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墨子研究管窥 被引量:4
1
作者 康绳法 《郭沫若学刊》 1988年第4期31-38,共8页
郭沫若先生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如同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方面多所创获,取得卓越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样,在中国古代思想研究方面也是如此。例如他的墨子研究就表现得非常... 郭沫若先生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如同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方面多所创获,取得卓越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样,在中国古代思想研究方面也是如此。例如他的墨子研究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研究 墨家思想 郭沫若先生 非乐 墨家学说 天志 王公大人 尚贤 墨学源流 《韩非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墨子“兼爱”思想初探
2
作者 陈川西 梁哲 《河南科技》 2011年第10X期22-23,共2页
春秋战国时期,鉴于动荡的社会时局,墨子结合社会现状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适时提出了以"兼爱"为主旨和核心的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人生价值取向。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兼... 春秋战国时期,鉴于动荡的社会时局,墨子结合社会现状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适时提出了以"兼爱"为主旨和核心的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人生价值取向。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兼爱"是墨子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的基本原则。一、墨子的"兼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说 交相利 人生价值取向 春秋战国时期 哲学内涵 墨学 爱人如己 王公大人 后期墨家 政治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学衰亡原因考
3
作者 范亚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墨学与儒学并举,堪称当时的“显学”。但自汉武以后,儒学日尊而墨学却逐渐衰亡。关于其衰亡的原因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即内在的空想性和外在的不容于统治阶级,最终导致了墨学在汉武以后逐渐走向了衰亡的道路。
关键词 墨学 汉武 春秋战国时期 胜绰 死不旋踵 王公大人 中国哲学史大纲 听治 非乐 天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蒲松龄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4
作者 王晓家 《蒲松龄研究》 1992年第4期14-26,共13页
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的清初文言小说作家蒲松龄,他的思想来源,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他在作品中是如何贯彻他的爱憎和表现他的思想倾向性的呢?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他对儒、道、释(佛)思想的态度问题。本文拟就他对儒家思想的态度问题尝... 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的清初文言小说作家蒲松龄,他的思想来源,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他在作品中是如何贯彻他的爱憎和表现他的思想倾向性的呢?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他对儒、道、释(佛)思想的态度问题。本文拟就他对儒家思想的态度问题尝试着进行一番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 恋爱自由 席方平 婚姻自主 鸦头 贾赦 王公大人 吴敬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音乐论争三部曲
5
作者 刘蓝 《民族艺术研究》 1990年第5期18-26,17,共10页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最为繁荣的时期,涌现出许多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他们一个个畅抒己见,展开论战,有如春天里的百花争相艳放。在音乐美学方面,一些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纷纷提出自家的观点,相互间进行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最为繁荣的时期,涌现出许多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他们一个个畅抒己见,展开论战,有如春天里的百花争相艳放。在音乐美学方面,一些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纷纷提出自家的观点,相互间进行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音乐是怎样的一门艺术?它对于国家和人民是有利的呢,还是有害的?应该提倡呢,还是应该禁止?各人所持态度皆是营垒清楚、旗帜鲜明。孔子倡导音乐,可以说是正面文章;晏子、墨子、老子、庄子反对音乐(尤以墨子为最),可以说是反面文章;盂子、荀子维护音乐,又是正面文章。这场大论战前后持续三百年之久,正——反——合,这恰是音乐里ABA——典型的三部曲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乐 先秦音乐 音乐舞蹈 主要学派 王公大人 三部曲式 《乐论》 听治 先王 夫乐者乐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家伦理思想及其与儒家伦理观之比较
6
作者 沈顺福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5-29,共5页
春秋战国时代,思想界有所谓“显学”、“隐学”之别。被称为显学的除后人皆知的孔子儒家外,还有后来失传的墨家。墨子思想基本上反映了墨家精神。这一精神,孟子曾用一句话精确地概括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精神,其... 春秋战国时代,思想界有所谓“显学”、“隐学”之别。被称为显学的除后人皆知的孔子儒家外,还有后来失传的墨家。墨子思想基本上反映了墨家精神。这一精神,孟子曾用一句话精确地概括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精神,其主旨和儒家一样,怀抱济世之志,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追求正义,崇尚兼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 儒家道德 春秋战国时代 墨家思想 交相利 天志 王公大人 墨学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猜想
7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黑”与“白”是相互对立的,明暗对比明显。“黑”与“白”又是相互统一的,色彩相互映衬。人们还常用“黑白”来比喻是非、善恶。《墨子•天志》:“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 “黑”与“白”是相互对立的,明暗对比明显。“黑”与“白”又是相互统一的,色彩相互映衬。人们还常用“黑白”来比喻是非、善恶。《墨子•天志》:“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个字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暗对比 王公大人 甲骨文 黑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通释
8
作者 苍石山房 《船山学报》 1934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天志中子墨子言曰今天下士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提出义字作一问题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从出然则义何从出。第一问正问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从贵且智者出。答得奇崛智愚贵贱皆人也即之入而为此皆天之所生也以... 天志中子墨子言曰今天下士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提出义字作一问题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从出然则义何从出。第一问正问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从贵且智者出。答得奇崛智愚贵贱皆人也即之入而为此皆天之所生也以尚为主义答案可怪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智者出也。第二问不容不问问得冷峭曰义者善政也。平平正正答出却轻轻将义字收入政治范围何以知义之为善政也。第三问亦是当然之问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志 善政 通释 子言 士君子 王公大人 智愚 无义 此其 天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