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勉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裴刚 范小平 +1 位作者 梁小军 潘元元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7-39,79,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目标是保证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玉米与单作相比不减产,增收一季豆。与玉米常规种植相比,种植的株行距变化较大,密度增加,玉米品种的株型、耐密性、抗逆性、丰产性等指标成为此项技术应用成功的前提。通过试验,...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目标是保证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玉米与单作相比不减产,增收一季豆。与玉米常规种植相比,种植的株行距变化较大,密度增加,玉米品种的株型、耐密性、抗逆性、丰产性等指标成为此项技术应用成功的前提。通过试验,“1.8m带型2+2模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品种主推登海605、农科大8号和延科288,搭配种植五单2号、中金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席文 马淑梅 +4 位作者 余常兵 王淑彬 魏亚凤 王小春 杨文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4,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各地区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的生产单元和行比配置。【方法】在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以当地主栽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四川与湖北地区采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模式,湖南与江西地区采用春玉...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各地区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的生产单元和行比配置。【方法】在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以当地主栽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四川与湖北地区采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模式,湖南与江西地区采用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模式,江苏地区采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以单作玉米(MM)与单作大豆(SS)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的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生产单元2 m行比2∶2(T1)、生产单元2.4 m行比2∶3 (T2)、生产单元2.4 m行比2∶4 (T3)、生产单元2.8 m行比2∶3 (T4)、生产单元2.8 m行比2∶4 (T5)。【结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各地区玉米产量总体呈现随生产单元宽度增加下降的趋势,大豆产量呈现为相反趋势,群体产量呈现随生产单元宽度增加下降的趋势。不同区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优势,土地当量比在不同地区之间尤以长江上游的四川、湖北生态区表现突出,最高达1.64。长江上中下游各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均大幅高于单作大豆,在生产单元2 m,行比2∶2的田间配置下相较单作玉米,长江上游四川与湖北试验点平均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39.20%、39.34%,光温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31.48%、19.42%、13.85%(四川)和56.90%、41.45%、42.89%(湖北),长江下游江苏试验点3年平均经济效益提高22.22%,光温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2.09%、13.16%、14.41%。长江中游湖南试验点在生产单元2.4 m,行比2∶3的田间配置下3年平均经济效益与光温水生产效率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13.07%、13.86%、7.77%和6.45%,长江中游江西试验点在生产单元2.4 m,行比2∶4的田间配置下3年平均经济效益与光温水生产效率较单作玉米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3年群体产量效益与资源利用率及主成分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与长江下游(江苏)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区应实行生产单元2 m,行比2∶2的田间配置,长江中游(湖南、江西)带状间作区可分别采用生产单元2.4 m,行比2∶3与生产单元2.4 m,行比2∶4的田间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 田间配置 群体产量 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试验初报
3
作者 常琳 沈静 戴振福 《农业装备技术》 2024年第2期31-34,37,共5页
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8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 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8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乙草胺200 mL+33.3%二甲戊灵150 mL和50%乙草胺200 mL+50%2,4-滴异辛酯100 mL在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好,药后60 d株防效大于98%,鲜重防效大于90%,建议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封闭除草剂 株防效 鲜重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喀斯特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唐秀 姜成光 毕兴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1,49,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进一步提升产量和种植户的生产效益。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农户参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政策补贴和强化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户提供强有力的种粮保障,有助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喀斯特 种植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鲜食玉米品种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超 谢世兴 +7 位作者 董晓旭 赵冰欣 刘雪玲 卢海博 赵海超 刘松涛 魏东 黄智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79,共8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冀西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以12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按照玉米、大豆行比2∶4间作,对照为鲜食玉米单作,研究供试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及经济效益。农艺性状方面,各品种苗期至收获期叶面积... 为了筛选出适合冀西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以12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按照玉米、大豆行比2∶4间作,对照为鲜食玉米单作,研究供试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及经济效益。农艺性状方面,各品种苗期至收获期叶面积指数为1.64~16.19。带状复合种植下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各品种的LAI都呈增大的趋势,且大部分品种拔节期至抽雄期为叶面积指数最快增长期。光合特性方面,12个鲜食玉米品种中万糯1号、万彩糯6号、彩糯1号、万糯2018叶片的SPAD值、Pn、Tr和Gs较高,Ci较低,光合性能优于其他品种。品质特性方面,带状复合种植下各品种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在2.76%~22.27%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96~7.64 mg/g之间,淀粉含量在20.51%~64.42%之间;单作鲜食玉米品种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在3.76%~16.41%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在6.17~8.54 mg/g之间,淀粉含量在26.79%~70.56%之间。经济效益方面,万糯1号与万糯2018的复合种植产量与单作相近,且对应的土壤当量比(LER)分别为1.46、1.47,说明该模式下增产明显。结果表明,鲜食玉米万糯1号和万糯2018这2个品种植株生产性能好,品质产量优,适宜作为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冀西北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远县淝河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东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99-100,共2页
从良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怀远县淝河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收获后进行考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平均收获玉米5700 kg/hm^(2)、大豆2100 kg/hm^(2),总收益28560元/hm^(2),... 从良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怀远县淝河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收获后进行考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平均收获玉米5700 kg/hm^(2)、大豆2100 kg/hm^(2),总收益28560元/hm^(2),不仅解决了争地问题,促进了粮食安全,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户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大豆栽培密度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产量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岳开华 杨胜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为探索黔东南州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适宜的大豆栽培密度,选用大豆品种齐黄34和玉米品种新中玉801进行试验,考察不同大豆栽培密度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在(2+3)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在16.3... 为探索黔东南州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适宜的大豆栽培密度,选用大豆品种齐黄34和玉米品种新中玉801进行试验,考察不同大豆栽培密度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在(2+3)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在16.30万株/hm^(2)栽培密度(行距35 cm,株距8 cm),配合正常田间管理,对比其他栽培密度产量最高,大豆平均产量达1 894.12 kg/hm^(2),此栽培密度较为适合黔东南州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才莲 韩士平 +3 位作者 陈平 陈永现 郭信波 曾凡成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为筛选适合湖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紧凑或半紧凑型玉米品种,丹江口市按照全省农技推广部门试验方案,采取小区随机排列方式对5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良玉99、黄金粮MY73、豫单9953产量表现突出,而且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在... 为筛选适合湖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紧凑或半紧凑型玉米品种,丹江口市按照全省农技推广部门试验方案,采取小区随机排列方式对5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良玉99、黄金粮MY73、豫单9953产量表现突出,而且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在生产上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平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3期103-105,共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和大豆是我国两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了能够使其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就要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即在同一地块内交替种植玉米和大豆,并形成一定的带状结构,以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病虫害...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和大豆是我国两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了能够使其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就要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即在同一地块内交替种植玉米和大豆,并形成一定的带状结构,以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目的。玉米和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不同,通过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和大豆可以相互补充土壤中的养分,避免了连续单一作物种植导致的土壤养分流失和耗竭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本文主要基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提出了种子的选择及处理、种植的时间及行距、科学灌溉、合理施肥、病虫害的处理等种植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远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分析
10
作者 杨秀兰 石细敏 李才清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为确保实现镇远地区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以期为我国粮食增收增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推动农业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本试验共设玉米∶大豆为2∶2、2∶3、2∶4进行试验研究对比。通过对玉米-大豆物候期... 为确保实现镇远地区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以期为我国粮食增收增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推动农业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本试验共设玉米∶大豆为2∶2、2∶3、2∶4进行试验研究对比。通过对玉米-大豆物候期、生长情况、产量及经济指标等综合分析得出,在镇远地区最优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玉米∶大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分析
11
作者 杨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77-78,共2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进行分析,首先对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概述,分析小麦...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进行分析,首先对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概述,分析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提出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农艺措施的优化调整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2
作者 吴维雄 罗锡文 +1 位作者 杨文钰 彭淑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共7页
为实现目前在四川丘陵旱地大力推广的国家主推技术——"小麦-玉米-大豆"旱地新三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机械化生产,该文研究了复合种植作物的带宽配置和农艺措施,选择"100-100"带宽配置为该模式配套机械化的主体模式... 为实现目前在四川丘陵旱地大力推广的国家主推技术——"小麦-玉米-大豆"旱地新三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机械化生产,该文研究了复合种植作物的带宽配置和农艺措施,选择"100-100"带宽配置为该模式配套机械化的主体模式;分别运用微型、小型和中型动力机组进行了主体模式下的机械化作业,并针对该模式研发的玉米和大豆收获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机械化是可行的,以MINI小四轮拖拉机为动力的机具系统能满足主体模式和丘陵小地块的生产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发展四川丘陵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农业生产 机械化 --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州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冰梅 翁方敏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162-165,共4页
为解决耕地面积有限和粮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难题,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2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开始示范推广和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充分彰显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广中面临一... 为解决耕地面积有限和粮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难题,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2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开始示范推广和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充分彰显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广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项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及其成效。基于此,结合象州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应用实例,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实际生产中的优势,分析示范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强化宣传,转变思想认识,促进种植观念转变;强化培训指导和示范,确保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示范推广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27
14
作者 罗艳 赵健 +4 位作者 段晓红 郭忠富 连金番 王永宏 张文杰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12期1-3,共3页
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单种玉米两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种玉米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时期没有明显变化,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增加明显,产... 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单种玉米两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种玉米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时期没有明显变化,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增加明显,产量性状的各指标都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双穗率、穗粒数和百粒重明显增加,空秆率和秃尖长降低,且差异相对明显;带状复合种植较单种玉米增产增效明显,增产24.51%,增收7359.9元/hm2,纯收入提高6162.6元/hm2,增加69.21%,产投比达到2.59,增加2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单种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杂草防除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茹梅 张波 张振栋 《大豆科技》 2023年第4期49-52,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科学、安全、高效的田间杂草防除技术是保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文章通过对大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内杂草种类和发生特点进行调查,提出田间杂草防除...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科学、安全、高效的田间杂草防除技术是保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文章通过对大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内杂草种类和发生特点进行调查,提出田间杂草防除原则及策略,旨在为大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杂草防除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实现稳粮增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 防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1期64-66,共3页
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农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玉米与大豆是常见的农作物,作为人们重要的基本食物之一,需求量非常的大,如果人们的生活中一旦缺少或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 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农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玉米与大豆是常见的农作物,作为人们重要的基本食物之一,需求量非常的大,如果人们的生活中一旦缺少或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提高它们的产量十分必要。大豆与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它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特性,并在种植时对种植间距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这种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也大大提升农民的收入。基于此,在本篇文章中主要简单地介绍大豆与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与其他技术进行对比,介绍这种复合种植的优势,希望促进此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发挥其优势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奎 《种子科技》 2023年第4期46-48,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玉米和大豆两个不同季节作物,使其生长特征相辅相成,达到单位面积玉米、大豆增产的一种集约化农业技术。传统的间作套种虽然可以增加耕地产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且经济效益较低。采用玉米-...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玉米和大豆两个不同季节作物,使其生长特征相辅相成,达到单位面积玉米、大豆增产的一种集约化农业技术。传统的间作套种虽然可以增加耕地产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且经济效益较低。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既能促进作物间的和谐共生,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连续耕作造成的土地钙化和病虫害大规模暴发等问题,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概念,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研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点工作,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 玉米 大豆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兴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实践分析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灌云县玉米及大豆稳产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帮助。【方法】选择经国家审定的、种植区域包含江苏省内的或者江苏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其中夏大豆种植区选用灌豆系列、瑞豆1号、中... 【目的】实践分析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灌云县玉米及大豆稳产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帮助。【方法】选择经国家审定的、种植区域包含江苏省内的或者江苏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其中夏大豆种植区选用灌豆系列、瑞豆1号、中黄301、齐黄34、徐豆13和徐豆18等;春播鲜食大豆选用苏新6号、台湾292和苏奎3号等;夏播鲜食大豆选用苏豆18号和通豆6号等品种;鲜食玉米选择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青贮和籽粒玉米选用江玉898、苏玉29等兼用型品种。以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为一个完整带,玉米宽窄行种植,窄行为2行玉米,宽行内种植4行大豆的模式进行种植生产。【结果】本次实践种植统计中玉米产量与单独玉米种植所获产量相当,大豆每公顷的多收产量达到1864.2kg,每公顷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增收效益达到39.27%。【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创建有效提升了耕地的利用效率,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对于空间资源、光照资源以及水肥资源的利用,有助于玉米和大豆的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云县 连云港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应用分析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9
作者 焦恩国 《河北农机》 202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就使我们的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玉米和大豆是一种很普通的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如果粮食短缺,或者粮食短缺,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就使我们的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玉米和大豆是一种很普通的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如果粮食短缺,或者粮食短缺,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增加他们的生产。大豆-玉米条形组合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利用二者特点、科学合理调整种植间距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丽芬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3期52-54,共3页
玉米作为我国人民主要的食用粮食,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适用于其它各个领域,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仅仅依靠我国传统的种植技术,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生产总量... 玉米作为我国人民主要的食用粮食,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适用于其它各个领域,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仅仅依靠我国传统的种植技术,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生产总量,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于玉米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平衡问题,充分地体现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带状复合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