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王家沟断层组地表变形特征及强变形带宽度 被引量:7
1
作者 吴传勇 沈军 +2 位作者 史杰 李军 向志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6,共11页
王家沟断层组断错了中更新世砾石台地及王家沟东岸的Ⅲ级阶地,地貌形迹非常清晰,地表变形现象主要表现为地震断层、断层陡坎和挤压鼓包等。根据不同地貌面上跨断层测量获得的一系列实测数据,得到王家沟Ⅲ级阶地上的地表陡坎高度为0.4~1... 王家沟断层组断错了中更新世砾石台地及王家沟东岸的Ⅲ级阶地,地貌形迹非常清晰,地表变形现象主要表现为地震断层、断层陡坎和挤压鼓包等。根据不同地貌面上跨断层测量获得的一系列实测数据,得到王家沟Ⅲ级阶地上的地表陡坎高度为0.4~1.6m,最大变形带宽度为50m左右;中更新世台地上的陡坎高度多为1.5~5.0m,最大变形带宽度为90m左右。利用探槽开挖揭露出的断层位置与地表强变形带测量剖面的叠加对比,初步确定王家沟断层组上、下盘之间变形宽度的比例为2:1左右,并由此讨论了王家沟断层组上、下盘的"避让带"宽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断层组 变形特征 强变形带宽度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力影响因子研究——以王家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忠武 蔡强国 +2 位作者 唐政洪 吴淑安 朱远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70-73,78,共5页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 ,首先介绍了近 10年来王家沟流域作物生产变化的情况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 ,利用基于土壤侵蚀的 YIEL 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 ,从气象...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 ,首先介绍了近 10年来王家沟流域作物生产变化的情况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 ,利用基于土壤侵蚀的 YIEL 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 ,从气象因素 (降雨量、气温 )以及耕作措施两方面分析了该小流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在气象因素 (大气降水 )和土壤侵蚀的共同影响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理信息系统 王家沟流域 水土流失 农作物 生产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次降雨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构建——以晋西王家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前进 蔡强国 方海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21-26,共6页
利用野外试验小区观测与人工模拟降雨资料,在定量分析羊道沟小流域坡面—沟坡—沟道侵蚀产沙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羊道沟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借助GIS技术,将王家沟小流域划分为40个沟间地、40个沟坡地及它们组成的40个子流域和一个输水输... 利用野外试验小区观测与人工模拟降雨资料,在定量分析羊道沟小流域坡面—沟坡—沟道侵蚀产沙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羊道沟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借助GIS技术,将王家沟小流域划分为40个沟间地、40个沟坡地及它们组成的40个子流域和一个输水输沙通道。通过对比分析每个子流域降雨、地貌、治理、植被覆盖、耕作措施和土壤6个主要侵蚀产沙影响因子与羊道沟小流域各因子的关系,得到王家沟各子流域相对于羊道沟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相应参数的修正系数,结合王家沟流域主沟道泥沙输移关系,建立了王家沟流域次降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利用王家沟流域1963—1968年22次天然降雨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较为理想,预测精度达到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分布式模型 GIS 王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王家沟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康宁 卞戈亚 李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9-643,共5页
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问题,以重庆市王家沟小流域为例,依据由ALOS和WorldView1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DEM等提取出的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坡度分布等专题信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资料,对农业面源污染的... 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问题,以重庆市王家沟小流域为例,依据由ALOS和WorldView1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DEM等提取出的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坡度分布等专题信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资料,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空间分析,并提出了王家沟居民点生活污染、农田径流污染和坡耕地养分流失的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不合理等因素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消纳、缓冲、拦截系统的缺乏是直接导致污染物入河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建造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彻底解决居民点生活污染问题;推广应用水肥耦合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切实降低施肥总量;在坡耕地区域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有效的水土和养分流失综合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影响因子 遥感 防控对策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发斌 王青 李树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王家沟流域是晋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典型样板之一。利用生态经济评价中经典的市场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该流域的坡改梯和筑坝淤地等工程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这些工程措施使谷子、马铃薯、高粱、黄豆和玉米等... 王家沟流域是晋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典型样板之一。利用生态经济评价中经典的市场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该流域的坡改梯和筑坝淤地等工程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这些工程措施使谷子、马铃薯、高粱、黄豆和玉米等粮食增产价值 2 7万多元 ;保水和保肥的价值为 19万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定量分析 王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五”期间王家沟小流域生态足迹分析
6
作者 杜轶 蔡继清 张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5-217,共3页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八五"期间王家沟小流域生态足迹由0.536244615 hm2/cap增至0.665469085 hm2/cap,提升幅度为24.10%,生态承载...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八五"期间王家沟小流域生态足迹由0.536244615 hm2/cap增至0.665469085 hm2/cap,提升幅度为24.10%,生态承载力由0.900738097 hm2/cap增至1.192844588hm2/cap,提升幅度为32.42%,说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的改善了王家沟小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柞水县王家沟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东宏 朱赖民 +1 位作者 李犇 杨登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9,共7页
经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及矿点检查所发现的王家沟金矿床产于商丹断裂南侧,是南秦岭泥盆系北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处小型矿床,其矿化地质特征完全可与镇-旬地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相类比。王家沟金矿床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中金以微细浸... 经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及矿点检查所发现的王家沟金矿床产于商丹断裂南侧,是南秦岭泥盆系北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处小型矿床,其矿化地质特征完全可与镇-旬地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相类比。王家沟金矿床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中金以微细浸染产出,并富含砷、锑和汞。因此,王家沟金矿床的发现使柞水—山阳晚古生代沉积地区也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新产地,对今后在柞水—山阳寻找微细浸染型矿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地质特征 成矿地质条件 矿床成因 王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王家沟小流域降水特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常宝 张卫华 +1 位作者 靳军英 魏朝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144,共5页
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涪陵站31a月降水序列,检验了年降水量均值和方差,并对月降水量极值和超过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用dfittool对年降水量、月极值、月超过值进行了概率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对31a降水序列,均值和方差均无显著变化,且没有明... 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涪陵站31a月降水序列,检验了年降水量均值和方差,并对月降水量极值和超过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用dfittool对年降水量、月极值、月超过值进行了概率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对31a降水序列,均值和方差均无显著变化,且没有明显的趋势.年降水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月极值服从广义极值分布,月超过值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以上结果可以为该流域水资源利用及水文预报、水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小流域 降水 统计 检验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勇 蔡继清 +1 位作者 孙雁君 杜轶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897-899,共3页
以经过5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59—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流域林草植物的区系特征
10
作者 赵芹珍 吴发启 蔡继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191-2192,共2页
王家沟流域共有林草植物241种,隶属于147属45科,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2种,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42科140属232种(双子叶植物39科107属182种,单子叶植物3科33属50种);以草本在流域植物生活型中占优势;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大科属较少... 王家沟流域共有林草植物241种,隶属于147属45科,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2种,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42科140属232种(双子叶植物39科107属182种,单子叶植物3科33属50种);以草本在流域植物生活型中占优势;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大科属较少;林草植物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总科数的51.1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占总属数的51.02),其中北温带分布型优势明显;反映出该区系明显的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流域 林草植物 区系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时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芹珍 狄超 贾志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9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王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界定了流域1955年以来大规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境下土壤侵蚀变化出现差异特征的时间段。研究结果表明,1955~1994年流域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变化剧烈的分水岭年份为1970~197...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王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界定了流域1955年以来大规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境下土壤侵蚀变化出现差异特征的时间段。研究结果表明,1955~1994年流域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变化剧烈的分水岭年份为1970~1971年。1971年以后,随着治理面积的逐年增加,综合治理程度的提高,明显改善了流域降雨、径流和输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径流量 输沙量 王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据库评价王家沟流域的土地资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卫中平 卫正新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49,共4页
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和社会的综合体。它既受到地理各要素如气象、土壤、地貌、植被、岩石、水文等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具有人类可开发利用的特征。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水平,而且在很大... 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和社会的综合体。它既受到地理各要素如气象、土壤、地貌、植被、岩石、水文等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具有人类可开发利用的特征。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利用的方向。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43万Km^2(其中严重流失的面积为28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8.07%,占黄土高原面积的74%。这里约有50%的地区年土壤侵蚀模数超过5000t/km^2,最严重的地区达2~3万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关键在于土地利用不合理。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目前的生态环境,必须对土地资源作出合理的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对于制定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规划、减少土壤侵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发挥其生产潜力、确定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王家沟流域 数据库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王家沟流域水源现状及旱地果园用水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有华 党梅科 +1 位作者 高平 王子科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4,共4页
通过调查分析晋西王家沟流域水源现状及人畜用水情况,提出了该区旱地果园的用水模式,即旱井集流节水栽培技术模式。这一模式首先利用现代材料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旱并修筑技术,把天然降水贮存于旱井之中,然后采用节水保墒技术,充分... 通过调查分析晋西王家沟流域水源现状及人畜用水情况,提出了该区旱地果园的用水模式,即旱井集流节水栽培技术模式。这一模式首先利用现代材料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旱并修筑技术,把天然降水贮存于旱井之中,然后采用节水保墒技术,充分把有限集流用于果园生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果园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旱地果园 水源 用水模式 王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晋西王家沟流域较高治理度情况下的泥沙来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治国 王贵平 +2 位作者 贾志军 王小平 牛四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5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治理 泥沙来源 晋西王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流域“7·8”暴雨水毁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聂兴山 贾志军 +1 位作者 许国平 赵海仙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0年第3期30-32,共3页
20 0 0年 7月 8日 ,略大于 5 0年一遇的暴雨 ,使能抵御百年一遇降雨的王家沟流域坝系严重水毁。调查得知 ,造成水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蚁穴、鼠洞较多和管理维护工作不到所致。王家沟流域坝系水毁因素 ,在黄土高原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存在 ,... 20 0 0年 7月 8日 ,略大于 5 0年一遇的暴雨 ,使能抵御百年一遇降雨的王家沟流域坝系严重水毁。调查得知 ,造成水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蚁穴、鼠洞较多和管理维护工作不到所致。王家沟流域坝系水毁因素 ,在黄土高原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存在 ,希望能引以为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系 暴雨 水毁 王家沟流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王家沟流域梯田系统产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治国 卫正新 +1 位作者 王小平 薛丽萍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
梯田周边的道路、坡耕地、疏林地、荒坡及梯田地埂、梯田田面 6种地类统称为梯田系统。根据观测资料分析 ,在天然降雨年内分配不均的情况下 ,道路、坡耕地、疏林地和梯田田面等有较好的集流条件和较大的地面径流量。这些水资源若能采用... 梯田周边的道路、坡耕地、疏林地、荒坡及梯田地埂、梯田田面 6种地类统称为梯田系统。根据观测资料分析 ,在天然降雨年内分配不均的情况下 ,道路、坡耕地、疏林地和梯田田面等有较好的集流条件和较大的地面径流量。这些水资源若能采用先进的节水微灌技术进行合理利用 ,对缓解当地旱情 ,提高农业产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地区 王家沟流域 梯田系统 径流 黄土丘陵壑区 产流分析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规划评价方法——以王家沟流域坝系规划评价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治国 《农业工程》 2015年第1期35-37,40,共4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坝地防洪保收技术、工程设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淤地坝建设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坝系规划的合理...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坝地防洪保收技术、工程设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淤地坝建设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坝系规划的合理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对晋西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提出了合理的规划与评价方法,为今后推动坝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坝系 王家沟流域 规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灰色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志刚 许国平 +2 位作者 卫中平 白迎平 李艳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5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以王家沟流域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和关联度分析法,对反映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指标的代表值──人均年纯收入与农、林、牧、副业各业的产值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指出了流域农林牧副各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发展的主... 本文以王家沟流域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和关联度分析法,对反映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指标的代表值──人均年纯收入与农、林、牧、副业各业的产值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指出了流域农林牧副各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发展的主导产业、为深化流域治理开发,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 王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产流产沙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平 牛四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00年第9期12-14,共3页
王家沟流域是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示范流域。流域产流产沙是降雨和流域下垫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包括降雨量影响和降雨强度影响两个方面,流域在治理措施规模不大的初级治理阶段,输沙量只是随降... 王家沟流域是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示范流域。流域产流产沙是降雨和流域下垫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包括降雨量影响和降雨强度影响两个方面,流域在治理措施规模不大的初级治理阶段,输沙量只是随降雨的变化而变化。坡耕地、沟头V形沟、村庄道路、红土沟坡、沟道小流域、矿区是王家沟流域主要产沙源地。控制流域产流产沙,综合治理中须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流域 综合治理 产流产沙 灰色系统理论 还林还草 山西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王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中平 刘志刚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3期28-31,共4页
王家沟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始于50年代,至1994年止,流域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根据部颁规定利用微机对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是,经济效益的内部回收率为20.15%,静态回收期为12.20年,动态回收期为14... 王家沟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始于50年代,至1994年止,流域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根据部颁规定利用微机对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是,经济效益的内部回收率为20.15%,静态回收期为12.20年,动态回收期为14.46年,静态产投比为3.14,动态产投比为3.81.现在流域治理度已经达到74.8%,林草覆盖度为45.3%,总减沙效益为71.3%,年人均占有粮食539.42kg,年人均纯收入为101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 王家沟 水土保持 治理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