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巢式PCR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茂华 胡白石 +3 位作者 卢玲 刘凤权 许志刚 陈建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巢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16S rDNA基因克隆及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 被引量:14
2
作者 漆艳香 肖启明 朱水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为给农业和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快速、直接检测植物病原菌的方法,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16SrDNA基因克隆测序,根据该细菌与其他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出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稳定点突变的特异性探针... 为给农业和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快速、直接检测植物病原菌的方法,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16SrDNA基因克隆测序,根据该细菌与其他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出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稳定点突变的特异性探针,除泛菌属3个种和欧氏菌属3个种外,还对假单胞菌属1个种,黄单胞菌属1个种,棒形杆菌属1个种,短小杆菌属1个种以及5种植原体进行了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其他细菌和植原体都没有荧光产生.检测的灵敏度为104CFU/mL的菌悬浮液,相当于4个细菌细胞的基因,灵敏度高,也就是说,反应体系中只要有2个活细菌,实时荧光PCR就能检测到.相对灵敏度为107CFU/mL,而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h,由于实验采用独特全封闭反应管及光电传导系统,不用凝胶电泳,降低了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16S RDNA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 subsp.stewartii)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兴海 杨伟克 +4 位作者 邓明俊 陈长法 邵秀玲 梁成珠 封立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8-91,共4页
根据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subsp.stewartii)IT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和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PCR产物出现301 bp的... 根据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subsp.stewartii)IT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和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PCR产物出现301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均未出现扩增条带;其PCR检测的灵敏度为612 pg/μL.因此PCR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联免疫反应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德昭 彭娟 +2 位作者 刘丽强 唐丽娟 匡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8-962,共5页
通过菌体免疫小鼠获得高灵敏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ll subsp.Stewartii)。通过小鼠脾脏融合实验获得3株单克隆抗体(12B4、10B1、1... 通过菌体免疫小鼠获得高灵敏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ll subsp.Stewartii)。通过小鼠脾脏融合实验获得3株单克隆抗体(12B4、10B1、11C2),并通过双抗体夹心法筛选配对细胞株,建立双抗体夹心法。最低检测限(LOD)为1.5×10^4 cfu/mL,线性范围在4.57×10^5-1.11×10^8 cfu/mL。该方法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对玉米种子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为85.6%-90.2%,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法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单长林 周圆 李孝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 subsp.stewarii)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检测方法。【方法】以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stS-glmS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设计、...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 subsp.stewarii)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检测方法。【方法】以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stS-glmS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设计、合成荧光RAA检测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灵敏性测定、特异性验证;使用建立的荧光RAA检测方法检测玉米模拟样本和玉米真实样本,参照标准SN/T 1375-2004方法同步复核,评估荧光RAA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荧光RAA检测方法。该方法反应快速,在39℃条件下2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反应,特异性好,且灵敏度为280 fg/μL;利用该方法检测6份模拟样本结果阳性,24份真实样本结果呈阴性,与参照标准SN/T 1375-2004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荧光RAA检测方法,可用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pstS-glmS序列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 荧光探针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