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相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作用——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枣Ⅱ、Ⅲ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宋鹍 金振奎 +4 位作者 王晓卫 张爱红 段志强 王春生 张国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王官屯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南部,古近系孔店组孔一段枣Ⅱ、枣Ⅲ油层组是其主力含油层系,储集层主要为砂岩,但其储集层质量差异很大,同一层段有的含油,有的却为干层。研究发现,储集层质量的巨大差异主要是沉积环境的差异引起的,物性好、含... 王官屯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南部,古近系孔店组孔一段枣Ⅱ、枣Ⅲ油层组是其主力含油层系,储集层主要为砂岩,但其储集层质量差异很大,同一层段有的含油,有的却为干层。研究发现,储集层质量的巨大差异主要是沉积环境的差异引起的,物性好、含油的砂岩为高能河道沉积,砂岩泥质含量低,分选较好,粒度较粗,原生粒间孔隙发育;物性差、干层的砂岩是低能河道沉积,砂岩泥质含量高,分选差,粒度较细,孔隙不发育。辫状河中的高能河道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官屯油田 储集层质量差异 沉积相 辫状河 高能河道 低能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孔店组一段碎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奇 何贞铭 +2 位作者 徐龙 张昌民 赵明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4-79,共6页
通过岩芯描述和岩芯样品的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及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王官屯油田孔店组一段枣Ⅱ,Ⅲ油组砂岩储层按砂质河道→砂坝→砾质河道→漫流→泥石流沉积的次序物性依次变差。依据孔喉类型与岩石组... 通过岩芯描述和岩芯样品的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及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王官屯油田孔店组一段枣Ⅱ,Ⅲ油组砂岩储层按砂质河道→砂坝→砾质河道→漫流→泥石流沉积的次序物性依次变差。依据孔喉类型与岩石组构间的关系可建立六种相应的储层孔隙结构模式,Ⅰ,Ⅱ类储层以颗粒支撑原生粒间孔和胶结物溶蚀孔隙型结构模式为主,Ⅲ类储层以溶孔微孔复合型结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微观特征 王官屯油田 油田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套损机理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莉莉 颜寒 +3 位作者 王凤祥 任丽华 王成芳 刘建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120-121,124,共3页
随着王官屯油田开发的深入,套损现象日趋严重,套损井总量上升趋势明显,直接影响了注采井网的完善和生产。从地质、工程、开发等因素分析了影响王官屯油田套管损坏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套管 损坏因素 王官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储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以王官屯油田王23-王27断块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翔宇 侯加根 +3 位作者 胡晨彬 刘烨 王喜鑫 季岭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解决油田生产中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的不确定性,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王23-王27断块为例,应用数理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储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通过单砂层划分,单砂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参数计算,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 为解决油田生产中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的不确定性,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王23-王27断块为例,应用数理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储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通过单砂层划分,单砂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参数计算,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得出该油藏的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为中等非均质性的结论。解决了从不同参数角度出发所得出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确立了层间变异系数作为该断块渗透率层间非均质性的重要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王官屯油田 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改造项目后评价
5
作者 陈倩岚 陈忻 夏敏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12期71-72,共2页
王官屯油田通过实施地面系统优化简化,以一、二级布站取代原有的二、三级布站模式,采用油水井生产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和串、"T"接工艺流程,取消了原有计量站和配水间,缩减了地面管网规模;在流变性分析基础上,通过以高产液带低... 王官屯油田通过实施地面系统优化简化,以一、二级布站取代原有的二、三级布站模式,采用油水井生产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和串、"T"接工艺流程,取消了原有计量站和配水间,缩减了地面管网规模;在流变性分析基础上,通过以高产液带低产液井、高含水带低含水井的方式,取消联合站掺水系统,实现90%的掺水井停掺;应用"泵到泵"、高低压分离等工艺对供注水系统进行优化,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水质的二次污染,有效降低了系统能耗。项目实施后,缩小了地面系统规模,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优化了劳动组织方式,提升了油田地面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增强了系统整体的保障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官屯油田 优化简化 先导试验 实施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G 104断块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昌茹 聂朝民 +5 位作者 张淑琴 李长洪 马秋芬 束文生 王成 闻宝栋 《录井工程》 2012年第2期59-63,92-93,共5页
为进一步查明砂体分布规律,开展了王官屯油田G104断块沉积微相研究。该断块孔一段枣Ⅲ、枣Ⅱ油层组属于冲积扇扇中辫状河沉积,枣Ⅲ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鼎盛期,而枣Ⅱ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衰败开始期,发育心滩、辫状河道与河漫滩等沉积... 为进一步查明砂体分布规律,开展了王官屯油田G104断块沉积微相研究。该断块孔一段枣Ⅲ、枣Ⅱ油层组属于冲积扇扇中辫状河沉积,枣Ⅲ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鼎盛期,而枣Ⅱ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衰败开始期,发育心滩、辫状河道与河漫滩等沉积微相。河道流向以北北东向为主,微相分布具有复合连片河道型、宽河道型、窄河道型共3种分布形式,辫状河道规模由枣Ⅲ至枣Ⅱ油层组向上逐渐变小,心滩从有到无,规模从大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官屯油田 扇中 辫状河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钻井技术在中浅储层轨迹控制——以王官屯油田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凯 仇常凯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随着近几年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油气资源争夺成为制约新型经济体经济上升和能源安全的关键。国际形势变化,油价受国际因素制约,探索低油价高收益模式是油气开发的重点。以降本增效为基础,通过研究王官屯油田直井、大斜度井最新轨迹要求,... 随着近几年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油气资源争夺成为制约新型经济体经济上升和能源安全的关键。国际形势变化,油价受国际因素制约,探索低油价高收益模式是油气开发的重点。以降本增效为基础,通过研究王官屯油田直井、大斜度井最新轨迹要求,提出最新轨迹观点,为定向井技术在油田开发提供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定向工艺技术 王官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断棱带刻画研究
8
作者 孙建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1期147-147,共1页
王官屯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利用地震、测井、动态资料对该区断棱带进行了精细刻画,首先落实区域断裂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断层断棱刻画,实践证明,断棱带刻画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王官屯油田 断棱带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砂规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段贺海 史涣颠 +1 位作者 李晓良 王庆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王官屯油田孔一段储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砂体,岩性细、层薄,成岩作用弱,储层结构疏松,油井生产时普遍出砂。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岩石微观结构、开发措施等多方面,论述了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一段枣Ⅴ上油组油井出砂问题... 王官屯油田孔一段储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砂体,岩性细、层薄,成岩作用弱,储层结构疏松,油井生产时普遍出砂。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岩石微观结构、开发措施等多方面,论述了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一段枣Ⅴ上油组油井出砂问题,基本搞清了地层出砂机理、原因和规律;通过定量计算,预测了出砂层位和出砂部位,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技术对策,即对出砂严重的油水井采取封堵出砂严重层位,新井避射薄油层和厚油层顶部,注水井控制好注水压力和合理配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结构 出砂规律 扇三角洲 王官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复杂断块喜获高产井
10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10期125-125,共1页
10月10日,由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设计的官32—42井日产油20.95t,不含水。 官32—42井位于王官屯油田官3-官63断块结合部,处于构造变化带的构造复杂区,油层分布特征难以把握。针对小断层的发育及组合特征这个认识瓶颈... 10月10日,由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设计的官32—42井日产油20.95t,不含水。 官32—42井位于王官屯油田官3-官63断块结合部,处于构造变化带的构造复杂区,油层分布特征难以把握。针对小断层的发育及组合特征这个认识瓶颈,科研人员应用新技术、创新研究思路,并精心“问诊把脉”。通过油砂体精细对比、多口井的层位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大港油田 高产井 油田勘探开发 科研人员 组合特征 王官屯油田 构造复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缝洞承压堵漏浆配方优化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峰 黄强 +4 位作者 黄哲 吴嘉澍 宋武强 梁永恒 陈安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19,142,共6页
井漏是钻井作业中最为严重的复杂情况之一,导致钻井周期长,钻探成本高。文章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钻井过程中井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质特征及井漏复杂情况分析,探讨了王官屯油田井漏原因:馆陶组以上地层发育胶结疏松的砂砾岩,易发生孔... 井漏是钻井作业中最为严重的复杂情况之一,导致钻井周期长,钻探成本高。文章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钻井过程中井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质特征及井漏复杂情况分析,探讨了王官屯油田井漏原因:馆陶组以上地层发育胶结疏松的砂砾岩,易发生孔隙渗透性漏失;沙河街组发育生物灰岩,裂缝开度为1~4 mm,易发生裂缝性漏失;现场堵漏材料类型少,封堵层结构稳定性及致密性差。针对馆陶组等渗透性严重漏失,研制了胶结固化堵漏剂,其由红泥废渣、石膏废料和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料组成,实现对工业废弃物料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胶结固化堵漏剂与传统桥接堵漏剂复配,可形成高强度固结体,封堵2~4 mm开度裂缝及直径为2 mm孔隙模块,承压能力达到8 MPa。针对沙河街组裂缝性漏失,优选了刚性颗粒、柔弹性颗粒和有机纤维材料等不同类型的堵漏材料,优化了1~4 mm不同开度的裂缝堵漏配方,承压能力达8 MPa。现场应用表明,胶结固化体系和裂缝堵漏体系提高了现场堵漏成功率和地层承压能力,为解决现场井漏复杂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官屯油田 渗透性漏失 裂缝性漏失 胶结固化堵漏 裂缝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侧钻井技术现场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12
《石油机械》 2015年第8期46-46,共1页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钻井院)于2015年5-6月在大港油田官142-2K井开展了连续管侧钻整体钻井技术现场试验,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官142-2K井是位于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上的一口老井侧钻井。
关键词 钻井技术 现场试验 连续管 中国石油集团 大港油田 王官屯油田 工程技术 侧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