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玉米-晚稻种植模式技术示范总结
1
作者 杨艳斌 巴四合 +1 位作者 徐华艳 孙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选用早熟玉米品种登海618、伟科711、郑单958(CK),青贮玉米品种雅青贮8号,鲜食玉米品种粤甜16、京科糯2000、粤甜28、渝糯7号作春播,与晚粳稻品种铁粳17、早翻秋品种两优287直播配茬,实现了水旱轮作,一年两熟双丰收。春播早熟玉米子粒... 选用早熟玉米品种登海618、伟科711、郑单958(CK),青贮玉米品种雅青贮8号,鲜食玉米品种粤甜16、京科糯2000、粤甜28、渝糯7号作春播,与晚粳稻品种铁粳17、早翻秋品种两优287直播配茬,实现了水旱轮作,一年两熟双丰收。春播早熟玉米子粒高产可达8 820.0 kg/hm^2,晚粳稻直播的高产可达7722.0 kg/hm^2,两季最低子粒产量达15 165.0 kg/hm^2。提出早春玉米的全生育期须在120 d以内,活动积温在2 600℃左右,3月20日前后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晚粳稻品种直播的生育期在100 d左右,活动积温在2 360℃左右,7月20日直播,9月17日前后能安全齐穗,10月底以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晚稻 种植模式 试验总结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玉米—晚稻模式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凤招 吴冬梅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0期8-8,10,共2页
春玉米—晚稻模式是南方稻田水旱轮作的主要种植方式之一。本文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分析春玉米与晚稻轮作栽培的优势,并对春玉米、晚稻的主要栽培技术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 玉米-晚稻 优势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