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芯水解液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邢淑婕 周颖 刘开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红曲霉是用于生产红曲色素的一类重要真菌,但红曲霉还会产生桔霉素,因此在控制桔霉素的前提下增强色素合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玉米芯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农业废弃物,研究选用玉米芯水解液为碳源,考察其对红曲霉液态发酵时生物量、桔霉素和... 红曲霉是用于生产红曲色素的一类重要真菌,但红曲霉还会产生桔霉素,因此在控制桔霉素的前提下增强色素合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玉米芯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农业废弃物,研究选用玉米芯水解液为碳源,考察其对红曲霉液态发酵时生物量、桔霉素和红曲色素水平的影响,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玉米芯水解液是红曲霉发酵的良好碳源,当水解液中葡萄糖为40g/L,木糖为30g/L,暗光培养并添加辛酸时,桔霉素产率仅为27μg/L,红曲色素色价(OD510nm)高达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水解液 红曲色素 桔霉素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玉米芯水解液产苹果酸的戴尔根霉突变菌株选育及代谢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婷 杨英 +7 位作者 王华林 汪海涛 吴学凤 张旻 陈小举 潘丽军 姜绍通 李兴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0-97,共8页
诱变筛选发酵玉米芯水解液高产苹果酸的根霉属菌株,并对其进行代谢分析,研究其高产苹果酸的机理。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ITS序列鉴定,进一步利用软X射线辐射对菌种进行诱变筛选、对出发菌株和突变菌株的相关酶活力进行测定及代谢通量分... 诱变筛选发酵玉米芯水解液高产苹果酸的根霉属菌株,并对其进行代谢分析,研究其高产苹果酸的机理。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ITS序列鉴定,进一步利用软X射线辐射对菌种进行诱变筛选、对出发菌株和突变菌株的相关酶活力进行测定及代谢通量分析。利用软X射线辐射结合丙烯醇平板筛选乙醇脱氢酶缺陷型菌株,得到突变株-1,发现其乙醇脱氢酶基因的3处密码子突变为"TAA",阻断了突变菌株的乙醇代谢途径。进而利用软X射线辐射结合氟乙酸平板筛选乙醛酸循环缺陷型菌株,得到复合突变株-2,降低了副产物富马酸及琥珀酸的产量。复合突变株-2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中几处NADP(H)结合位点发生突变,增加了糖酵解和磷酸戊糖两种途径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其戊糖代谢。经过两步分离筛选,得到的复合突变株-2能发酵玉米芯水解液高产苹果酸,且减少了副产物乙醇、富马酸、琥珀酸的生成。复合突变株-2的苹果酸产量占代谢物总产量的比例由出发菌株的71%增加到91%,苹果酸产量增大1倍,研究成果对工业化利用突变菌株生产苹果酸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 玉米芯水解液 代谢通量分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玉米芯水解液发酵木糖醇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星 张涛 +1 位作者 朱文昌 章克昌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3-26,共4页
对用玉米芯水解液发酵木糖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杂质成分对木糖醇发酵具有抑制作用。试验显示一些添加剂能明显减轻这种抑制作用。本试验用玉米芯水解液进行的木糖醇发酵中,木糖醇的转化率为理论值的74.9%。
关键词 木糖醇 玉米芯水解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水解液生产酵母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曦 赵建国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玉米芯水解液 酵母蛋白 生产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玉米产量 二次污染 环境问题 变废为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灭菌方式对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发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昊 陈啸鹏 +3 位作者 贺爱永 郭亭 姜岷 韦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5,共5页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CDAH)中抑制物含量影响其制备生物丁醇的发酵性能。对玉米芯稀酸水解液的灭菌处理方式(如pH,灭菌温度等)与抑制物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灭菌温度、水解糖液总糖浓度对蒸汽灭菌过程中抑制物的产生有显...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CDAH)中抑制物含量影响其制备生物丁醇的发酵性能。对玉米芯稀酸水解液的灭菌处理方式(如pH,灭菌温度等)与抑制物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灭菌温度、水解糖液总糖浓度对蒸汽灭菌过程中抑制物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在优化的灭菌条件(总糖质量浓度70 g/L,pH 4.0,灭菌温度115℃,灭菌时间15 min)下,灭菌后的水解糖液中,糠醛11.2 mg/L,羟甲基糠醛(HMF)43.4 mg/L,单酚74.3 mg/L,多酚46.7 mg/L。产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能利用水解糖液,总糖质量浓度为40 g/L时,丙酮、丁醇和乙醇(ABE)质量浓度达到11.78 g/L,其中丁醇为7.36 g/L,和传统灭菌处理(121℃,15 min)及过滤除菌处理的水解糖液相比,丁醇、丙酮和乙醇(ABE)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29%和228%,丁醇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16%和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稀酸水解 灭菌 抑制物 丁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改造促进大肠杆菌发酵纤维素水解液合成1,2,4-丁三醇 被引量:2
6
作者 佘丹 王舒婷 +2 位作者 陆信曜 宗红 诸葛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3-1068,共6页
1,2,4-丁三醇(BT)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合物之一,利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需要一株能够耐受其中抑制物的菌株。在水解液中常见抑制因子糠醛存在下,大肠杆菌的发酵严重受限。本研究首先在含有BT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中过表达... 1,2,4-丁三醇(BT)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合物之一,利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需要一株能够耐受其中抑制物的菌株。在水解液中常见抑制因子糠醛存在下,大肠杆菌的发酵严重受限。本研究首先在含有BT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四种糠醛耐受相关的基因:yghA、thyA、mdtJI和pntAB。在0.4g/L糠醛压力下,所有改造菌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过表达pntAB基因的菌株生长最好,同时有助于BT合成酶的酶活力或转录水平的提高,BT产量达到11.0g/L。当以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为底物时,过表达yghA、thyA和pntAB均明显促进了大肠杆菌的生长与BT产量的提高,其中yghA基因表现最好,在摇瓶中获得了3.36g/L的BT,在5L发酵罐中BT产量达到15.3g/L,转化率为63.8%。该策略为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玉米纤维素水解 糠醛 耐受 1 2 4-丁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2,3-丁二醇霍氏肠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杰明 卢艳波 +3 位作者 杨小雁 马忠玛 李国辉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0-35,共6页
2,3-丁二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广泛用于食品、航空和化工等领域。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合成宿主种类相对偏少,限制了2,3-丁二醇的开发利用。该研究以乙偶姻的显色反应为初筛条件,通过大量筛选,获得了一株产2,3-丁二醇的... 2,3-丁二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广泛用于食品、航空和化工等领域。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合成宿主种类相对偏少,限制了2,3-丁二醇的开发利用。该研究以乙偶姻的显色反应为初筛条件,通过大量筛选,获得了一株产2,3-丁二醇的霍氏肠杆菌WM11,OL636379.1,通过摇瓶实验获得最优的发酵培养基,结合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降低副产物积累量,最终在72 h通过补料分批发酵获得65.23 g/L的2,3-丁二醇,转化率达到0.41。最后以绿色可再生的玉米芯水解液为碳源,通过两阶段分批补料发酵,2,3-丁二醇的产量在72 h达到42.92 g/L,生产强度达到0.6 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丁二醇 发酵优化 霍氏肠杆菌 高效相色谱 玉米芯水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发酵制丁醇获专利
8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52-52,共1页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申报的以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该所研究人员针对目前以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丁醇工艺中丁醇含量低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以玉米芯水解液为底物、阳离子交换树脂脱毒后发酵生...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申报的以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该所研究人员针对目前以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丁醇工艺中丁醇含量低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以玉米芯水解液为底物、阳离子交换树脂脱毒后发酵生产丁醇的新方法,可提高丁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生产 发明专利 纤维素 丁醇 国家知识产权局 阳离子交换树脂 玉米芯水解液 生物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木糖酵母研究获进展
9
作者 王兴 《农产品加工》 2010年第9期41-42,共2页
麦芽糖假丝酵母(Candida maltosa)是天然木糖利用的微生物,是目前报道的木糖乙醇发酵菌中乙醇积累能力最高的菌株,可达到100g/L,对纤维素水解所产生的小分子抑制物耐受力强。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王钦宏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生... 麦芽糖假丝酵母(Candida maltosa)是天然木糖利用的微生物,是目前报道的木糖乙醇发酵菌中乙醇积累能力最高的菌株,可达到100g/L,对纤维素水解所产生的小分子抑制物耐受力强。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王钦宏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宁研究组合作研究,自行分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该菌种可以进行游离细胞转化木糖或玉米芯水解液生产高纯度的木糖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糖假丝酵母 木糖利用 天然 微生物研究所 工业生物技术 自主知识产权 玉米芯水解液 纤维素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