上添花,一幅《千里江山图》不仅对... 北宋山水画继五代画风之后,骤然变化,名家辈出,其中,尤以郭熙、郭思父子为代表,在"三远",即"高远、平远、宽远"上进行积极开拓,遂成"郭家山水"重景之风。尔后,王希孟锦上添花,一幅《千里江山图》不仅对前辈画风进行了综合性的整肃,而且,形成了北宋山水画在意境创造上大气磅礴的审美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郭家山水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三年我们“问”出了一本书——《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诞生记
15
作者 王青云 《中国美术》 2020年第4期136-137,共2页
2017年9月,故宫博物院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其中长度近十二米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在午门正殿与紫禁城中轴线垂直的位置上全卷展开。展览再一次引发了"故宫跑",展厅里摩肩接踵、游人如织。一时... 2017年9月,故宫博物院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其中长度近十二米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在午门正殿与紫禁城中轴线垂直的位置上全卷展开。展览再一次引发了"故宫跑",展厅里摩肩接踵、游人如织。一时间,赞美声、称奇声以及质疑声充斥街头巷尾与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引发社会热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故宫博物院 青绿山水画 诞生记 中轴线 问答录 紫禁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此青绿》:中华文化景观的身体意绘
16
作者 周泽民 张经武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
以电影串连中国传统国画与舞蹈,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只此青绿》在2024年国庆档点燃了一场媒介融合的视听盛宴。本片以追溯中国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过程为蓝底,试图在光影想象中靠近并还原天才画家王希孟的创作心... 以电影串连中国传统国画与舞蹈,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只此青绿》在2024年国庆档点燃了一场媒介融合的视听盛宴。本片以追溯中国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过程为蓝底,试图在光影想象中靠近并还原天才画家王希孟的创作心路。在感叹天妒英才的历史遗憾中,影片带领观众穿越千古时空,切身目睹名作《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场景,进一步昭示历史洪流中传世名作与无名劳动者的契合关系。影片在探游历史的影像叙事中,衔接了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神韵,以舞者身体作为笔触讲述生动故事,传递丰满情绪,表达深刻内涵,完成了舞剧与电影媒介的无缝融合,开创影像表意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文化景观 天妒英才 传统文化遗产 视听盛宴 古典舞蹈 传播路径 王希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一本画作与宋文化邂逅——读《艺极于神--宋徽宗的画里人生》有感
17
作者 可名 《国际人才交流》 2024年第5期53-53,共1页
《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这些如雷贯耳的宋画名作的作者王希孟与张择端,都出自北宋徽宗统治时期的宫廷画院,《听琴图》《瑞鹤图》《祥龙石图》……这些散落在各大博物馆的名作上,也都赫然写着“天下一人”的花押,它们都是徽宗皇... 《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这些如雷贯耳的宋画名作的作者王希孟与张择端,都出自北宋徽宗统治时期的宫廷画院,《听琴图》《瑞鹤图》《祥龙石图》……这些散落在各大博物馆的名作上,也都赫然写着“天下一人”的花押,它们都是徽宗皇帝自己的画作。宋徽宗,这个著名的“艺术皇帝”,他的人生却落幕得异常悲惨,他丢失了江山,死在囚禁之地,死后也不能与祖宗安葬在一起,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这样说来,他也是个名副其实的“悲剧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清明上河图》 唏嘘不已 祥龙石图 北宋徽宗 宫廷画院 张择端 花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闯《千里江山图》
18
作者 李彦亲 邱嘉玺(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3期24-24,共1页
电视里正在展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赞叹着画中美景的我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听闻流水瀑瀑,心生疑惑:附近并没有流水,此流水声从何而来?抬眼观望四周,却见青山绿竹清溪,有仙灵之气,是人迹罕至的绝美景色。
关键词 流水声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徽宗画学考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同标 《中国书画》 2008年第4期56-60,共5页
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太学始自西周,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相应地,将绘画教育列入国家的最高学府,就称之为"... 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太学始自西周,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相应地,将绘画教育列入国家的最高学府,就称之为"画学",相当于今天的"国立艺术学院"之类,是绘画教学的最高学府。在古代中国,绘画尽管被视为文人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学 绘画教学 画继 国子学 米莆 邓椿 萤雪丛说 唐志契 画史 王希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千里江山图》主题
20
作者 韩刚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60,共5页
关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之主题,论之者多,注重阐释"微言大义"者亦多。立足于回归原境、知人论世方法论原则,通过对王希孟生平、北宋画学学制与画科、该画绘制水平、题名、画中建筑等的较详细考察,认为该画应是一幅学习借鉴... 关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之主题,论之者多,注重阐释"微言大义"者亦多。立足于回归原境、知人论世方法论原则,通过对王希孟生平、北宋画学学制与画科、该画绘制水平、题名、画中建筑等的较详细考察,认为该画应是一幅学习借鉴前人与时人的学生习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